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普查办公室主任会议讲话

时间:2022-06-15 06:31:00

农业普查办公室主任会议讲话

同志们:

根据国家普查项目和周期的有关规定,国务院决定开展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省人民政府于去年*月发出《关于认真做好第二次全省农业普查工作的通知》,并相应成立了湖北省第二次农业普查领导小组,并由分管农业的刘友凡副省长担任组长,标志着我省农业普查工作的正式启动。*月*日,省农普办就全国农业普查总体规划要求,以及我省农业普查有关工作情况向刘友凡副省长作了专题汇报。4月5—7日,国务院农业普查督导组对我省农业普查组织机构、人员、经费、宣传等工作进行了督导。*月*日,省农业普查领导小组召开了领导小组第一次工作会议,刘友凡副省长在会上就我省第二次农业普查工作作了重要指示。今天会议的主要目的,就是要根据刘友凡副省长指示精神,认真贯彻落实省第二次农业普查领导小组第一次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明确任务,真抓实干,迅速打开农业普查工作局面。下面,我就此次普查的意义、面临的形势、国家总体部署、我省工作进展以及下阶段工作要求及安排讲几点意见,供同志们讨论。

一、要充分认识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的重要意义

全国第二次农业普查,是在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大背景下进行的一项大规模国情国力调查。这次普查不单纯是一次农业产业普查,而是一次包括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全面调查,搞好这次普查意义非常重大。

(一)近10年来“三农”的发展变化情况,要通过这次普查做出全面、科学、客观、公正的评价。19*年全国第一次农业普查之后,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中央和我省为加强“三农”工作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实行并逐步深化农村税费改革,实行取消农业税、对粮食实行种植补贴等惠农措施,带来了我省“三农”发展的新变化。就我省的情况看,不仅是农村的投资渠道、基础设施、农村事业、城镇化发展水平、农村治安方面还是农民的收入结构、消费结构、就业结构、文化素质和农业的生产方式、社会化服务、农业土地结构,与此10年前比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对这些变化,迫切需要我们进行第二次农业普查来进行客观地反映,进行科学地评价。

(二)新世纪全面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通过这次普查获得及时可靠的决策依据。党的十六大提出,要在本世纪头二十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进一步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更是赋予了农村社会经济发展全新的内涵。这迫切要求我们各级党政领导要全面掌握农村的实情、摸准农民现状、了解农业的情况。这次农业普查的内容就是在研究全面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的基础上确立的。从农户从事何种行业,到是否参加专业合作组织;从饮水、能源、环卫等生活条件,到各种养老保险;从各类规模经营大户,到居民迁移情况;从新型合作医疗、村级养老补助等农村社会保障,到水、电、路等社区基础设施及服务;从医疗卫生条件,到文化教育体育组织;从农田水利及农村生产条件,到乡镇市场建设、社区规划等等,都成体系地设置了普查指标体系。因此,搞好这次农业普查,能够充分了解和掌握农村现状的基本数据,便于评估农村小康建设进程,发现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可以说,这次农业普查是适应全面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全面推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工程。

(三)现阶段农村统计工作的改革与发展,要通过这次普查得到全面有效的促进和加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统计工作发生了很大变化,农村统计方法制度由全面统计为主向以普查为基础、抽样调查为主、辅之以全面报表、重点调查、科学核算等多种方法综合运用的方法体系转变。这次普查的重要目的之一就是为今后10年有关“三农”问题的抽样调查提供科学系统的抽样框,并为进一步做好常规的农村统计工作、搞准农村社会经济情况奠定坚实的基础。同时,由于这次普查涉及面广、指标多,要动用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是一项庞大的社会系统工程,搞好了这次普查,有助于提高各级政府组织大型普查的能力,在全社会普及一次“三农”知识教育、统计知识教育。此外,由于这次普查要求采用光电录入、网上数据处理、数据库开发等先进手段,有助于推进统计工作的手段创新和方法创新。

