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县民政暨残联会发言

时间:2022-10-31 09:46:00

全县民政暨残联会发言

今天召开的全县民政暨残联工作会,是我县在实施“十一五”规划开局之年的一次重要的会议,对进一步推动我县的民政和残联工作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刚才,武胜同志、才军同志对**工作进行了总结,对**年工作讲了具体的意见,希望各街镇乡、各有关部门认真抓好落实。下面,我讲四点意见。

一、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增强加快发展民政事业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年,县委、县政府从保障人民群众尤其是困难群众基本生活权益,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支持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促进社会公平,维护社会稳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重视和支持民政工作,切实将民政工作列入县委、县政府重要议事日程。**年县委常委会2次、县政府常务会4次分别专题研究民政工作,以县委、县政府名义印发有关民政工作的文件14个。2004年底,县委、县政府邀请市民政局党组一班人到我县检查指导工作,市民政局将我县确定为全市民政工作的联系点、工作点、参观点。同时,县委、县政府将民政工作纳入全县综合目标考核,其分值占总分68分中的8分,有力地推动了民政工作的顺利开展。全年共计投入民政事业经费2656.2万元,其中争取市级支持1277万元。“五保家园”建设及集中供养五保户的模式受到各级领导的充分肯定,回良玉副总理对此也给予高度评价;社会救助工作和基层民主政治建设获市政府目标考核一等奖;**县民政工作荣获全市“十佳民政”光荣称号。通过民政工作的有效开展,较好地协调解决了我县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发挥了民政工作“上为党和政府分忧,下为人民群众解愁”的作用。

但是,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全县民政工作仍然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一是全县民政工作整体发展不平衡;二是社会救助体系与社会救助需求不相适应;三是村民自治工作有待加强;四是对老龄工作重视不够;五是对殡葬改革工作消极对待;六是基层基础工作较为薄弱;七是民政干部队伍整体素质有待提高。这些困难和问题,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切实加以解决。

要做好新形势下的民政工作,必须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上来。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有许多方面涉及民政工作,如:必须加强和谐社会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加强国防和军队建设等等。这些都体现了民政工作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各级各有关部门要充分认识民政工作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切实增强做好新形势下民政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一)要充分认识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中民政工作的重要作用。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是坚持“以人为本”,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尤其是困难群体。民政工作贯彻落实“以人为本”,就要以满足人的多方面需要和全面发展为目标,既要帮助解决物质利益,更要重视精神需求,维护人的发展和民主政治权利。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精髓。民政工作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就要大力发展民政事业,切实搞好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和社会管理等工作,促进经济和社会全面、协调发展,促进城乡统筹协调发展。

(二)要充分认识在构建和谐社会中民政工作的重要作用。民政部门是解决民生、维护民权、落实民利、体现民意的一个政府部门,社会和谐与否跟我们的民政工作密切相关。民政工作做好了,使老有所养、贫有所济、残有所助、灾有所救,就能有效化解社会矛盾。当前,我们尤其要重视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工作,解决困难群众的生产、生活问题,保障社会稳定,建设和谐**。

(三)要充分认识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民政工作的重要作用。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任务,并提出了“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目标要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民政部门担负着重要的职责和任务。通过培育与发展农村专业经济协会,带动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提高农业的市场化程度和参与市场的竞争能力,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农民增产增收,从而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通过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的社会救助、社会管理和服务群众工作,倡导精神文明,改变陈规陋习,从而实现“乡风文明、村容整洁”;通过加强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健全村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组织,推进村务公开,实行民主管理,保障广大农民的民主权利,从而实现“管理民主”。这些都是民政部门独有的职能优势,我们要积极发挥自身优势,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力争有大的作为。

二、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努力促进全县民政工作取得新突破

目前,全县正处于“负重加压、奋力追赶”重要阶段,“十一五”发展的战略重心是“打基础、提速度、促和谐”。今年,各级各有关部门要继续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按照十六届四中、五中全会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结合市里下达我县的民政工作目标任务,以“为民解困”为第一要事,以“群众满意”为第一标准,以创一流为主要目标,开拓创新,突出重点,统筹兼顾,全面推进,切实加快民政事业发展步伐,做细、做实、做精、做亮各项民政工作,力争全县民政整体工作在渝西一流、部分工作在全市领先,真正成为全市民政工作的“联系点、工作点、参观点”,促进民政工作取得新突破。

