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建设事业“十一五”规划

时间:2022-11-28 04:57:00

省建设事业“十一五”规划

导语

“十五”期间,我省建设系统各部门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紧紧抓住发展机遇,开拓创新,在宏观调控中求发展。城乡规划工作明显加强,城镇建设与资源配置逐步趋向协调,城市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成效显著,公用事业改革取得较大进展,城市功能不断完善;村镇规划建设管理不断加强,中心镇的建设在百镇建设特别是示范镇建设的驱动下稳步发展,村镇环境普遍得到改观;城镇住房制度改革日益深化,住房建设快速发展,居民居住条件明显改善;处置积压房地产工作已完成80%以上,房地产市场进入健康有序轨道;建筑市场监管体系和质量安全保障体系初步确立,工程质量稳步提高,建筑业和勘察设计咨询业结构调整深入推进,支柱产业的作用逐步得到发挥;建设领域人才培养和引进机制日臻完善,科技创新能力和整体技术含量有较大提高,信息化、标准化工作取得新的进展;建设法规和政策体系初步形成,依法行政能力和水平不断提高。这些成就,为跨入“十一五”规划奠定了良好基础。

“十五”计划完成情况

(一)城镇建设

到2005年底,城市总人口达到213.05万人,城市建成区面积234平方公里。

1、城镇规划

“十五”期间,规划编制水平整体上比“九五”有了很大提高,城乡规划工作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城乡规划在城镇规划和建设中发挥了重要的龙头作用。

在规划编制方面,全面完成了省、市县城镇体系规划和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修制工作,深入推进全省小城镇规划编制工作,形成了比较完善的规划体系,奠定了坚实的规划工作基础,在城乡统筹规划的编制方法上进行了积极的探索。编制完成了《海南城乡总体规划》、《海南省城镇体系规划》以及《海南城镇垃圾处理控制性规划》、《海南城镇污水处理控制性规划》等省级专项规划,全省18个市县的城市总体规划(含城镇体系规划)均已编制完成,其中三亚、琼海、东方、儋州、保亭、陵水、文昌、昌江、屯昌等9个市县的总体规划已经省政府批准实施,其他市、县和洋浦开发区总体规划正在按程序上报审批;百镇建设计划中的重点镇规划已完成85%;23个省级重要规划控制区已有17个完成了总体规划的编制工作。城乡规划的对外开放和国际交流十分活跃,多家国内外顶级规划设计机构参与了我省一系列重点项目的规划设计工作,引进了先进的规划设计理念和方法。

在城乡规划管理方面,高度重视城乡规划工作已经成为各级党委和政府的思想共识,城乡规划管理力度得到了进一步加强。成立了海南省乡规划委员会,部分市县也成立了规划协调决策机构,城市规划管理在各级政府工作中的综合协调和宏观指导作用得到了加强。我省在推进城镇化进程、增强城市发展动力、完善城镇功能,在提高城镇建设质量、改善人居环境,在规范城市规划管理工作程序、改善服务水平等方面制定和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法规和措施,取得了明显成效。

2、城镇建设

“十五”期间城市建设完成投资额87亿元(其中2005年预计完成25亿元),其间虽然出现微波变动,但总体还是趋向发展。如图:

“十五”主要指标完成情况:

新增供水能力18万立方米/日;

新增污水处理能力7万吨/日;

新增城市道路长度153公里;

新增桥梁13座;

架设路灯3.25万盏;

新增建成区绿化覆盖面积1931公顷;

新增公园个数9个;

人均公共绿地面积新增0.64平方米/人。

“十五”期间,我省城市基础设施进一步发展,环境卫生设施、燃气工程、市政设施、园林绿化等市政公用事业方面的建设取得较大成绩,人居环境有较大改善。

城市环境建设及环卫工作在城市建设与管理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社会关注。尤其在创建卫生城市、园林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工作,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为创造优美城市环境做出了积极的贡献。2004年会同华中科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编写了《海南省城镇垃圾处理控制性规划》,并于2005年8月通过了省规划委员会审查。目前,全省城镇生活垃圾2677吨/日,规范化垃圾处理厂3座,其中卫生填埋厂1座,堆肥厂1座,焚烧厂1座。设施设计处理能力达1600吨/日,能进入规范垃圾处理场有效处理量为1000吨/日,年处理量达36.5万吨,无害化处理率37%,未达到“十五”规划70%的目标。其它简易处理能力1677吨/日,年处理量61.21万吨。全省公厕数302座,市容环卫专用车辆总数362台(其中机械保洁车5辆),从业人数为8572人。道路保洁面积2742万平方米。

“十五”期间,全省新建或改建完成了一批道路、桥梁和路灯等城市市政工程设施,如海口的世纪大桥、滨海立交桥等,全省道桥建设累计完成投资额336614万元。到2004年底止,全省城市道路长度达到1351.93公里;道路面积达到2706万平方米,其中人行道面积为656万平方米;桥梁150座,其中立交桥7座。人均道路面积达到12.91平方米,超过“十五”人均10平方米的目标,城镇路灯总量达到12万7千多盏。

