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初探
时间:2022-11-30 04:22:00
导语:财政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初探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选题背景:2009年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已在市、县、乡三级全面展开,财政部门作为政府实施宏观调控的关键部门,市、县、乡三级财政部门拥有全国财政人员的大多数,组织开展好学习实践活动意义重大。当前系统研究论述市、县、乡三级财政部门如何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论文专著还不多,这将对学习实践活动的开展形成一定制约。撰写此文,目的是为市、县、乡三级财政部门和其他部门组织开展好学习实践活动提供借鉴,从而更好地服务社会经济发展。研究内容:市、县、乡三级财政部门如何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研究方法:前沿理论为框架,徐州市财政实践为范例。工作条件:徐州市会计学会拟写提纲,由*县财政局局长带领业务骨干参与调研,集中人才,配足经费,内外部条件具备。预期效果:指导市、县、乡三级财政部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学习实践活动有序进行,服务经济发展的能力明显增强。
关键词:财政工作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作者介绍:常敬玉*县财政局局长
李建新*县财政局副局长
刘志*县综合治税办公室副主任
科学发展观是党的十六大以来以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集体继承前人、与时俱进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党的十七大对科学发展观进行了科学定位,即: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科学发展观为我国指明了经济社会未来发展的方向,在新的发展阶段继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特色社会主义,必须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财政作为各级党委、政府直接掌控的主要宏观调控手段,其公共性、公益性、法制性、公平性属性特征,决定了其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过程中的保障职能作用,不容置疑,无可替代。但凡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涉及到的方方面面,都离不开财政工作的参与。诸如推动产业升级、统筹城乡发展、推进新农村建设、重视民生社保、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优先发展教育等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着眼点、着力点,正是财政工作的重头戏、主职能。因此,充分认识财政工作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中的地位、作用,认真组织开展好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学习实践活动,财政部门十分必要、责无旁贷、大有可为、大有作为。
一、当前影响、制约财政工作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
在新形势下充分发挥财政职能作用,促进经济发展社会和谐发展,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财政部门和财政工作的重要任务。但由于受传统理财观念和计划经济体制遗留下来的理财模式影响,用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来审视考量,财政工作中仍存在着许多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亟待改进,具体归纳概括如下:
一是理财理念陈旧
与科学发展观极不相称的是,一些地方财政等、靠、要思想严重。不求进取,靠“输血”过日子,把向上级财政跑额外资金扶持作为当地财政增收之源,巴望着上级资金扶持过日子,跳出旧理念“造血”求发展、摆脱困境实现新跨越的意识不强、行动迟缓,成效不显著。
重视筹资,忽视调控。把财政的工作重心、功能定位过多地放在筹资上,如何用好盘活财政资源,充分发挥其“四两拨千斤”的橇动经济作用方面,花费心思不多,致力经济社会建设的动作慢、效果差;重视消费性支出,忽视建设性支出,财政只保“吃饭”观念重;*裕的财政资金是财政部门发挥好保障支撑作用的基础源泉,没有源源不断的收入资金流当然就不能保障支出的“日清月结”,但离开财政调控职能作用的发挥而孤军深入的筹资活动,是无以为继、极不健康的。作为财政尤其是贫困地区的市、县财政要彻底扭转这一落伍观念,念好财政支持经济发展经。
