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民生年活动方案

时间:2022-03-22 10:51:00

关注民生年活动方案

为认真贯彻市委届三次全委会议和市届人民政府第一次全体会议精神,按照市委《关于开展“关注民生年”活动的指导意见》,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关注教育教学质量问题,努力提升整体办学水平

工作目标:

年,我市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巩固率稳定在100%;初中入学率达到100%,毕业生合格率达到98%以上,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9%以上;高中毕业会考合格率达95%以上,高考上线率达80%以上,高考民汉文理综合录取率达到75%以上。深化“双语”教学工作,提高少数民族教育教学质量。进一步完善中小学信息化平台,提高教育信息化水平,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进一步提高教师待遇,稳定教师队伍,激发广大教师工作的积极性。构建安全体系,创建平安校园。关注弱势群体,促进教育公平,使家庭困难学生和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能够平等地接受教育。

具体措施:

(一)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队伍水平。制定第三轮教师继续教育培训方案,继续开展包括各级教育行政管理人员、学校领导、骨干教师、优秀教师在内的全员培训工作。研究制定配套政策,稳定乌尔禾区、白碱滩区及准东地区教师队伍,在疆内外招聘优秀教师来我市任教。进一步完善校长任期目标责任制,年争取在全市中小学全面推行校长任期目标责任制。

(二)制定出台加速推进教育现代化的具体工作方案、指标评价体系。成立市“家庭教育研究指导中心”,让家长参与到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的科学体系中来。

(三)推进“双语”教学,加强“双语”教师队伍建设,实施民汉合校工程。全市少数民族小学从1—3年级开始进入除母语外全部用汉语授课的教学模式。抓好少数民族“双语”教师培训工作。扩大“双语”教师的来源渠道,在全疆范围内招聘能胜任“双语”教学的优秀教师来我市任教。落实优惠政策,力争使少数民族幼儿入园率达到95%以上。重新规划扩建市第二中学,分流汉族生源,恢复其为民汉合校。改造扩建第五中学,将第十二中学、十四中学的中学部并入市五中,使其变为一所民汉中学。将第十一中学的中学部并入第十中学。

(四)进一步提高教育信息技术的装备水平,加速完善校园网建设,推进数字化校园建设步伐。加快数字化在教学及管理中的应用,为广大教师提供远程网上交流、研修的平台。

(五)开展平安校园创建活动。年,在市实验中学、高级中学、第七中学、第八中学、第十三中学建立“环境与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HSE)”。进一步做好稳定和综合治理工作,建立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和预警机制,有效预防和遏制各类事故的发生,维护校园稳定。

(六)完善机制,使家庭困难学生和外来务工人员的子女能够平等地接受教育。坚持教育的公益性和公平性原则,完善贫困家庭学生资助体系。健全保障机制,做到经费到位,管理到位,指导和服务到位。

组织领导机构:

项目组长:

副组长:

成员:

项目办公室设在市教育局,办公室主任由彭建伟兼任。

配合部门:市发改委、市财政局、市人事局、市编委办、市公安局、市民政局、市卫生局、市文化局、市工商局、市信息化办公室、各区人民政府

二、关注就业结构性问题,努力实现充分就业

工作目标:

全年新提供就业岗位4000个,实现就业3500人;城乡就业困难群体得到有效援助,城镇“零就业家庭”实现托底安置,就业结构性矛盾造成的失业人员存量年减少不低于10%;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内;职业技能培训45900人,创业培训50人。

具体措施:

(一)树立就业优先的理念,强化政府促进就业和治理失业的职责。继续落实和完善积极的就业政策,实现以解决就业总量为主的政策向重点解决特殊就业群体、就业结构性矛盾的政策转变。强化就业协调联席制度中成员单位的专项考核和目标考核制度。建立就业再就业实名制。合理调控女性、少数民族就业比例,用人单位招录人员,除法定不适合女性就业的岗位(工种)外,原则上招录比例不得低于最低线;录用少数民族人员比例不得低于本市少数民族人口的年度自然比例。