“十五”期间,城镇管道燃气事业发展良好,气源经历了从液化石油气混空气的仿天然气、压缩天然气到管输天然气的三个阶段,管网及配套工程累计完成投资10亿多元,全省敷设城镇燃气管道长度402.80公里,完成了海口主城区管网、三亚市区的第一期天然气管道工程,东方市、文昌市、儋州市的管道燃气工程也相继开工建设试投产。“十五”期末,海口管道燃气居民用户数4.6万户,覆盖率35%,工商用户364户。天然气年供气总量3762万立方米,其中居民用户用气量占8.8%,工商用户用气量占91.2%,日均供气量19.67万立方米;三亚市管道燃气居民用户数2000多户,工商用户100户,日均供气量13000立方米。“十五”期间新增一级液化石油气供应基地1座,新增容量6000立方米,新增二级供应基地19座,新增容量1620立方米;“十五”期间,液化石油气供气总量为60多万吨。清洁能源汽车得到迅速发展,新增天然气汽车加气站11座,日供气总量8万立方米。城镇燃气气化率82.85%(未达到“十五”90%的目标)。

“十五”期间,全省城镇绿化覆盖面积达到10619.6公顷,其中建成区为7225.0公顷;园林绿地面积达到6612.5公顷,其中建成区为5678.1公顷;公共绿地面积达到1950.84公顷;公园个数为41个;公园面积达到1051.94公顷;从业人数为3051人;新增绿地面积1812.2公顷,累计投资46618万元,城镇人均公共绿地8.76平方米(未达到“十五”人均11平方米目标),城镇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30.41%(未达到“十五”35%的目标),绿地率25.6%(未达到“十五”30%的目标)。

以迎接博鳌亚洲论坛年会的召开为契机开展的城镇人居环境综合整治活动,经过治脏、治乱,开展绿化、美化、亮化,城镇环境面貌有了较大的改观。

园林城市创建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绩。海口、三亚市先后被建设部评为“国家园林城市”,儋州、五指山荣获“全国园林绿化先进城市”,同时儋州还被评为“省级园林城市”。2003年,三亚、海口还先后荣获国内城市建设最高奖“中国人居环境奖”,南山文化旅游区获得了“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海口市获得了建设部房地产市场信息系统考评优秀城市。有力地促进了海南社会经济协调发展。

(二)村镇建设

“十五”期间,我省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小城镇、大战略”和“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的重大决策,大力抓好“百镇建设计划”实施工作,涌现出一批产业特色突出、发展势头强劲的小城镇,小城镇经济实力明显增强,基础设施条件得到改善,城乡流通更加活跃,成为拓宽农民就业路子、增加农民收入、改善生活条件的重要渠道,促进了区域经济和城乡关系的协调发展。五年村镇建设完成固定资产投资额65亿元。基础设施、生产设施、公共设施建设力度加大,投入资金占村镇建设总投资的比例逐年上升。新修乡村道路350公里。100%的乡镇和87%的村庄通了电,小城镇供水普及率达到70.4%,建成了一大批农业和乡镇企业急需的生产设施。4年累计竣工78万平方米的生产性房屋,为农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三)住宅与房地产业

1、“十•五”期间,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195亿元,商品房竣工面积488万平方米,房地产市场呈现恢复性增长态势,促进了城镇住宅建设。2004年,城镇住宅5059万平方米,成套率达到79.9%以上,城镇住宅人均建筑面积达到24.04平方米。在海口和三亚建立了房地产市场预警预报系统,全省城镇实行规范化的物业管理率达31%。我省城镇住房制度改革日益深化,住房消费全面启动。

2、处置积压房地产工作基本结束。积压商品房销售、停缓建工程复工建设、闲置土地处置分别达到93%、90%、96%以上,改善了群众的住居条件,改善了房地产市场运行环境、改变了城市面貌,不良贷款率大幅下降,促进房地产产业链的良性循环,改变了海南经济运行环境。

3、住房制度改制继续深入。“十五”期间初步完成了福利住房制度市场化改革任务。城镇居民人均住宅建筑面积达到24.04平方米,职工居住条件有了极大的改善。完成职工住房总投资59亿元,建成各类经济适用房5.8万套,建筑面积767.1万平方米;出售公有住房11.3万套,占可售公有住房的98%,面积842.67万平方米,回收房价款235704.1万元。在改善居住条件的同时,通过开放住房二级市场、推行职工住房物业管理市场化,提高职工住房的商品化、社会化水平。

实行住房分配货币化,建立以住房公积金制度为主的政策性住房金融服务体系,有效提高了职工住房消费能力。建立住房公积金制度的单位达到4018个,参加职工42.53万人,缴存公积金总额219674.09万元,余额140916.39万元;住房公积金贷款共发放20084.09万元,目前已收回2809.53万元;全省共利用单位住房基金给职工发放住房补贴2338.23万元,3599人。