二是财政方向不明
卡人、管人的权威观,竭泽而渔的政绩观,抱有“财老大”、“权老大”思想,都是科学发展观所不包容的;充当政府的帐房先生,收收支支过日子,财政工作无定位,被动应付,年年老套,财政在新时期科学发展进程中作用极弱;缺乏“大财政”认识,错误地理解运用“一级政府,一级财政”精神,认为是哪一级财政就是哪一级政府的,本级财政只为本级政府服务,不理上、不管下,这是与公共财政精神实质相违背的,也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所需避免的。
三是工作方式滞后
财政活动跳不出财政收支管理的“老路子”,造成微观的管不了,宏观的没有管;财政监督“多化弱化”、“都监督都不监督”,对各类专款跟踪监督不足,造成专款到位率低、效益差,实现监督防范目的很难。入库和拨款分离,部门预算编制、执行、监督分开,收不管支,支不问效,财政已拨了之,不问钱拨哪里、到位与否,挪用、错用、它用、浪费、贪污,随他去。部门预算编制不够科学、完整,执行不力,追加随意,“言大于法”领导说了算,不按规章程序开支现象屡禁不止。
上级对市、县和县对镇财政体制引导纵深发展功能弱,使一些欠发达市、县财政不好摆脱对上级补贴依赖。一些地方征管手段跟不上征管对象科技水平的步调,影响依法治税水平,使征管成本过高。尽管已对各类预算外资金和政府性非税收入管理进行了规范改革,但管理方式仍欠科学,有时影响制约部门的办事效率,财政部门必须跟进改革。
四是财政分配不公
整体上讲,越是财政经济欠发达地区财政分配往往越不科学,常常存在收入政府下任务严考核,“快牛慢牛一齐催,二者都吃力”;部门乱收费,政出多门,“多收多花”,造成以下分配不公现象:收钱多的单位比收钱少的单位办公条件好、职工待遇高,有些行政事业单位豪华楼堂馆舍屡查屡犯而另一些行政事业单位却为没有办公经费发愁,用于发放人员工资的钱比用于发展建设的钱多,用于城区发展的钱比用于农村发展的钱多,用于短期投入比用于长期投入多,财政对政府工职人员提供的保障,多于对靠市场收益的打工者等“草根”族提供的保障。如此下去,在社会分配将更加不公的同时,腐败之风将更难以遏止。
二、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就是要求财政在坚持好“五个统筹”上发力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扎实推进社会主义全面建设,要切实做到“五个统筹”,即: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使各方面的发展相适应,各个发展环节相协调。财政部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就是要在坚持好“五个统筹”上发力用劲,灵活选用多种政策手段,认认真真按照“五个统筹”的要求做好各项财政工作。
一是大力支持统筹城乡发展。更加注重农村的发展,逐步解决好“三农”问题,推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巩固农村税费改革成果,大力支持农村综合改革,重点配合做好农村义务教育、“镇财县管”、财政省直管县等配套改革;规范农村水费等收取行为,严防以各种名目借口的乱摊派等侵犯农民利益再起;徐州地区作为国家粮食重要产区,要不折不扣贯彻好对种粮农民的几十种各项直补政策,坚持“一折通”打卡,确保资金中间不截留,直接发放到农户;财政要不断加大对“三农”资金投入,财政新增用于教育、文卫等方面的投入侧重点在农村,让公共财政的阳光持续普照“三农”;统筹财力确保财政支农资金连年只增不降,支持发展村镇银行、涉农担保组织,资金引导农民联合起来成立农民合作社,整合资源尽快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大力支持设施农业、科技型农业、规模型农业,拓展农民增收空间;研究健全涉农财政资金的运行机制,切实提高涉农财政资金的安全性、效益性。
二是分类支持统筹区域发展。避免扭转区域发展差距拉大的趋势,支持形成本区域内相互促进、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良好格局。徐州市就是要充分利用江苏省实施“振兴徐州老工业基地”发展战略的契机,盘活存量财政资源,巧借外力主要是省财力倾斜,引进大项目发展新兴产业,扶持徐工集团、徐矿集团、中能多晶硅等规模以上企业做大做强,实现产业间的统筹协调发展;利用新增财力,加大对*县等有发展后劲、一拉就起的县区的财政转移支付扶持力度,并不断提高用于这方面财政资金的比重,实现市、县、区间的统筹协调发展;针对世界金融危机的发生及影响,结合省对市、县财政体制重大调整和国家增值税转型等政策变化,研究分析利弊影响,出台应对措施,营造适合统筹区域发展的政策“小环境”,比如做好税收征管方式、出口退税机制等策略微调,充分调动区域内各经济主体做大财源蛋糕的主动性、积极性,掀起“比、学、赶、超”的竟相发展的新高潮。
