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社会困难群众救助讲话

时间:2022-11-04 11:35:00

市社会困难群众救助讲话

一、充分肯定去年社会救助工作取得的成绩

**年,全市社会困难群众救助工作,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根据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在构建覆盖城乡的新型社会救助体系上积极创新,多办实事,办好实事,成效明显。主要特点可以概括为五个“更加”:一是为民办实事项目办得更加实在。去年全市为民办实事项目有多项直接涉及民生民利,与社会救助工作相关密切,实事项目的选择考虑,是要着力解决困难群众的切身利益;实事项目的办理过程,是坚持按计划进度实施,不打折扣,取信于民;实事项目的办理结果,就是年底全部圆满完成,得到了广大困难群众的普遍欢迎,在社会产生了很好的反响,体现了政府执政为民、关注民生的良好形象。其中主要有:积极落实就业再就业政策,全市新增就业岗位5.1万个;大力推进“百万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工程”,全市完成农村劳动技能培训10万人;广泛开展实物救助,全市共建立17家“慈善超市”;全市共建成示范村老年活动室30个;巩固发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全市农民参加率达到85%以上;住房保障体系更为健全,20万平方米的经济适用房年前已结顶,市区新解决廉租房111户;全市完成农村低保户、重点优抚对象和困难残疾人家庭危房改造863户;另外,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更为健全,全市现有低保人数为36996人,低保覆盖面达到1.4%;农村“五保”和城镇“三无”对象供养水平不断提高,集中供养率达到94.9%,有42%的农村敬老院实现星级制管理。二是救助政策体系更加完善。近年来,我市围绕省政府加快建设新型社会救助体系的要求,出台了一批涵盖最低生活保障、教育救助、医疗救助、住房救助、就业救助、法律援助、社会互助等各个社会救助领域的政策措施,已经初步形成了比较完善的社会救助政策体系。随着这一系列政策出台,我市社会救助的内容已经从单一的生存救助,向生产生活的多样化救助拓展,救助的范围已从最困难的低保人群向低保边缘人群拓展,救助的方式也已从传统的临时救助向经常化、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转变。三是工作保障机制更加健全。我市社会救助工作按照省委省政府的统一部署,因地制宜,创新探索,加强领导,健全机制,“五个一”的领导机制建设去年得到了省委省政府的充分肯定,并在全省推广;我市的各级社会困难群众救助工作领导小组,都建立了相应的综合协调、考核督查工作机制,都定期召开会议,研究救助政策,保障了社会救助工作的资源配置更为合理,救助效果更为明显。多项社会救助工作列入了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并作为政府部门目标责任的考核内容。在财政保障机制上,政府不断加大对公共财政的转移支付力度,充分保障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资金、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等社会救助资金。**年市本级财政就安排社会救助资金2252万元,元旦、春节专项救助经费960万元。四是救助方式更加创新。新型社会救助体系的建设,要求拓展救助的项目,拓展救助的载体,拓展救助的方式,各有关部门为此都作了积极的探索创新,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如“双千万结对帮扶”工作,不仅是先进性教育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更是创新社会救助工作方式的一个很好载体。全市**年有701个基层党组织与873名困难党员结对,14514名共产党员与14143户困难群众结对,共送去了慰问金403.47万元,帮助解决问题8170个,帮助提供信息7718条。在医疗救助方面,全面推行了乡镇小额补助、县区大病统筹、困难群众大病救助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三条保障线”,全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加率列全省第一。教育部门不断创新助学教育券工作,开展了各种形式的“爱心助学”活动。五是社会救助氛围更加浓厚。我市的社会救助得到了社会各界的积极响应和广泛参与,形成了以政府为核心,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的浓厚氛围。市各有关部门充分履行职责,积极开展多种方式的社会救助活动,社会各界也纷纷对困难群众伸出援助之手。市慈善总会**年共筹措社会捐款770万元,发放165万元。各新闻单位也加大宣传力度,对重大的社会救助活动及时跟踪报道,为营造全社会参与社会救助的良好氛围作出了贡献。

新型社会救助体系涉及面广,在探索实践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新情况和新问题,如城镇医疗救助政策实际操作性不强、低保边缘户救助政策不够健全,县区社会救助工作不够平衡等等,这些都要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认真调查研究,不断完善政策机制,逐步解决工作中出现的问题。