(四)建筑业

1、产业结构优化,企业素质进一步提升。2001年以来,按照建设部新的资质等级标准等资质管理有关规定,我省组织对全省建筑企业进行了资质就位。通过重新分类、整合,企业的专业和规模等级结构进一步优化。全省现有各类资质等级的施工企业213家,其中施工总承包企业124家(比重新就位前减少了28.7%),专业承包企业87家,劳务分包企业2家,分别占企业总数的58%、41%、1%,在213家施工企业中,一级23家,二级96家,三级90家,不分等级4家,分别占总数的11%、45%、42%、2%。通过对建筑企业的优化整合,产业结构趋于合理,初步形成了多产业、多层次、多方位的综合性建筑业体制,具备承担各种大中型工业及民用建筑项目,高层建筑施工和综合开发能力。产业结构的优化,促使企业素质进一步提升,企业竞争力增强,施工能力和管理水平也快速提高。

2、建筑业完成产值。2001年至2005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383.5亿元(2005年为预计),建筑业总产值245亿元,增加值58.5亿元,其中,2005年,建筑业总产值60亿元(建筑企业上报数据),实现增加值15亿元,占全省GDP比重达到1.8%。建筑业的快速有序发展,已成为我省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为促进我省建设和经济社会的发展及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发挥了重要作用。

3、促进国有企业改革,引导企业健康发展。全省国有建筑业企业44家,计划经济时期的原因,管理体制已不适应市场经济。根据国务院和省政府的有关政策,通过积极引导,海建各公司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及时调整了经营方向,并对企业内部进行改革,把部分职工转搞贸易、运输、来料加工、开展旅游等多种经营,使公司摆脱困难,营业额已逐渐回升,近两年完成营业额近10亿元,扭亏为盈,创造了良好的经营效益。

4、整顿和规范建筑市场秩序,打破地区封锁。在省委纪的督导和支持下,采取了集中整治和专项整治,重点是抓好如下六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坚决纠正政府主管部门不依法行政和监督执法不力的问题;二是依法查处不执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坚决纠正未勘察就设计、施工的行为;三是依法查处监理单位质量行为不规范等问题;四是查处有形建筑市场在运行中政企不分的问题;六是将过去提前抽取评委的作法改变为开标现场抽取评委,使招标投标的作法更加趋向公开、公正,平等竞争。经过整治,建筑市场秩序明确规范有序,一个公平、公正、公开的建筑市场秩序已逐步形成。

5、切实解决拖欠工程款和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着力研究清理拖欠工程款的长效机制,制发了《海南省人民政府关于认真做好建设领域清理拖欠工程款和拖欠农民工工资工作的紧急通知》(琼府办[2004]72号)、《关于建立建设领域农民工工资保证金制度的通知》(琼人劳保[2004]354号)明确规定:拖欠工程款的建设单位,一律不批准其新建工程项目;所有新开工的建设项目,必须落实建设资金,否则不予办理立项、用地、报建等手续;建筑企业收回工程款应首先用于支付劳动者的工资并为劳动者缴纳社保金等。有效解决了建设单位不按期偿还拖欠款的行为,在狠抓清理拖欠工程款工作的同时,配合省人事劳动保障部门做好清理拖欠农民工工资工作。推行民工工资月结季清制度,确保民工工资按月和按季支付。

(五)建设教育事业

1、“十五”期间,我厅经过多渠道、多层次的培养和考评,有459人晋升高级专业技术资格,530人晋升中级专业技术资格,1284人晋升初级专业技术资格。通过“十五”期间的努力,我省的专业技术人员队伍总量持续增长,截至2005年,全省各建设企业单位共有6790人(含外省流入人才)通过专业技术资格核查换证,其中,高级工程师748人,工程师1839人,助理工程师(含技术员)4203人。

2、建设执业资格制度不断完善。有2200多人通过考试或考核认定的办法,取得了房地产估价师、监理工程师、注册建筑师、造价工程师、注册城市规划师、房地产经纪人和建造师等多个专业的执业资格,基本形成了以执业实践、资格考试、注册管理、继续教育和信用档案为主要内容的执业资格制度和执业资格管理体系。

3、建设企事业单位管理人员岗位培训、生产操作人员职业技能培训和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工作得到进一步发展。到2005年底,累计培训各类岗位管理人员13097人,生产操作人员948人,有15522人次的专业技术人员接受了继续教育。

4、教育培训机构及管理日臻完善。建立起了4个培训中心(站),3个技能鉴定站。基本形成了以职业教育为主体,其他教育形式为补充的适应海南省建设教育事业的教育模式。确立了建设教育主管部门归口管理教育培训工作的管理形式。

“十一五”规划

建设事业“十一五”规划,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落实以人为本的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指导今后一个时期建设领域改革与发展的全局性、综合性、战略性规划。根据全国建设领域“十一五”规划目标,结合海南实际和建设系统自身的特点,制定我省建设事业“十一五”规划,明确今后一个时期建设事业改革与发展的指导思想和战略目标,提出今后一个时期建设事业的工作重点和主要任务。

