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众公认原则思考

时间:2022-10-13 10:15:00

群众公认原则思考

群众公认是干部选用工作的基本原则之一。在干部选任中强化群众公认导向,有利于引导干部树立科学的发展观、正确的政绩观和牢固的群众观,有利于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年,省委组织部出台了《党政领导干部选拔工作落实群众公认原则五条规定》,市委组织部紧接着印发了《**市选拔任用党政领导干部推行“两推一述”确定考察人选实施办法》等一系列文件,在体现群众公认、扩大选用民主,科学评判政绩、防止用人失察失误等方面作了具体的规定。为此,我县也积极探索、大胆实践,把群众的意见作为考核、评价、选拔干部的重要尺度,凡是得不到群众公认的不提拔、不上会、不讨论,建立健全了群众公认为导向的干部选任机制,得到了社会的普遍赞同和好评,取得了初步成绩。

一、具体做法

1、落实群众对领导干部选任的初始提名权,实行定职位“海推”领导干部制度

在干部选任过程中,我们坚持把民意作为的“第一关口”,把干部选任的初始提名权真正交给群众。推行定职位“海推”领导干部的做法,即当领导干部出缺时,县委根据平时掌握的情况,在事先不打招呼、不说推荐事由的情况下,到单位召开民主推荐大会,当场宣布推荐职位、范围和任职资格条件,组织干部职工当场推荐,对得票相对较多、群众反映好的干部提拔使用。**年,我县城市经营管理办公室主任、副主任,礼安镇镇长,双星乡乡长等21名正副科级领导干部就是以这种方式选拔出来的。今年,我们又用定职位“海推”的方式,产生了县科技局党组书记、县党建办主任、党联办副主任、县政协办副主任、县人事局纪检组长、县编办副主任等10名科级领导干部。“要想当领导,先过群众关”,这在全县干部队伍中引起了不小震动,干部群众反响强烈。

2、落实群众对领导干部的差额选择权,全面推行“两推一述”和差额考察

在确定考察对象时,我县严格按照省委组织部、市委组织部关于落实群众公认原则的规定,充分尊重群众的提名权,把群众公认原则落到了实处。一是明确干部考察人选产生方式。对领导职位出缺拟补充人选,凡首轮民主推荐得票率不能过半的职位,一律实行“两推一述”方式确定考察对象。二是扩大参与面和选择面。正职人选由出缺职位所在单位及下属单位的全体干部职工、相关部门领导和一定的管理服务对象参加;副职由出缺职位所在单位的全体干部职工及下属单位主要负责人参加。同时,还邀请所在乡镇、系统的部分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离退休老同志代表参加。正职人选可在全县符合条件的人员中推荐;副职一般在出缺职位所在单位符合条件的人员中推荐。三是规范推荐程序。第一次“海推”中得票率超过50%者,直接确定为考察人选;无人得票超过50%,则在得票相对较多的人员中确定3-5名陈述对象进行个人陈述,再在相同的范围中进行第二轮民主推荐,从得票率超过50%的人员中确定差额考察人选;如第二轮民主推荐无人得票率达到50%,则终止该职位推荐。**年6月,我县在选聘中心卫生院院长时,率先在全市采用“两推一述”的新方式选拔了5名县中心卫生院院长。**年10月,我县在选拔飞龙中学、万善中学、乐善中学3名副职领导干部,又采用“两推一述”的方式,得到了广大党员干部一致好评。

在对考察对象进行考察时,我县大力推行了差额考察制。即从第二轮民主推荐中选择出2-3名考察人选进行考察。考察过程中,广泛听取群众意见,不仅到考察对象所在的单位考察,还到其生活的社区了解情况;不仅听取了领导干部的意见,还广泛听取了一般干部及管理对象的反映,从而全面、准确地了解、评价干部。

