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学生中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意见

时间:2022-10-21 04:26:00

青少年学生中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意见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市委、市政府把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教育纳入了全市精神文明建设的总体规划,列入了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目标体系之中,作为新时期、新阶段宣传思想政治工作的重点内容。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和市委、市政府的部署,大力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加强青少年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结合我市教育系统实际,特制定《在青少年学生中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实施意见》。

一、在青少年学生中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的重大意义

1、充分认识在青少年学生中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的必要性。在广大青少年学生中,开展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教育,是学校德育和思想政治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培育一代“四有”新人在思想道德方面的核心问题。青少年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他们的思想道德状况如何关系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成败,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民族的命运。在全市百万青少年学生中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是深入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大精神,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是中华民族精神代代相传、发扬光大的重要举措,是培养和造就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一代又一代新人的必然要求。我们要充分认识这一重大历史意义。

2、充分认识在青少年学生中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的紧迫性。应当清醒地看到,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西方敌对势力图谋对我实行“两化”、“分化”和争夺下一代;国内反动势力,也在用腐朽落后的意识形态麻痹人、腐蚀人,同我们争夺接班人。面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在青少年学生中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是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具有特殊重要意义。

3、充分认识在青少年学生中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的现实性。自1994年中共中央颁发《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以来,我市全方位实施爱国主义教育“五个一”工程,强调德育和思想政治工作“三变四性”原则;《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颁布后,在青少年学生中广泛开展了道德建设实践活动,青少年学生的思想道德整体水平得到了提升。但是,由于现实经济成分的多元化和思想文化的多样化,面对国内外的消极腐朽的思想文化影响,一些青少年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出现了偏差,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和自私自利的倾向有所滋长,道德失范的现象屡有发生。我们必须用在更加开放的环境中不断发展壮大的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和高尚道德抵制消极负面的影响。

二、在青少年学生中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的指导思想、实施原则和基本思路

4、在青少年学生中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要以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全面落实《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坚持以人为本,重在实践,教育引导学生树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和信念,不断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努力培养和造就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四有”新人。

5、在青少年学生中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必须坚持:(1)以学生为主体、重在实践的原则,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自我教育、主动发展,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做到知行统一;(2)突出重点、体现特色的原则,做到以热爱家乡教育为基础,以爱国主义教育为核心,以中华传统道德和革命传统教育为重点;(3)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原则,从学生的学习生活实际出发,从学生最关心的问题入手,以情动人、以事感人、以理服人;(4)学校、家庭、社会相结合的原则,充分整合和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协调各方面力量形成合力,努力营造良好的社会育人环境;(5)分层施教、注重实效的原则,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根据不同学段确定教育重点,采取适合不同年龄特点的教育形式,务求教育的实效性。

6、在青少年学生中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的基本思路是,以学校教育为主阵地,从课内向课外渗透,由学校向社会延伸,形成内外结合、有机渗透、全方位、立体化的教育体系,做到从开展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历史教育与国情市情教育入手,使学生体验、感悟、认同民族精神的内涵,并内化成学生的行动,在社会生活实际中身体力行民族精神。

三、在青少年学生中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主要内容

7、爱国主义是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的核心。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必须高扬爱国主义旗帜。(1)深入了解在当代中国,爱国主义同社会主义是紧密结合的,使学生明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发展中国的道理,知道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的伟大成就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2)深入了解中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知道我国的民族政策和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增强维护民族团结的自觉性;懂得完成祖国统一大业是中华民族的三大历史任务之一,知道“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方针的内容,懂得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是公民应尽的义务。(3)深入了解中国人民是爱好和平的人民,知道中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和外交成就,知道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中国是维护世界和平的一支重要力量。

8、中华传统美德和革命传统是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重点。(1)教育学生了解中华民族的历史和传统,知道中华民族创造的灿烂文化对人类发展的贡献,知道影响中国历史发展的重大历史事件和著名历史人物,了解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的深重灾难和党领导人民进行的英勇斗争。(2)深入了解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优良传统的民族,在五千年历史中孕育了优秀的传统美德。(3)深入了解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建立新中国的奋斗中表现出来的革命和拼命精神,知道中国共产党始终是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表率,懂得在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实践中民族精神也在不断丰富和发展。

9、创新意识是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动力。要从时代的发展和进步中汲取营养,用不断丰富和发展的民族精神教育和鼓舞学生。(1)深入了解中华民族是一个富于创造的民族,懂得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知道全社会全民族的创造精神和创新能力,是推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力量。(2)深入了解中华民族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的开拓创新精神,培养学生不怕困难、知难而上、艰苦奋斗、勇于创新的意志和自尊、自爱、自信、自立、自强的品质。

10、从弘扬*精神入手培育民族精神。*是一座具有百年历史的重工业名城,被誉为中国近代工业的摇篮,她创造了灿烂的历史文明。*作为冀东革命老区,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她谱写了一曲曲壮丽的诗篇。*又是一座创造了神话的城市,一场大地震发生后,英雄的*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万众一心、重建家园,创造了人类同地震灾害斗争史上的伟大奇迹,取得了现代化建设的辉煌成就。一部*近现代史,熔铸了极为丰富的*精神。如“铁肩担道义”的大钊精神,开滦工人阶级“特别能战斗”的抗争精神,“三条驴腿闹革命”的穷棒子精神,“万里千担一亩田”的艰苦创业精神,“公而忘私、患难与共、百折不挠、勇往直前”的抗震精神。这些精神是民族精神的具体体现,为我们在青少年中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提供了生动教材。在进行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过程中,要充分开发利用这些教育资源,把爱国主义教育具体化。