(一)全面建立街镇乡民政办公室。市委、市政府于去年底制定的《**市乡镇综合改革意见》和《关于深化乡镇机构改革的实施意见》中,明确了在实施乡镇机构改革,精简乡镇机构的同时,要全面设立乡镇民政办公室。乡镇民政办公室的设立,将为基层民政工作搭建一个管理服务的好平台,使民政部门把“触角”延伸到了最基层,有利于各级政府真实体察民情民意,直接关注社会弱势群体;有利于巩固农村基层政权建设成果,为解决“三农”问题创造了良好的空间;有利于及时有效地解决困难群众的生活问题,真心维护困难群众的根本利益。各街镇乡要根据全县的统一部署,加强组织领导,进一步规范和完善乡镇民政办公室机构设置,按照市里的统一要求按时完成。

(二)稳步推进社会救助体系建设。做好社会救助工作,关系到困难群体基本生活保障和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是民政工作的重中之重。一是要继续提高城市低保管理水平。我县城市低保工作已经取得了较大的成绩,要继续推进低保网络平台信息化建设,实现低保工作从传统手工操作方式向信息化、专业化方式转变,用信息化建设进一步推动城市低保工作的规范化,切实做到“应保尽保”和“按标施保”。二是要做好农村“五保”供养工作。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新修订的《农村五保供养条例》,加快完善农村敬老院建设,进一步提高农村“五保”对象的集中供养率,把符合条件的孤老对象纳入保障范围。三是要做好城乡医疗救助工作。在城市,要加大资金筹措力度,努力提高医疗救助水平;在农村,要大力推行医疗救助制度,扩大救助覆盖面。关键抓好医疗救助资金落实和使用管理两个方面,把好事办好,满足城乡大病困难群众的需要。四是要大力发展慈善事业。要以“政府倡导、民间运作、社会参与”为主线,积极募集善款,深入开展救助活动,全面推进全县慈善事业的发展。

(三)努力提升社区建设水平。社区是城市居民生活的主要场所,也是城市建设和管理的基本依托。要按照建设“和谐社区”的要求,着力建设居民自治、管理有序、服务完善、环境优美、文明祥和的新型社区。要进一步提升社区建设水平,完善基础设施,多渠道推进社区硬件建设;要加强社区居委会干部队伍建设,提高社区干部素质;要提高全社会社区建设的意识,社区建设不是个别部门的工作,各级政府要积极支持社区的发展,要积极发动居民群众、社区单位参与进来,整合现有服务资源,将各职能部门的服务实体有效纳入社区的服务网络。

(四)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步伐。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民主管理。村务公开民主管理是调动农民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积极性的重要途径,要把村务是否公开、决策是否民主、管理是否规范、监督是否有效作为检验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效果的重要标准。民政局作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主管部门,要把依法指导村民自治工作的深入发展作为一项重点工作来抓。引导农民群众正确行使民主权利、理性表达诉求、自觉维护社会稳定;要抓好新村委干部的培训,增强他们的民主法制意识,提高他们带领群众致富的能力;要进一步加大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力度,全面落实农民群众对村级事务的知情权、决策权、参与权和监督权,扎扎实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五)切实加强双拥创建工作。创建双拥模范县是提高双拥工作整体水平,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巩固军政军民团结大好局面的重大举措。各街镇乡、各有关部门要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认真落实优抚政策,大力推行安置改革,巩固双拥创建成果,确保双拥模范县创建圆满成功。一是要完善抚恤优待金自然增长机制,对重点优抚对象的抚恤优待金必须及时足额发放。全面落实六级以上伤残军人享受公费医疗待遇的政策,稳妥解决重点优抚对象“三难”问题。二是要大力推行退役士兵自谋职业安置改革,足额发放一次性经济补助金,力争今年退役士兵自谋职业安置率达80%以上。三是要切实做好双拥创建迎检工作。3年来,经过全县军政军民的共同努力,我县双拥工作整体水平明显提高,基本达到市级双拥模范县的考评标准。市里将于近两天对我县双拥模范县创建工作进行检查验收。3月24日下午,已经召开了创建市级双拥模范县迎检工作会议,县委黄书记对迎检工作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各有关单位务必按照迎检工作要求,切实抓紧抓好抓落实,确保一次验收成功。当前,县双拥办、各街镇乡和各有关部门务必要按照市级双拥模范县的考评标准,认真对照检查,缺什么补什么。同时,要切实做好优抚对象的稳定工作,坚决杜绝越级上访事件的发生。对因工作不力而影响双拥创建工作的单位和部门,县委、县政府将严肃追究相关领导和工作人员的责任。

(六)切实加强殡葬管理工作。根据市政府(渝府发〔**〕75号)文件和市民政局(渝民发〔**〕11号)文件要求,我们对全县火葬区进行了调整。“十一五”期间,全县城镇居民(非农业人口)全部划定为火葬区,火葬区内的死亡人员一律实行火葬。县政府已经下发了《关于促进殡葬改革健康发展的通知》(足府发〔**〕18号)文件,从4月1日起执行。各街镇乡一定要按照(足府发〔**〕18号)文件的要求,切实抓好殡葬管理工作。县民政局要会同国土、林业等部门尽快制定殡葬改革工作的具体实施意见,以便各街镇乡更好地开展工作。其他各相关部门要站在讲政治、保稳定的高度,密切配合,狠抓落实,确保全县殡葬改革工作稳妥推进,促进全县殡葬改革健康发展。