(二)加大政策扶持,多方位、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有针对性地提高岗位奖励标准,对用人单位提供并吸纳本市女性和少数民族就业的岗位,在原岗位奖励标准的基础上按签订劳动合同期限进一步提高。扩大政府购买岗位范围,在实行政府促进就业政策补贴的前提下,从正在或已建项目、医疗护理、农业开发维护和调控外来务工人员等五个方面有针对性地开辟就业渠道。

(三)加强公共就业服务,扎实开展就业援助行动,着力解决就业困难群体的就业问题。强化政府促进就业服务功能,建立实现公平就业监督机制,构建基层就业援助平台,建立就业实名制,加强就业、失业登记管理。健全和完善就业援助制度和承诺服务制度,有针对性地对本市三年以上未就业大中专毕业生中的女性、少数民族失业人员采取就业承包、就业激励和临时救助等特殊帮扶政策。

(四)进一步拓宽培训思路,加大岗前培训力度。指导各类培训机构根据岗位需求状况分类分步实施订单式、技能储备培训、企校合作为主要形式的各类各层次就业前培训,根据培训成果,给予政策性补贴。充分发挥创业带动就业的倍增效应,通过提高创业培训补贴标准和政策扶持,对有创业愿望和具备创业条件的各类人员提供“一条龙”服务,使更多的劳动者成为创业者,以创业带动就业。鼓励城乡登记失业人员参加劳动预备制培训和服务性岗位技能培训。大力扶持民办培训机构发展,对培训数量多、质量好、就业率高,并积极推行“双证”的民办培训机构给予奖励。

(五)加大行政监管力度,确保稳定就业落实到位。积极推进劳动合同制度、集体合同制度和劳动用工备案制度,深入开展创建劳动关系和谐企业活动,建立年度劳动用工定期社会通报制度,从源头上规范企业用工行为。大力推广用人单位劳动保障守法诚信评价制度,深入开展维权执法行动,加大执行《劳动合同法》、《就业促进法》和《劳动争议仲裁法》的力度,维护劳动者和企业的合法权益。强化企业在稳定就业岗位方面的社会责任,鼓励企业提供有效就业岗位,落实促进就业的各项政策;引导企业采取倾斜政策措施稳定生产服务一线员工队伍,严格控制正常生产经营企业裁减人员的行为,减少向社会排放失业人员。

(六)加强引导,扶持规范劳务派遣企业发展。依法审核劳务派遣企业的资质等级,规范劳务派遣企业与用人单位的劳务派遣行为。加强市场和政策引导,促使劳务派遣企业逐步向专业化人力资源企业规模发展,向服务业拓展,构建和发挥劳务派遣企业吸纳就业辅助渠道作用。建立劳务派遣企业年度考核制度,实行劳务派遣企业管理费浮动费率。

(七)积极推进就业见习制度,规范促进就业见习基地的发展。逐步建立和完善就业见习制度,制定就业见习基地的年度目标,引导和鼓励各类企事业单位建立就业见习基地,帮助未就业毕业生和失业人员通过就业见习扩展就业机会,对于积极开展就业见习并取得良好社会效益的就业见习基地给予政策奖励。鼓励失业人员参加外地见习,适应多样化的见习需求。

(八)加强就业宣传力度,促进就业观念的转变。有针对性地制定宣传计划,提升宣传的广度和深度,推动就业宣传的常态化和普及化。加大对各类用人单位在经营发展、社会保险和规范用工等方面的宣传力度,促进求职者正确认识各类企业。大力开展现实就业案例专题教育以及在工作实践中增强就业能力的教育,帮助失业人员进一步树立“先就业,后择业”的观念,正确认识自身的就业能力,引导全社会转变就业观念。

组织领导机构:

项目组长:

副组长:

成员:

项目办公室设在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办公室主任由武新华兼任。

配合部门:市油田党委办公室、市油田党委组织部、市油田党委宣传部、市政府办公室、市发改委、市经贸委、市人事局、市财政局、市监察局、市审计局、市民政局、市建设局、市公安局、市教育局、市农林牧业局、市统计局、市编委办、市司法局、市工商局、市国税局、市地税局、市人民银行、市总工会、市妇联、团市委、市工商联、市残联、市人才劳动力交流中心、各区人民政府

