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财政局工作计划

时间:2022-01-13 10:52:00

市财政局工作计划

第一章发展起点

“十五”期间,全市各级财政部门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认真贯彻科学发展观,按照建立公共财政框架的要求,坚持发展为第一要务,坚持服务“两个率先”,依法理财,切实推进各项财政改革,支持全市经济建设和各项社会事业协调发展,“十五”计划的主要财政目标圆满完成。

一、财政收入逐年上台阶,财政实力不断增强

“十五”期间,全市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实现了百亿元和二百亿元两次突破,累计完成地方一般预算收入772亿元。财政总收入则五年上了四个台阶,分别突破200亿元、300亿元、400亿元和500亿元,累计完成1719亿元。财政收入的增长既得益于经济的增长,也得益于财税部门对税收收入和非税收入征管力度的加强。“十五”期间,全市税收收入累计完成1387亿元,占财政总收入的比重为81%;非税收入完成332亿元,占财政总收入的比重为19%。

二、优化支出结构,社会事业全面发展

“十五”期间,财政总支出分别突破100亿元、150亿元、200亿元、250亿元和300亿元。累计财政总支出1064亿元,其中,一般预算支出825亿元。全市各级财政部门积极调整理财思路,按照建立公共财政框架的要求,调整和优化支出结构,突出重点,有力保障了各项社会事业协调发展。

1、落实各项政策,充分发挥财政支持经济发展职能。“十五”期间市本级累计安排资金13.2亿元用于落实各类政策、引导产业升级、培育经济新增长点、鼓励技术创新、支持沿江企业大项目等;安排1.06亿元用于三产专项及贴息;安排0.81亿元用于外向型经济发展专项补助;安排0.54亿元用于旅游发展专项补助;从20*年起市本级每年还安排2000万元用于中小企业信用补助担保资金。五年来高新技术开发区、经济技术开发区和化学工业园区累计留成财力42.25亿元,促进了开发区的全面发展。

2、加大农业资金投入,促进城乡统筹发展。“十五”期间我市财政对农业投入累计26.7亿元,其中,水利投入22亿元;累计安排转移支付2.22亿元用于支持农村税费改革;从20*年起市本级每年多渠道筹集资金2亿元支持“绿色南京”工程建设;20*年、20*年两年共发放6709万元粮食直补资金。

3、扶持社会弱势群体,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一是保障就业再就业资金投入,落实促就业的各项财政政策。促进建立和完善再就业政策体系,鼓励和促进下岗人员自主创业,促进新生劳动力就业、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保障了困难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二是确保城乡最低生活保障资金的安排,做到应保尽保;增加救助资金的投入,支持完善救助体系。三是积极建立社保基金收支自求平衡机制,加大扩面征缴和清欠力度,确保企业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全市企业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五年累计收入193亿元;财政预算内安排社会保障资金从20*年的14.5亿元,增加到20*年的29.9亿元,年均递增20.5%。

4、发挥公共财政职能,促进教科文卫等各项社会事业协调发展。“十五”期间,全市预算内教育投入124.24亿元,主要用于教育布局调整、改造薄弱学校、厂校剥离补助、村小提升工程和资助特困生就学等;为缩小城乡差距,科学引导教育投入重点,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完善农村义务教育公用经费保障机制的意见》,设立教育扶贫专项资金,专项用于扶持经济薄弱地区教育事业发展;教育费附加新增财力向农村倾斜;深入开展了“助学券”工作。科技支出20.2亿元,主要用于科技研发、科技成果产业化,软件产业发展和自主知识产权工作等;文体广播事业费17.82亿元,主要用于“十运会”参办赛及配套场馆建设、广播电视设备数字化改造、打造精品剧目等;卫生支出44.75亿元,用于公共卫生支出、公共卫生单位设备购置、部分医院病房楼建设等。

