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部考察与使用中问题思考

时间:2022-10-20 02:30:00

干部考察与使用中问题思考

干部考察是选人用人的基础,干部考察工作质量直接关系到干部使用的质量。改革开放以来,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与时俱进,随着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深化,进一步拓宽了群众参与渠道,增加了公开性和透明度,在很大程度上打破了过去的封闭性和神秘化,使公开、平等、竞争、择优原则得到进一步体现,选拔出一批又一批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为党和国家的事业顺利发展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证和人才支持。但是,把干部考察工作放在干部使用的大环境来检验、反思,感到仍然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例如,一些地方干部考察的方法陈旧,不适应选拔大批高素质干部的需要;有些干部存在的一些深层次问题考察不出来;有的干部考察不准,使用不当,等等。这些问题无疑不利于干部工作的民主化、科学化和制度化建设,仍需改进和完善。根据自己近年来参与干部考察工作所了解的情况和亲身体会,我认为在干部考察和干部使用工作中,当前应着力把握和处理好以下几个问题。

一、关于干部考察程序与考察质量问题

《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对干部考察工作规定了一定的程序,这对于防止干部考察简单化和随意性,保证干部考察质量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现实情况复杂,干扰较多,有了考察程序并不一定能完全解决考察不准、识人不深的问题。有的是各种原因造成推荐结果失真,有的是考察中听到真实情况难,更有各种不正之风的影响。这是干部考察工作在新形势下遇到的新情况。与此同时,规定了一定的程序,固定了参加民主推荐和谈话的范围,就为搞不正之风的人提供了做工作的目标。一般的人,寄个贺卡,打个电话;分量重的人投入更多一些,甚至找人帮助运作,以各种方式打招呼。按照程序,谈话对象的范围基本是固定的,有的谈话人不知情,知情者又未列入谈话对象。想增加一些谈话对象,操作起来也比较困难。出于诸多方面原因,有些人虽然知情,也未必能把知道的都说出来。深层要害问题的知情者,通常是少数人,又往往不属于谈话对象范围。程序是为质量而设,严格执行程序是手段,保证干部考察质量才是目的。在整个干部考察过程中,程序必须认真坚持,但工作的重点必须放在广泛听取意见,深入了解真实情况上,真正把干部看准,保证考察工作质量。

二、关于认真执行规定与不搞“一刀切”问题

中央在领导班子换届和干部选拔任用等有关文件中,考虑到我国地域辽阔和各地情况的差别,对领导班子的配备、领导干部的任用常常用“一般”、“原则上”等可伸缩性语言,做出有关政策规定,既保证了干部政策的统一,又适当留有余地,防止“一刀切”。在干部考察、使用工作中,必须深刻领会文件规定的精神实质,结合实际情况,准确把握。应该承认,在实际工作中处理好这个问题,真正做到宽严适度是较难的,但只要出以公心,从有利于工作,有利于班子建设出发,人们是可以理解和赞同的,工作也可以做好,但问题就出在人为因素的干扰上。当前有些地方和少数人,因人而异,执行政策规定宽严不一,造成干部使用中的不公平、不公正。在换届时,同样一个年龄段,有的人超过提名年龄不再提名,对个别人却作为特殊情况继续提名,甚至提拔。在干部使用中,对不同层次干部的年龄要求不同,将是两种境遇。如果在这个层次上被严了下来,就再也没有提升的可能,甚至要办理退休。被宽上去的人,有的却一宽再宽,到了更高岗位,再怎么推荐,有些位置也非他莫属。坚持原则与从实际出发,既认真执行规定又不搞“一刀切”,是干部考察和使用的关键,如果把握得好,不仅能选准用好人,把领导班子配强,使干部“四化”方针和德才兼备原则得到贯彻落实,而且,能够树立正确的用人导向,调动广大干部的积极性;否则,就违背了中央制定这些政策、规定的初衷,不利于加强领导班子建设。

三、关于领导经验和干部任职“台阶”问题

担任领导工作要有必需的领导经验,干部经历一定的台阶,是积累经验、丰富知识、锻炼能力的需要,也是考察和识别干部的过程。《干部任用条例》对任职年限明确规定是必要的。在同一台阶层面上,让干部多经过几个不同岗位的锻炼,很有好处。但是地方岗位台阶多,还有实际存在的“隐形”台阶。这些台阶,都要求干部走到,不仅不必要,也是不可能的。这里着重分析一下地方党委副书记这个台阶问题。这个岗位很重要,能担任此职务的干部,应该是优秀的。有机会时,提到上一个领导岗位,也是自然的。同时,也应看到能提任副书记的只有少数几个人,而同级干部却有几十人,谁能提为副书记,是根据班子建设需要,从素质、结构等因素考虑确定的。因此,还不能笼统地说担任这一职务的干部就一定是同一地区同级干部中经验最多、能力最强的佼佼者,正职的提拔,非这一职务干部莫属。因此,要开阔视野,拓宽思路,不拘一格选人才,这有利于干部成长,有利于班子建设。使用干部要讲台阶,但又不能唯台阶。在台阶问题上卡得过死,不利于人才的成长,特别是不利于优秀年轻干部的脱颖而出。人获得经验的渠道是多种多样的。台阶如果运用得好,能成为干部积累领导经验和经受锻炼考验的过程,运用不好则会影响干部的成长。