三、关注医疗服务质量问题,努力完善医疗服务体系

工作目标:

加快社区卫生服务发展,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完成30%,建立全市统一的社区卫生信息管理系统,形成市、区、社区三级应用平台,开展全科医师和全科护士培训,累计培训率达80%以上;加强重点学科建设,改善医疗卫生条件,医疗卫生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进一步提高;推进健康城市建设,加强健康促进干预,提高群众健康水平,居民健康相关知识知效率、个人健康行为形成率、群体健康行为形成率分别达到65%、50%、40%以上。

具体措施:

(一)加强社区卫生服务和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制定与实施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设置与建设规划,开展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标准化建设工作。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免费为居民提供建立健康档案、围产保健、儿童保健等公共卫生服务和基本医疗免费服务项目。初步建立全市统一的社区卫生信息管理系统,形成市、区、社区三级应用平台,并在部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试运行。

(二)切实提高医疗服务能力和水平。

1.继续开展医院管理年活动,成立护理、处方、检验、院感四个临床专业质控专家组,每年进行两次专项检查。在二级以上医院实行剖宫产、急性阑尾炎、胆囊炎胆结石三个病种住院费用最高限价。每年两次对四家医院医疗服务信息进行公示。

2.邀请或聘请国内知名专家来我市开展讲学、业务指导,继续开展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选派80名业务骨干到知名院校进修学习,对中高级专业技术人员以短期学习、学术交流等形式进行培训。

3.充分发挥医疗卫生机构、区内外院校及科研院所的作用,集中力量在一些重点领域、常见病多发病方面取得进展。继续在糖尿病、心血管等专业研究方面加大扶持力度,努力提高重点学科的技术服务水平。

4.充分发挥重点医学人才的作用,积极在医学学科发展、学术交流、外出学习等方面为我市在重点医学人才创造条件,关心和支持重点医学人才,促使我市医疗卫生在科研水平、人才梯队建设等方面得到提高。

5.协调各医疗机构改善就医环境和引进医疗设备,市白碱滩医院综合住院楼、传染病科综合改造及市人民医院内科住院楼改造、门诊输液大厅等项目投入使用。市中心医院引进数字减影、直线加速器以及体外碎石机等设备,市人民医院层流手术室、新一代彩色超声波、脑电生理仪等医疗设备投入使用。

6.研究制定更加科学有效的考核激励机制,继续开展评优树先活动,强化和完善院、科两级考核激励机制,进一步加强综合绩效考核,突出服务质量、数量和职业道德。

7.合理增加医护人员编制,研究和确定我市医生、护士、床位等配置数量,及时调整医疗机构编制,充实必要的卫生技术人员。

(三)全面推进健康城市建设工作。

1.开展“日行一万步、吃动两平衡、健康一辈子”的“一二一”行动,分别建立“三高”(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职工“慢病保健卡”。

2.广泛开展健康教育,组织创建一批无烟机关、无烟学校、无烟医院。

3.积极推进建设健康社区、健康单位、健康家庭试点工作,培育行业典型。

组织领导机构:

项目组长:

副组长:

成员:

配合部门:市油田党委组织部、市发改委、市财政局、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市人事局、市编委办、市民政局、市科技局、市建设局、市规划局、市食品药品监督局、市计生委、市公安局、市残联、市老龄办、市爱卫办、各区人民政府、各医疗机构

四、关注困难群体生活保障问题,努力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

工作目标:

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保障体系;全市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到13.63万人,失业保险参保人数11.75万人,医疗保险参保人数16.92万人,工伤保险参保人数13.53万人,生育保险参保人数13.3万人;各项社会保险基金征缴率达到95%以上,各项社会保险待遇按时足额发放;积极探索建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试点;建设“金保工程”一期工程,年实现医疗保险参保人员持卡就医。进一步做好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完善经常性社会捐助服务网络,大力发展慈善事业,建立关爱扶助残疾人的长效机制,积极探索和推进残疾人特殊社会保障工作。