三是重点支持统筹经济社会发展。就是在大力支持经济发展的同时,更加注重支持社会发展,加大在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社会事业发展方面的财政投入,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在精神文化、健康安全等方面的需求,把支持经济发展与促进社会进步结合起来。认真贯彻实施支持各项社会事业发展的财税优惠政策,财政支出安排要向企业离退休人员养老金发放、企业下岗人员再就业、城乡低保、农村养老院建设、合作医疗保险、返乡打工人员安置、城乡公共卫生、农村义务教育、科技文化等社保民生方面倾斜,还要重点保证社会公共事业领域突发事件的支出需要;“有进有退”支持社会事业体制创新,比如:支持开办民营学校、民营医院、发放廉租房补贴、公务员和事业单位人员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等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发放家电下乡等财政补贴,着力拉动内需,改善城乡居民心理预期,刺激消费需求,促进经济稳定增长。
四是重视支持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就是要高度关注资源和生态环境问题,从财政角度积极处理好经济建设、人口增长与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增强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徐州市就是要通过采取加大财政投入等可行措施,大力支持节能减排、农业综合开发等工作顺利实施,促使河湖变清、秃山着绿等事业向前发展;用好用活土地出让金制度,通过市场机制合理调控土地特别是耕地征用行为,部门协力守住耕地底线;大力引导支持循环经济和节能经济发展,利用财税政策约束浪费资源、损害环境产业的发展,支持节能型和生态型产业、企业发展,形成节约型财政理念,促进资源节约型和生态保护型社会建设。
五是积极支持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就是要处理好支持区域内发展和区域外环境的关系,既利用好外部的有利条件,又发挥好自身的优势,利用区域内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把扩大内需与扩大外需、利用内资与利用外资结合起来,促进国内改革发展和对外开放相协调。徐州是京沪、陇海铁路的交汇点,是辐射黄淮地区的商贸物流重要地区,煤炭、盐、特色农业等资源*富,具有得天独厚的发展外向型经济条件,因此加大对外开放的力度。要积极营造良好的财税环境,认真贯彻江苏支持徐州老工业基地振兴的各项优惠政策,规范税收秩序,开启社会综合治税工作,下力根除区域内外间的扰乱财政经济秩序行为,创造依法治税、待遇公平的财税环境;大力支持外贸企业扩大出口,抓好出口退税等关键环节,支持对外贸易渡难关快发展;加大对招商引资工作的支持力度,尽可能放宽担保、旅游等服务领域的外资准入限制财税条件,重点支持引进现代服务业、现代制造业;加强与区域外地区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整合资金资源优势,促进互惠互利,共同发展;树立适度负债的财政理念,积极稳妥地争取利用各类贷款特别是境外贷款,增强综合财力水平,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三、财政部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掌握的几个关键环节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对财政部门的自身改革与职能转换提出了新的要求。财政部门只有不断作大财政蛋糕,才能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供可靠的物质保障;从另一方面讲,只有不断推进财政体制改革,才能为落实科学发展观提供相应的公共财政体制保障。在财政工作要注意掌握以下几个关键环节:
一是理财有方略。没有发展无以理财,科学发展观落实到财政工作中就体现为科学理财观,即:科学预算、科学决算、科学筹资、科学开支、科学分析、科学预测、科学决策、科学管理、科学监督,并把以人为本的精神实质贯穿到财政工作的方方面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就要求财政部门要认真研究把握当前财政经济领域的热点、焦点和难点问题,面对百年不遇的世界金融危机,切实增强危机意识、责任意识、担当意识、大局意识、服务意识、绩效意识、改革意识,勇于自身革命,摒弃计划经济财政观,吸纳公共财政新理念,掌握财政改革发展新动向。财政会计人员不仅要会算收支平衡账、政治经济账,而且还要会算风险效益账、环境社会账;积极化解、避免新旧矛盾,善于开创性地处理好财政与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财政开源与节流齐抓,发展速度和效益并重,以财政经济科学发展为己任,有效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二是职能有定位。