5、切实保障政法资金投入,维护社会安全稳定。“十五”期间,全市公检法司累计支出66.6亿元,为政法系统履行职责提供了资金保障,改善了基层政法部门办公办案条件,为支持创建最安全城市、落实“科技强警”、“从优待警”等做出贡献。

6、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城市面貌焕然一新。“十五”期间财政累计投入135.66亿元用于支持我市城市建设及设施维护。一大批重点工程如期建成并投入使用,如玄武湖隧道、赛虹桥立交、南京长江二桥、三桥等道路桥梁以及南京地铁南北线一期工程等。

三、稳妥推进各项改革,财政管理水平不断提高

“十五”期间,各项财政改革深入推进,制度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依法行政、依法理财的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

1、进一步完善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

在中央和省对我市财政体制调整的基础框架下,20*年,我市对江南八区和两个开发区的财政体制进行调整,打破了按企业隶属关系划分市与区收入范围的做法,实行“属地征管、分税分成、保留基数、增量共享”,促进了市区两个积极性,促进了共同发展;20*年又按照积极稳妥的指导思想,进一步调整完善了现行市对区财政体制,在总体保证市级既得利益的基础上,进一步下放部分市保留企业(集团),实行增量共享,同时完善了激励机制,规范了转移支付制度,加大了市对区的扶持和倾斜。

2、部门预算编制改革逐步深化

“十五”期间,我市逐步推进预算编制改革,初步建立起一个以部门预算为依托的预算编制框架。在具体编制过程中,按照综合预算、零基预算的原则,采取“二上二下”的程序,逐年完善了基础信息库和预算编制软件开发等基础工作,根据财力可能逐年完善综合定额标准,在市级部门全面推进项目库管理。五年来,市本级110多个部门400多家单位编制了部门预算,各区县也结合实际全力推进此项改革。结合金财工程建设,规范内部管理,加强制度建设,出台了《南京市市本级部门预算管理(试行)办法》。

3、国库集中支付改革稳妥、有序推进

2002年,按照有关规定对预算帐户实行集中统一管理,对市级行政事业单位银行账户进行了全面清理,建立了一系列管理制度;20*年,市级全面实行了行政单位财政统一发放工资制度,并进一步完善了政府采购资金集中支付管理的模式;在政府采购实行集中支付和统一发放工资的基础上,20*年10月份,选择了市级6个部门计9家预算单位进行了第一批国库集中支付改革试点;20*年10月份,又对市级28个部门计35家预算单位进行第二批国库集中支付改革扩大试点;20*年起,分三批对剩余的75个市级预算部门及其所属预算单位全面实施国库集中支付改革,初步实现了财政资金的使用从事后监督转向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的财政管理监督。截止20*年底,市级109个一级预算部门计348家预算单位全面实施了国库集中支付改革,总体运行情况平稳。

4、政府采购制度改革进一步推进

“十五”期间,我市成立了市政府采购工作领导小组、政府采购管理办公室、政府采购中心等三个层次的工作机构,20*年在财政局内部设立了政府采购管理处;先后制定出台了40多个办法和规定,不断扩大政府采购范围,提高政府采购工作质量和效率,政府集中采购项目从20*年的18项扩大到20*年的55项,基本涵盖了南京市行政事业单位公务采购的主要方面,“十五”期间累计节约采购资金10.6亿元。

5、预算外资金管理进一步深化

20*年起,根据中央、省部署,将公安、工商、法院、环保、计划生育等执收执罚部门的全部预算外资金以及其他部门的部分预算外资金缴入国库,纳入预算统一管理。按照部门预算改革要求,编制包括预算内外资金及单位其他资金在内的综合财政预算。按照“收支两条线”的基本要求,加强银行账户管理,规范开户行为,推进收费票据的规范管理,20*年起实行票据管理员证制度和票据定期结报制度,到20*年,全市1000余名票据管理员全部通过培训持证上岗,实行票据定期结报的单位已扩大到50家。加强收费清理,抓好治乱减负,推进收费改革,规范收费行为,为下一步推进非税收入改革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6、农村税费改革逐步深入