具体措施:

(一)全面推进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试行工作。制定出台《市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办法(试行)》及相关配套政策,并组织实施,实现城乡“人人享有基本医疗保障”的目标。

(二)继续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加强基金征缴。强化社会保险稽核和监察执法力度,重点推进各类非公有制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自由职业者和灵活就业人员参加社会保险,实现参保人数、实际缴费人数和基金征缴同步增长,确保各项社会保险待遇按时足额发放。

(三)深入推进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做好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待遇的调整工作。推动和规范企业年金工作。深入开展调查研究,积极探索建立符合我市实际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

(四)进一步完善工伤保险制度。强化用人单位为外来务工人员建立工伤保险和住院医疗保险,将餐饮、宾馆服务等行业使用的外来务工人员逐步纳入工伤保险范围,化解工伤和住院风险。

(五)进一步规范和加强各项社保基金管理。健全社会保险基金监管体系,成立社会保险基金监督管理机构,建立部门协同监管机制。完善社保基金财务管理制度,依法严肃查处挤占挪用社会保险基金、虚报冒领社会保险费等行为,确保社会保险基金的安全。

(六)以市、油田公司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与定点医疗机构联网建设和IC卡系统建设为重点,加快“金保工程”一期工程建设步伐,提高信息化水平。

(七)根据物价指数变动情况和我市经济发展水平,加大对城乡低收入家庭的关注力度,科学合理界定我市城乡低收入家庭的确切范围,制定城乡低收入家庭临时救助制度,解决低收入家庭实际困难,完善城乡低保制度。组织开展低保工作人员的业务培训,提高业务素质,督促落实低保救助政策,做到应保尽保。

(八)组织好每年11月份全市性的“送温暖、献爱心”社会捐助月活动,完善社会捐助网络,建立社会经常性捐助接收点,探索社会经常性捐助活动运行模式,巩固结对帮扶活动成果,解决困难家庭子女的就学问题。

(九)大力发展慈善事业,编制出台《—2012年市慈善事业发展规划》,继续开展救助贫困学生活动,保持大中专、高中和中小学贫困学生100%救助目标,组织开展1—2次大型慈善活动。

(十)力争将市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和托养服务中心建设纳入年基本建设计划,争取建设功能齐全、符合无障碍设计规范要求的残疾人综合服务设施。争取成立残疾人康复服务指导中心,全面推进全市残疾人康复训练与服务工作。加强残疾人就业服务机构建设,做好残疾人就业安置工作,提升为残疾人服务的能力和水平。

组织领导机构:

项目组长:

副组长:

成员:

配合部门:市油田党委组织部、市总工会、团市委、市妇联、市发改委、市财政局、市统计局、市审计局、市科技局、市卫生局、市农林牧业局、市教育局、市安监局、市工商局、市残联、市慈善总会、市老龄办、各区人民政府

五、关注群众住有所居问题,努力保障住房有效供给

工作目标:

加大房地产市场调控力度,合理调整住房供应结构,严格土地供给与管理,完成《市年—2012年城市住房规划》的编制;规划建设经济适用住房5000套(含廉租住房,其中:区建廉租住房48套,白碱滩区建廉租住房18套,独山子区建廉租住房20套),全面解决无房户的住房问题,年底前对我市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实现应保尽保;进一步规范房地产市场经营行为,确保房地产市场持续、健康、稳定发展;建立和完善各项产权产籍管理制度,以房屋产权交易与权属登记信息化建设为契机,加快新制度的建立和实施,提高办事效率,缩短办证时间。

具体措施:

(一)完成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摸底调查和建档工作。

(二)完成《—2012年城市住房规划》的编制。

(三)加强组织协调,扎实做好前期工作,全力确保年内经济适用房(含廉租住房)建设任务的完成。按自治区要求1月份向社会公布年城市住宅建设计划,3月份向社会公布年城市住宅建设规划,年底全面解决无房户的住房问题,低收入家庭做到应保尽保。

