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联工作回顾

时间:2022-02-04 06:06:00

妇联工作回顾

为了迎接全国、省第十次妇女代表大会的召开,伊春市妇联利用二周时间,深入所辖17个县区及部分社区、林场所,采取召开座谈会、听汇报、查资料等方式,对全市各级妇联组织五年来贯彻落实全国及省九次妇女代表大会精神,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开展妇女工作情况进行了调研。

一、伊春市妇联工作情况

1、基本概况

伊春市妇联内设5部1办,6个职能部门,分别是发展部、权益部、宣传部、儿少部、组织部、办公室。20*年市政府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与儿少部合属办公。编制15人,实有人员14人,其中:主席1人、副主席2人,正副科级干部10人、干事1人。下设一个科级事业单位——市妇联幼儿园,现有在岗职工21名。

全市现有妇女48万余人,其中,城市妇女40.4万人,农村妇女7.6万人。

为了充分发挥妇联的基本职能,市妇联在全市构建了纵横交错的妇联组织网络。全市共有基层妇联组织272个,其中:县(市)、区妇联17个,乡妇联10个,镇妇联9个,办事处妇联31个,社区妇联205个。妇委会组织575个,其中,机关妇委会67个,事业妇委会232个,企业妇委会197个,非公有制经济妇委会73个,团体会员3个,派妇委会3个。妇代会389个,其中,农村妇代会215个,城镇妇代会174个。

妇联系统有一支与时俱进、爱岗敬业,深受广大妇女群众信赖和赞誉的妇女干部队伍。截止2007年底,全市共有专职妇女干部82人,其中,市妇联14人,县(市)区妇联42人、乡(镇)、办事处26人。有兼职妇女干部804人。

现有女干部23691人。其中:正处级女干部19人,副处级女干部140人,科级女干部3453人。

市人大代表289人,女代表50人,占代表总数的17.3%;人大常委37人,女常委5人。

政协有委员276人,其中女委员84人,占委员总数的30.4%,政协常委55人,其中,女常委18人。

17个县区党政班子中有16个党委班子配备了女领导干部,17个政府班子全部配备了女领导干部。

2、工作情况

五年来,伊春市妇联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一手抓发展、一手抓维权”的工作方针,围绕中心找定位、服务大局谋发展、统筹推进求实效、突出重点创特色,工作成效显著。特别是我市作为全国唯一一个林业资源型城市转型试点之后,市妇联组织引导全市广大妇女积极投身城市转型和新农村(新林区)建设,竭尽全力为党和政府分忧,为妇女群众服务,为推进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构建富裕文明和谐的新林区做出了积极贡献,得到了全国妇联、省妇联和市委、市政府的高度评价,市妇联先后荣获全国三八红旗集体、全国维护妇女儿童权益贡献奖、全国妇联系统“四五普法”先进集体、全国家庭助廉教育工作先进妇联组织等多项部级、省级和市级奖励,并连续三年被伊春市委、市政府评为全市工作实绩考核优秀单位。

(一)围绕中心,科学定位,推动全市妇女工作不断创新发展

市妇联作为党和政府联系妇女的桥梁纽带,始终坚持在党政所急、妇女所需、妇联所能的结合点上定位工作重点,用发展的眼光和战略的思维,从发动妇女参与、服务妇女发展入手,抢抓发展机遇,创新发展模式,推动全市妇女工作不断创新发展。

一是创新工作思路。工作创新,源于理念创新。五年来,我们努力把妇女工作放到全市发展的大环境中去谋划、去思考,以新的思路谋求妇女事业的新发展,围绕市委中心工作,每年选准一至两个突破口,以重点带全局,使妇联工作实现跨越式发展。如围绕发展林区特色经济,召开了全市特色经济工作会议;围绕林业产业结构调整,召开了妇女“种植之家”、“养殖之家”现场经验交流会;围绕和谐新林区建设,召开了全市维权工作会议、全市和谐家庭建设工作会议、妇女儿童发展规划示范工作会议和妇女再就业工作会议;围绕建设生态文明城市,组织开展了以“倡导绿色环保、共建和谐家园”为主题的“保护母亲河、争做环保家庭”系列活动;围绕推进全市的党风廉政建设,召开了全市家庭助廉教育工作会议,活动开展得扎实有效,此项工作荣获全国家庭助廉教育工作先进妇联组织;围绕提高招商引资和对外开放的层次和水平,于20*年成立了伊春市女企业家协会,通过引进来和走出去,为女企业家事业发展搭建平台。由于这些工作紧紧围绕全市工作大局,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也都得到了全国妇联、省妇联高度赞誉和表彰奖励,赢得了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

