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安置型社区建设的调查与思考

时间:2022-12-02 10:51:00

农民安置型社区建设的调查与思考

近年来,湖塘镇根据本地实际,坚持以人为本,积极为拆迁农民解决居住、就业、生活、保障等方面的实际问题,同时组织各类文化娱乐活动,增强社区凝聚力,引导农民向市民转变,有力地促进了和谐社区建设。目前,湖塘镇共有11个农民安置小区,并先后组建成立了5个农民安置型社区,各安置小区均已设立管理办公室,大墩、南石桥、小庙、蒋湾、大巷等5个村的撤村建居工作目前也已告一段落。

一、基本做法

1、注重规划,以人为本。在土地征用和房屋拆迁之前,坚持合理布点与科学规划,做到“三个结合”:即把农民安置型社区与建设规划结合起来、与土地利用规划结合起来、与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结合起来,做到农民安置型社区既有利于农民生产生活,又有利于产业发展和城市化推进。在安置房的具体设计中,将农民经济来源职能充实到安置功能中去,即让社区中的很多农民自身居住一套房,将多余的住房出租,以获取经济收入,这一做法得到了广大老百姓的好评。另外,我们还考虑到各村级集体组织今后的收益,各安置区在建设中均配套建设了沿街商铺,按成本价卖给村集体,用于出租,以增加村收益,收益部分按村股份制规定对村民进行分红。

2、边拆边置,公平公开。农民安置型社区建设事关拆迁工作能否顺利进行,事关农民的切身利益,事关农村城市化进程。针对以前先拆迁后安置这一做法存在的问题,在实践中通过提前布局,在拆迁农民旧宅的同时,逐步把拆迁户分期、分批、平衡有序地进行安置,同时采用货币安置的方式,给农民带来了更多选择,也消除了由此引发的一些矛盾,同时也为政府节约了巨额的拆迁过渡费。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我们坚持以人为本,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通过提高拆迁安置工作的公开性和透明度,减少被拆迁农民的抵触情绪。同时,积极发挥村两委和村民代表的作用,让他们参与拆迁安置工作。

3、优化配套,规范管理。为方便拆迁后居民的生活,提高生活质量,围绕社区建造学校、农贸市场、商铺、文化娱乐中心等公共设施,参照城市小区标准,配置了电视、电话、宽带、煤气等现代化设施,社区绿化率均在35%以上,容积率控制在1.1左右,社区部分硬件设施要优于大部分城区老社区。规范社区管理工作,各安置社区普遍设立社区居委会或就近纳入周边社区管理,社区配套用房参照城市社区标准,每百户配套30平方米社区用房,每个社区配备5-6名社区工作者。社区工作者通过公开招聘等方式落实,并考虑一些村干部熟悉民情、威望较高的特点,将部分村干部吸收到社区居委会,加强社区协调工作,减少矛盾和冲突。社区管理实行城市社区标准化物业管理,通过公开招标选择物业公司。

4、多元服务,注重引导。逐步让农民享受与市民同等待遇是农民市民化的重要环节。湖塘镇通过整合社区资源,为安置社区居民提供多样化服务。积极探索建立失地农民再就业的长效机制,以社区为单位做好失地农民的培训就业工作,通过劳动力市场,开办招聘会,将用工信息简报发送到社区,让农民及时了解用工需求。构筑富有特色的社区文化体系,繁荣社区文化,形成健康向上、文明和谐的社区文化氛围。每个社区经常性组织戏曲、秧歌等各种农民喜闻乐见的文化体育活动,丰富他们的业余生活。加强宣传教育,积极推进社会公德和家庭美德教育,从思想意识、行为习惯、组织形式等各个方面引导农民逐步向城市居民过渡,大大减少了农民乱堆杂物等陈规陋习,增强了市民意识,有力地促进了农民思想观念和生活习惯的转变。加强服务体系建设,深化服务内涵,重点做好扶残济困、社会保障、家居养老、便民服务等工作,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1、农民安置型社区的定位、功能与方向还需进一步明确。一直以来,农民安置型社区纯粹是为安置被拆迁农民而建设的,居住对象也以被拆迁农民为主。社区的定位也更多的定位在“安置”角度,而非“社区”角度。因此,功能定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目前,人们对农民安置型社区的居住功能有了较清晰的认识,而对保障、服务、引导与治理功能等方面的认识还需进一步加强。因此,对农民安置型社区建设,应该赋予其更高的定位、更多的功能和更明确的方向。

2、农民安置型社区的有关政策还需进一步完善。目前由于政策的限制,城乡二元结构的格局并没有因为农民搬入现代化社区而得到改变,主要表现在社区管理、社会保障和户籍制度等方面。在社会保障方面,安置型社区内的农民失去了土地,但社会保障仍按农民和失地农民的要求进行。在养老保障、医疗保障、最低保障等方面,均未与城市居民接轨。社区管理上,由于未纳入城市社区管理体系,在社区配套经费上无法享受有关政府扶持政策,目前各安置社区的经费由湖塘镇自行安排。此外,户籍制度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民安置型社区的发展。