二、当前社会救助工作的目标和任务

当前一个时期,我市社会救助工作的目标和重点是:明确一个目标,适应两个转变,坚持三项原则,突出四项重点。

明确一个目标:就是要通过改革救助工作模式,创新救助机制,完善救助政策,整合救助资源,规范救助行为,协调救助行动,形成以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基础,以养老、医疗、教育、住房等专项救助为辅助,以其他救助、救济和社会帮扶为补充,政府责任意识明确、部门整体协调配合、社会各界广泛参与、救助经费专项落实、工作机制运行顺畅、困难群体分类受助、救助效率不断提高、城乡一体化、组织网络化、管理社会化、保障法制化,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新型社会救助体系。

适应两个转变:一是适应社会救助从传统的救助对象转变为面向全体城乡困难群众,覆盖城乡,城乡一体,从而在解决贫困人口吃、穿、住等基本生活的基础上,帮助解决医疗、教育等方面的特殊困难,从不同方面提供多种救助服务,加固社会的“安全网”。二是适应社会救助从仅是民政部门的工作转变为“政府主导、民政主管、部门协作、社会参与”;从而搭建统一的社会救助平台,实现救助对象、救助内容、救助资源、救助制度的有机整合,为社会救助工作提供强大的支持和动力,使社会救助工作真正形成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的长效机制。

坚持三项原则:一是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的原则。要将社会救助工作统筹规划,统一部署。社会救助标准城乡有别又相互照应,社会救助资源城乡共享又要向农村倾斜,要结合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进一步完善制订对农村困难群众的帮扶政策和办法。二是衔接配合,形成合力的原则。要把社会救助工作作为有机整体通盘考虑,各项救助制度及救助政策、救助标准要相互衔接,建立有机联系、构成统一的体系。救助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要加强沟通与合作,相互配合,协调行动,努力实现各种社会救助资源的有效整合,不断提高救助工作的整体效果。三是循序渐进,稳妥推进的原则。社会救助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要从实际出发,稳定有序推进,先从单项救助的建立与完善做起,优先解决困难群众最迫切的问题,通过单项制度的建立、实施和完善,逐步形成比较全面的社会救助体系,实现从“单项突破”到“系统完善”的渐进式发展。

突出四项重点工作:

一是全面落实政策。在去年底省政府召开的完善新型社会救助体系工作会议上,省政府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完善新型社会救助体系的通知》,政策涉及社会救助十大方面,是今后一个时期,我们完善新型社会救助体系必须遵循的一个重要文件。各部门必须认真学习,深入贯彻,积极实施,结合部门实际,统筹考虑全市社会救助工作,提出具体的更有效的帮扶政策和办法。

二是全面深化专项救助。新型社会救助体系是以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基础,以养老、医疗、教育、住房等专项救助为辅助的多标准、可选择、全覆盖各项社会救助制度的体系。各部门必须突出工作重点,努力深化完善。要着力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适时调整低保标准,加强动态管理,实行分层分类救助,真正使城乡困难群众“贫有所济”。要着力完善集中供养长效机制,巩固提高集中供养率,研究解决供养对象的医疗问题,建立敬老院长效管理机制,真正使农村五保及城镇三无对象“孤有所养”。要着力完善医疗救助制度,真正落实医疗救助“一口上下”的工作机制,扩大医疗救助范围,落实医疗救助资金,真正使困难群众“病有所医”。要着力完善贫困家庭子女就学救助制度,完善先上学后交费的“绿色通道”,完善“助学教育券”制度,扩大入学资助范围,完善高等教育助学制度,真正使贫困家庭子女“幼有所学”。要着力完善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制度,加强资金筹集、运行管理,真正使被征地农民“应保尽保、即征即保”。要着力完善住房、司法、慈善捐赠等专项救助制度,多渠道解决城乡困难家庭住房问题,加大法律援助工作力度,大力发展慈善事业,真正使困难群众“难有所助”。

三是全面完善保障机制。完善部门工作责任制,健全有效考核机制,着力抓好落实;充分发挥社会救助工作领导机构和基层工作平台作用,社会救助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加强沟通,统筹协调,督促落实,更好地方便群众。财政部门要努力加大投入,抓好救助资金的落实,整合各方资源,确保资金到位,确保救助政策的落实。