(四)年将住房公积金增值收益在提取贷款风险准备金和管理费用之后全部用于廉租住房建设,土地出让净收益用于廉租住房保障资金的比例不低于10%,全部纳入财政年度预算安排。

(五)深入开展房地产市场秩序整顿规范管理年活动,进一步规范房地产市场经营行为。

组织领导机构:

项目组长:

成员:

项目办公室设在市房产局,办公室主任由徐乃华兼任。

配合部门:市发改委、市财政局、市规划局、市国土资源局、市建设局、市环保局、市民政局、市人防办、市绿委办、市工商局、市地税局、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

六、关注行车难、停车难问题,努力提高城市交通管理水平

工作目标:

坚持公交优先战略,大力发展城市公交,努力提高城市交通管理水平。完善道路交通规划,落实组织管理机构,加强公交运行管理,加快公交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改善交通出行环境。

具体措施:

(一)落实各区政府城市客运管理机构,尽快组建城市公交公司。

(二)年内开通中心城区至白碱滩、三坪镇的公交班车。

(三)完善城市道路交通规划,今年4月完成《市道路交通系统规划》的专家评审工作,年内报城市规划委员会审批。依据规划,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适当调整公交线路,合理安排运营时间,提高公共交通资源使用效率,着力解决部分路段公交车车辆少、上下班高峰期等特定时段部分市民乘公交车难的问题。

(四)完成城市小汽车停车场地专项研究,制定小汽车停车位管理办法。

(五)完成已开工和年内准备开工建设的西郊公交首末站、星光公交首末站、小拐乡客运站、独山子客运站和独山子新北区客运站的建设和改造。

(六)公交车始发准点率力争达到95%以上,中巴车压站问题基本消除。

(七)使用清洁燃料、符合环保要求的公交车、中巴车、出租车达到总数的60%以上,运营车辆卫生状况明显改观。

组织领导机构:

项目组长:

副组长:

成员:

项目办公室设在市交通局,办公室主任由兼任。

配合部门:市发改委、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市人事局、市编委办、市财政局、市规划局、市国土资源局、市建设局、市环保局、市公安局、市国资委、市房产局、市信访局、市城投公司、运管总站、各区人民政府

七、关注公共安全问题,努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工作目标:

强化安全教育,狠抓安全监管,持续排查治理隐患,突出重点行业和领域安全生产专项整治,确保各项安全指标控制在自治区下达的指标之内,继续保持我市安全生产工作在全疆的领先地位,为建设平安、和谐创造安全环境。以保障农产品、加工食品、流通领域食品、餐饮消费、药品、肉类及关系人身健康工业产品的质量安全为重点,建立从产品设计、原料进厂、生产加工、出厂销售到售后服务的工业品全过程监管链条,从种植养殖、生产加工、流通销售到餐饮消费的食品全过程监管链条;完善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的质量追溯体系和责任追究体系;形成覆盖全社会的产品质量监管网络。

具体措施:

(一)强化源头治本,政策治本,着力构建安全生产长效机制。

1.建立和完善安全生产指标及控制体系,制定并落实《市年安全生产目标管理与考核实施方案》。

2.建立安全生产激励约束机制,制定《市年安全生产目标管理考核实施细则》。

3.倡导安全文化,加强社会监督,办好“安全大视野”等栏目,定期安全生产信息。

(二)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行政执法检查机制,加大依法行政的执法力度。

1.加强执法队伍建设。

2.加强“两制”工作。

3.建立联合执法机制。

4.加大事故处理各项安全防范措施和人员处理的落实力度,结案率达到100%。

(三)加强安全生产的监督和管理。

1.关口前移,严把市场准入关,杜绝违规事件的发生。

2.推进企业安全标准化建设,在危险化学品和建筑行业开展试点工作。

3.加强企业负责人和安全人员的安全培训考核工作,举办100期培训班,高危行业企业负责人安全资格培训率和特殊工种持证上岗率100%。

4.加强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宣传,引导企业守法经营,培养企业安全诚信意识和安全道德。