二是创新工作载体。只有不断创新活动载体,丰富活动内涵,才能进一步提高活动的影响力和参与力。市妇联结合我市精神文明建设的实际状况,丰富“五好文明家庭”创建活动的内涵,创造性地开展了“五创、五好”、“三进、三改、三提倡”活动,“美在农家”、“学习型家庭”、“廉洁家庭”、“环保(绿色)家庭”、“平安家庭”等特色家庭创建活动,积极宣传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大力倡扬时代新风,以此推进和谐家庭、和谐社区、和谐村屯建设,调动了广大妇女积极参与精神文明建设的积极性,有力地促进了具有小兴安岭地域特色的森林生态文化的建设。

三是创新工作机制。良好的机制是开展工作的有力保障。从20*年开始,市妇联就对全市县区妇联和市直妇委会的妇女工作、信访工作、市妇儿办工作实行了工作目标管理,并在年终时通过集中联评、召开片会等形式进行检查、评比和表彰,各地妇联互相学习,互相促进,使全市妇联工作和妇儿办工作实现了科学化、规范化和制度化。建立伊春妇女网站,实现办公自动化、信息流通现代化,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为不断创新妇女工作提供技术支撑,也为宣传妇女工作、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提供更加便捷优质的服务平台。

(二)围绕转型,搭建平台,统筹推进城乡妇女协调发展

振兴老工业基地、林业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等有利于伊春加快发展的相关政策,为我市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了机遇,也为伊春妇女运动的健康发展和妇女工作的不断创新提供了更加广阔的舞台。市妇联抢抓机遇,紧紧围绕经济转型和建设新农村(新林区)的战略部署,坚持城市农村统筹,创业就业并举,外输内转结合,培训服务齐抓的工作思路,突出特色,打造品牌,搭建统筹推进城乡妇女协调发展的工作平台和服务体系,激发妇女创业活力

在农村,以促进农村和林区家属妇女增收致富为目标,不断深化“双学双比”活动。引领广大妇女参与城市转型和新农村(新林区)建设。围绕推进林区结构调整和产业优化升级,市妇联创造性地开展了“种养之家”、“科技牵手、项目牵手、资金扶持”等活动,以市委确定的五大优势特色产业为重点,引领广大妇女大力发展种植业和养殖业,实现一区一品,一地一业。妇联通过组织开展“科普之冬”、“三下乡”、“巾帼支农、畜牧兴家储蓄”等活动,为发展种养业的妇女提供政策、技术、资金、信息等服务,同时,进一步建立壮大专业协会、各类妇女合作组织和女经纪人队伍,推动妇女创新生产组织形式,在全市形成了人人参与“种养之家”活动,户户争做“种养之家”的良好态势,此项活动成为妇联组织引导妇女参与经济发展的品牌活动。目前,全市有6.5万余名妇女从事种养业,创建以妇女为主的各类种养示范基地311个,妇女创造的种养业产值已达20亿元,涌现出全国、省、市、县级创业女能手3700人。打造新时期农村妇女工作品牌,组织开展了“巾帼示范村”创建活动,创建县区级以上“巾帼示范村”20个,命名3个市级“巾帼示范村”。引领广大妇女参与林权制度改革。我市的林权制度改革,历史性地开创了国有林业多元投入、森林价值分类经营、“三大效益”同时收获的新格局。市妇联审时度势,围绕“三林”流转,组织广大妇女积极参与林权制度改革,承包林地、发展林下经济和自营经济,引导广大妇女走科技致富、转移致富、生态致富之路。