四是全面构建应急体系。久旱无雨的倾盆大雨式救助,远不能适应新型社会救助体系的要求。要进一步健全救助管理的应急机制、协调机制、社会动员机制、信息共享机制和监督督查机制,通过完善和借助信息化平台,完善困难群众的救助档案,摸清底数,了解真情,提高救助管理的信息化、网络化程度,确保困难群众得到及时、有效救助,提高社会救助的管理水平。

三、下一步的工作要求

(一)进一步强化执政为民责任

社会救助是政府工作关注民生、帮扶解困的工作基点,也是检验政府执政为民、发展为民、发展靠民工作成效的重要标准。作为社会困难救助领导小组的各成员单位,必须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把社会救助工作作为“民心工程”的大事来抓,对关系群众利益的事一定要兢兢业业,如履薄冰,尽最大的努力让群众满意,以仁爱之心关怀困难群众,以援助之手救助困难群众,以竭尽全力帮助困难群众,以深得民心的救助工作落实政府的责任,体现政府的形象。强化政府各部门的责任,一是要破“恩赐”的观念,强化责任意识。实施救助是政府责无旁贷的扶危济困义务,接受社会救助则是困难群众的基本权利,做好社会救助是政府部门工作的出发点、着力点和归宿,是必须应尽的责任和义务。二是要破“临时”的观念,完善长效机制。救助时过于集中,多数在过年、过节及重大政治活动期间,往往使困难群众难以解决日常和突发的困难,必须完善建立即时申助,规范有序,救助有力的长效机制。三是要破“单一”的观念,加大整合救助力度。困难群众各有各的难事,一方面需要我们完善各类救助政策,各有选助,各得其助;另一方面也要整合救助资源,统筹考虑,统筹使用,一口上下,保证救助效果的最大化。四是要破侧重“授鱼”的观念,创新“授渔”的机制。对困难群众的救助,既要“授鱼”,更要“授渔”,增强被救助者的造血功能,在救助中要做到物资救助与精神救助想结合,即时救助与发展救助想结合。总之,我们在制订和执行救助政策时,要满怀真情实感,切忌恩赐济民;多点雪中送炭,少点锦上添花,着眼规范长效,防止随意救助。

(二)进一步创新社会救助方式

创新社会救助方式,就是要使政府对社会救助的实事项目能更加合乎民意,办得更实,救助的力度能更加因困施救,效果更佳;救助的反应能更加即时救助,更得民心;救助的资源能更加统筹安排,优化使用。创新社会救助方式,一是要强化为民办实事项目的工作机制,从实事项目的决策、实施到办理结果,都要体现政府与时俱进,体察民情,关注民生,落实民利的执政形象;二是注重创新工作载体。通过创新载体,使我们的救助政策在执行过程中,变得更为具体,更具操作性,更有实效性。如“双千万结对帮扶”工程就是个有效工作载体,要进一步完善,赋予时代新的内容。三是创新社会救助的评估督查机制。社会救助是涉及千家万户的民生工程,也是群众十分关注的热点问题,我们在社会救助工作中,必须创新,建立起对救助政策、救助行为、救助效果评估的督查管理机制,同时要结合村务公开、居务公开、政务公开,使社会救助工作成为“阳光工程”,救助标准,救助金额,救助对象等信息都必须实行公示,社会救助资金要定期接受审计检查。

(三)进一步营造社会救助氛围

在新型社会救助体系中,政府处于主导地位,但这并不意味着由政府包揽一切。帮扶困难群众,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只要引导得当,社会力量可以发挥更大作用,我市慈善总会的运作,就充分证明了这一点,同时也表明我市有着开辟社会渠道补充救助事业的坚定基础。为此,各级政府要充分发挥主导和政策引导作用,进一步在全社会大力弘扬中华民族扶贫济困的传统美德,广泛动员各方面力量,鼓励社会力量和个人捐赠、赞助和参与社会救助事业,对社会力量兴办救助事业的,要在规划、用地、资金扶持等方面给予政策优惠。工青妇等群众团体要发挥自身优势,培育救助载体,充分发挥作用。通过营造良好氛围,全社会形成合力,共同推进全社会参与、全社会覆盖、活力迸发、凝聚民心的新型社会救助体系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