(一)指导思想和原则

“十一五”时期,海南建设事业改革与发展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创新型社会的宏伟目标,按照省委省政府建设“一省两地”的战略部署和全省经济发展的“十六字方针”,大力深化建设事业各项改革,加快体制和机制创新,强化城乡规划管理,加强城乡统筹和区域协调,放开市政公用事业市场,规范建筑市场和房地产市场,继续发挥房地产业带动相关产业发展的优势作用,提高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基础设施建设和小城镇建设,坚持走中国特色、海南特色的城镇化道路,努力形成我省资源节约、环境良好、经济高效、社会和谐的城镇发展新格局。

新时期建设事业的改革与发展的原则是:坚持以人为本,按照“循序渐进、节约土地、集约发展、合理布局”的原则,坚持城乡统筹,充分发挥城乡规划的综合调控作用和指导服务功能,促进城乡经济和社会良性互动发展;坚持优化资源配置,以完善城镇功能和改善城乡人居环境为重点,保持房地产业速度健康发展,加强市政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建设,搞好生态环境建设和环境综合治理,促进人与自然协调发展;坚持实事求是,加强建设法规建设和政策研究,对不同区域、不同行业进行分类指导,增强海南建设事业的发展活力。

(二)主要目标

1、总体目标

“十一五”期间,海南建设事业改革与发展要紧紧抓住“十一五”规划战略期,努力扭转我省“三低一小”经济发展现状,推动我省城镇化健康有序发展。统筹城乡发展,基本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建设行政管理体制、法律制度和工作机制;城乡规划的综合调控和区域协调机制更加健全,初步形成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布局合理、结构完善、功能协调的发展格局,城市发展与村镇建设和农村发展相协调,城镇建设与资源环境承受能力相适应,历史人文和风景名胜资源得到有效保护;基本建立市政公用设施建设投入产出的良性循环机制,城镇市政公用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进一步完善,节地、节能、治污、防灾的能力大幅度提高,应对各种突发事件的预警和应急机制比较健全;基本确立房地产业的支柱产业地位,房地产市场体系更加完善,宏观调控能力显著增强,住房保障制度基本健全,住宅产业化水平明显提高,房地产业与经济社会发展及资源环境条件基本协调,居民居住条件进一步改善;建筑市场行为规则和监管机制基本完善,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基本成熟,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基本形成工程质量和安全生产监督体系,工程质量和安全生产继续保持全国较好水平。

2、各主要预期目标

(1)城市化目标:

到2010年,全省重点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覆盖率100%,县城控规覆盖率完成80%,重点镇控规覆盖率完成75%,完成20%(约4500个)村庄规划。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50%,实现每年增长一个百分点。海口市城市人口达到130万,对全省经济的辐射和带动作用进一步得到加强;三亚市城市人口达到30万-35万人,成为我省南部的中心城市;儋州、琼海、东方三个城市的人口分别接近20万人,形成我省东西两翼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

“十一五”期间,要为数十万进城的农民工在解决就业、居住、子女上学等方面提供必要的硬件保障。

小城镇五年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30万;建设村镇住宅1400万平方米,年平均270万平方米;建设公共建筑150万平方米,生产性建筑60万平方米;村镇住房人均建筑面积达到22平方米。重点改善人居环境、提高基础设施配套、改善住宅功能和提高住宅的建筑质量,30%以上的村庄建设成文明生态村。小城镇道路硬化率达75%,供水普及率80%,镇区绿化率33%。实施百镇建设计划的100个重点镇经济实力要明显增强,其中25个示范镇要成为具有较强区域带动能力的经济、文化、信息中心。一部分有条件的县城、全国重点镇和列入百镇建设计划的小城镇要创建成为国家和省级“园林城镇”。通过村庄整治建成文明生态村庄的数量达13000个。

(2)市政公用设施目标:

环卫设施建设:完成北部、南部、中西部、西部、东南部和东部六个区域垃圾处理基地的建设,形成由区域综合处理基地、城关镇处理点和乡镇处理点构建的海南省三级垃圾处理设施体系。积极推行垃圾分类收集,城镇垃圾分类收集率达到20%-50%。城镇垃圾集中处理率达到100%,其中无害化处理率≥70%。

城市道路:到2010年,新增城市道路长度200公里,新增道路面积800万平方米,人均道路面积达到18平方米。海口、三亚等城市在“十一五”规划的头三年内完成对现有照明设施的节能改造工程,其余县城以上城市在“十一五”期内完成,使节能效率提高20%左右。

城镇燃气:新增城镇管道天然气供气量30万立方米/日,新增燃气汽车用天然气供气量14万立方米/日。新增城镇天然气输气管道400公里以上,新增天然气汽车加气站22座。城镇供气普及率超过90%。