总的来说,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是在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基本建立,社会经济发展取得巨大成绩,农村社会情况发生很大变化的情况下进行的一次重大国情国力、省情省力调查,是国家、省以及地方科学制定三农政策、搞好农村发展规划的一次基础性工作,更是落实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础性工作。对此,我们要全力以赴,把各项准备工作做实做好,保证农业普查工作圆满完成。

二、准确把握第二次农业普查面临的新形势

时隔10年,我省的农业、农村、农民情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再次开展农业普查,我们正面临着新的工作形势,正确把握这些情况,对我们开展农业普查十分必要。新的工作形势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首先,农村社会经济情况与10年前相比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一是城乡界线有了很大变化,10年前的农村,现在有的已经变成了城镇;二是农民的变化也很大,农民外出流动打工的情况比10年前更为普遍;三是在市场经济大潮的洗礼下,农民出于自身经济利益考虑,对农业普查的配合意愿普遍下降;四是从事农业的群体也复杂了,不仅有农民在从事农业生产经营活动,有的城镇居民也开始到农村从事农业生产经营活动,开办养殖场,承包经营土地,农业公司越来越多,规模也越来越大;五是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专业化水平提高,区域化、专业化生产的特征越来越明显。这些变化,在宜城省级试点中都有所体现。

其次,党和政府的农村政策和对农村的管理发生了许多变化。国家从20*年开始了全国农村税费改革。目前,我省已经取消了农业税,为农村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通过采取“多予、少取、放活”的一系列政策,大大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国家对农村的管理正逐渐由传统的、行政性的强制管理向政策性的、指导性的管理转变。党在农村政策贯彻如何,新政策给农民生活带来怎样的变化,都需要通过普查来全面反映。近年,农村管理体制改革正在逐步推进,前几年大范围的撤乡并镇,使得乡镇数明显减少,我省由10年前的1600多个乡镇,减少到2005年的1100多个,每个乡镇的管辖范围扩大,增加了管理难度。

第三,此次普查的工作量比第一次农业普查大为增加。大家应该清楚,这次普查并不是一次纯粹的农业生产普查,实际上是一次“三农”普查,它涉及农村、农业、农民的情况调查。本次普查包含6类表的内容,涉及指标500多个。另外,农产品产量、农民收支和农业核算从年报取得,作为辅助表,也纳入普查范围。普查涉及20多个部门,在全省100多县(市、区)展开,将聘请普查员和普查指导员近30万人;普查对象包括1117个乡镇办事处、2.7万个行政村、1016万农户、近4000千万农村人口,还有各类农业生产企业、农业服务业单位。普查需要用三年左右的时间,工作量和数据处理量都比上次普查增加了很多。

为此,各级一定要充分认识到这次农业普查工作的复杂性、普查任务的艰巨性,一定要有创新精神,以新的思路去应对新的情况和问题。

三、全国第二次农业普查的主要内容和工作安排

国务院决定开展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其的主要任务是: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基础性的决策信息;为当前制定长期规划、制定有关“三农”政策提供依据;为全国、省和地方的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信息和服务,指导农民更好地适应国内、国际市场需要,发挥本地优势,合理安排生产;为建立科学、规范、有效的“三农”统计平台提供基础性资料。围绕这些任务,普查方案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普查方案设计原则

从农业普查方案设计上看,主要考虑了四个方面的原则:一是坚持国际一般标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农业普查的基本内容、分类标准、统计口径、指标设计既要与国际接轨,又要适合中国国情。二是坚持普查与常规统计调查相结合。统筹规划,合理设计,通过农业普查建立完整的抽样调查样本框,构建新的常规统计调查平台,形成科学规范的农村统计调查体系。三是兼顾需求与可能,要有可操作性。既要兼顾部门管理、地方决策和社会需求,又要做到指标简明、高效、适用,要有可操作性。四是兼顾历史与现实,要有连续性。既要充分反映新阶段农业、农村、农民的特点,又要考虑与第一次农业普查的可比性和未来农业普查的连续性。

