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局创新科技行动指导意见

时间:2022-04-17 11:12:00

科技局创新科技行动指导意见

为深化产学研合作创新,推进自主创新年活动深入开展,实施好市“十二五”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为全面实现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战略目标提供科技支撑,决定实施创新科技行动,并提出如下指导意见;

一、指导思想、原则和目标

(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方针,立足我市基础和优势,以产学研合作为抓手,大力打造高层次人才聚集区、产学研结合密集区、科技成果转化汇集区,着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推进创新型城市建设,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化进程和转方式、调结构步伐,推动我市经济尽快走上创新驱动、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轨道。

(二)基本原则

1、自主创新原则。以自主创新为根本动力,面向市场,充分发挥政府在资源配置中的导向作用,综合运用投资、金融、税收、服务、人才等政策,推进各类创新资源向企业聚集,加快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使企业真正成为研发投入、技术创新、成果转化的主体。

2、突出特色原则。立足我市具有基础优势和特色的重点行业,把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和培育新兴产业相结合,集中资源,加大投入,不断加快盘活、提升存量和培植增量步伐,推进产业集聚,建设特色产业基地,着力培育自主知识产权核心技术和自主品牌,提高核心竞争力。

3、超前谋划原则。准确把握和跟进现代产业发展趋势,按照国家产业政策,以优势技术和资源为依托,通过集成各种创新要素,加大政策引导,有计划、前瞻性地培育一批战略性高新技术新兴产业,使其成为转方式、调结构,加快拉动我市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新的集群。

4、突出重点原则。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组织实施一批对我市经济增长具有较强带动作用和战略性影响的科技专项,对有突破性带动作用的重点领域、重点企业、重大项目给予重点支持,突破一批重大关键、共性技术,为加快打造蓝色经济区和高端产业聚集区提供科技支撑。

(三)主要目标。通过实施创新科技行动,市“十二五”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得到顺利实施,科技对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支撑和引领作用得到进一步加强。

1、创建省级以上企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总数达到70家,市级总数达80家以上;省级以上重点实验室达到10家以上;建设院士工作站总数达15家。

2、创建省级创新型试点企业总数达到40家以上,;培育科技型中小企业总数达100家以上,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100家。

3、选聘“特聘专家”20名,带动组建以20名“特聘专家”为带头人,120名中青年骨干为中坚的高水平科研创新团队。

4、组织实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25项以上,开发自主创新高新技术产品25个以上。

5、选派优秀农业科技特派员20名,建设10个特色农业科技示范园区,转化推广重要农业科技成果10项以上,农业良种覆盖率达98%以上;农村信息化、创新药物开发取得新进展。

二、主要内容

(一)创新平台建设工程。加强对现有创新平台的管理,按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院士工作站等的管理办法,进一步加强各类平台的规划、指导和管理,引导企业规范平台建设,推进平台正常运行和发展,并加大支持力度,引导各类平台承担实施各级各类研发项目,提高其创新积极性,发挥其在基础研究和工程化研究、人才集聚和培养等方面的骨干作用。同时,围绕高端产业聚集区和蓝色经济区建设需要,在优势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选择培育一批创新型企业,引导其积极创建国家、省、市各级各类创新平台,加快推进以企业为主体的创新体系建设。

(二)产学研合作重大科技成果转化示范工程。设立产学研合作引导专项经费,对具有较高技术水平和产业化前景,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能够形成自主创新产品的成果转化项目进行重点支持。通过工程的实施,进一步提高我市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培植一批产业、区域经济发展增长点,为加快“两区”建设,推进转方式、调结构提供科技示范。

(三)产学研合作“特聘专家”示范工程。设立产学研合作“特聘专家”专项经费,本着“突出重点、项目带动、企业为主、政府扶持”的原则,根据高端产业聚集区和蓝色经济区建设需要,重点在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选聘和引进一批急需高端人才,充分发挥特聘专家在技术创新过程中的关键作用,带动相关企业开展行业或区域发展的重大关键性、基础性和共性技术攻关,实现人才、科技、产业的紧密结合和有效对接。