社会主义公共财政的公共性、公平性、公益性、法治性本质特征,赋予财政工作的主要职能应该是: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优化资源配置、调节收入分配、稳定经济增长等,这与计划经济时代长期奉行的大一统财政职能有根本性的不同,客观地讲当前在一些地方的财政实践中仍有大一统财政遗留的痕迹存在,这就要求我们在财政职能定位上要继续新的拓展:首先是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要把财政支持经济社会发展作为重头戏,充分运用积极的财政政策,利用税费、国债、财政分配、财政贴息等政策手段,引导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切实提高经济增长对财政收入增长的贡献率;完善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充分发挥财政融资担保的杠杆作用;继续改革精简财政审核审批事项;加强事前、事中的财政监督,加强人大、政协等监督部门之间的协作,实行绩效评价;继续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深入持久地开展财政源头反腐败工作;推进部门预算编制、收支两条线、国库集中支付、政府采购、会计委派、综合治税等财政改革,提升财政收、支、管、平各项工作水平;加强国有资产管理,确保保值增值;推行财政执法责任制,推进财政系统依法行政水平;加快“金财工程”建设,提升财政信息化水平,为科学理财提供技术支撑。
三是聚财导向明。新时期如何发挥好财政资金在财源建设中的导向作用,把资金投入转化政策引导,彰显财政资金在市场资源配置中的乘数效应、放大功能、经济杠杆作用,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是财政部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作好聚财文章要面临的首要问题。要改变政府直接投资办企业、上项目的贯常做法,注重选用财政贴息、上级扶持、税收分成返还、财政转移支付、建立信贷担保公司、农村资金互助社和村镇银行等新手段,发挥“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引导整合各类资金投入经济发展,促进经济结构调整优化,努力做大财政“蛋糕”。徐州财政就要认真研究落实振兴徐州老工业基地的各项政策,做大支柱税源,培育新兴财源,从而促进财政收入持续稳定增长。就抓好组织财政收入来讲,当前急需要做的是,科学把握财政经济运行态势,深入研究国家减税政策、增值税转型、省直管县财政管理体制改革等的影响,做好利弊分析,出台应对政策,完善各项财政收入制度,努力降低政策性减收风险。要坚持依法治税,重点做好耕地占用税、契税等涉农税收征管,做到“既抱西瓜又抓芝麻”,大小税种一起抓,清理规范财税优惠政策,严厉打击各类偷、逃、骗、引税和会计作假行为,杜绝税收流失,确保税收收入按时入库。进一步整合财力资源,继续推进非税收入收缴管理工作,增强财政调控能力,做到非税收入和税收收入一样抓。抓好土地出让金、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收益、资源采矿权使用费、经营城市收入等收缴工作,不断拓展聚财新空间。
四是用财重效益。财政支出管理作为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覆盖财政参与分配活动的各个领域。如何作好用财文章,达到财政支出的预期效果,是财政部门的主业。财政部门尤其是徐州财政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就是要贯彻落实积极的财政政策,优化支出结构,加大基础设施、节能减排、自主创新的支持引导力度,把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有机结合起来。厉行节约,严格控制一般性支出,利用财政政策引导社会资金参与公共事业领域的投入,促进各项社会事业发展。
要提高公共支出比例。在保供养人员工资发放和机关事业单位正常运转的前提下,继续加大对“三农”、教育、科技等法定支出以及社会保障、公共卫生、公共安全等民生重点支出保障力度,提高公共支出保障水平。
办公经费要实现零增长或较低增长。牢固树立过紧日子的思想,坚持有保有压,压缩一般性和小而散的零星支出,保证党委、政府确定的重点支出增长,行政机关出国、会议、接待、购车和一般性办公经费实行零增长,从严从紧编制部门预算。
要加大投入保增长。2009年徐州市安排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500亿元,增长25%以上。这些资金将重点运用在主导产业、基础设施、城市功能、民生民计和环境生态建设等5大类100个重大项目,项目主要集中在交通、能源、环保、水利、科技创新、民生民计、社会事业等方面。这些项目既可以争取到中央部委和省有关部门的支持,又可以发挥对当前经济的拉动作用,还可以为今后长远发展打好坚实基础。
要做大“民生”蛋糕。支持棚户区改造,建设定销商品房、经济适用房、廉租房,财政投资对老居民小区进行整治。支持就业再就业工作,政策引导各类企业尽量不裁员或少裁员;投资对返乡农民工再就业,将进一步加大就业技能培训力度,扩大再就业渠道,努力使农民工返乡不失业;对高校毕业生就业,认真落实支持扶持政策;对困难群体就业,将加大就业援助力度,重点做好双失业职工、零就业家庭等困难群众的就业帮扶工作。完善社会保障资金管理体系,扩大城镇职工和居民基本养老、基本医疗、最低生活保障覆盖面,做好困难破产企业职工的养老保险接续工作,扩大失业保险基金支付范围,巩固和发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做好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认真落实城乡居民“低保”制度,确保城乡困难家庭、离退休职工和在校贫困大学生基本生活水平不降低;增加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农民工工伤保险、医疗保险人数,提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和城镇失业、养老、医疗三大保险参保率,最低生活保障做到应保尽保。