四、在青少年学生中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的实施途径和方法

11、充分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要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纳入学校教育全过程,贯穿在学校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各学科都要注意挖掘利用德育内容,找出结合、渗透点,有机渗透民族精神教育。学校的政治课、思品课和语文、历史、地理等人文社会科学课程,要充分体现民族精神的丰富内涵。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科学等理科课程应结合教育内容,渗透中国科学家的科学成就和民族精神的内容。音乐、美术等课程应包含经典民乐、民歌、民族戏剧欣赏和中国画、书法艺术欣赏的内容,体育课程适量增加中国武术等内容。

12、利用重要节日和纪念日进行主题教育。充分利用春节、清明节、中秋节等民族传统节日,“五一”、“五四”、“六一”、“七一”、“八一”、“十一”等重要节日,“七七事变”、“九一八事变”、“一二九运动”等重要事件和重要人物纪念日,开展主题校(班)会、团(队)会,请革命先辈和各行业的英雄模范作报告、讲故事,组织征文、演讲、歌咏等活动,通过晨会、课堂教学、课外活动等多种途径,组织开展集中体现中华传统美德和革命传统的经典格言、诗词诵读等活动。要充分利用每年9月的“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精心组织、精心策划,切实搞好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教育活动。

13、开展经常性教育活动。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一项长期任务,重在经常,贵在坚持。要通过经常不断、丰富多彩的活动,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教育。在全市要围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高扬爱国主义主旋律,广泛开展读百部图书、看百部影片、唱百首歌曲、知百个英模、诵百首格言诗词活动。要根据不同学段、不同年级分层次确定“五个百”内容,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在经常性活动中受到民族精神的教育。

14、积极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定期组织参观革命传统教育基地,瞻仰革命圣地和遗址,祭扫烈士墓,缅怀民族英雄、仁人志士、革命先烈,学习他们的高尚品德和感人事迹,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组织参观艰苦创业教育基地,了解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勤劳勇敢的人民群众战天斗地的英雄气概和艰苦创业的壮举;组织参观改革开放现代化建设基地。开展社会调查,了解改革开放取得的辉煌成就,树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心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决心。结合参观、瞻仰,组织开展相关的教育活动,深化教育效果。要充分发挥学生校外活动场所、社会实践基地的育人作用。

15、加强校园文化环境建设。坚持升降国旗制度,每周举行国旗下讲话。学校要结合实际,充分利用校园广播、电视、网络、橱窗、板报和文化长廊等宣传阵地,大力宣传和弘扬民族精神;校园内张挂革命领袖和中华民族杰出人物画像,创作体现民族精神的灯箱、语录等,营造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浓厚校园氛围。

五、在青少年学生中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的保障措施

16、切实加强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工作的领导。各级宣传、教育等部门要提高认识,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的重点工作和文化建设、学校德育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纳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县(市)区党委、政府领导同志要深入学校了解情况,指导工作,对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工作给予必要的财力支持;要围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定期为学校师生作报告。教育部门要给学校德育工作提供经费保障。县(市)区宣传、教育部门要根据本《意见》精神,结合当地实际,制定具体的实施办法。

17、各学校党政主要领导要对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负总责。要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纳入教育教学计划,保证每周在地方课程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安排一次相关教育活动,每学期至少组织一次全校性的主题教育活动。学校党组织要充分发挥政治核心作用,组织协调学校工会、共青团、少先队、学生会。共同做好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切实加强师德建设,所有教职员工都要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做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表率,主动承担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的应尽职责。要充分发展各级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和各级校外辅导员的作用。

18、进一步加强德育基地和青少年学生校外活动场所的建设和管理。博物馆、纪念馆、展览馆、烈士陵园等各类德育基地,要精心组织面向学生的专题展览、巡回展览;对中小学生集体参观免票,学生个人参观半票或免票。以革命传统和民族精神教育为主要内容的市级以上德育基地,向少年儿童免费开放。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在制定学校收费政策时,要充分考虑学生参观各类德育基地、场馆、观看影视片和社会实践活动的实际需要。进一步加强德育基地和青年学生校外活动场所建设和管理。继续命名一批德育基地。

19、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共同参与青少年学生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活动。宣传、教育部门要主动与各有关部门和群众团体密切配合,共同做好青少年学生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工作,要加强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宣传教育报道,办好为青少年喜闻乐见、积极向上的影视节目,定期播放爱国主义教育片。要挖掘当地德育资源,编写、创作反映民族精神及*精神的课外读物、影视音像制品和文学艺术作品,充实和丰富教育资源;要净化社会文化市场,严厉查处暴力、色情、腐朽的社会文化制品,加强校园周边治安环境治理,中小学周围200米以内不得有不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社会娱乐场所;加强对网络的监管,打击网络违法行为。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众团体的优势,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

20、建立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的激励机制。要将青少年学生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工作作为考核当地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作为考核学校工作的重要指标。对工作实绩突出的学校和教育工作者要定期进行表彰奖励。结合文明校园建设评比和德育评估,将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情况,纳入全市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和个人和“双百十佳”评选的重要内容。要大力宣传他们的先进经验和事迹,努力形成全社会共同关心支持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的良好社会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