(二)普查范围和对象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农业生产经营和服务的单位、农村住户、从事农业生产经营活动的非农村住户、行政村和乡镇。

(三)普查内容

目前初步确定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共设计6类普查表,分别是:《住户类普查表》、《非住户类农业生产经营单位普查表》、《农业服务业经营单位普查表》、《行政村普查表》、《乡镇普查表》和《农业土地利用普查表》。另外,农产品产量、农民收入和农业核算从年报取得,作为辅助表,不编普查号码,但也纳入普查范围。

普查指标分为时点指标和时期指标。时点指标的标准时间为20*年*月*日,时期指标的标准时期是20*年*月*日到20*年*月*日。

从农业普查方案看,普查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十个方面:

一是农户家庭与人口特征信息。包括农村住户家庭的基本情况、家庭成员、家庭规模、农户类型及收入、性别比例、6-15岁农村人口入学率、农户家庭从事农业与工商业的比重、非农村居民参与农业经营活动等信息。

二是农村居民生活质量和基础设施。主要包括居住环境、住房条件和生活设施、粮食安全等信息,如农村道路、电信、电力情况,农村居民住房及耐用消费品、饮用水、卫生条件、口粮需要救助的时间等。

三是农村居民迁移、农村劳动力资源与就业状况。包括农村居民迁移的规模、速度和去向,农村劳动力总规模与转移的规模、速度和去向,农村劳动力的文化素质、农村劳动力及外出务工劳动力所从事的行业、时间、职业、地点和地区类型、农村劳动力的充分就业率与闲暇时间。

四是土地资源与农业土地利用,以及农户土地经营状况。包括农业用地的规模与分类,特别是要通过与国土资源部门的合作,解决耕地面积不统一的老问题,同时获得按国际标准分类的不同类别的农业用地面积;还有新形势下我国农户的土地经营规模与流转,农业用地之间的转换等情况。另外还包括农林牧渔业的产出信息,以及农田水利设施、农业机械等。

五是农村投资规模。包括农户家庭投资规模和乡村集体投资。调查农户的固定资产购买情况、重点农户的生产经营投资和乡村集体的投资情况。

六是农业产业化水平。主要是农业生产经营达到一定规模农户的生产经营情况,包括生产规模、投资、雇工、产出及产品销售方面的情况。

七是农村贫困的小区域估计基础信息。通过对农村居民收入水平、生活质量的调查,以及和乡镇的综合信息相结合研究小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分析小区域贫困规模与程度。

八是农业社会化服务水平。包括农业服务业的主体、经营的规模及农业服务业的发展水平,另外还有农村专业经济合作经济组织情况等。

九是小城镇的发展水平。建制镇吸纳的人口、企业个数和从业的人员等情况,另外还有镇区基础设施等方面的内容。

十是农村社会事业的发展水平。包括乡(镇)、村的文化、教育、卫生、体育和社会保障等方面的内容。

除此之外,通过普查获得农户、农业生产单位、农业服务业单位的基础信息,以作为开展抽样调查所需要的抽样框。而且还要在这基础上面建立与经济普查相适应的农业基本单位的数据库,来补充经济普查的缺口。

(四)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工作需要明确的几个关系

1、农业普查与农业年报的关系。

农业普查与农业年报的关系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农业普查将为农村统计调查搭建新的工作平台,为农民家庭收支、农村劳动力就业与流动、农作物播种面积、农产品产量、农村投资等方面的调查建立新的抽样调查样本框;二是在农业普查的年份,农业增加值、农产品产量、农民收入支出等内容作为长表,以年报代普查,以减少基层的工作量。

