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式瑞金调研思考

时间:2022-09-23 10:58:00

温州式瑞金调研思考

九十年代中期,“温州模式”就引起了瑞金的关注,现在再次提出“学习温州,打造瑞金”,笔者认为要总结经验教训,着力解决为什么学、学什么和怎么学的问题,对此,谈点个人看法。

一、解读温州发展,吃透温州精神,是“打造温州式瑞金”的首决问题

温州起步时基础也是非常落后,存在“三少一差”问题:人均耕地少,国家投入少,资金开发利用少,交通条件差。但他们硬是从小到大,一步一个脚印把蛋糕做大,成为全国市场经济的发祥地,个私经济异常发达。36000多家股份合作企业堪称地域经济一大奇观,服装、皮鞋、眼镜、打火机等在国内行业中,占了很大份额,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13元增到3833元,财政收入由1.35亿元增到45.99亿元,创造了温州速度。从而形成了温州模式,走出了依靠老百姓自己的力量治穷致富、发展经济的路子,大大减轻了国企改革给政府带来的阵痛,有效增强了税费征收总量和财政实力。温州整个发展过程体现出许多可学之处,本人归结为三点,认为尤其值得借鉴:一是要学温州的谋事之识。温州领导班子谋事有见识和前瞻性。七十年代,割资本主义尾巴时,温州就悄然盛行裁逢、鞋匠、泥工、木工、理发、弹棉花等手工业;八十年代放开后,抓住机遇,从起步到起跑,很快形成“家庭工业为基础,专业市场为依托,十万供销大军为纽带”的小商品大市场格局;九十年代,他们的做法得到中央肯定,更是放开手脚,进行股份合作制产生、发展和规范的第一次创业,基本完成原始积累,紧接着进行以质量立市为中心的二次创业,使温州个私经济发展又是一个大转折,温州经济规模空前。二是要学温州的干事之胆。温州发展是个从无到有、从低级到高级、从数量到质量的循序渐进过程,整个过程充满艰辛和风险,从七十年代“割尾巴”、八十年代“绕红灯”、到九十年代一度传言他们把资本主义请进了温州,政府和主要领导承受了巨大压力,但始终没有放弃发展这个硬道理。一切以唯实、以群众利益为出发点,充分体现了他们干事的胆略,真正做到了想群众所想,解群众所难。对遭遇挫折的个私企业,县委书记现场办公,指定相关部门主管;出现违规问题,不是一棍子打死,而是引导、帮助,协力解决问题,创造宽松环境,让其健康发展。三是要学温州的成事之魄。温州采取先繁荣后市容、先发展后管理、先无序后有序的办法,鼓励引导个私经济发展。收费、征税时,广种薄收,放水养鱼,藏富于民,让业主有更多的资本扩张。发展起来后,他们着重有序的规范工作,注重品牌和质量。尤其是85年火烧劣质皮鞋事件,政府采取三个大的动作:一是公开在杭州武陵门一把火烧掉查出的劣质皮鞋几千双;二是成立质检机构,挨家挨户检查,合格一家生产一家;三是建起一条皮鞋文化街,招来各地商人,政府出面担保质量。这个大手笔挽回了影响,坏事变成好事,造成轰动效应。在一次北京举办的全国鞋类展销有20个品牌获奖。

二、慎思弊利因果,扬长避短应对,是“打造温州式瑞金”的首选方法

这些年来,我市在促进民营经济发展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也取得明显成效,为打造温州式瑞金创造了许多有利条件,但也存在不少弊端及亟待解决的问题。

——我市民营经济发展现状忧大于喜:随着改革的深入和城市的发展,我市民营经济也在经历一个从少到多、从小到大的过程,据相关部门调查统计,目前已有民营企业6125家,其中私营企业339家,个体工商5786户,就业人数21744人;民营企业注册资金74343万元;民营企业实交税金4500万元,占全市同期财政总收入的38.7%;民营企业实现销售收入167240万元,占全市中小企业销售收入的77.8%;民营企业新增固定资产投入18000万元,占全市新增固定资产投入的41.9%。从现状看,我市民营企业正逐步进入一个总量扩张、结构优化、素质提高的加速发展期;从影响看,促进市域经济增长,优化经济结构、缓解就业压力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但从对比看,不说比温州,就与周边一些县市比也差距很大。现在这种基础,要贯彻落实把瑞金打造成“江西的温州”这一决策,面临的难度和压力仍显其大。

