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建设交流

时间:2022-11-28 08:06:00

诚信建设交流

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人际和谐以至社会和谐的基点,是社会文明的一个重要标志。人无信不立,家无信不和,业无信不兴,国无信不宁。然而,社会上一些缺失诚信的现象和问题,对社会风气造成极大破坏,影响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新闻传媒业也同样受到侵蚀,极少数新闻采编人员作风浮躁,报道失实,有的搞有偿新闻、追捧低俗之风,违背了新闻职业道德,损害了新闻工作者的整体形象和媒体的公信力,给党和国家以及社会带来危害。

一个社会如果缺少诚信,是无法构建和谐社会这座大厦的,诚信建设已经受到中央和社会的广泛关注。去年,总书记提出了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强调要“以诚实守信为荣”;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道德规范”,要“加强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建设,增强全社会诚实守信意识”。这都为加强诚信建设、构建和谐社会指明了方向,对做好舆论宣传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第一,高扬主弦律,在诚信建设中充分发挥舆论宣传的作用。加强诚信建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是建设和谐文化的重要内容,新闻传媒业应该充分发挥自身的独特优势,积极引导人们发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知荣辱、讲诚信、树新风,在全社会营造守信用、讲信誉、重信义的诚信风尚。

一要增强引导力。诚信建设需要正确的舆论引导。要想让诚实守信的意识和观念深入人心,必须在全社会形成“诚信为荣、失信可耻”的舆论氛围。新闻媒体在诚信建设方面也要用正确的舆论引导人,坚持不懈地宣传党的理论和党的主张,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要求融入新闻宣传中,融入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统一思想、凝聚力量,用社会主义荣辱观规范人们行为、引领社会风尚,教育广大党员群众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坚定理想信念,树立正确的道德规范,打牢思想道德基础。同时,要始终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在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中找素材,在和谐社会、和谐组织、和谐企业、和谐社区、和谐家庭建设活动中挖典型,通过对诚实守信的典型给予舆论支持,营造氛围,树立标杆,引导和动员广大党员群众把诚信意识根植于心,以诚实守信的形象立身于世。

二要增强公信力。诚信,是为人立足的根本,是社会发展的根本,也是媒体生存发展的根本。媒体业的产品要让受众认可、信任和接受,就要真真切切反映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愿望、要求和共识。作为党报,就是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坚决维护中央的权威,维护党报的权威性和公信力;必须以诚信为本,努力把体现党的意志和反映人民心声统一起来,既要及时全面准确地传达党中央的声音,又要真实地反映人民群众的心声和意愿,坚持导向性与新闻性、指导性与可读性、权威性与群众性、思想性与服务性的有机结合,增进媒体与受众之间的信任,建立起良性的互动关系,为最广大人民群众所认同和拥护。要尊重新闻规律,坚持客观公正地报道新闻事件,及时准确地反映人民的心声,在新闻宣传中充分体现媒体的诚心和诚意,共同营造诚实守信的人文环境。

三要增强亲和力。舆论宣传有亲和力,才能吸引读者,赢得信任。在新闻宣传中,要及时了解人们对经济、政治、文化、社会问题的关注点和兴奋点,把握受众群体的接受习惯和心理特点,多反映群众的切身利益,多报道群众关注的问题,多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来引导和教育群众,通达社情民意,引导社会热点,疏导公众情绪,不断增进对人民群众的感情,把对人民群众的真挚情感落实到报纸版面上、网页上、刊物上,发挥党的新闻宣传凝聚人心、凝聚力量、化解矛盾、排忧解难的作用。特别要注意少些高谈阔论,多报群众所想所闻,少求经济效益,多讲社会责任,报实情,说真话,分清荣辱,明辨善恶美丑,把新闻媒体办成人民的报纸、人民的网络、人民的刊物,让读者爱看爱读,真信真学。

第二,鞭挞假恶丑,在诚信建设中充分发挥舆论监督的作用。在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期和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的阶段,必然遇到一些新的矛盾和问题。新闻媒体应该按照有利于反映群众的意见和呼声、有利于维护党和政府的形象、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的要求,加强和改进舆论监督,在诚信建设中推动建立全社会的信用体系,其最重要最有效的手段就是对失信、缺信行为给予曝光谴责,通过媒体的影响力让守信者美名远播,使失信者臭名远扬、寸步难行,形成强烈的舆论导向氛围。

一是要加强对政务诚信的舆论监督,推动党风政风的进一步好转。政务诚信是社会信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政务诚信直接反映党风政风的好坏,直接影响行业诚信和社会信誉,是广大群众最关心、最期待的问题。对政务诚信的监督应该体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体现科学发展观的要求,重点围绕政策透明不透明、规范不规范、执行不执行等加强监督,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不兑现社会承诺、为政不廉、办事不公、作风不实等问题,大胆开展批评,推动政务公开、科学决策、执政为民,促进政府机关和党员领导干部在诚信建设中率先垂范、取信于民。

