后三峡时代状况调查

时间:2022-07-25 04:52:00

后三峡时代状况调查

综合损失占全库区的84.2%,三峡工程导致重庆库区大量耕地和工矿企业被淹没。产业空虚问题突出。库区15个区县的人口和面积均占全市的1/2左右,但地区生产总值仅占全市的1/3其中8个移民重点区县仅占全市的16.7%由于经济发展滞后,导致财政十分困难。8个移民重点区县的地方财政收入为59.78亿元,仅占全市地方财政收入的6.08%而财政支出为184.22亿元,占全市财政支出的12.75%公共财政投入区域经济发展十分有限,完全靠上级财政转移支付。开放的市场经济条件和周边地区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库区产业发展今后还将在自我扩张能力、自我造血能力、自主创新能力等方面受到很大制约,经济很可能进一步萧条。

三峡工程主体工程将于今年全面竣工,经过17年的建设。三峡库区进入以促进移民平稳致富、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地质灾害防治为主要任务的后三峡工程时代”长江三峡是世界级品牌,国际社会永远关注三峡库区的移民人权问题、生态平安和社会稳定问题。后三峡工程时代”库区人地矛盾、就业矛盾突出,移民收入低下,经济发展缓慢,生态平安受到威胁。站在党和国家的高度,要牢牢掌握库区在西方世界的话语权”就必需走科学发展之路。以文化生态旅游业统筹库区三次产业要素,发挥环境友好型和资源节约型的文化生态旅游产业优势,拉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形成相关产业群落,改变库区以激进农业为支撑的落后面貌,扭转库区现有工业的主动局面,建立起适应库区条件的新兴产业体系,让库区以“经济发达、环境优美、富裕文明、人民安居乐业”崭新面貌赢得世界。本文就以文化生态旅游业解决“库区问题”进行了论述和大胆思考。

一、后三峡工程时代”库区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其根本原因

三峡移民搬迁已经结束,目前。移民平稳致富才迈出了万里长征第一步”任重而道远。这个艰难的征程中,面临着许多备受国际社会关注的库区问题”

一)主要问题

1农村移民人地矛盾突出

已逾越联合国最低土地承载力警戒线(即人均耕地最低不能少于0.8亩)6.3万后靠移民人均耕地缺乏0.5亩,库区移民人均耕地只有0.58亩。人均缺乏0.3亩的还有2.8万人。全球金融危机迸发,加上中央惠农政策的安慰,大量外出农民工返乡“重操旧业”使原本山地多、平地少、自然生态脆弱的库区承载力大为吃紧,人口多与承载力有限的矛盾更加紧张。

2城镇移民失业率高

库区城镇调查失业率达8.5%高于全市2个百分点,底。高于全国4个百分点,其中有就业能力而未就业的城镇移民超越11万人。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大量农民工回流返乡,加剧了外地就业矛盾。全球金融危机必将引发全球产业革命,无论是技术升级,还是产业转移,都会压缩就业机会,加上等待就业的大学生,库区就业形势更加严峻。

3城乡移民收入低下

占全市乡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709元的47.0%占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368元的51.4%吃“低保”城乡困难移民有14.84万人,库区城镇移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7383元。其中城镇移民有13.79万人,占全市乡村低保对象的17.51%城镇移民收入低,引发不稳定因素。

4生态平安受到威胁

水体流速放缓,三峡成库后。自净能力下降,面源污染、点源污染、流动污染严重危及饮水平安,库区23条主要支流至少有一半以上在每年的5-10月都不同程度的发生水华现象。每年约有1.45亿吨泥沙流向库区,水土流失严重地区平均每年可流失土层厚度1厘米左右,而流失速度则是自然成土速度的100倍以上。试验性蓄水以来,水位提高诱发了库岸坍塌和滑坡等地质灾害,库岸再造加剧,已出现了100多处的垮塌,对库区平安造成了影响。

不只没有体现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这些突出矛盾和问题。更直接关系到库区的国际声誉。

二)根本原因

于库区产业在落后中发展却又在发展中落后,导致呈现“库区问题”根本原因。缺乏兼顾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移民平稳致富有机统一的支柱产业。

1农业效益低下

粮食、生猪两大激进产业仍然是库区农村移民家庭经营收入的主要来源,库区农业基本处于粗放型经济形态阶段。保守的农业经济发展速度赶不上人口的增长速度。柑橘、榨菜、中药材等新培育的一些“百万工程”重点产业,布局较分散,产业集中度不高,制约了产业化水平的提高,要成为库区骨干支撑产业还需较长时间。

2工业严重“短腿”

对当地税收、居民收入和就业的带动不强。库区仍以食品、医药、化工、纺织、建材等激进产业为主,库区工业严重“短腿”基础单薄。高技术产业比重小,缺乏龙头带动型、支柱型的高新技术企业,工业企业规模小,核心竞争力不强。

3第三产业活力缺乏

现代服务业比重低,库区第三产业仍以传统的商贸、餐饮、运输服务业为主。尤其是为生产服务的中介服务、第三方物流、金融安全、会展推介、信息咨询等新兴服务业发展尚处于较低的层次,许多服务产品供给缺乏。经济总量偏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