2、农业普查办公室与有关部门的关系。

第二次农业普查涉及多个有关部门,为确保农业普查的顺利完成,必须加强组织协调工作。在与部门的合作中,与国土资源部门的合作将是这次农业普查的一个重点。目前国家统计局已就农业普查土地利用和常规统计工作与国土资源部达成合作意向,基本商定:共同研究制定农业土地利用分类标准,共同组织实施农业土地利用调查,共同组织耕地面积数据的抽样核查和数据评估,并报国务院核准。共同向社会经国务院核准的全国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耕地等农业用地数据。两家还商定要经常举行农业普查中有关耕地问题研究的联席会议,成立农业土地利用调查部际协调工作小组,为顺利完成本次普查任务提供组织保证。耕地是这次农业普查要搞清楚的一个数据重点,这次农业普查一定要把耕地面积搞成一个上下左右都认可的一个数据,这是国家吸取第一次农业普查经验教训之后需要明确的一件事情,普查以后要使耕地面积数据全国、全省和各地区之间相互衔接。

另外,涉及到宣传方面的工作,由宣传部负责协调;涉及普查经费和物质保障方面的工作,由省财政厅和省发改委负责协调;涉及到农业服务业单位名录方面的工作,由工商部门负责协调;统计部门和其他各有关部门,要各司其职、各负其责、通力协作、密切配合。所有涉及农业的部门,如军队、司法及农垦等系统,都要成立相应的普查机构,以便普查工作的顺利进行。

3、与第一次农业普查的关系。

第二次农业普查与第一次农业普查内容上保持一致性的主要是:农户家庭基本信息、农村劳动力资源与就业、农户家庭农业生产经营的规模与结构、行政村和乡镇的基本信息等,这些内容一致的指标定义、标准尽量做到与第一次农业普查协调一致。在主要内容与第一次农业普查保持一致的基础上,第二次农业普查方案在三个方面做了较大的调整,从普查的范围和对象上看,增加了对经营农业的非农村居民和从事农业服务业单位的普查;从内容上看,增加了农村居民迁移和劳动力流动、农村居民生活质量、重点农户农业生产经营状况、农业服务业、农村投资等调查,同时取消了对乡镇企业的普查。从调查方法上看,采用了对人调查和对地调查相结合的方法。

4、与国际农业普查的衔接。

在设计这次农业普查方案的过程中,国家充分参考了联合国粮农组织(FAO)《2010年世界农业普查方案》,在一些内容比如农户家庭人口及特征、土地利用与分类、粮食安全、农林牧渔业生产经营规模与结构、农业机械与主要农事活动等方面,将遵从《2010年世界农业普查方案》的定义和标准,以确保第二次农业普查能进行国际比较。

5、农业普查与其他普查的关系。

我国已经形成了由人口普查、经济普查和农业普查构成的普查体系。从普查周期来看,农业普查是在人口普查和经济普查之后进行。农业普查必须在标准、分类和编码等方面与其他两个普查相衔接。另外,这次普查包含农业服务业普查,而第一次经济普查没有考虑农业服务业的普查,因此,对农业服务业的界定需要与经济普查衔接好。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和第一次农业普查最大的区别是不进行乡镇企业普查,因为经济普查已进行了普查,农业普查中就不需要再普查。

(五)普查的工作安排

从2005年8月份省政府发文布置开展第二次农业普查到20*年普查工作基本结束,我省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大约需要3年多的时间,分四个阶段来进行:

第一阶段是普查准备阶段。农业普查的所有准备工作要在20*年12月前全部完成。主要包括:下发通知、拟订工作规划、组建普查机构、落实普查经费、组织普查试点、布置普查方案、培训普查人员、准备数据处理、开展宣传动员以及物资准备和地址编码等。

第二阶段是现场调查阶段。初步考虑在20*年4月以前完成现场调查任务。这一阶段的主要工作是:开展普查前的总动员、组织摸底调查、确定普查小区、制定实地调查计划、组织现场调查、复查验收调查表以及普查资料的包装、编码、运送等等。

