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县食品监管若干方案

时间:2022-03-22 04:39:00

全县食品监管若干方案

为认真贯彻省政府第16次常务会议精神,按照《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市食品安全监管体制改革试点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渭政发〔2011〕54号)要求,进一步加强和完善食品安全监管机制,促进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结合我县实际,特制定以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优化监管结构、提高监管效能为重点,加快形成权责一致、分工合理、执行顺畅、监督有力的食品安全监管体系,解决在食品安全监管中监管部门存在的突出问题,全面提升食品安全监管职能,切实保障人民群众饮食安全。

(二)基本原则

1.整合职能,明确职责。按照精简、统一、高效的要求,整合分散的食品安全监管职能,明确和强化食品安全责任,着力解决监管部门职能交叉、权责脱节、推诿扯皮等现实问题。

2.规范管理、理顺关系。改革管理体制,理顺层级关系,合理划分事权,科学设置机构,为规范行政执法和日常管理创造良好的环境。

3.依法行政、注重实效。通过食品安全监管体制改革,落实执法主体,严格执法程序,明确监管责任,提高工作效率,确保食品安全。

二、主要任务

(一)整合监管机构

1.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保持名称不变,为县政府组成部门,在继续承担原食品药品监督管理职能的基础上,增加有关农产品、水产品、食品生产加工、食品流通、生猪、牛羊、家禽、屠宰等监管职能。

2.按照区域设立7个基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所,作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派出机构,具体负责所辖区域内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工作。

3.组建县农产品食品检验检测中心,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下属事业单位,负责全县农村农产品食品检验检测工作,以快速检验检测为主,逐步完善检验检测装备,承担全县检测任务。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下属的县食品药品稽查大队予以保留。

4.在县公安局增设食品安全执法中队,主要负责制止和侦察食品违法犯罪活动,防范、打击食品恐怖活动。安全执法中队实行公安与食药监部门双重领导,以公安部门管理为主的管理模式,业务上受食品药品监管部门指导。

5.县食品安全委员会及办公室机构、职能维持不变,县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继续设在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二)整合许可管理

1.将县农业(畜牧)部门负责的生鲜乳收购许可,生鲜乳准运许可,兽药经营许可,家禽产品市场经营许可;质监部门负责的食品加工小作坊质量安全承诺许可;工商部门负责的食品流通许可;商务部门负责的酒类流通备案登记和溯源管理、生猪和牛羊定点屠宰审批职能;水产部门负责的水产品经销许可;卫生部门负责的宾馆餐饮部和单纯性餐饮服务公共场所卫生许可划入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

2.县农业(畜牧)部门负责的畜牧养殖场畜禽标识代码许可;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质监部门负责的食用油、肉制品、调味品等28类食品、食品相关产品(包装、容器、工具),食品添加剂生产许可初审职能;工商部门负责的食品企业的核准登记、企业名称预先核准、食品广告等9类许可职能,卫生部门负责的住宿餐饮一体化的宾馆、酒店非餐饮服务的公共场所卫生许可及其它公共场所卫生许可职能维持不变。

3.属国家、省级审批的农产品、食品许可事项不予划转,原审批渠道不变。有关部门仍需保留的农产品、食品许可事项,由原监管部门继续承担,职能和职责不变。

(三)整合执法职能

1.将农业(果业)部门负责的农药执法、果品蔬菜农药残留检测监督职能;农业(畜牧)部门负责的生鲜乳收购、准运、兽药经营、饲料和饲料添加剂、违禁添加物执法检查、家禽产品市场经营监管、生猪和牛羊屠宰检疫监督管理职能;质监部门负责的食品加工小作坊、食品、食品相关产品、食品添加剂生产执法监督职能;工商部门负责的食品流通环节执法监督职能;商务部门负责的生猪和牛羊屠宰肉品品质检验的监督、酒类流通执法的监督职能;水产品市场经营监管、执法检查职能;卫生部门负责的宾馆餐饮部和单纯性餐饮服务公共场所执法检查职能划入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

2.农业部门负责的农产品种植环节执法检查、化肥、种子等农业投入品执法检查职能;农业(畜牧)部门负责的禽畜养殖环节执法检查、种畜禽监督管理、禽畜交易与运输执法检查、除生猪和牛羊屠宰以外的动物检疫监督管理职能;果业部门负责的果品品质检验检测职能;工商部门负责的食品企业的核准登记、企业名称预先核准、食品广告等9类许可的执法检查职能;卫生部门负责的住宿餐饮一体化的宾馆、酒店非餐饮服务的公共场所及其它公共场所卫生执法检查、食品安全风险监测、食品安全风险评估、食品安全标准备案、食品检验机构的资质认定条件和检验规范的检查职能维持不变。

3.民族宗教事务部门负责的清真食品有关生产经营、清真标志、标识监管;水务部门负责的水产养殖监管、水产行业质量监督认证;卫生部门负责的生活饮用水检测监督;盐务部门负责的食盐专营监管;粮食部门负责的粮油收购、储存监管;林业部门负责的可食林产品生产监管;环保部门负责的食品产地环境污染源监督检测职能和监管责任维持不变。

三、实施步骤

(一)安排部署阶段:(2011年12月10日—12月23日)。召开县食品安全监管体制改革试点动员大会,对试点工作进行全面安排部署。涉及职能划转的部门,按照实施方案,结合职能调整,做好划转准备工作。

(二)组织实施阶段:(2011年12月23日—12月31日)。县政府组织有关部门对食品安全监管职能、人员、资产进行划转,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各项划转任务,确保新的食品安全监管机构能够按照新体制、新机制运行,实现监管工作无缝衔接。

(三)完善提高阶段:(2012年1月1日—2012年3月31日)。在新的食品监管机构全面履行新职能后,由县政府牵头,各相关部门参与,全面检查食品安全监管体制改革试点工作,进一步查找食品安全监管存在的问题,完善相关监管机制,巩固食品安全监管体制改革试点成果。

四、组织领导

(一)为加强对食品安全机构改革试点工作的领导,县上成立由县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食药监、编办、人社、财政、监察、农业、畜牧、质监、工商、商务、卫生、公安、法制等部门单位主要负责同志为成员的县食品安全体制改革试点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办公室主任由食药监部门主要领导兼任,具体负责改革试点的统筹协调和整体推进工作。

(二)各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顾全大局,密切配合,全力推进改革试点工作。机构编制由编办负责,人员划转由人社部门牵头负责,资产划转由财政部门负责。食药监、农业、畜牧、质监、工商、商务、卫生、公安、监察、法制等部门单位要按照各自职能,做好职能划转和相关改革工作。

五、纪律要求

(一)严明政治纪律。各单位负责人要充分认识机构改革的重大意义,做好思想工作和稳定工作,机构改革期间要做到人心不散,秩序不乱,工作不断,纪律不散,国有资产不流失,确保各项工作的正常开展和机构改革顺利进行。

(二)严肃工作纪律。对涉及机构改革方案及机构设置、人员编制等问题,要严格按照规定程序报批,确保各项工作顺利进行。

(三)严把选人用人制度。在选人用人中,要以大局为重,从有利于工作,有利于食品安全监管发展出发,做到注重人品,注重工作实绩,出于公心,公平合理地优化配置人员岗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