城镇绿化:全省城镇建成区绿地率达到32%以上,绿化覆盖率≥38%,人均公共绿地面积≥11.5平方米。有10%的城市达到国家人居环境奖标准,有10%以上城镇达到部级园林城镇,有30-50%的城市和30-40%的城镇达到“椰岛杯”人居环境整治标准。

城镇人均公共绿地达到11.5平方米。到2010年预计全省城镇人口430万人,按2010年城镇公共绿地建设目标由2004年的人均8.76平方米达到11.5平方米计,需增建公共绿地1046公顷。拓宽城镇绿化乡土树种开发、培植、科研基地。解决城镇绿化品种单一,乡土树种利用不足,与生态省建设不适应的问题,按苗木基地开发面积35公顷。

人居环境:通过城镇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和建设,使城镇功能得到进一步完善,自然优势与美化人居环境优势得到进一步显现,城镇面貌和环境质量得到明显改观:成为整洁靓丽、满目葱绿、空气清新、环境优美、秩序井然的城镇,成为人们向往最适宜人居的城镇,成为拴心留人最有吸引力的城镇。

(3)住宅房地产业

2010年力争房地产业增加值占全省GDP的5%,使房地产业成为我省经济支柱产业。5年全省城镇住宅建设2200万平方米。房地产开发投资458亿元,商品房竣工面积1065万平方米。城镇住宅成套率达90%以上。城镇住宅人均建筑面积达27.5平方米,物业管理覆盖率达50%。实现房地产市场供求总体基本平衡,结构基本合理,价格基本稳定,房地产市场及预警预报体系更加完善,房地产市场运行环境更加优化,居民居住条件和居住环境进一步改善。

构建以住房市场为主导,住房保障为辅的职工住房供应体系,进一步完善住房公积金制度和住房补贴制度,城镇住房保障体系初步完善。到2010年,城镇居民人均住宅建筑面积不低于28平方米。完成住房保障体系的制度建设,为3%低收入的职工提供保障性住房。进一步完善住房公积金制度和住房补贴制度。职工住房公积金覆盖率由目前的50%提高至75%以上。实行住房补贴地区的住房补贴兑现率达到90%以上。贷款率达到全国同期平均水平,并建立一套完整的资金风险防范体系和相应的法律法规。

(4)建筑业

“十一五”建筑业产值达380亿元,增加值110亿元。不断提高建筑企业素质。着力培养1-2家在国内有一定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能开拓国际市场的特级企业。

加强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管理,力求建设工程质量和安全指标全部符合国家强制性标准和国家规范的要求,竣工工程质量验收合格率达到100%。从根本上提高我省建筑施工的整体素质和企业的管理水平,基本形成规范完善的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生产,法治秩序较为完善的工作机制,职安全健康措施认真落实,施工环境和急救设施明显改善,安全文化水平显著提高,安全管理和科技水平进步提高,质量伤亡事故得到有效控制,事故率显著下降。使我省建设工程质量安全跨入全国先进行列。力争在“十一五”期末,形成30家以甲、乙级监理资质为主导、体制健全、高度自律的监理企业。同时,要积极引导和鼓励企业间的兼并和重组,加大政府扶持力度,造就2-3家年产值上千万元的监理企业。打造一支拥有2500名监理人员的监理队伍,其中,监理工程师800人以上。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市场准入等政策为手段,逐步建立完善勘察设计市场,质量管理制度,加快工程勘察设计企业体制改革步伐,调整勘察设计企业结构。培育优秀勘察设计骨干企业,向总承包、专业承包和项目管理方向转化,积极促进工程咨询业的发展。通过政府扶持、改革重组和引进人才,提高勘察市场竞争能力和勘察设计质量。打造1~2家国内知名勘察设计企业,争取有10家勘察设计企业成为创年产值5000万元以上。进一步建全我省现有勘察设计专业类别,扶持从事石油化工、医药、景观专业等小型设计企业发展,更有效地为我省社会发展服务,继续完善施工图审查管理体系。规模以上房屋和市政工程通过招标投标择优选择勘察设计企业,创造公平竞争的勘察设计市场。

(5)建设科技

大力支持和指导建设领域资源节约工作,鼓励开展建筑节能研究和技术开发,积极推进建筑节能技术进步,鼓励发展和使用节能墙体和屋面隔热的技术与材料、节能门窗和防晒隔热玻璃技术与产品、空调节能技术与产品、节水和中水回用技术与产品、建筑照明节能技术与产品、太阳能、地热、生物能等可再生能源应用技术及设备等其他成熟、效果显著的节能技术和节能管理技术。

实施新技术新材料推广认证制度,禁止使用国家明令淘汰的落后技术、材料、设备,建筑工程使用的建筑材料、建筑构配件和设备必须符合国家和本省建筑节能标准以及相关建筑节能规范的要求,逐步建立建全节能检测与标识制度,建立有效的建筑节能行政监管体系。