(四)农业良种与科技成果转化工程。实施种业产业科技振兴专项行动,围绕海洋水产、特种毛皮动物、无花果等特色优势产业,加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品种选育和育种技术研究,带动新品种产业开发,提高农业生产良种化水平,不断优化农产品品种品质结构,提高农产品优质化率。加强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和基地建设,以产业链建设为重点,加快先进适用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推广,加快培育科技型区域特色支柱产业。组织好科技富民强县专项的实施,促进区域优势特色产业及县域经济发展。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推进现代农业发展。

(五)民生科技示范工程。实施科技特派员农村科技创业行动,选拔一批优秀农业科技特派员支持其创办、领办、协办科技型企业,促进创新要素向农村聚集。继续推进信息服务体系的完善,依托优势特色产业,积极参与省国家农村农业信息化示范省建设,加快我市农村农业科技信息化发展。积极参与国家新药创制大平台建设,加强对等示范企业的支持,推进新药创制。强化国产化技术研发,打造医疗器械优势产业集群。加快节能减排技术研发与推广,推进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加强重点专科培育,推进特色医院建设。

(六)创新型企业培育工程。根据我市创新发展战略需要,实施科技型中小企业壮大工程,在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创新型试点企业三个层面上全面加强创新型企业培育,加快打造和壮大梯次与结构合理、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优势产业集群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通过加强对创新型企业动态管理,推进形成区域持续创新的长效机制。

三、保障措施

(一)优化政策环境。加强国家、省、市扶持自主创新的法规规章、配套政策及实施细则的贯彻落实与督促检查,确保各项优惠政策落实到位,对在“三区”建设中作出重大贡献的给予奖励。

(二)加大科技投入。逐年加大政府科技经费和专项资金的投入,落实《市人民政府关于开展科技支行试点工作的意见》,优化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环境,加快科技、金融结合步伐;鼓励企业通过资本市场,争取社会资金,吸引国外投资;发展民营金融组织机构,启动民间资本,增加企业融资渠道。

(三)深化产学研合作。加强与中国科学院、山大、哈工大等现有11个产学研战略联盟的科技合作,根据产业发展需要,选择、争取再与国内3-5家高校、科研院所建立产学研战略联盟;充分发挥政府引导作用,积极举办多种形式的产学研合作对接活动,推进院士工作站和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创建。

(四)加强国际科技合作。做好国家、省国际科技合作(基地)研发中心的创建,形成覆盖全市重点行业、各具特色的国际科技合作平台体系;发挥区位优势,深化与韩国、前独联体国家科技合作,积极实施“多孔态聚合物锂离子动力电池关键材料的合作研发”等一批重大国际科技合作项目;鼓励企业在国外建立研究机构,打造外智引进新高地。

(五)实施知识产权战略。贯彻落实和实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着力推进国家专利试点市建设,做好省级试点示范,培育一批创新能力强、管理规范的先进典型;实施好中小企业知识产权战略推进工程,按照《实施方案》和《中小企业知识产权战略推进工程工作计划表》要求,强化措施,确保推进工程顺利开展。健全专利行政执法体系,开展专利专项执法行动,建立完善专利违法行为监管机制。

(六)发挥科技创新公共服务平台作用。

加大对市新产品快速设计制造公共平台、大型仪器共享服务平台、出口农产品质量检测平台等科技创新公共服务平台的管理和建设力度,不断提升其科技创新服务能力,优化科技人才与科技企业创业环境,减少科技创新风险和成本。加大对生产力促进中心、孵化器等的支持,拓展和强化其服务功能,在企业创新各个环节提供创新服务。发挥好中科院技术转化中心中心等技术转化中心在联系高校院所和服务企业中的桥梁作用,引进重大科技项目,促进科技成果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