20*年起,根据中央要求进行了农村税费改革,每年省财政安排2360万元、市财政安排3500万元补助区县财政;20*年我市全面免征农业税,市财政20*年、20*年,每年安排2000万元用于补助相关区县,对种粮农民实施粮食直补,两年共补助3100万元。与“十五”以前相比,全市农民共减负3.19亿元,人均减负122元,我市农民已基本没有负担。

第二章发展环境

“十一五”期间是我市“全面达小康、建设新南京”的攻坚决战期、重要机遇期和严峻挑战期,南京市财政发展所面临的总体环境是:机遇和挑战并存,机遇大于挑战。

有利因素主要是:

一是财政经济运行环境总体良好。从国际上看,经济全球化趋势深入发展,国际产业与资本转移将呈现规模扩张、领域拓展的总体态势,长三角地区仍将是外资投入的重点地区,服务业将成为新一轮外资投入的热点领域,将为我市充分发挥区位优势与产业优势,大规模地集聚先进生产力创造了条件。从国内和周边地区发展态势看:我国经济将处于较长的平稳快速增长期,国家将长三角地区确定为全国参与国际竞争的领头区域,长三角区域一体化进程将明显加快,我市作为长三角区域中心城市之一和南京都市圈的核心城市,有条件充分发挥东西双向集聚和辐射作用,不断巩固提升区域性中心城市地位。

二是全市财政、税收制度的基础和环境总体较好。从国家财政政策取向看,稳健的财政政策预计还将实行一段时间,各项财政工作仍将围绕着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公共财政框架进行,“十五”的改革与发展为“十一五”奠定了一个比较良好的基础。从税收制度看,现行税收制度体系将进一步改革和完善,包括:改革完善增值税制度,改生产型增值税为消费型;在适当降低名义税率水平的同时,实行统一的内外资企业所得税制度;继续完善个人所得税制度,实行综合和分类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税制;根据国内外油价变动等情况,择机出台燃油税;在条件具备时,适时开征物业税等;推进非税收入改革。这些税制改革虽然在短期内可能对税收增长有一定不利影响,但考虑到国家会在保证财政收入稳定增长的基础上推进,因此,我们面临的税收制度环境虽然政策含义多、结构变化大,但收入总量仍将较为稳定。

三是南京的经济财政发展具有比较坚实的政策基础。近年来,围绕“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这一目标,市委市政府先后出台了加快服务业发展、加快我市统筹城乡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等一系列政策和意见。十六届五中全会以后,市委、市政府又先后通过和出台了《制定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关于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建设创新型城市的意见》以及《关于构建和谐南京的意见》等政策意见。这些建议、政策和意见目标明确,内容丰富,措施有力,充满创新,不仅为“十一五”期间我市经济财政发展指明了方向,也为经济财政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政策基础。

我们也要看到,今后五年我市财政仍将会面临一定困难和压力。

一是财政收入持续大幅增长的难度加大。世界经济发展中仍有许多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国际竞争日趋激烈,战略性资源价格波动加剧,随着经济全球化程度的加深,给我市的经济发展不仅带来机遇,也带来竞争和挑战。国内城市发展势头也很迅猛,长三角区域发展格局正发生深刻变化,城市间围绕市场、人才、资金的竞争更加激烈,对我市的竞争压力也将增大。我市产业结构和经济结构不尽合理,石化、钢铁等支柱产业受宏观经济环境的影响明显;民营经济发展相对较慢;经济增长方式比较粗放,资源、环境约束矛盾较深;工业有效投入相对不足,经济增长后劲不足,制约发展的体制性矛盾仍然存在;城乡区域发展不够协调,部分区县仍然比较困难,城乡二元结构依然明显,郊县经济的发展存在很大的瓶颈和制约,城乡之间的公共服务水平尚有较大差距,产业结构布局的调整又使城区原有工业企业实行“退二进三”,造成城区的经济财政发展在一段时期内可能出现暂时性困难。在这样的环境下,财政增收压力大。