要推进社会事业协调发展。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提高各级各类教育办学水平,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特别是农村中等职业教育,完善农村义务教育免费政策和经费保障机制,逐步实行农村职业教育免费。认真组织实施中央即将出台的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意见》
,加快完善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大力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切实加大对“三农”的投入,更大力度推进农村公路、水利、电力、电信、环保等基础设施建设,提高行政村“七通”的建设水平;集中更多财力实施农村人才、农民健康、为农服务、农村文化、农村环境、脱贫攻坚等新一轮农村六大实事工程,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五是制度求创新。制度创新是一个老话题,也是一个常说常新的话题。对财政来讲,制度创新就是要不断深化财政改革,进一步理顺财税分配关系,开源节流,增收节支,为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和资金支持。财政部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制度创新上就要有新动作、大突破。为此,要继续推进综合预算工作进程,进一步完善以部门预算为龙头的预算编制体系,优化以国库集中支付为龙头的预算执行体系,强化以绩效评价为龙头的预算监督体系。继续扩大政府采购工作,推进公务卡管理改革,不断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积极创新管理手段,推进财税工作公开、规范和透明,实现财税管理精细化、科学化和规范化,提高财政管理绩效。在制度创新过程中,要将改革创新力度、经济社会发展承受力与财政自身支撑力通盘考量,尽量减轻震荡摩擦,适中适度,协调推进,促进健康有序发展。
六是治队见成效。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财政队伍整体素质是关键。一流的素质决定一流的业绩。要根据财政事业科学发展的要求,从领导水平、管理能力、专业技术三个方面对财政贲门的人才状况进行客观评价,然后从政策待遇、体制机制等方面跟进改革,积极营造“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良好格局。坚持完善财政干部岗位培训、竞争上岗、交流轮岗等制度,形成良好的财政人才队伍培育、循环机制。大力开展内容*富、形式多样的学习教育活动,培养团队精神,打造复合型财政干部队伍。要加强作风建设,加强党风廉政建设,重视服务型机关建设,切实增强服务意识、服务能力和服务效能,以优质、高效的服务帮助基层和企业克服困难、赢得发展。在财政理论研究上要有新累积,要学习借鉴外地财政先进做法经验,进一步*富固有的感性认知,形成更多的理性判断,深化对财政规律认识,把握主动权,抢占财政工作制高点。
参考文献:
[1]王振宇.完善我国现行财政管理体制研究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8(6)
[2]葛维琴.徐州市2008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09年财政预算草案的报告在徐州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提交,2009(1)
[3]寇铁军孙晓峰.中国财政若干热点问题研究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8(5)
[4]江苏省委、省政府《关于调整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的通知》(苏发〔2008〕15号),2008(8)
[5]纪宝成.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财政制度与政策选择北京.2008(5)
[6]孙开.财政体制改革问题研究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8)
[7]常敬玉.《落实科学发展观树立理财新观念》江苏经济报,2008(8)
- 上一篇:慢性萎缩性胃炎治疗研究论文
- 下一篇:放血疗法研究论文
精品范文
10财政支出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