在城市,以安置富余妇女劳动力转移就业为重点,不断深化“巾帼建功“活动。引领广大妇女就业创业。以“百万龙嫂龙妹”转移就业计划为载体,通过建立“一个中心”、培养“两支队伍”,畅通“四条渠道”,健全完善妇女劳务协作机制,形成市县乡妇联上下互动、资源共享的服务网络和培训、接收、输出、维权四位一体的服务体系,在全市建立妇女劳动力转移基地17个,每年都能够有序转移妇女就业8000余人。不断优化下岗失业妇女创业再就业环境,努力完善以政策咨询、技能培训、信息服务、职业介绍为主的妇女就业服务网络,全市成立17个妇女再就业指导中心,为5.5万名下岗失业妇女提供服务,争取小额贷款2900万元;通过举办劳动用工招聘大集、就业信息会等活动,每年能够帮助8000余名下岗女工实现灵活就业;以家政服务和社区服务为着力点,成立了18个妇联家政服务中心,打造了以家政服务为特色的妇联社区服务品牌,扶助创办、领办社区服务实体37个,妇女社区就业率达80%。广泛开展“巾帼建功”活动,加强规范管理,完善考评机制,使活动由窗口服务行业向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新经济组织等领域延伸拓展,以“女性创新业”活动为载体开展“巾帼示范岗”争创活动,共建立区级以上“巾帼示范岗”2439个。引领广大女企业家参与招商引资。于20*年成立了市女企业家协会。五年来,女企协以服务企业会员为宗旨,在“提高素质、沟通联谊、反映诉求、提供服务、规范行动”等方面,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并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外向带动战略,为推动我市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了积极贡献。在女企协的团结、凝聚和带动下,广大女企业家顺应时代要求,解放思想,艰苦创业,始终站在我市改革发展的最前沿,站在经济建设的主战场,积极参与资源型城市的经济转型和生态建设,切实加强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大力推进企业科技创新,关心社会公益,在振兴我市经济的伟大实践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三)依法维权,促进和谐,构筑社会化维权新格局

我市是一个经济欠发达的林业城市,随着城市经济转型,资源性、结构性、体制性、社会性矛盾依然十分突出。市妇联始终把推进男女平等、促进社会和谐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通过构建社会化、法制化维权网络,努力为妇女群众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工作中每年都选择几个妇女儿童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作为重点调研课题,由主席带队,带着感情、带着责任,进社区,上林场、下农村,组织开展专项调查研究。并积极把调研成果转化为领导决策的依据,发挥调研成果的社会效益,强化决策的参谋作用。如通过调研,为进一步创造妇女儿童优先发展的良好环境,于2001年制定了伊春市妇女、儿童发展规划,并纳入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之中。充分发挥市妇儿办的参谋、协调、组织、服务的职能作用,通过召开全市妇女儿童工作会议,建全机制、培训人员等方式,推动两个规划中的重点、难点指标得到有效落实。如为进一步有效控制家庭暴力等侵害妇女权益现象的发生,市妇联积极发挥协调优势,整合社会资源,构筑社会化维权新格局,成立了伊春市政府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协调小组,市妇联维权法律顾问处,开通了18条维权热线电话,在全市各级法院成立了18个妇女维权法庭,有14名妇联干部担任特邀陪审员,成立市级家庭暴力报警中心、家庭暴力庇护中心、家庭暴力伤情鉴定中心,为有效防治家庭暴力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五年来,市法律援助中心和市妇联法律援助中心共受理援助贫困、弱势妇女儿童案件200余件,免收、减收诉讼费用50余万元,有效地维护了全市妇女儿童的合法权益。把实施“春蕾计划”纳入市委十项利民行动,通过在妇女网上开辟“春蕾桥”、开通救助热线等方式,资助春蕾女童4500人,救助资金达400余万元。市妇联把信访工作作为维权的重中之重,在全市健全了维权三级工作网络,就森工企业混岗人员的一次性安置,地方大集体职工纳入统筹安置范围等问题,积极替党和政府开展政策宣传、解疑释惑、理顺情绪、化解矛盾工作。建立了领导接待制度和领导包案制度,对于大案要案,由市妇联领导亲自接待,通过多方协调,加强督促,为受害妇女撑腰。妇联的真诚救助,使一些男同志遇到困难也到妇联来寻求帮助。五年来,全市妇联系统接访2513件(次),办结率达98%。