二是全市财政支出需求压力不断增大。加快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加强和谐社会建设、深化改革开放等方方面面都需要增加政策支持、增加资金投入,财力可能与需要的矛盾将继续存在。同时,社会经济等方面的风险有向财政集聚的趋势,县、乡镇级债务负担沉重,社保基金收支缺口、地方金融机构呆坏帐等,加大了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有可能转化为地方财政负担。

三是财政改革进入攻坚阶段,涉及多方面、深层次的利益调整;各区县之间税源转移矛盾比较突出,税收秩序有待规范,进一步推进改革任务艰巨,任重道远。

“十一五”及今后更长一段时间,对我市来说,既是迅速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的机遇期,也是各类矛盾交织、发展面临更多考验的挑战期。我们要以创新的思路推进财政工作和财政改革,既要充分利用各种有利条件,又要准确把握和解决好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切实促发展、促改革、促创新、促公平,更好地为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服务。

第三章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十一五”时期财政工作总体思路和指导思想: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市财政工作,充分调动各级财政积极性,发挥财政职能作用,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公共财政体系,依法行政、依法理财,继续深化各项财政改革,确保财政收入真实可靠平稳增长;进一步调整支出结构,支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促进城乡发展、跨江发展和五大中心建设,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更好地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南京服务。

围绕上述指导思想,“十一五”期间,南京财政发展的主要指标是:

1、财政收入。全市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年均增长13%左右,争取到2*0年达到400亿元,力争五年累计超过1600亿元。不断提高一般预算收入占GDP比重;逐步提高一般预算收入中税收收入的比重;稳步提高第三产业税收占税收总收入的比重。

2、财政支出。全市一般预算支出年均递增11%,争取2*0年达到400亿元。支出安排要充分体现促进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城乡统筹、跨江发展和五大中心建设。

3、财政安全。继续坚持量入为出的预算安排原则,确保全市各级财政预算收支平衡;提高防范债务风险能力,建立财政偿债专项资金;有效控制地方政府性债务规模,规范地方政府债务管理。

第四章发展任务

一、支持经济发展,做大财政蛋糕

坚持把服务于经济发展作为财政的重要任务,围绕“加快五个中心建设”战略任务,制定并落实好促进经济发展的各项财税政策,运用财政资金“四两拨千金”的作用,积极支持主导产业加快发展,促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提升经济发展水平,实现财政与经济良性互动,增强财政可持续增收能力。

1、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培育和做强市场主体。一是强化财政投入对自主创新的导向,制定和落实有关财税激励政策,建立和完善支持创新型企业发展的信用担保体系,通过设立市创投引导基金等手段,加快发展创业风险投资事业,确立企业在自主创新中的主体地位。二是加大对高新技术产业,特别是软件产业的扶持力度。三是支持产学研合作,促进科技成果转换,增强企业和产业核心竞争力。四是充分发挥政府采购政策功能,优先采购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装备和产品。