初步建立管理有效、运转灵活的建设事业科技运行机制和成果转化机制,全省建设事业科技创新能力大幅度提高,在节能、治污、改善人居环境等方面取得突破和进展,建筑节能技术在新建住宅工程中的推广使用率大幅度提高,达到建筑节能50%的目标,新型墙材应用比例达65%以上。

(6)人才培训

建立起一支适应建设事业发展需要的数量充足、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相对稳定的人才队伍,为我省的建设事业发展提供坚强的人才保证和广泛的智力支持;进一步合理配置教育资源,优化教育结构,继续推行以职业教育培训为重点,与本地院校联合办学等其它教育形式为补充的,具有海南特点的建设教育体系。重点开展农民工(生产操作人员)技能培训,形成一支以技师为龙头,高级工为骨干,中级工为主体,职业道德好、技术精湛、工种配套、技术等级合理的一线技术工人队伍。加强对分管市(县)长、建设、规划、房产局长及乡镇长的培训,努力建设一支懂规划、建设、管理且依法行政的高素质领导干部队伍。到2010年,建设企业事单位各类专门人才占职工队伍总数的比例提高到30%左右;每年接受继续教育的专业技术人员达3000人次以上;建设企事业单位生产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全部实现持证上岗。从业农民工(生产操作人员)受过培训并取得职业资格证书的达到80%以上。与此同时,特殊工种和主体工种持证上岗率达100%,一般工种达到70%。“十一五”期间,每年至少举办两期市县长、建设、规划局长或乡镇长研修班、专题班或省(境)外学习考察培训班,每年培训干部约80人。

(7)法规建设

进一步健全建设法规体系。针对建设行业发展中急需解决的难点问题,把基本的、急需的、条件成熟的作为立法的重点,完善建设管理法规体系;完善建设行政执法监督制度和机制,加强内部监督、层级监督和外部监督明,形成及时有效、内外结合的建设执法监督体系和行政权力与责任紧密挂钩、与行政主体利益彻底脱钩,监督效能明显提高,行政救济完备有效,违法行为能够得到及时纠正的建设执法监督机制;完善建设行政复议程序。对符合法律规定的行政复议申请做到依法受理,并依法做出行政复议决定。建立起内外结合、上下互动、运作有序的建设普法体系。

(三)主要措施

1、强化城市规划调控作用,形成合理的城镇体系。

抓紧区域城镇体系规划编制,进一步完善省域和次区域城镇协调发展规划。以统筹区域性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突出区域规划的调控重点,强化分区管制内容,明确规划中的强制性条款,发挥区域城镇体系规划对各类城镇发展的协调和综合指导作用。

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调整城市规划思路,把城市规划的编制重点从项目开发建设布局转向资源保护和空间管制。充分发挥城市规划作为政府实现宏观调控手段和管理社会的公共政策作用。

2、完善城市基础设施,提升城市建设管理水平。

合理布局城市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完善城市生活垃圾收集、运输和处理体系,推广垃圾袋装化收集、封闭压缩式运输,逐步推进垃圾分类收集和综合利用,实现城市垃圾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

重点加强城市中心区、城市水系及城郊结合地区的绿化建设;鼓励多渠道融资参与绿化建设,推动绿化建设的养管分离。加快风景名胜区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尽快将风景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

3、加快小城镇建设,促进县域经济和社会发展。

继续深化规划编工作。组织编制好《海南城乡总体规划》各功能区的分区规划,开展省重要规划控制区总体规划的编制,扩大控制性详细规划的覆盖面,推动各专项规划和城市设计工作再上新台阶。进一步完善城市规划编制的市场机制,鼓励城乡规划编制工作的国际合作和交流,通过竞争机制,提升规划成果的质量和水平。

抓好城市规划实施管理。总体上要以提高规划效能为契机,进一步规划规划管理程序,确保规划实施。按照建设部、监察部的统一部署,积极开展城乡规划效能监察活动,改善城乡规划工作机制,改进工作作风,加强廉政建设,提高规划的权威性和严肃性。具体包括:制度建设方面,继续抓好城乡规划政策法规和规范的贯彻落实,结合效能监察活动,进一步加强规划管理监督执法检查工作,严肃查处违法行政行为,要根据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发展形势需要,建立建制镇一级的规划建设管理机构;队伍建设方面,结合《海南省城市规划工作行政规程》的实施和培训工作,提高各级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及其工作人员依法行政的水平和能力,采用“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加强规划从业人员培训教育,提高业务水平和管理水平;技术应用方面,推进城乡规划管理的技术进步,推进城市规划的数字化进程和规划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将卫星遥感、GIS、互联网络等技术的应用于规划管理的各个环节,提高规划管理的效能、提高透明度、加强公众参与程度。

全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继续加强“百镇建设计划”的实施工作,改善建制镇、重点镇的基础设施条件和环境景观面貌,培育小城镇主导产业,增强发展动力,充分发挥小城镇联系城乡的纽带作用和对农村地区的带动作用;建立健全村镇规划建设管理机构。对三亚市近年来在村镇规划建设管理机构建设方面的经验做法进行认真调研并总结提高,在全省范围内积极推广,建立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求的村镇规划建设管理机构;积极抓好村庄规划和村容村貌整治的试点工作的基础上,稳步推进村庄建设和改造工作;推广《海南省村镇住宅设计图集》为农村地区住房建设提供参考和范例。