(四)提高素质,凝心聚力,大力开展和谐文化建设

市妇联充分发挥妇女在精神文明建设中的独特作用,突出时代主题,以家庭为阵地,开展富有特色的宣传教育活动,促进社会文明和谐。广泛开展“四有”、“四自”、荣辱观教育活动,通过开展“十大杰出妇女”、“十大杰出母亲”、“兴安百面旗”、“十佳人物百颗星”评选、开设女性专栏、组织报告团巡回宣讲等活动,树立和宣传先进妇女典型,激励妇女在各自的岗位上建功立业、创新创造。深化和谐家庭创建工作,精心打造五项特色家庭工作品牌,引导广大家庭树立“以德治家、以爱暖家、以学兴家、以廉守家”的和谐家庭建设理念,努力建设互帮互助、诚实守信、平等友爱、融洽相处的“和谐家庭”。市妇联组织开展的的“五创”、“五好”、“三进、三改、三提倡”、连续五年的“妇女健身大赛”等活动、各地妇联开展的“邻居节”、广场文化、家庭才艺展示、家庭运动会、“一十百”学习型家庭读书等活动,使和谐家庭创建活动特色纷呈;市妇联开展的以“倡导绿色环保、共建和谐家园”为主题的“保护母亲河、争做环保家庭”系列活动、“四自五爱工程”活动、铁力妇联的以“兴家庭读书之氛围、扬家庭读书之风尚”为主题的家庭读书系列活动、伊春区妇联的“12345”家庭文化创评活动、嘉荫县妇联的“美在农家”活动、新青区妇联的廉洁家庭创建等品牌特色活动,有效地扩大了和谐家庭建设工作的社会影响力,全市文明家庭建设的参与率达90%,有10万余户家庭被评为区级以上文明家庭,为建设社会义核心价值体系,倡导和弘扬文明新风,构建和谐伊春发挥了积极作用。

(五)夯实基础,强化服务,不断增强妇联组织的凝聚力和影响力

市妇联以增强服务能力和夯实基础为重点,推进妇联组织不断创新发展。开展了妇联和谐机关创建工作,以“岗位读书”活动为重点,开展争创学习型、和谐型妇联组织,争做学习型干部活动。通过举办多期岗位培训班等多形式、多渠道强化培训工作,先后组织17个县区的妇联主席到北京进行综合业务培训,到天津学习考察妇女创业与再就业工作,到哈尔滨参观考察家政服务工作,开阔了妇联干部的视野,不断提升妇联干部的政策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加强市妇联机关干部思想和作风建设。深入开展文明机关创建活动,形成了“理论学习,做妇女群众的带头人;勤政廉政,做妇女群众的代言人;改进作风,做妇女群众的贴心人”的良好氛围。市妇联每年确定调研月,深入基层调研,各部办围绕新形式下妇女工作的新情况、新问题,制定“亮点工作”,突出特色,重点推进,做出优势,推动市妇联各项工作在省里争创一流。加强基础建设,坚持“党建带妇建”,将妇联组织建设纳入党的组织建设的总体规划,确立市级“党建带妇建”工作联系点,深入开展“五好基层妇女组织”创建活动,以点带面推进基层组织建设。不断延伸工作触角,在撤乡并镇和乡镇机构改革中,积极与所在党委协调沟通,保证了乡镇妇联有组织设置,有行政编制。把社区妇联组织建设工作纳入社区党建工作范畴和社区建设规划,使社区妇女组织建设健康有序发展。目前全市205个社区已全部建立妇联组织。在民进、民盟、民建、个体劳协、检察院、法院和73个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建立了妇委会,消除了妇女工作盲点。

3、主要经验

五年的妇女运动和妇女工作实践,积累了经验。我们深深体会到:

——必须坚持党的领导,确保妇女运动沿着正确的轨道前进。党的领导是妇女事业健康发展的根本保证。只有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妇女运动实践,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自觉将妇女工作融入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之中,准确定位,科学谋划,有力推进,才能更加有效地激发妇女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团结凝聚广大妇女的力量。也只有在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支持下,才能使妇联工作更具引导力和号召力。如我们围绕伊春经济发展大局,创造性地开展“种养之家”、富余妇女劳动力转移等活动,引导广大妇女发展种养业,特别是山特产品、北药等绿色附加值高的地方产品,使更多的妇女实现生态致富,转移致富,摆脱了贫困,不仅在推动经济转型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中发挥的积极作用,也进一步增强了妇联组织的凝聚力。这些举措得到了市委、市政府领导的高度赞誉,对妇联工作也更关注、更加支持。

——必须坚持把发展作为妇联工作的第一要务,推进妇女与社会同步发展。科学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也是妇联工作的第一要务。只有围绕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开展妇女工作,把妇女的发展融入于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之中,用发展的思路谋划妇女工作,用发展的举措解决妇女问题,才能实现妇女发展与时展同行,妇女事业与社会事业同步。

--必须坚持服务宗旨,代表和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妇联作为党联系妇女群众的桥梁纽带,只有坚持注重民生、关注民意,始终把握妇女需求,把解决妇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贯穿于妇女工作的全过程,才能实现好、发展好、维护好妇女的根本利益,更好地把广大妇女群众紧密地团结凝聚在党的周围。

——必须坚持与时俱进,确保妇女运动的创新发展。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也是妇女运动必须坚持的思想路线。只有适应时展,大胆探索体现时代特征、本地特色和妇女特点的工作思路,创造性地开展体现妇女特色的活动,才能促进妇女工作的理论创新、观念创新、组织创新、机制创新,使妇联工作更具生命力和创造力,让妇女事业始终充满朝气。

——必须善于整合社会资源,形成社会化工作格局。妇女问题是社会问题,解决好妇女问题,推动妇女进步与发展,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只有加大协调力度,整合社会资源,争取社会各界的支持,才能形成资源共享、载体共用、优势互补、工作互动的新格局,创造更加有利于妇女运动发展的良好社会氛围。

二、下步工作思路

党的***是在我国改革发展关键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为我们党继续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共同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指明了前进方向,也为推动妇女儿童事业和妇女儿童工作创新发展提供了行动指南。刚刚闭幕的“两会”,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更加重视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更加重视推进改革开放和自主创新,更加重视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更加重视改善民生和促进社会和谐。和谐社会建设的有力推进,为妇女的进步与发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舞台,也对妇女共建共享和谐社会的水平提出更高要求。随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步伐的加快,今后一个时期,将是全国及全省人民在党的***精神指引下,经济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幸福的重要建设阶段,也是妇女事业不断推进、跨越发展的关键时期。我市妇联组织要以***精神为统领,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四位一体”建设总体总局,围绕省委、市委十届四次全会主要任务,要着力在推进城乡妇女统筹发展、强化妇女维权保障机制、提升妇女文明素质、加强妇女组织建设四个方面不断创新妇女工作,切实发挥组织妇女、引导妇女、服务妇女和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作用,锐意进取,务实创新,引领广大妇女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实现我省、我市全面振兴做出新贡献,以优异成绩迎接全国妇女十大和全省妇女十大的胜利召开。

(一)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精神,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妇女工作

党的***为妇女工作更好地融入科学发展、社会和谐的伟大实践指明了方向,也为妇女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良好机遇。妇联组织要在党政所需、妇女所急、妇联所能上找准妇联工作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最佳结合点,着力探寻新形势下妇女运动规律、妇女发展规律和妇联工作规律,切实增强运用***精神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在更高层次上开创妇女工作的新局面。

一是要在经济建设中更好地推进妇女的全面发展。要充分认识和把握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所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带领广大妇女更好地参与经济建设;更加注重妇女人力资源的开发与转化,加大妇女教育培训力度,着力提高妇女整体素质;致力于激发广大妇女的创业潜能、创新活力和创优热情,积极引导妇女增强超越自我、追求卓越的进取意识,为我省和我市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贡献才智和力量。