第三阶段是数据处理及阶段。从现场调查结束到20*年12月底基本完成。这一阶段的主要工作是:普查数据的录入、逐级的审核汇总、数据质量评估、数据的分析、主要数据的和普查资料的编印。

第四阶段是工作总结及资料开发阶段。从数据处理完成到20*年12月。这是普查的最后阶段,也是普查成果最终实现的阶段。这一阶段的主要工作是:做好普查总结和表彰、普查资料的深度开发、普查数据库的建立、普查文件汇编和归档、普查成果研讨等。

四、全省农业普查工作进展情况

从2005年下半年起,全省的农业普查准备工作就已开展,主要在省级进行。各地从今年起也陆续展开了有关准备工作。目前省级各项工作进展基本顺利,有了一个好的开端,前期工作主要是:

一是下发了一系列有关农业普查的指导性文件,全力推动我省农业普查工作的开展。去年8月,省政府下发了《关于认真做好全省第二次农业普查工作的通知》文件,就组织领导、部门配合、经费落实提出了总体部署。9月,省农普领导小组下发了《关于迅速组建第二次农业普查机构的通知》,对各级农普机构提出了具体要求。20*年3月,省农普办印发《湖北省第二次农业普查工作规划》,明确了各阶段工作任务。4月11日,又与省财政厅联合下发了《关于做好全省第二次农业普查经费保障工作的通知》,以及《关于抓紧落实第二次农业普查经费的通知》。目前省一级农业普查的各项准备工作正在有序进行。

二是省级和市州级的普查机构基本组建完毕,大部分县级农业普查机构也已建立。我省成立了以副省长刘友凡为组长的湖北省第二次农业普查领导小组。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省统计局,办公室工作人员共抽调12人;下设综合协调组、业务指导组、数据处理组以及联络宣传组,具体负责农普的日常工作。目前各市州的情况普查机构已经基本组建完毕,但部分市普查办公室工作人员的抽调工作仍未完成。大部分县级农业普查机构已经建立,但相当数量的县级普查办公室人员的抽调工作还没有开展。

三是普查经费正在落实。这次普查经费按照分级负担的原则,由各级财政共同负担。省级普查经费去年底向省财政厅提出预算报告,经过几个回合,目前已基本确定,数额与10年前农普及经济普查相比,有了一定的增加。考虑到我省历次普查经费标准偏低,不可能一次就有一个大的增长,要达到比较理想的水平,需要一定的过程。市县普查经费的落实工作总体上虽然完成了预算编制,但大部分县市还没有落实经费。

四是进行农业普查省级试点。为了积累农业普查经验,检验普查各环节工作要点,我省在宜城市进行了农业普查省级试点工作,现已基本结束。此次会上将专题介绍试点工作的基本情况。

五是召开了省第二次农业普查领导小组工作会议。刘友凡副省长在领导小组工作会议上就我省第二次农业普查工作作了重要指示,决定对市县农普工作进行工作督办,并在近期内召开由政府主管领导参加的电视电话会议,对全省农业普查工作进行部署,从政府层面全力推动农业普查工作。

总体情况看,我省农普工作进展还是顺利的,但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不容忽视,主要是部分县级普查机构还没有建立,人员还没有到位,部分市县的普查经费没有落实好。

五、下阶段普查工作的安排

根据全国农业普查工作规划安排和要求、国家督查组意见以及刘友凡副省长指示精神,下一步主要抓好下面几项工作:

第一,切实抓好机构建设和人员选调。

建立和健全农业普查机构是能否搞好农业普查的组织保障,因此,各市州都要加快督促未组建普查机构的地方尽快建立普查机构。各地务必抓紧抽调高素质的骨干力量到普查办公室。此次会议之后,要求市、县两级农普办工作人员必须立即到位集中办公,乡村两级普查机构6月底之前全面组建完成。只有迅速行动起来,真抓实干,才能保证整个农业普查工作有条不紊地开展。

