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工作计划

时间:2022-02-28 16:26:12

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工作计划

一、重点工作完成情况

2021年1-12月,园区经营(销售)收入205.89亿元,同比增长28%;规上企业产值160.32亿元,同比增长20.79%,其中三大主导产业产值(85户规上企业,含永新、华佳)144.38亿元,同比增24.13%,占规上企业产值90.06%;实现工业实体税收(不含永新、华佳)5.79亿元,同比增长31.82%。

(一)聚焦增活力,开发区改革稳步推进。一是各项体制机制改革步伐加快。成立区推进开发区改革创新促进高质量发展领导小组,牵头制定《区人民政府关于推进开发区改革创新促进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目前开发区三定方案已完成初稿,聘任制管理、薪酬激励改革方案已完成初稿,正在征求意见。建立“管委会+公司”运营模式,注册成立市区经济开发区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公司已正常运营。设立区产业扶持专项基金,委托华富嘉业制定《区安华股权投资基金组建方案》,成立市徽华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已正式运营。二是赋权承接工作推进有序。积极与区直相关部门沟通协调,依法依规下放管理权限,目前7项赋权已承接到位。三是“标准地”改革工作进展提速。制定《区开发区“标准地”改革实施方案》,成立区开发区“标准地”改革领导小组。区域安全评价、环境影响评价、气候可行性论证、压覆矿产资源评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文物保护评价、节能评估、地震安全性评价、水土保持评价、水资源论证等10项评估评价已全部完成,“标准地”区域控制性指标体系已经开发区党工委会议研究同意并报送区自然资源规划分局研究。

(二)聚焦增动能,三大主导产业发展提质增效。一是三大主导产业发展格局逐步形成。制定区新材料、智能制造、绿色食品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组织召开智能制造、新材料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以申报省级特色产业园区为抓手,加快推进区新型功能涂层材料特色产业园建设。加大“小升规”企业培育力度,重点培育赏友花业、鑫友新材料、中茶谢裕大等企业上规,新增德力保精工、徽客坊食品、惠久粉末、尚傅科技等规上企业4户,总数达114户。二是智能制造产业园稳步启动。谋划建设智能制造产业园,大力培育以精密电子和智能制造为核心的高端智能制造企业。目前,第三批非标专项债市区城北智能制造产业园基础设施建设工程项目于9月底申报成功。2021年12月,区开投公司完成了对通源服装有限公司的收购,开发区管委会与浙大网新签订了合作框架协议。按照2月底挂网、3月底进场施工的目标倒排时间任务,区开投公司同步推进地块内的租赁企业的腾退工作。三是加快谋划城东工业园发展。先后四次召集相关部门及岩寺镇,泰达、新远、华惠等15家循环园企业和永新、华佳、贝诺、奔马等14家城东片重点企业,召开城东工业园发展谋划座谈会,征求各方意见,分析下步发展路径。2022年1月19日,编制单位来徽实地调研城东工业园情况,并邀请有关单位召开座谈会,初步构思城东工业园转型发展与二次开发规划的方向。四是企业创新发展能力不断增强。支持企业与高校院所合作,新签产学研合作项目7个,新建中国建研-东远聚酯轻量化新材料研发中心、“聚氨酯胶黏剂市技术创新中心”等技术创新平台,共建北京林业大学与华佳产学研融合创新基地。深化与大学化学化工学院的产学研合作,围绕废气废水处理开展技术攻关。打造“(杭州)科创中心”,区国投集团已注册飞地运营管理公司,已有4家企业入驻。申报高层次科技人才团队1个(汇杰新材料),推进“四千工程”百博入企工作,园区内11家企业与博士签约合作。

(三)聚焦优服务,护航民营经济健康发展。一是提升疫情防控应急能力。坚决扛起疫情防控主体责任,建立完善“1+1+N”工作机制,开发区成立10个疫情防控工作网格小组实时通过微信、QQ、电话等方式开展工作宣传,督促企业做好疫情防控工作。持续推进疫苗接种,目前园区企业职工已做到应接尽接。二是加快完善路网建设。进一步优化园区发展环境,循环园紫金路延伸段(神剑至潮徽段)已完成箱涵明渠施工;循环园昌平路延伸段已基本完成建设;城北三期经八路(永新新材料至合福高铁段)已完成建设;经七路待土地指标落实后进行路面浇筑;循环园物流通道(岩寺镇周塘至小岩公路)已完成小岩村段通讯、国防、强电迁改工作,正在推进2号桥桥台及小岩水库至小岩村路段土石方施工。三是大力实施“四送一服”。选派126名帮扶干部到全区52家重点企业开展驻企服务,在政策、融资、人才、营商环境等方面帮助企业解决困难,为企解决问题89个,协调解决沿浦金属电力抢修、神剑市政设施维修、锦峰用电、永新新材料接水等问题,保证企业顺利生产,项目有序推进。