四、关于干部任用条件与机遇问题

由于各级领导班子调整以及自然规律等原因,干部面临着各种选拔任用的机遇。一个干部,平时应该认真学习,努力工作,创造必备的条件,准备接受党组织的挑选。如果个人条件不具备,机遇来了,也会失之交臂。同时,即使条件具备了,没有机遇也是不行的。机遇应该是平等的,每个具备条件的干部,无论能否被提拔,都应该有施展才华的机会。但在机遇面前,不可能每个具备条件的干部都能被提拔使用。由于换届时间、班子状况、结构要求等因素,都可能会使某些人得到机遇,某些人失去机遇。但少数领导干部为一些人的使用人为地制造“机遇”,违背了干部工作客观公正的原则。制造机遇就会使本没有机遇的人得到机遇,有些本应有机遇的人却失去机遇,造成干部使用事实上的不公正、不公平。机遇是党的事业的需要,也是干部成长的一个契机。如果掌握得好,不仅能根据领导班子建设的需要选好人用好人,而且能成为激励干部提高自身素质、干事创业的推动力;反之,为照顾一、两个人有意制造“机遇”,不仅贻误党的事业,而且会严重影响广大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

五、关于选拔年轻干部与发挥各年龄段干部积极性问题

培养选拔年轻干部至关重要,关系到领导班子建设的长远,关系到党和国家事业的未来。我们党历来重视对年轻干部的培养与选拔,在不同历史时期,都选拔了一批优秀年轻干部担任重要领导职务,这是党的事业兴旺发达的希望所在。为了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在换届时提出一些年龄上的规定和要求,是必要的。当前,在年轻干部的选拔中,遇到的主要问题仍然是求全责备、论资排辈等陈腐观念,影响着年轻干部的成长。对这个问题,我们要从事关党和国家未来的高度深刻认识。在对年轻干部的考察中,一定要看主流,看本质,着眼于潜力和发展。如果这些问题把握住了就可以大胆使用。实践证明,不少年轻干部刚刚上来时,也会有一些议论,上来后却干得很好,群众也是认可的。同时,对于看不准的,表现不突出的,也不能拔苗助长,更不能由于他有年龄上的优势而一直为他留着位置,并且每次提拔都非他莫属。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不是不提拔,或者放慢年轻干部使用的步伐,而是进一步加大力度,使用更多的年轻干部,以便在更大的层面上有更多的选择余地。今后,选拔年轻干部,要能够上得来,下得去,特别是利用换届的契机,把优秀的年轻干部选拔上来,把相形见绌的调整下去。在大力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的同时,要注意调动和保护好各年龄段干部的积极性。党的事业需要各个年龄段的干部在各个层面上工作。能被提拔重用的毕竟只是少数,多数人还是在原层面上工作。要发挥他们的积极性,不要挫伤他们的锐气,尽量为他们创造机会,发挥更大作用。不能因为使用了一部分人挫伤了其他同志的积极性,更不能因为使用了一个人伤了大家的心。

解决干部考察和干部使用中的问题,提高选人用人质量,治本之策是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建立一套良好的机制。要适应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改传统的“伯乐相马”为“赛场赛马”,在干部选拔任用中引入竞争、激励机制,优胜劣汰,让每个干部都感到竞争的压力,调动他们创业的积极性,在工作中发挥最大的潜能。要建立鼓励各级领导干部干事创业、努力工作的机制。在调整领导班子时,对肯干事、能干成事、不跑不要的干部要提拔重用。对那些尽管比较成熟、本可以提拔重用的干部,如果跑官,不仅不能提拔,还要提出批评;对那些不干工作,把心思全用在跑官上的,要严肃批评,并有选择地进行曝光;经查实确属跑官要官而得到提拔的人,要坚决从岗位上拿下来。要建立对人民群众负责和接受人民群众监督的机制,这是我们党的性质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所决定的。各级领导干部应该对人民负责,把最大多数群众是否赞成、是否受益作为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的根本依据。真正落实群众对干部选拔任用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要健全集中考察和平时考察相结合的制度,建立健全并落实干部工作中的各种责任制度,对失察、违纪、搞不正之风的相关责任人一定要追究。做好干部考察和使用工作,还必须营造一种良好的氛围,树立良好的用人导向。要使干部自觉意识到,跑官要官是一种不正之风,是个人主义思想恶性膨胀的表现,把干部的积极性引导到干事创业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