(四)进一步完善交通安全和消防安全体系,全面提高市民的安全防范素质。

1.加强安全“五进”宣传教育工作,将“五进”工作纳入市安全生产目标管理考核。

2.加大道路交通安全和消防安全行政执法力度,纠正违章行为,制止违法行为。

3.及时排查和治理道路交通安全、消防安全隐患,保障公共安全。

(五)持续深入开展隐患排查治理专项行动,做好重大基础设施和城市公共基础设施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深化重点行业和领域安全生产专项治理工作。

1.将重点行业和领域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长期化、常态化、制度化,认真开展隐患治理年活动,确保重大事故隐患得到根本的治理。

2.切实做好重大基础设施和城市公共基础设施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工作。

(六)建立健全安全生产应急救援体系,加强应急指挥信息系统、应急物质保障和应急疏散能力建设,提高处置安全生产重特大事故的能力。

(七)全面落实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工作7个方面9个100%,建立长效机制,巩固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的成果。

1.加大抽检频次,全面落实食品生产许可证制度、食品质量安全承诺制度、食品和食品原料进货台帐及索证索票制度。

2.建立蔬菜农药残留日常检测、产销企业市场自检、市级机构抽检评价的三级蔬菜质量安全检测机制,全面实施蔬菜质量安全检测信息日和不合格产品下架退市制度。严厉打击销售使用高毒农药和泔水等生活废弃物进入饲养环节的行为。

3.加强动物防疫和重大动物疫情监管,强化畜禽屠宰检疫,确保检疫率100%。

4.推进区熟食品加工基地二期工程建设,积极在独山子区、白碱滩区推广“一统一、三集中”基地化运作模式。严厉打击使用非食品原料和回收食品生产加工食品、滥用食品添加剂等违法行为,引导小企业、小作坊加强行业自律。

5.完善以“大备案”、“一单通”为特征的“食品安全网络监管软件应用系统”,切实做到管住批发、规范零售、方便经营者、有利消费者。彻底解决固定摊点、小食杂店无照经营问题。

6.加强定点屠宰网点建设,做好屠宰场分等定级管理试点工作,完成白碱滩区生猪及牛羊屠宰场和乌尔禾牛羊屠宰场的建设。积极探索有效的肉品追溯机制,严厉打击肉(猪、牛、羊)制品源头私屠滥宰行为。继续做好“放心肉店”挂牌和管理工作。

7.研究制定本市餐饮业示范单位规范标准;强化食品卫生监督信息公示工作,提高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实施率;严格卫生许可,杜绝无证经营行为。严禁有毒有害、病死、死因不明畜禽类及非食用食品添加剂的使用。采取得力举措,保证市场、超市、集体食堂、餐饮单位销售和使用的牛、羊、猪肉100%来自定点屠宰企业。

8.加大对违法药品广告的监测、曝光、警示、打击力度,进一步落实药品安全责任制,严厉打击制售假劣药品以及从非法渠道购进药品的行为。

9.实行企业全备案、产品全登记制度,逐步实现对所有企业、所有产品的质量监管。加快质监系统技术机构标准实验室改造项目的开工建设,构筑和加强长效监管的技术支撑。

组织领导机构:

项目组长:

副组长:

成员:

项目办公室分别设在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和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办公室主任分别由佟晖和张生浩兼任。

配合部门:市经贸委、市财政局、市公安局、市建设局、市卫生局、市交通局、市行政执法局、市教育局、市农林牧业局、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市食品药品监督局、市工商局、市公安局消防局、各区人民政府

八、关注城市环境污染问题,努力营造良好的城市环境

工作目标:

以“让人民群众喝上干净的水,呼吸新鲜的空气,有更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为目标,依法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和手段,重点查处噪声、烟尘污染问题,解决一批影响群众工作和生活的环境污染问题,维护群众的合法环境权益,提高群众对环保工作的满意率。环评执行率和“三同时”执行率达100%,案件查办率达100%。

具体措施:

(一)大力推进环境友好型企业创建活动,年内油田公司完成3家单位、石化公司完成3套装置(单位)的清洁生产审核工作。重点推动油田公司陆梁、石西、采南、沙南作业区的创建工作,力争在年底前至少有一家单位创建成功。