3、农民安置型社区的城市功能还需进一步延伸。虽然当初在社区设计建设中已经考虑了一些社区必需的水电、绿化、电视、煤气等配套设施,但群众仍普遍反映公交、银行等与居民息息相关的设施服务还是较少,其中优质教育、卫生公共资源的配置更是缺乏。社区环境设施中,过于注重公共空间建设,通常在小区中心绿地设置少量凉亭、座椅,而对日常生活中利用率较高、真正能加强邻里交往的设施则缺乏必要的考虑。

4、农民安置型社区的管理体制还需进一步理顺。与城市社区不同,农村安置型社区有社区居委会、村委会、物业公司三个管理(服务)主体,三者关系交叉重叠,职责有时很难界定,导致日常工作中经常出现不协调的情况。由于撤村建居刚刚实施,居民与原所在村之间仍有密切地利益联系。同时,城市社区中居委会与物业的关系上存在的一些矛盾和问题也开始在农村安置型社区里逐步显现,这都将影响社区今后的发展与建设。

5、农民安置型社区中农民的现代文明意识还需进一步提高。搬入新社区后,农民的居住方式和生活环境都得到了改变,但居民的一些农村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依然故我,与新环境形成了强烈地对比,如有些居民喜欢在公共场所堆放杂物、在绿地上开辟菜园、在车库中开设店面、乱扔垃圾、将公共设施占为己有的现象时有发生。

三、对策与建议

1、完善社区的管理体制。体制问题是最根本的问题。优化社区管理,最主要的是完善社区管理相关政策,理顺社区管理组织之间的关系,促进社区管理的科学化、民主化和规范化。目前社区管理体制的问题根源在于社区里的居和村多种主体的存在,导致心不齐,气不顺。因此,完善管理体制的出路在于积极推进撤村建居工作,可以采用撤村建居和撤村并居两种形式。撤村建居是在撤销村的建制、实现村民农转非的同时,按照城市社区建设要求建立社区组织,建立新的管理方式;撤村并居则是在撤销村的建制后,不再建立社区居委会,农民农转非后就近归并到居住地社区管理。原各村主要领导择优吸收进社区委员会,共同推进社区优化管理。

2、拓展社区的多元功能。社区应该在初步完成安置居住的前期功能后,积极凸现引导、服务和治理等功能。要发挥政府引导和市场机制相结合的作用,尽可能地将安置型社区向城市功能延伸,积极与有关部门协调,创造外部条件。让银行等盈利性机构到农村安置型社区布局,方便社区居民生活。优质教育、卫生公共资源的配置等配套服务机构需要加快建设,尽量实现城市发展提出“15分钟步行生活圈”的惠民目标。

3、完善安置政策,落实市民待遇。逐步让农民享受与市民同等待遇是农民市民化的重要环节。因此,应加大公共财政对失地农民的倾斜力度,落实市民待遇,保障农民权益,努力实现安置型居民的市民待遇,这是安置村民的关键所在。应该加大公共财政对失地农民养老保险的补助力度,探索失地农民养老保险与城镇职工养老保险衔接的有效方式。不断探索医疗保险新模式,让农民也可以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加强服务体系建设,深化服务内涵,重点做好扶残济困、家居养老、便民服务等工作,提高农民生活质量,特别是要重点抓好困难群体最低生活保障,增强社区凝聚力,彰显社区的服务效能与人文内涵。

4、积极发展文化,提升文明素养。要加强宣传教育,积极推进社会公德和家庭美德教育,从思想意识、行为习惯、组织形式等各个方面引导农民逐步向城市居民过渡,大大减少农民乱堆杂物等陈规陋习,增强市民意识,促进农民思想观念和生活习惯的转变。立足农民需求,引进民间艺术精品,建设农民俱乐部,经常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鼓励农民在闲暇之余参加文娱活动,以创建腰鼓队、锣鼓队、舞龙队、舞狮队、秧歌队等形式,发挥群众文化的吸引力和感召力,让志同道合的人聚集起来,激发居民的公益心、责任感和集体意识,使他们关心社区的事情,适应社区的生活,提高对社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逐步提高失地农民在社会层面和心理层面的适应感,提升文明素养,争做文明市民。

5、加强技术培训,促进转产转业。要实施农民素质提升工程,加强对农民的就业培训工作,加快社区劳动力转移速度,让社区内的农民有活干。做好失地农民的培训就业工作,要加大对农民培训和转移就业的扶持,提高补助标准。可以采取订单式技能培训,对接区域内的重点企业,因地制宜地组织非正规就业,从而解决失地农民的就业问题。要就业援助和创业扶持“两手抓”,以政府买岗、开发公益岗位等途径,帮助村民寻找就业机会,提供就业岗位。不仅让就业困难群众能就业,还要帮助他们提高就业的稳定性。通过开展免费的技能培训,让就业困难人员拥有“一技之长”,提高他们的就业能力。鼓励创业,为就业困难村民营造良好的创业环境,制定优惠的创业政策,同时加快公共就业和创业服务机构的网络建设。

加强农民安置型社区建设是推进城市化进程的必然选择,各级领导和干部必须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在切实保护广大农民利益的前提下,大胆稳妥地开展工作。通过农民安置型社区建设,有力地带动城市化进程,促进*经济和社会持续协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