二是要在政治建设中更好地发挥妇联组织的作用。要充分认识和把握党赋予妇联组织参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职能,延伸妇联工作领域,提升妇联参与层次;在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中,强化协同意识,把握协同定位,开发协同功能,提高参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能力和水平,推进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在各个领域中真正得到落实,促进妇女与男性平等发展、与社会同步发展、与自然和谐发展。

三是要在文化建设中充分发挥妇联组织的独特优势。要充分发挥妇联组织在家庭工作中的优势作用。注重思想教育,凝聚妇女力量;建设和谐文化,创建和谐家庭,倡扬文明新风,培育文明风尚,促进全社会形成男女平等、尊老爱幼、互爱互助、见义勇为的良好社会风尚。

四是要在社会建设中更好地关注妇女儿童的民生。要充分认识和把握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必将使更多的妇女共享改革发展成果;要更加关注民生、重视民情,积极保障妇女儿童合法权益;深入调查研究,根据新时期妇女群众思想观念、利益需求、生活方式多样、多变的实际,准确把握新形势下妇女群众需求的多样性和差异性,帮助妇女群众解难事、办实事、做好事,协助党和政府多做得人心、聚人心、暖人心、稳人心的工作,使更多的妇女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

(二)围绕服务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着力统筹推进城乡妇女协调发展

推动经济科学发展,离不开广大妇女的积极参与。妇联组织要放眼发展大势,立足服务于经济发展大局,通过开展四项活动,充分发挥组织作用,引导广大妇女在推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中建设功立业。

一是推进“双学双比”活动,在加速推进经济转型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发挥妇女的生力军作用。以“种养之家”活动为载体,引领广大妇女以发展小兴安岭原生态特色种养产品为重点,加快发展绿色食品,培育地方名牌产品,发展现代生态农业。参与林权制度改革,进一步发展林下经济和自营经济,形成人人争创业、家家谋致富的生动局面。借助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积极培育和发展妇女专业合作组织,连接市场,畅通产、供、销的流通渠道,提高妇女增收致富的组织化程度,实现现代农业的规模化产业化。

二是以创建“巾帼示范村”活动为载体,进一步凸显妇女新农村(新林区)建设的主体作用。实施“新农村、新女性”发展计划,带领妇女全面参与新农村(新林区)建设,引领她们在促进生产发展中建功,在实现生活宽裕中受益,在推进乡风文明、村容整洁中奉献,在推动管理民主中尽责。通过多层次、广覆盖地对农村妇女进行技能、政策培训,提高她们的科技文化素质、创业发展能力和增收致富能力。强化服务引导,多渠道地为农村妇女提供信息、项目和信贷等方面的服务,满足农村妇女的多样化需求。积极培育各类女农民致富带头人,充分发挥她们对农村妇女群众的示范引领作用,创建更多的市级示范村。

三是深化“巾帼建功”活动,进一步激发城镇妇女“三创”潜能和热情。把组织妇女参与新型工业化建设作为深化“巾帼建功”活动的重要内容,以推动培育女科技创新人才群体、女企业家群体为着力点,为新型工业化建设提供人才支持。以我市大力发展旅游为契机,以创建“巾帼文明岗”为带动,在旅游饭店等现代服务业中开展技术竞赛、岗位比武活动,创建优质服务品牌。积极配合党和政府抓好妇女就业创业工作,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加强培训,拓宽创业就业渠道,积极引导和鼓励妇女自谋职业、自主创业和灵活就业。加强女企业家协会建设,召开市女企业家协会第二届会员代表大会,顺应市场化要求,搭建管理、学习、合作、交流平台,营造关心、尊重、重视、支持女企业家发展的社会氛围,努力激发女企业家的创造活力、创新潜能,在我市经济建设主战场大显身手。

四是开展“城乡牵手共建”活动,进一步促进城乡妇女协调发展。积极探索城乡妇女协调发展、妇女工作整体推进的运行机制,借助岗村结对、项目结对、资金扶持等多种方式,努力搭建城乡妇女资源共享的交流平台促进更多的城乡妇女平等就业、创业发展。