3、落实群众对领导干部的民意否决制,疏通领导干部能上能下的渠道

近年来,我县通过大力实施“全委会票决”、“两推一述”和定职位“海推”制度,在提名权交给群众、决定权交给党委的基础上,试行民意否决制,即以群众的认可度来决定领导干部的升降。自2003年以来,我们在班子优化调整时,坚持一年一考核,先后对科级领导班子进行了跟踪考核、届中考核和年度考核,对群众反映强烈、工作不在状态、班子不团结的干部坚决予以调整。严格按照《武胜县调整不称职领导干部暂行办法(试行)》的规定,对考核中不称职票超过30%的科级领导班子成员、经组织认定为不称职的,坚决予以免职或降职;对不称职票在10%--30%范围的,进行诫勉谈话,次年考核不称职票仍在10%--30%范围的,予以降职。

4、群众公认原则的适用范围向下延伸,逐步扩大整个干部选任工作的透明度

为不断提高整个干部选用工作的透明度,不但在科级领导干部中认真落实践行群众公认原则,而且还进一步扩大了群众公认原则在干部选任中的适用范围。在去年村(居)组织换届中,我们坚持群众公认原则,以“一推一述一直选”的方式,让竞争者公开演讲,群众自主决策,当场投票,当众验票,当场宣布结果。群众纷纷表示:“党员大会直选,真正地把选举干部的提名权、选拔权交给了广大老百姓”。在县级部门中层干部选任中,我们全面落实了群众公认原则。今年4月,我部和县人事局联合印发了《武胜县县级部门中层干部竞争上岗实施意见(试行)》。《实施意见(试行)》要求县级部门中层干部竞争上岗中实行“三公开一测评”。即公开职位职数,提前对空缺的中层干部职位职数进行公示;公开任职条件,在竞岗前,对选拔范围、任职资格条件等进行公告;公开选拔过程,对报名资格审查、演讲答辩、民主测评、组织考察、组织任命等全过程公开;并且规定,中层干部竞争上岗必须组织单位全体职工对参与竞争上岗人员进行民主测评,充分听取群众意见。目前,县教育局、县检察、县农业局等单位50余名干部通过“三公开一测评”的竞争上岗的办法走上了中层干部岗位。

我县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坚持群众公认原则,落实群众对领导干部的初始的提名权、选择权和否决权,在全县干部队伍中喊响了“要想当领导,先过群众关”的口号,用民主推荐、民主评价、定向推荐、差额考察、竞争上岗、线型分析来引导干部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有力地推进了干部工作民主化向纵深方向的发展。广大干部也清醒地认识到:只有一门心思扑在工作上,真心实意为民办好事、解难事,才能赢得群众的信任、组织的青睐,“投机钻营”、“跑官要官”者则被群众的门槛挡在组织的视线之外。

二、存在问题

建立健全群众公认为导向的干部选任机制,这是干部制度改革中必须遵循的基本价值取向,我们虽然做了一些探索,但也仅仅是刚刚破题,有些问题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

1、群众公认并不完全等同事实真相

群众公认的东西,有时不一定是正确的,也不一定是与事实完全一致的。如在干部考察过程中,座谈对象一是受“多栽花,少栽刺”的老好人思想影响,怕得罪人,怕说真话,害怕自己讲了对考察对象不利的公道话,事后被其知道不仅失了情面,而且甚至可能遭受打击报复,因此“嘴下留情”,即使有意见也不愿意讲,经常用“蛮好”、“不错”、“不清楚”应付了事;二是抱着敷衍心理,人云亦云,把自己当作局外人,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何必“多嘴多舌,惹事生非”;三是受部门利益和本位主义的干扰,认为本部门出个干部不容易,多腾出一个位置,少一个竞争对象。基于这样的思想认识,在考察谈话中,一味地夸大被考察人的工作成绩,不讲缺点错误,甚至帮助隐瞒,往往使组织上考察时了解不到真实情况,造成用人失误,不能达到好中选优的目的。