(七)切实加大老龄工作力度。要坚持“党政主导、社会参与、全民关怀”的方针,围绕“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教、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的总体要求,大力推进全县老龄事业发展。加快建立和完善社会养老保障制度,努力保障老年人的基本生活。积极探索养老服务业的体制机制创新,加快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服务为依托、机构养老为补充的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步伐。加强道德和法制建设,认真落实维护老年人权益的法规政策,进一步营造敬老养老助老的良好社会风尚。积极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健康有益的基层老年文体活动,满足老年人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各有关部门和单位要相互支持,形成协调配合、分工合作、齐抓共管的工作局面,切实帮助老年人解难题、办实事,努力提高全县老龄工作水平。

三、着力解决残疾人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促进残疾人事业稳步发展

今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推动残疾人事业持续快速发展的关键之年。做好今年的各项工作,意义非常重大。各街镇乡、各有关部门要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的中心工作,始终把实现“平等、参与、共享”作为残疾人事业的奋斗目标,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突出重点,狠抓落实,实现残疾人工作新的突破,更好地服务于全县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

(一)切实抓好残疾人维权工作。要把维护残疾人的利益作为残疾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制定政策和发展规划,以及在实施各项改革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残疾人的实际承受能力;要注意兼顾残疾人的各方面利益,不仅要使残疾人得到眼前的实惠,更要有利于残疾人的长远发展,不仅要使残疾人获得经济利益,更要保障他们的政治和文化权益。

(二)要致力解决残疾人的实际问题。近年来,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残疾人工作,全县残疾人事业取得了显著进步,广大残疾人的生产生活条件有了明显改善。但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残疾人收入低、就业难、竞争力弱、承受力差的弱势状况还有待进一步改变,特别是低保边缘残疾人、精神和智力残疾人、重残人、一户多残、病残一体等特殊困难家庭还需要我们的帮扶。因此,必须把解决贫困残疾人的生产生活问题摆在重要位置,一手抓“救助式”扶贫,一手抓“造血式”扶贫,切实做好残疾人住房救助、种养业扶持、按比例就业、技能培训等工作,加快构筑和完善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从残疾人最需要什么入手,做好残疾人帮困扶助工作,推动我县残疾人事业更快更好地发展。今年,要特别抓好50户残疾人危房改建工作,逐步改善残疾人居住条件。

(三)切实抓好残疾人康复工作。一是要完善残疾人康复服务网络。围绕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目标,进一步推进康复工作组织管理、技术指导和服务网络三个平台建设,大力推进社区康复工作,逐步实现“康复进社区、服务到家庭”,使广大农村残疾人也能就近就地得到康复训练与服务,不断提高他们参与社会的能力。进一步深化“光明行动”,加强残疾人医疗救助及康复保障制度建设,推进重点康复工程和基础康复服务工作同步共进,推动残疾人康复事业全面发展。二是要扎实做好残疾人康复具体工作。要以白内障复明为重点,全面完成残疾人康复工作任务。

四、加强组织领导,强化自身建设,为发展民政暨残疾人事业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一)要加强组织领导,关心支持民政暨残疾人事业。各街镇乡要加强领导,将民政暨残联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纳入目标责任制考核内容,建立有效的工作机制。要关心、支持民政、残联工作,经常研究热点问题,解决难点问题,促进全县民政和残疾人事业的发展创新。

(二)要强化自身建设,努力强化四种意识。推进民政暨残疾人事业发展关键在人。必须坚持抓班子、带队伍,不断加强民政暨残联干部队伍的教育、管理和监督,提高干部队伍素质。要强化大局意识,紧紧围绕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找准民政、残联工作与经济建设的切入点;要强化学习意识,努力学习民政和残联业务及其相关知识,同时结合实际进行理论与实践探索;要强化协调意识,善于处理各方关系和善于运用协调机制,提高民政、残联综合协调能力;要强化创新意识,不断创新民政暨残联工作方式、方法和机制,为民政和残疾人事业的发展增添活力。

(三)要积极宣传引导,拓展社会支持力量广度。民政、残联工作必须十分重视社会力量和人民群众的参与。要坚持和完善“政府主导、部门协作、社会参与”的民政暨残联工作新机制,转变工作方式,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民政和残疾人事业的发展。要加大宣传力度,通过广泛的宣传引导,在政府、社会和个体等各个层面上,形成全社会都来关心、支持民政和残疾人工作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