二是要加强对行业诚信的舆论监督,推动行业自律和行风的进一步好转。行业诚信对经济社会发展至关重要,直接影响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社会发展进步。社会转型时期,行业管理方面出现的矛盾和问题相对比较集中。对行业诚信的监督要体现服务经济建设这个中心,重点围绕依法经营、规范服务等加强监督,特别要关注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等问题,对虚报浮夸、失信于民,违背承诺、恶意拖欠,制假售假、坑害百姓,价格欺诈、牟取暴利等行为进行曝光和批评,推动有关问题的解决,规范和建立良好的生产、经营、销售、中介、服务秩序,提高商业信誉,促进行业自律。

三是要加强对社会诚信的舆论监督,推动社会风气和人际关系的进一步好转。加快社会诚信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涵,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前提。加强对社会诚信的监督要体现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的统一,重点围绕共建文明、共铸诚信、共创和谐搞好舆论引导,在褒扬诚实守信典型的同时,对违背道德规范、不讲社会公德、违约失信、投机取巧、见利忘义等缺失诚信的问题进行大胆揭露,开展有力批评,净化诚信环境,并推动建立失信惩罚机制、监督机制和补救机制,促进《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贯彻落实,从根本上提高我国社会和公民的诚信水平。

第三,增强使命感,在诚信建设中充分发挥新闻从业人员的示范作用。诚信对于每个新闻从业人员来讲,不仅仅是为他人和社会,更是其自身利益所在。在诚信建设中,新闻工作者必须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加强道德修养,带头做到诚实守信,才能维护新闻的真实性,才能履行好党的新闻工作的责任,才能发挥好舆论引导和示范教育作用。

一是对党忠诚,在坚定理想信念上发挥示范作用。这是坚持政治家办报的基本要求。党的新闻工作者最重要的就是要在思想上政治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定共产主义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在新闻实践中,必须始终坚持和自觉实践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自觉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必须始终坚持党和人民喉舌的性质,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和阵地意识,注意从政治上观察、思考、分析和处理问题,不断提高政治鉴别力和政治敏锐性,在事关政治方向和重大原则问题上,坚决听党的话,跟党走,做到立场坚定、头脑清醒、旗帜鲜明;必须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深入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牢牢把握正确导向,坚决维护党的形象,忠诚党的新闻事业。只有在政治上坚定可靠,才能履行对党的承诺,才能践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才能打牢做好本职工作的思想政治基础,才能让党满意、让人民高兴。

二是对人民忠诚,在恪守职业道德上发挥示范作用。新闻从业人员的诚信要有良好的职业精神和职业道德做支撑。要牢固树立对党负责和对人民负责的思想,把实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新闻工作者的毕生追求,坚持做到说实话、办实事、报实情、求实效,维护和坚持新闻的真实性原则,不断推出读者喜爱、人民满意的精品力作。特别要注意用好手中的权力,管好手中的版面,不能把党和人民赋予的使命当作牟取私利的工具,不能因为搞稿权交易而缺失道德、失信于读者。人民日报社连续5年深入开展以职业精神、职业道德为主要内容的“三项学习教育”活动,用极少数新闻记者收取贿赂、失实报道的案例进行警示教育,要求大家自觉抵制有偿新闻、虚假报道、低俗之风、不良广告等不正之风;同时,严肃查处打着人民日报旗号违规经营、骗取钱财等问题和违法行为,既净化了办报环境,维护了党中央机关报的形象和声誉,又树立了良好的职业精神和职业道德。

三是对事业忠诚,在建设诚实守信队伍上发挥示范作用。正人先正已,自身素质过硬,才能为人师表。新闻单位要从建设诚实守信的队伍做起,着力培养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的新闻从业人员,按照“三贴近”要求,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改进工作作风,形成良好文风。要从建立信用制度抓起,认真贯彻、国家广电总局、新闻出版总署《关于新闻采编人员从业管理的规定(试行)》,规范新闻采编人员行为,落实新闻采访示证制、报道实名制、违规处罚制等,建立和落实舆论宣传诚信建设的长效机制。要在文化体制改革中改进和发展,重视和加强公益性文化事业的发展,把新闻宣传的社会效益放在第一位,充分体现新闻宣传的本质要求;积极稳妥发展文化产业,把所属报刊、广告、经营性产业的诚信建设纳入统一管理,严格落实新闻报道与经营活动分开等制度措施,切实防止和杜绝有偿新闻、低俗之风等问题。近年来,人民日报社在加强诚信建设方面做了积极探索,实施采编分开和社属报刊统一管理等一系列改革举措,整合各类信息中心,下大力清理整顿经营性单位,建立和落实新闻采编人员培训工作机制,认真落实任期轮岗和任职回避等制度,向社会公布《自律公约》和监督电话,健全完善公开纠错机制,努力通过改革体制机制和落实相关制度来提升诚信,以实际行动取信于民,为党的新闻事业增光添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