第二,全力争取普查经费,确保经费足额够用。

历次普查的经验已经表明,普查经费是保证普查数据质量的最关键环节。我省普查在经费方面面临的情况是:县级财政普遍困难,农村税费改革后,乡村两级筹集普查经费的几无着落。行政手段弱化、市场化因素以及大量的农村劳动力外流,需要花费大量的资金聘用普查人员,全省估计需要动员30万普查员及普查指导员,按一个人补贴300元计算,就需要9000万元;平均每县88万元,各地对此一定要有一个清楚的认识和计划。普查经费主要靠各市县去争取,国家农普办已经会同财政部联合制发了关于农普经费保障工作的文件,省农普办根据文件精神也与省财政厅联合下发了关于经费保障的文件。同时,省农普领导小组也发文对市县经费作出了明确要求,各地要充分利用好这几个文件。回去以后,各位主任要马上落实的一件工作就是向主管的市领导报告,跟财政部门协商普查经费问题。大家要把农业普查的困难讲透,把普查的艰巨性、复杂性讲到位,把源头数据质量的重要性讲清楚,保证不了普查员的补助待遇,就保证不了普查的数据质量。千方百计积极争取主管领导和财政部门的大力支持。

第三,制定农业普查宣传规划。

国家农普办联合、广电总局已经下发了《关于做好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宣传工作的通知》,同时制定了《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宣传提纲》、《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宣传活动规划》和《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宣传标语口号》。此次会议之后,省农普办将会同省委宣传部按照国家农普办的宣传活动规划,认真制定全省的宣传规划,做好宣传用品、物料等制作计划。农业普查的宣传工作,要做到家喻户晓、深入人心。宣传上既要情系三农,又要体现政策;既要生动活泼,又要形式多样。既要注意面上声势,又要突出对象和重点。同时,也要让每一个农民,每一个调查对象明白,如实向普查机提供真实准确的普查数据,是每个个人及法人应尽的义务及法律责任。

第四,做好农业普查前期摸底准备工作。

普查能不能顺利完成,制约因素是多方面的。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调查对象整体概念是否清晰,调查对象的数量是否能够清楚地掌握。第一次农业普查之后,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随着农村各项政策的推动,我省农村基本状况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基本农户的情况千差万别,各种涉农经济类型及实体也不断出现。特别是此次普查的范围扩延到农业服务业领域,这样一来,农业普查不仅仅是农村地域的普查,还涵盖到了城市,使这次普查在确定调查对象方面,形成了很大的困难。因此,省农普办初步考虑,在正式入户调查前的适当时候,对全省普查对象进行一次初步的清查摸底,重点是非住户农业生产经营企业以及农业服务业单位。结合宜城试点工作,省农普办就摸底工作拟定了一个方案,特别是摸底时间,它是整个普查组织工作的一个重要部分,如果选择不当,会造成工作上的被动和资源上的浪费。因此,要求大家在这次会上认真讨论,定稿后全省实施。

第五,确保工作进度。

从现在到普查登记只有7个多月的时间了,各级各部门必须要有高度的紧迫感,统筹安排好各项工作。省农普办要认真做好普查的各项工作规划,工作要作到有条不紊,严格按照普查工作进度时间表,充分借鉴第一次农业普查和经济普查的经验,高质量、全面地完成第二次农业普查任务。各地要加强对上述工作的检查督促落实,决不能因某个地区的问题拖延全省的进度,要确保全省普查工作的协同推进。

同志们,省委、省政府非常重视第二次农业普查工作,刘友凡副省长在省农业普查领导小组工作会上的讲话非常重要,省政府将以专题会议纪要的形式印发各级政府,希望大家回去后迅速将有关精神向政府汇报,将农业普查前期的准备工作做好。我们相信,有各级党政领导的支持,有各部门的大力配合,有广大农村干部和农民的热心参与,我们一定能够克服各种困难,取得全省第二次农业普查的圆满成功。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