4、推进住宅产业现代化,改善居民居住条件。

建立市场预警预报体系,加强房地产投资、开发、交易情况的统计分析,完善房地产市场信息系统;科学确定房地产用地的规划布局和比例,保持合理的房地产市场供应规模;加强部门间的协调与配合,通过对土地供应、拆迁规模、资金供给、开发能力、商品房供应结构的控制,形成有效的房地产市场宏观调控机制;引导对房地产的理性开发和消费,增加普通商品房供应,改善商品房供应结构,保证城镇居民基本住房需要;建立市场监管体系,完善市场清除机制,规范房地产市场秩序。

继续作好协调工作,搞活住房二级市场,规范房屋租赁市场;健全房地产信息、估价、经纪等中介服务体系,完善房地产市场规则;大力推行物业管理,规范物业管理行为,提高服务质量;健全个人住房贷款担保体系,拓宽房地产开发融资渠道;搞好房屋普查,加强房地产权属管理,保障房地产市场有序运行。

加大住房公积金归集和贷款发放力度,完善支持职工住房消费的配套政策,提高职工购建住房能力,加强经济适用住房的建设和管理,完善廉租住房制度与住房补贴制度,保障低收入家庭的住房权利,保证城镇居民基本住房需要。

完善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法规,理顺拆迁管理体制,实现拆迁管理的规范化、制度化;加强对房屋拆迁的调控,强化房屋拆迁计划管理和拆迁单位资格管理,合理确定拆迁规模;搞好执法队伍培训,加强对房屋拆迁执法监督,依法处罚各种违法行为;建立房屋拆迁听证制度、审批责任制度、绩效考核制度和错案责任追究制度。

5、完善建筑市场宏观调控和监督管理机制,提高建筑业经济运行质量和工程质量。

加强有形建筑市场建设,实现与政府部门机构分设,成为独立运行的服务实体;完善市场管理制度,实现职能分离、监督与服务分开;强化招标投标管理,建立和完善专家评标机制;房地产开发项目实行以承包商履约担保和业主支付担保为核心的工程风险管理制度;加强建设工程项目执法监察,开展对各种违法违规行为的专项治理,遏制建设领域腐败现象的发生。

以做大做强建筑企业和发展劳务分包企业为重点,调整建筑业结构,提高建筑业整体竞争力;以总承包企业为龙头,以专业承包和劳务分包为依托,构建总包强、专业精、主业突出的结构体系,大力培育发展建筑龙头企业和骨干企业,积极发展劳务分包企业;按照市场需求、优势互补、企业自愿、政府引导的原则,重点抓好设计、施工企业的改革;以有一定知名度、具有较强竞争力和综合实力的企业为龙头,以资产为纽带,实行跨行业战略性重组,培育资金、技术、人才密集,科研、设计、施工总承包能力较强的综合型建设企业集团。

扶持有条件的大型企业实行资产重组,实行跨国、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结构的强强联合,提高在域外市场的竞争能力和实力;鼓励企业在域外设立办事处、项目经理部,巩固和发展已有的域外建筑市场;制定鼓励企业开拓域外市场的政策,对在域外建筑市场承建工程业绩突出的企业给予政策倾斜;加强外向型企业经营人才的培训和建筑劳务基地建设,为用工企业提供高素质的劳务人员。

加强建筑安全生产基础工作,强化安全制度建设,建立健全建筑安全生产形势分析会议制度,安全巡查制度、安全生产通报制度、安全生产行政许可制度、安全生产预警制度、重大事故约谈制度、不良行为记录档案制度、重大危险源辨识和监控制度。强化安全生产监管责任层级监督制度,量化不同层次检查标准,将各级责任制和各项法规的执行情况作为检查的重点,建立强化上级对下级的层级监督。进一步规划和完善事故查处统计制度和处罚情况通报制度。加强5个安全体系建设,建立健全建筑安全生产监管体系。健全监管机构,建立健全专门的建筑安全生产监管机构,配备专职人员、落实经费来源,履行建筑安全生产监管职责。努力改进安全监管方式,积极探索安全监管新机制。从运动式安全检查转变为对重点地区和重点环节的抽查和巡查;从重点监督检查企业施工过程实体安全,转变为重点监督检查企业安全保证体系的建立和实施状况,以及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的落实和执行情况。充分利用信息网络技术,建立企业安全信用、不良记录和事故报送、处罚信息系统。四是实行安全生产控制指标管理,强化目标管理,改进工作作风和方式,加大安全工作压力,促进责任落实。建立健全施工企业安全生产保证体系。建立健全施工企业安全生产保证体系是引导和督促企业安全生产实现规范化、科学化、标准化管理的有效途径,是夯实业安全生产基础,实现企业安全生产的治本措施。通过开展安全标准化活动,帮助企业建立健全安全生产保证体系,促使施工现场在安全生产方面做到组织保证、制度保证以及资金、设施和设备保证,促进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水平的提高。运用市场机制和法律手段强化企业主体责任,促进施工企业建立安全生产保证体系。全面推行并不断完善企业意外伤害保险工作,建立完善建筑安全应急救援体系。针对我省建筑安全事故发生规律,建立和完善建筑安全应急救援体系,防止事故发生以及确保事故发生后,能做到及时、科学、有效应对,将损失降到最低程度。建立完善安全教育培训与考核体系。按照《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确定的三类人员考核任职制度,加强对建筑施工企业主要负责人、项目负责人和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教育培训工作。加强对进入新的施工现场和岗位,以及对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的作业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同时,应加强对建设单位、监理单位、勘察设计及设备材料供应单位及其他有关单位的安全教育,增强建筑活动各方主体的安全意识,规范各方主体的安全行为,有效控制和减少伤亡事故。完善建筑安全法规标准体系。结合实际积极制定相应的规范性文件,全面完善法规标准及规范文件体系。