(四)聚焦稳投资,重点项目建设再添动力。一是强化“双招双引”第一战场。实施精准招商、靶向招商、绿色招商,大力引进一批投资规模大、带动作用强、绿色环保的优质项目。2021年,园区新引进工业项目24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10个,顺利完成年度目标。二是强化“网格化”联系包保。落实“四督四保”“双进双产”工作要求,深化重点项目网格化常态联系服务工作机制,确保项目推进进程。2021年实现泰达年产1.5万吨偏苯三酸酐扩建(二期)、赏友花业新式茶饮生产项目、锦峰年产4000吨TGIC产品技术升级改扩建项目等28个项目开工建设,实现锦峰8400吨环氧树脂自动化技术改造项目、徽客坊特色农副产品生产加工项目、聚酯树脂高浓度废气集中治理项目等38个项目建成投产。三是强力推进低效企业处置。强化“亩产论英雄”导向,修订出台《区工业企业低效利用土地处置实施意见》,引导企业通过法院拍卖、政府收储或收购、增资扩股、技改提升、股权转让、资产整体转让等方式完成处置。全年完成低效企业清理处置18户,盘活低效用地面积533.08亩。

(五)聚焦强监管,安全环保再筑屏障。一是加快推进第二轮中央环保督察和省专项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中央第三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进驻期间,涉及开发区华飞新材料有限公司租赁忠诚化工厂老厂区生产及锦峰纳管污水超标的2件投诉件已于8月5日完成验收。中央环保督察和省专项环保督察投诉件有6件为循环园废气扰民投诉,启动园区废气第三轮深度治理,督促园区12家重点涉气企业加快废气治理设施改造提升,新建废气治理设施6套,累计投资2500万元。经第三方公司监测验证,废气排放浓度远低于国家标准,已通过市生态环境局验收。二是加快推进长江经济带警示片问题整改。反馈的恒(新)远科技有限公司违法排污问题及园区雨水排放超标及双益污水超标问题,市级已进行预验收,省生态环境厅已完成现场验收,待相关会议研究通过后,予以销案;园区重点排污企业雨水端水质在线监测系统及视频监控系统已完成搭建,正常运行。三是加快提升园区安全环保水平。推进“安全环保管家”项目,目前已完成对全部企业(除在建项目外)的现场诊断工作,第一批11家企业及第二批10家企业已整改完成。推进循环经济园区安全环保智能化监管系统项目,8个监测站已完成设备安装调试工作,中控中心设备已安装完成,完成与省危险化学品领域安全防控监测系统链接,正在进行软件平台调试工作。建立隐患定期排查机制,2021年以来,围绕企业复工复产等开展专项检查37次,夜间巡查300次,不间断对机械冶金电子及小服装等行业开展针对性检查,排查隐患400余处,已全部整改销号。

二、存在问题和不足

虽然各项工作取得一定成效,但与区委、区政府的要求相比仍存差距和不足。一是改革进展还不够快。在开发区薪酬制度、聘任制改革工作中,因改革工作涉及面广、改革事项多,造成整体工作推进缓慢,承接各项赋权职能不同程度受到影响;管委会人员编制与所承担任务不协调,开发区工业实体277家,纳入属地管理的租赁企业100余家,但管委会在编在岗人员仅23人,比例为16:1,造成推进工作捉襟见肘。二是工业实体税收增长后劲不足。受“营改增”、增值税留抵退税及国家惠企政策影响,新项目投产后须3-5年才能形成新的税源企业;受环境容量限制等影响,企业限产严重,加之原材料价格及国际物流费用上涨幅度大,市场不稳定,影响企业正常生产。三是园区企业人才支撑不足。企业用工存在严重不足,高层次人才缺乏,存在着“难引进、易外流”的现象。特别是智能制造等劳动密集型行业,普遍存在招工难,熟练工人缺乏,人员流动频繁等问题,致使企业的产能提升受到制约,限制企业发展。四是低效企业处置难度不断增加。虽然2021年全力完成低效企业处置18户,但剩余的都是难啃的硬骨头,部分低效企业债务较多且构成复杂,处置成本较大,处置风险较高;一些低效企业厂房适配性不强,优质项目嫁接成功率较低;个别低效企业主处置意愿不强,协商价格偏高。