(三)围绕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着力强化依法维权效能

关注民生、重视民生、改善民生、保障民生是党的***提出的战略部署和重大措施,是各级妇联组织肩负的重要职责。妇联组织要把妇女群众的需求作为妇联工作的第一导向,以妇女儿童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切实改善妇女儿童民生状况,让改革发展的成果充分体现在妇女儿童生存发展环境的改善上,充分体现在妇女儿童生活质量和水平的提高上。

一是大力推进国策规划的实施,保障妇女儿童发展权利。通过广泛宣传马克思主义妇女观、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等有关保障妇女儿童合法权益的法律法规,不断优化妇女儿童发展的社会环境。进一步推动妇女参政议政,促进各级人大女代表和政协女委员、各级党政机关女领导干部、农村“两委”中妇女的比例进一步提高,更大地发挥妇女参与国家和社会事务管理的作用。充分发挥各级政府妇儿工委办公室参谋、协调、组织、服务的职能作用,推动各级政府高起点、高质量地实施妇女、儿童发展规划,更好地为妇女儿童发展提供政策、制度、资金和组织保障。

二是大力提高源头参与的程度,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注重源头维权,主动争取各级党委政府的支持,不断提高妇女在政治、经济、社会生活等各方面的民主管理、民主决策的参与率和参与度。继续深化“五五”普法,通过执法监督检查,推动各项政策法规的贯彻落实。多做解疑释惑、理顺情绪、化解矛盾的工作,通过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引导广大妇女正确认识林区改革所带来的利益调整,学会通过正常渠道、运用法律手段维护自身利益。

三是强化维权保障机制建设,提高妇女儿童维权效能。协助党委和政府进一步健全妇女儿童利益协调机制、诉求表达机制、矛盾调处机制、权益保障机制,充分发挥我市已经建立的维权机构,坚持依法维权、源头维权、实事化维权和社会化维权。畅通信访渠道,加强个案调处,严厉打击各种侵害妇女儿童权益的违法犯罪行为和社会丑恶现象,为各类受害妇女提供切实有效的帮助和服务。

(四)围绕促进生态文化建设,着力提升妇女自身素质

妇联组织要立足家庭,面向社会,充分发挥妇联组织的工作优势和独特作用,最大限度地激发和调动广大妇女的参与热情,充分发挥三个作用,带领广大妇女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为促进全市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搭建舞台。

一是以思想道德建设为抓手,在引导妇女投身文明和谐新林区实践中发挥作用。进一步加大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宣传教育力度,在全市广泛开展“学礼仪、知荣辱、促和谐”活动,引导妇女学礼仪、懂礼仪、行礼仪。加强对妇女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教育,引导妇女自觉履行社会责任和家庭责任,在弘扬男女平等、尊老爱幼、互爱互助、见义勇为的社会风尚中发挥作用。重视妇女发展,把提高妇女的素质作为妇联组织的一项重要任务来抓,强化妇联各项主体活动和工作载体的教育功能,用先进的典型激励妇女,引导广大妇女做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时代新女性。

二是以建设和谐家庭为载体,在倡扬文明道德新风中发挥作用。把家庭和谐、社区和谐作为妇女参与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切入点,深入开展和谐家庭和各类特色家庭创建活动,以家庭的文明和睦推动社会的文明和谐。特别是要组织全市妇女积极参与生态园林城市建设,引导妇女在工作和生活中树立节约能源和保护环境意识,养成文明、健康、节约的生产生活方式,在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中多做贡献。抓住奥运、伊春开始建设60周年、建市50周年的契机,积极开展“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活动和家庭文化活动,广泛开展健康向上、生动活泼的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实现家庭文明与社会文明的良性互动。

三是以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为重点,在家庭教育中发挥作用。深入开展“双合格”家庭道德教育宣传实践活动,大力实施“四自五爱”工程。拓宽“春蕾计划”救助领域,继续放大“春蕾助学”等工作的品牌效应,重点关注农村贫困儿童、留守儿童,广泛发动社会各界更多的优势力量集中扶贫助困、帮残助弱,广聚和谐因素,实现利益共享。

(五)围绕创新妇女工作,着力加强妇联组织自身建设

妇联组织建设是妇女事业发展的基础工程。必须始终坚持“党建带动妇建,妇建服务党建”的原则,切实提高妇联组织参与公共服务的能力、参与社会管理的能力和不断开拓创新的能力,把妇联组织建设成为素质高、活力强、影响大的妇女群众团体。