6、大力发展工程咨询业,提高工程勘察设计水平。

建立健全工程咨询业的各项管理制度,规范工程勘察设计和工程咨询市场。改革和完善单位资质管理制度,提高队伍素质,优化队伍结构。开展设计创优评优活动,营造繁荣建筑创作的学术氛围,鼓励人才脱颖而出。

建立全省施工图审查的网络系统,实现从施工图受理、审查结果记录显示、审查时间承诺公示等全过程的窗口化服务。在继续推行全面质量管理的基础上建立健全勘察设计单位的质量体系,确保勘察设计质量。

推进工程质量诚信体系建设,促进市场主体守信经营。改变过去以事前行政审批为主的管理模式,实行事后以诚信为基础的行业监管模式,实现从传统行政管理到政府监督市场的职能转变。

制定工程勘察设计责任保险办法,在全省范围内实行工程勘察设计责任保险制度,增强勘察设计单位和职业人员的质量意识,促进设计水平和质量的提高,维护社会公共利益和公众安全,增强勘察设计单位抗御风险的能力

7、推进建设行业科技创新,加强建设领域人才培养。

加强建设事业电子政务系统和重点行业信息化业务监管系统建设。大力提升企业信息化创新与集成水平,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建立建设事业信息化标准体系,开发信息资源,实现资源共享。开发推广信息化共性关键技术和产品,建立和完善建设事业信息化的多元投融资体系,加速建设事业信息化进程。

建立健全推进建筑节能的政策支持和技术支撑体系,全面执行建筑节能设计标准,修订完善地方节能标准,加大建筑节能推广力度。建立激励约束机制,开展对既有建筑节能成套技术的开发,有计划、有步骤地对既有住宅和集中供热设施进行节能改造,推动公共建筑节能改造。大力推广新材料、新设备、新技术、新工艺,强制淘汰落后产品与技术。鼓励和支持新型墙材、清洁高效能源、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开发与应用。

抓好建设行业高技能人才和技能紧缺人才的培养,进一步制定吸引和留住人才的优惠政策,加快建设行业学术技术带头人队伍的建设。进一步做好建设系统行政领导干部和企事业单位领导干部岗位培训,强化专业技术与管理人员岗位培训,加强执业资格注册人员的继续教育。大力开展建设行业从业人员培训,推进一线操作人员职业技能岗位培训与鉴定。利用好教育培训资源,发挥培训基地作用。

8、全面推进依法行政,保障规划实施。

进一步完善建设法规制度,建立立法责任制度和年度计划制度,形成高效的建设法规起草、论证、协调、送审、报批机制,适时出台一批建设法规;规范行政审批、行政处罚等行政执法行为,建立权责明确、行为规范、保障有力的行政执法工作机制;严格规范行政执法监督,增强依法行政的透明度,强化行政执法全过程的监控。

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加强行政审批窗口建设,规范行政审批行为,形成内部监督制约机制;科学地建立行政审批制度,提高办事效率,方便基层、方便群众,建立廉洁高效的政府机关,创造良好的发展软环境,为振兴海南服务。

全面推行专业技术人员执业资格制度;建立健全市场动态监管机制、信息披露机制,完善市场信息系统;打破行业垄断和地方封锁,加强有形市场建设,改进和完善对工程招标投标活动的监管,深化工程造价管理方式和计价模式的改革;建立施工企业和房地产开发企业的信用档案,推行网上许可制度、不良行为记录制度。

加强工程建设各个环节的制度建设,严格规划审批、施工许可、合同履约、工资支付、竣工验收备案、工程结算等管理,标本兼治,尽快解决建设领域的热点问题。加强信访工作,建立化解社会矛盾的有效机制,从政策、法规、体制、机制等方面进行综合治理,建立和谐环境,促进全省建设事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