(二)开展环境噪声污染专项整治。

1.加强建筑施工噪声污染整治,进一步完善和强化夜间施工审批制度,减少建筑施工噪声污染。

2.加强交通噪声污染防治。在市区主要道路禁止鸣号,限速行驶;消防、警备、工程抢险、救护等特殊车辆非执行紧急公务时不得使用警报器。

3.加强工业噪声污染防治。对超过国家规定厂界噪声排放标准、造成环境污染或扰民的,依法要求其限期治理,并依法征收排污费;对噪声严重超标,又不能通过治理消除环境噪声污染的企业,依法责令其转产或搬迁。

4.加强社会生活噪声污染防治,开展商业、饮食业、娱乐业和服务行业的排烟机、排风机、制冷机噪声专项治理,对超过国家标准和发生扰民现象的,相关部门依法进行查处。

(三)开展大气污染专项整治。

1.防治煤烟、粉尘污染。加强对企业供热锅炉的监管,将大型供热锅炉纳入在线监测管理。大力支持推广使用清洁能源。禁止在建成区供热管网覆盖范围内新建燃煤小锅炉。对在检查中发现的不达标锅炉,下发限期整改通知,对整改不合格的企业依法给予行政处罚或取缔。

2.防治工业污染。严格建设项目审批管理程序,凡对大气环境质量有影响的建设项目(包括新建、扩建、技改项目),必须进行环境影响评价,严格执行环保预审制度。对环境造成污染的项目,依法给予处理。

3.防治扬尘、烟尘污染。严格控制二次扬尘污染,防止建筑施工、拆迁作业、渣土清运和道路开挖的扬尘污染,落实围挡、遮盖及喷洒等降尘措施。在人口密集的地区禁止焚烧沥青、油毡、橡胶、塑料、皮革、垃圾以及其他产生有毒有害烟尘和恶臭气体的物质。

组织领导机构:

项目组长:

副组长:

成员:

配合部门:市发改委、市规划局、市建设局、市公安局、市文化局、市行政执法局、市工商局、各区人民政府

九、关注群众高质量养老需求问题,努力实现老有所养

工作目标:

完成老龄事业发展规划编制工作;按照“功能完备、设施齐全、服务优质”的标准,加快区、独山子区、白碱滩区老年活动中心建设,全年建设完成4个街道级居家养老服务中心、3个社区级居家养老服务站、1个老年活动中心和1个养老院;加快推进居家养老进程,规范养老服务内容,不断提高服务质量,满足老年群众日益增长的高质量的养老需求。

具体措施:

(一)加快老年服务体系建设。

1.结合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及在全疆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目标,完成《—2020年市老龄事业发展规划》的编制,统筹规划全市养老服务业,确保老有所养。

2.稳步推进居家养老服务进程,重点完成区、独山子区、白碱滩区养老服务中心建设,不断规范生活照料、医疗保健、法律维权、文体教育、体育健身、精神慰藉等居家养老六大类内容,确保居家养老工作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3.在新区规划中,为每个新建小区预留600—800平方米空地,用于建设老年活动中心(站),确保老年人活动有相应场所。

(二)及时出台老年优惠政策。适时修订完善《市优待老年人规定》,90—99周岁的老人每月享受200元特殊生活补贴;100周岁以上的老人每月享受300元特殊生活补贴;年将对全市1100余名80周岁以上的高龄老人继续进行免费体检,切实维护老年人的合法权益。

(三)继续与旅游、退管中心等部门、单位认真开展好第六届“千名老人游油城”及“敬老宣传月”等内容丰富、健康向上的老年文化体育活动,营造敬老、爱老、助老的良好氛围。

组织领导机构:

项目组长:

副组长:

成员:

项目办公室设在市老龄办,办公室主任由兼任。

配合部门:市发改委、市财政局、市民政局、市建设局、市规划局、市国土资源局、各区人民政府

十、关注改制企业发展问题,努力实现改制企业健康稳定发展

工作目标:

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促进改制企业健康稳定发展的意见》和《关于加强对改制企业帮扶指导与监督管理的实施办法》,加大改制企业帮扶指导与监督管理力度,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规范企业运作行为,促进改制企业健康稳定发展。

具体措施:

(一)建立健全改制企业帮扶监管工作机构,按照属地管理、母体单位支持配合的原则,加强改制企业指导协调与服务工作。

1.进一步完善改制企业帮扶监管机构。做到“四明确”、“六落实”。即:明确监管责任、监管目标、责任领导和具体责任人;落实工作机构、工作人员、办公场所、交通车辆、办公经费、帮扶重点。

2.协调改制企业原母体单位根据改制企业吸纳本地就业等情况,合理配置工作量,合理确定劳务结算价格,促进改制企业正常发展和职工收入稳步增长。

3.协调改制企业原母体单位加大对生活后勤改制企业的支持力度,妥善处理改制企业发展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

(二)按照属地管理、分工负责的原则,强化对改制企业的监督管理工作。

1.加强改制企业党建、工会工作。按照属地管理、分工负责的原则,开展向困难改制企业委派党建联络员、工会联络员工作,通过开展标准化党支部建设、党建联络员参加企业党员大会等形式,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指导企业完善厂务公开制度和职代会制度,力争建制率100%。组织企业工会积极参与公司经营管理全过程,充分发挥工会组织的民主监督作用。开展劳动关系和谐企业创建活动,覆盖面达到50%;开展以维护职工安全健康为主题的“安康杯”竞赛活动,覆盖面达到50%。

2.加强改制企业劳动用工及工资支付行为监管。监督改制企业建立劳动用工备案制度,覆盖面达到90%以上。对改制企业工资支付行为进行监管,指导企业开展工资集体协商及确定合理的工资报酬,年内力争达到30家。对改制企业缴纳社会保险行为进行监管,积极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建立补充社会保险,年内对30家重点改制企业依法提取教育经费等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3.加强改制企业财税行为监管。对改制企业进行一次会计基础工作规范检查,进行两次财务核算与政策指导,帮助企业规范会计核算,用好用足现有财税优惠政策,覆盖面不低于20%。对改制企业纳税申报、税前扣除项目、分级监控管理等情况进行专项调研,及时纠正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受理改制企业提出的涉税问题、财务管理或生产经营等方面的问题,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建立定点联系和定期走访制度,了解企业的办税需求,针对企业经营特点,制定具体帮扶措施,开展个性化纳税服务,覆盖面不低于20%。

(三)建立改制企业信息服务体系。

1.建立改制企业信息网,为企业提供政策咨询、产业导向、产品推广、发展动态、人才供求等方面的信息服务,为企业联手闯市场、共同谋发展搭建平台。

2.积极引导企业转变观念,采取重组、兼并等方式进行强强联合、强弱组合,增强市场竞争能力。

3.充分发挥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作用,积极鼓励企业发展自己的核心技术和特色名优产品。加强改制企业融资服务工作,努力缓解改制企业融资难问题。

(四)加强改制企业培训工作,增强企业自身造血功能。举办4—5期改制企业管理人员法律法规、经营管理知识、新会计准则、会计制度、税法及高技能专业人才培训班,覆盖面达到50%以上。

(五)完善法人治理结构,依法规范企业运作行为。

1.指导30家改制企业依据新《公司法》,修改和完善公司章程,指导改制企业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建立和健全各项规章制度。

2.有选择地列席改制企业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了解会议过程,进行程序把关,规范企业运作行为。

3.依照《公司法》、《公司登记条列》,严格审查改制企业的法人治理结构、公司章程、股权设置方案、集体股量化方案、国有资产回购、增资扩股方案和内部分配方案等,对不符合法定程序或违反规定做出的决定,以及严重侵害职工利益的方案,不予注册登记和变更,纠正改制企业违反企业登记的行为。

组织领导机构:

项目组长:

副组长:

成员:

项目办公室设在市经贸委,办公室主任由欧阳卫兼任。

配合部门:市改制企业协调办、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市财政局、市工商局、市地税局、市国税局、市总工会、各区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