2、优秀干部可能过不了群众公认关

群众公认原则在实践操作中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群众公认的干部多数情况下是称职的、优秀的,但是这也不能绝对化。如在民主推荐过程中,一些敢于创新、敢于坚持原则、逗硬碰硬的干部,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但因触犯了一些人的个人利益,不一定能得到多数人在票数上的认可;而一些奉行“好人主义”,当和事佬的人则因“庸俗关系学”而得到高票,导致了在民主推荐时有时出现“老好人占强、干实事的人吃亏”局面。群众公认会存在失真的可能性,我们需要以冷静而科学的态度去分析。

3、落实群众知情权还不够

我们采取的干部考察预告、干部政绩公示、干部任前公示等办法对于落实群众对干部工作的知情权有一定的成效,但群众对干部工作的某些方面不知情或知情面不宽的问题还在一定程度上存在:有的群众对干部任用工作的政策、标准、要求不太清楚,往往是就事知事、就人知人,组织公布什么才知道什么;有的群众对被推荐、考察的人选的知情权局限在知晓干部任用名单、基本情况等浅层次的东西,而对他们的道德品质、领导能力和主要工作业绩知之甚少;对选拔任用干部工作的各个环节的工作情况知情范围较窄;对自己参加民主推荐、民主测评和反映问题的核查结果不太了解,从而导致在民主推荐或座谈过程中不能反映出准确的信息。

三、工作建议

经过探索和实际,我们认为在落实群众公认原则的操作过程中应注意处理好几个关系:

一是依靠群众与引导群众的关系。党的各级领导干部都来自群众,他们的素质如何,各方面的能力怎么样,群众最有资格评判。但是由于群众个体素质、思想觉悟、认知水平的存在差异,在依靠群众的同时,还必须正确引导群众,教育他们树立大局观念和民主意识,克服无所谓和漠不关心思想,使群众既畅所欲言,充分表达意愿,又客观公正,杜绝以个人好恶评价干部,提高干部选拔的准确性。

二是尊重民意与尊重事实的关系。“两推一述”坚持得票过半作为考察对象是尊重民意的重要体现。但是尊重民意也要尊重事实。一要合理界定群众范围,保证民意的准确性。群众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是相对于领导干部和少数人而言的,扩大民主并不是要求全民参与。因此,要保证参与群众对被选拔对象是知情的,防止毫无依据地投“感觉票”、“印象票”的现象。二要对得票情况进行深入分析,防止“简单地以票取人”。对拉选票而得票较多的干部,不仅不能用,而且要给予批评教育,情节严重者给予组织处理。对因大胆改革、坚持原则而丢票的干部,经综合分析,属于德才兼备、符合任用条件的干部仍然要大胆使用。

三是群众提名与个人提名的关系。《干部任用条例》规定:“个人向党组织推荐领导干部人选,必须负责地写出推荐材料并署名。”受各种因素影响,个人和群众对干部的评价结果有时会出现偏差。针对这种情况,不管是领导个人推荐提名还是其他个人推荐提名,都要按照《干部任用条例》的相关规定,进行民主推荐,所推荐人选不是多数群众拥护的,不得列为考察对象。也就是说,个人提名最终也得通过群众提名来检验。

四是处理好落实群众公认原则和其他原则的关系。《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规定了选拔任用党政领导干部应当坚持的六项原则,即党管干部原则,任人唯贤、德才兼备原则,群众公认、注重实绩原则,公开、平等、竞争、择优原则,民主集中制原则,依法办事原则。考察、选拔、任用干部应是这些原则的综合运用。在贯彻群众公认原则时,不可舍弃其它原则。同时,具体到不同性质的部门又要有所偏重,如在经济部门,德才兼备、注重实绩、依法办事原则就相对显得更重要些;在服务型单位,群众公认、依法办事则相对显得重要些。群众公认是干部选拔任用的必要条件,但不能作为唯一条件。

在实践操作层面上看,群众公认原则是很复杂的问题,它有时可能是各个利益关联者博弈的结果,甚至也有被人为操弄的可能性。因而这样的民意有时也会偏颇。我们看重群众公认,但不能迷信群众公认。对群众公认原则应该正确理解、准确把握,认真分析、科学运用,只有将坚持群众公认和重实绩重事实有机结合起来,才能真正把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选拔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