三、2022年工作打算

2022年,开发区把做强做优做大实体经济作为主攻方向,全力推进“3139”工业发展行动(推动三大主导产业高质量发展,加快打造1个百亿和3个五十亿级产业集群,积极培育9家十亿级企业),闻令而动、开局即冲刺,拼字当头、干字为先,奋力谱写开发区高质量发展新篇章,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一是把握全新定位,深耕细作建设高能级平台。紧扣“一区六园”全新定位(循环园转型升级、城北园提质扩量增效、城东园“二次创业”、智能制造科创产业园融合发展、丰南经济园换挡升级、做优做强省级跨境电商产业园),制定专项行动方案,建设高能级平台,构筑高质量发展格局。加快精细化工企业转型升级,大力推动华惠、新远、泰达、汇杰等头部企业做大做强,加快聚酯企业整合;加快城北园提质扩量增效,高标准建设智能制造科创产业园,新建“标准化”厂房12万平方米,启动实施城北服装产业园;坚持城东“二次创业”规划先行,2月底前完成产业规划编制,率先启动广惠、下街小区起步区建设。一季度,力争实现税收1.5亿元,同比增长13.1%。

二是坚持项目为王,争分夺秒推进项目建设。严格落实“四督四保”“双进双产”和“集中开工”等调度机制,一切围绕项目建设、一切服务项目建设,确保重大项目早落地、早建成、早投产、早见效。围绕新材料产业,重点推进中泽新材料二期、华惠年产7000吨电子级TGIC、圣戈班汇杰二期、欣苗年产35000吨水性涂装新材料等项目开工建设。围绕智能制造产业,重点推进谷捷年产600万片散热器、万博雷森年产35000吨复合新材料、沿浦弘圣年产7400万套新能源汽车零部件等项目建成投产。一季度,确保鼎利新材料、天马铝业等13个项目建成投产,谷捷二期、华惠科技、沿浦弘圣等14个项目开工建设。

三是聚力双招双引,锲而不舍实现成果转化。把打造特色产业集群与8个“双招双引”工作专班深度捆绑,实现招商成果转化为发展成果。围绕打造新型功能涂层材料百亿产业集群,加快圣戈班汇杰嫁接海普特、EVA光伏胶膜项目嫁接汉邦老厂区、欣苗化工嫁接汉邦树脂、新远专用化学品及高性能树脂产品、格瑞稀金属植酸界膜剂、鸿翔化纤助剂、旭冲电子医用干式胶片等在谈项目早日落地建设。围绕打造绿色软包装五十亿产业集群,发挥永新股份在上下游产业链的协同作用,利用年内建成的年产8万吨新型包装材料项目,推动源点科技、至德新材料、瑞亿新材料等核心节点企业集聚发展。围绕打造高端装备制造和机车零配件2个五十亿产业集群,力争招引智能制造产业项目10个以上,加快聚鑫特塑科技、艾肯机械、精锐创意包装、久石科技等企业入驻智能制造科创产业园。

四是突出亩均效益,全力以赴盘活低效用地。牢固树立“亩均论英雄”发展理念,成立由区政府主要负责同志任组长的工业企业低效用地处置工作领导小组,按照“周报告、旬调度、月通报”制度,系统推进处置工作。全面推行开发区区域评估及“标准地”制度,科学评价工业企业亩均效益,依法推动资源要素差别化、市场化配置。加大对“三未”(用而未尽、建而未投、投而未达标)低效工业用地处置力度,逐地块制定处置方案,重点推进瑞园科技、东昇集团、艾科美博等低效企业嫁接盘活,确保完成18户处置任务。一季度,确保完成3户处置任务,2户启动技改提升,3户取得实质性进展。

五是擦亮服务名片,久久为功优化营商环境。认真贯彻落实全省改进工作作风为民办实事为企优环境大会精神,坚定不移改进工作作风,严格执行“一改两为五做到”。继续深化开发区体制机制改革,推进“开发区+开投公司+股权基金”运行模式,建立规范产业基金定投机制。扎实推进“放管服”改革,完善“网格化”服务包保机制,深化“四送一服”,护航企业发展,把培育十亿级企业和首发上市企业作为重点方向,竭力协调解决政策、土地、资金等困难,第一时间为企业扫清障碍。加快园区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做好城北三期经八路、循环园物流通道、循环园大福路、城北振兴大道延伸段等重点基础设施建设,完成军用光缆改道、给排水、供电、污水管道等基础设施配套工程,有效提升园区承载力。

六是守牢发展红线,持之以恒抓好安全环保。坚决贯彻落实省、市、区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警示片披露问题整改工作专题会议精神,对照警示片披露问题及中央、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全面开展“回头看”,制定自查整改工作方案,做到即知即改,确保问题不反弹、成效再巩固。完善园区安全环保智能化监管系统体系建设,拓展安全防控监测、大气环境预警、雨污水在线监控等平台功能,对循环园雨水总排口应急闸门联动改造,用“技防”代“人防”,进一步提升安全环保管理水平。严格落实安全环保责任制,加大企业安全环保监管和联合执法检查力度,持续开展“夏季高温时段安全环保联合预警检查”行动,委托第三方专家参与辅助执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