一是构建全方位的组织体系。坚持“党建带妇建、妇建服务党建”,积极争取把妇联组织建设纳入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总体布局,深入推动“五好基层妇女组织”创建活动,着力实施和推进强基固本工程。适应新时期妇女工作对妇联组织设置的新要求,健全组织、畅通网络,努力拓展横向组织网络,积极探索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中的妇女组织的设置形式和管理方式,通过构建覆盖广、领域宽、开放式的妇联组织体系,切实增强妇联参与公共服务的能力,充分发挥妇联组织在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中的积极作用。

二是打造高素质的干部队伍。要以树一流组织形象、建一流干部队伍、创一流工作业绩为目标,组织妇联干部学理论、学业务、学管理,努力提高妇联干部自觉运用先进理论指导妇女工作实践的能力,把握大局、开拓创新的能力,协调各方,运用法律政策为妇女群众代言维权、做好事、解难事、办实事的能力。重视加强妇联领导班子建设,着力提高领导班子的思想政治素质,使各级妇联领导班子真正成为政治坚定、工作扎实、作风优良、团结协作、充满活力的坚强领导集体,成为党委和政府放心、妇女群众满意、富有创造力和开拓力的领导集体。协助各级党委组织部门做好妇联干部的培养、交流和使用工作,优化妇联干部队伍配置,把妇联建成适应时展要求的学习型组织和培养输送优秀女干部的重要基地。要通过高素质妇联干部队伍的综合魅力,赢取更多社会力量对妇女工作的关注、支持和参与。

三是探求创新性的运作机制。妇联组织要不断解放思想,创新工作机制,用新思路谋划新发展,用新举措激发新活力,积极探索项目化管理、社会化推进、规模化发展的运作方式。探索要千方百计协调社会力量,最大限度地争取各方资源,形成党政重视、部门支持、全社会参与的工作模式。要找准全市中心工作与妇女工作的结合点,增强工作成效和社会影响,实现妇女工作“为党和政府分忧、让妇女群众满意”的生动局面。做实、做优妇字号精品活动,不断打造更多富有特色的妇女工作品牌,使妇联工作和妇女事业始终保持朝气蓬勃的活力和持久旺盛的生命力。

三、问题和建议

(一)问题

1、在女干部的使用上,存在交流、转岗机会偏少的问题。有的女干部多年在一个部门、一个岗位工作,致使女干部阅历相对单一,影响了女干部能力的提高和才干的发挥。

2、乡镇、林场所、社区妇联干部兼职过多,不能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机构改革后,由于行政编制的减少,绝大多数干部都是身兼数职,尤其是妇联干部兼职较多,影响了妇女工作的开展。

3、妇代会主任工资补贴问题没有统一规定,而且补助偏低。

4、妇联工作经费投入存在不足问题,影响了很多工作的开展,不能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

5、农村妇女和流动留守儿童卫生保健状况值得关注。随着经济转型和产业结构调整,劳动力转移步伐加快,妇女及流动留守儿童数量有所增加,她们的卫生保健意识低,在就医方面也存在看病贵的问题。

(二)建议

1、建议在女干部的使用上,应大胆地培养和选拔女干部,既要严格标准,又要坚持在同等条件下优先的原则,为女干部的成长进步创造条件。应加大女干部的交流力度,工作一定年限后,给予妥善安排。

2、建议乡镇、林场所、社区妇女工作应由同级副职兼任,并以妇女工作为重点,在工作中多给予创造良好的条件,使其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妇女工作之中。

3、建议各级政府对农村妇代会主任工作年限累计满20年以上的,统一制定标准,给予一定的补贴。

4、建议将妇联工作经费按本地区女性人口数每人每年一定比例列入地方财政预算,保证乡镇以上妇联有充足的经费开展工作。

5、建议全社会都来关注农村妇女和流动留守儿童的卫生保健工作,卫生部门应加大卫生保健的宣传力度,民政部门应加大救助力度,使她们能够树立良好的卫生保健意识,为她们创造一个良好的生存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