——当前发展民营经济分析弊多于利:一是打造瑞金的主线更为明确。本市第四次党代会郑重提出把瑞金打造成为“江西的温州”的战略决策,为推进全民创业、加快民营经济发展统一了认识,指明了方向,打下了坚实的思想基础。二是学习温州、打造瑞金的基础条件更为优越。这些年的改革,给瑞金带来的变化,与温州起步比,条件优越得多,尤其是交通、环境、信息、红色资源等,都是我市的区位优势和特色优势。三是学温州的思路更为清晰。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有失误的教训,更有失败的代价,为我们现在用跨越式思维方法学习温州,创造了有利条件:可以吸取发达地区经验和教训,避其之短,少走弯路;可以面对科技成果幅射和应用平等起跑,把握机遇,争取主动;可以发挥自身优势,寻求突破,扬已之长,缩小差距。4、民营经济发展的步伐更为稳健。由于市委、市政府的重视,相关部门的配合,服务措施的跟进,全民创业氛围已在逐步形成。仅今年7月份止,就新增私营企业55户,新增个体工商户154户,新增就业人数1999人。这对下一轮“创业热潮”必将起到很好的推动作用。5、相关政策和制度更为完善。在原来的基础上,今年年初,市里又接连出台了[2006]2号、73号、205号文件,对加快民营经济发展作出具体规定,明确责任分工,形成考评办法,并实行领导挂点联系企业制度,协调解决企业经营中的困难和问题。同时,要求相关部门必须制定具体服务措施,以促进民营经济的发展。弊:一是思想仍较模糊,认识不很到位。为什么学温州、如何借鉴温州经验打造瑞金等问题未解决好,以至干部职工的认识模糊不清。即使去温州,仅以能否招到商,转个圈就回,学什么理不出头绪,如何打造更无从着手。其原因,宣传引导不到位。二是财政投入乏力,硬件建设滞后。我市基础设施还很落后,市场缺、网点少、空间小,其原因,财政投入乏力,制约民营经济的发展,民营经济的滞后,反过来又影响财政收入的增长。三是民企管理粗放,发展水平不高。民营企业、个私业主自身也存在先天不足和后天不良的问题,凭经验,缺预测,顾眼前,小打小闹、单一经营。其原因,主要是自我封闭和缺乏引导。四是外部环境不好,服务意识太弱。这些年,市里一直抓行风整治、强调优质服务。但调研中企业及业主仍有很多不满和反感,集中反映一些征收单位和执法部门态度生硬、办事不公、效率太低,动则处罚,用业主话说:象对待犯人一样。其原因,主要是本末倒置,凌架最要敬重的纳税人之上;再则利益驱动,短期行为。五是文件出台不慎,影响政府诚信。这也是调研中反映较多的一个问题。认为对“外商”服务周到,承诺尽力到位;对“内商”优惠不多,兑现不了。用业主话说“做不到就不要承诺,政府都不讲诚信”。影响政府形象。其原因,主要是制订政策仅考虑文件的完整,对相关部门、尤其是直管单位上面的一些规定,缺乏细致、慎重的推敲,影响其操作性和可行性。

三、加强部门协作,形成催生之力,是“打造温州式瑞金”的首定良策

学温州,要学根本,打造瑞金,要联系实际。通过对温州的了解和本市的利弊分析,笔者认为必须着力解决好营造氛围、各方配合、尽快形成民营经济发展壮大催生合力的问题。为此,应采取以下相应对策:

1、加强舆论宣传,形成打造氛围。各级党政都应高度重视,从统一思想认识着手,运用各种舆论工具,加强宣传引导,组织开展大讨论,澄清模糊认识,明确目的意义,解决为什么学、学什么和怎么学的问题,把大家的思想统一到市委、市政府的决策上来,面对现实找出路,齐心协力度难关,真抓实干出成果。

2、尊重民企、业主,创优发展环境。要充分认识民营经济的发展在打造瑞金中的地位和作用,做到“外商”、“内商”平等相待,真心地尊重民营企业和个私业主,诚意地帮助他们解决各种难题,接待业主要切实做到“五个一”,即:一张笑脸、一声问候、一杯热茶、一个承诺、一次办成。要严格规范一些管理部门行为,多做“喂鸡生蛋”、“放水养鱼”的好事,切实处理好予与取的关系,在收费征税时“广种薄收”,藏富于民,使之有更多的资本扩张,丰其羽毛,扩大数量,壮大总量。一定不能再做那种“抽水赶鱼”的蠢事,以致外来的留不住,里面的往外跑。

3、着手行业整合,提升发展水平。由于民企、个私业主自身不良发育,带来的家族化、作坊式和盲目性等问题。导致规模小,融资难,满足不了扩大再生产,限制了企业的发展壮大。对此,应高度重视,提早着手,做好协调工作,引导行业整合,做大经营规模,解决融资难题。在抓“旺贸生财”的同时,注重打好红都、名优、商标“三张牌”,提升民营经济发展质量和水平。

4、注重部门协调,科学制定政策。文件政策的出台,要慎重、严谨,注重文件涉及的相关政策和部门。出台前,必须沟通协调,认真推敲,确保其兑现落实的严肃性、操作性和可行性。要学温州找准最佳结合点、创造性执行政策的本领,坚持从实际出发,善于在结合点上出台政策;坚持按价值规律办事,善于在市场机制上出台政策;坚持引导的方针,善于在发展中出台政策;坚持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善于在创新中出台政策。

5、帮扶、激励并举,形成催生活力。要真正执行落实好市里《推动全民创业、加快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责任分解落实方案》(瑞办字[2006]205号)文件精神以及领导挂点联系制度,象抓“三讲”、“三个代表”和“先进性教育”一样,制订整改和服务措施,以“我为民营经济发展做什么”为立足点,各负其责,各尽全力,为民营企业和个私业主排忧解难,在注册、办证、贷款、帮扶等方面,创造宽松环境,予以大力支持。实行各级领导干部同民企、个私业主挂钩联系、挂牌服务,做他们发展经济的“靠山”。同时,要采取激励措施,特别是对作出突出贡献的民企、个私业主要大张旗鼓宣传、表彰和重奖。通过各方配合,通力协作,形成合力,相信必将催生出千万个新企和业主,成为我市发展壮大经济的生力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