2、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支持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发展。一是围绕“工业是第一方略”的方针,贯彻落实好促进沿江开发、跨江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私营个体经济发展等各项政策措施,为企业创造公平竞争、健康发展的良好环境,发挥好财政资金和财税政策的导向作用,推动经济增长方式向内涵式、效益型转变;在继续扶持和服务具有战略优势产业的同时,推动软件、生物制药等新型产业发展;支持重点企业做大做强,鼓励在全国范围内争创行业的龙头地位,利用产业优势,形成产业集聚,带动相关产业的共同发展;加大对民营和中小企业的支持力度,通过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推动成长型的民营科技企业向工业园区和工业楼宇集聚,通过中小企业担保扶持资金进一步推动我市担保体系的建设;加大对困难企业的服务和扶持力度,分类指导,针对性地采取扶持、改制等财政措施,关注和挖掘隐性财源。二是把支持发展服务业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提高服务业占GDP的比重,运用财税政策,安排服务业引导资金,支持构筑高增值、多层次、广就业、强带动的现代服务业体系,特别是鼓励发展为制造业配套的现代生产服务业;发挥好南京市的地理优势,支持航运物流业的发展。三是支持都市工业园、总部经济等新型都市经济形态建设;加大对软件园的支持力度;鼓励和引导企业加大对循环经济、清洁生产项目的投入,支持节约型社会建设;促进外向型经济发展水平提高;积极引导社会资金投入,鼓励、支持非公经济发展。

3、依法组织收入,做大做优财政蛋糕。坚持科学发展观,依法组织征收财政收入,确保收入稳定真实增长,将经济发展的成果及时、准确的反映到财政收入上来。坚持依法征管,防止盲目攀比,落实好《市政府关于进一步规范财经秩序、加强税源管理的通知》精神,规范财税秩序,防止税收流失,为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抓住所得税并轨、增值税转型、财产税完善等税制改革的契机,积极做好我市税收结构优化工作,稳定提高税收收入比重,建立财政收入和财力稳定增长的良性机制,同时根据非税收入的改革进程,做好各项非税收入的征缴管理工作,增加地方政府可用财力。

二、继续规范政府间财政分配关系,促进区域统筹发展

围绕全市“跨江发展”战略,不断完善市对区县财政体制,规范政府间分配关系;通过完善和加大转移支付制度和力度,提高经济薄弱地区的财政保障能力,逐步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快我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

1、落实“跨江发展”战略。适应行政管理体制整合的要求,完善江北地区财政体制,按照“多予、少取、放活”的原则,加大对江北地区的政策扶持力度,同时按照“责、权、利”统一的原则,妥善处理江北各区与高新、化工园两个开发区间的财政利益分配问题,鼓励共同发展,促进资源的有效整合,增加江北地区发展的内生动力。

2、继续完善市对区县财政管理体制。按照财权与事权相匹配的原则,兼顾市级宏观调控能力和区县级的自我发展能力,在中央和省财政体制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市对区县的财政管理体制,结合各级财政的支出责任,理顺各级政府间的收入分配关系,促进共同发展。

3、继续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一是增强财政转移支付办法的科学性,既要体现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保障政府公共服务能力均等化的职能,又要发挥相应的激励作用,鼓励各地区增收节支、加快发展。二是继续扩大转移支付的规模,重点帮助经济薄弱地区缓解县乡财政困难,提高公共保障能力,提高地区间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三是不断优化转移支付结构,根据公共服务能力的实际状况和财政管理的规范程度,合理调整专项转移支付和财力性转移支付的比重,同时,建立监督评价体系,确保转移支付资金用于义务教育、公共卫生等基本公共服务,提高转移支付资金的使用效益。

4、探索新形势下市对郊县的支持模式。根据城乡统筹发展并结合下一步“省管县”改革,探索新形势下市区、郊县共同发展的新模式。对郊县继续给予政策、资金方面的支持和倾斜,充分利用市区经济和郊县级经济发展的各自特点,发挥好市区对郊县产业结构、技术、资金等各方的辐射作用;同时也充分利用好郊县在资源、土地等方面的优势,为市区的发展提供更广阔的空间。

三、加大财政支农投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贯彻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调整财政支农结构,加大支农力度,完善支农方式,整合支农资金,加强支农资金管理,建立健全资金使用全过程的监管体系和绩效评价体系,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积极探索财政支持新农村建设的有效途径,促进城乡统筹发展。

1、构建公共财政体制下的财政支农体系,支持农村公共事业加快发展。按照中央关于新增教育经费主要用于农村的要求,加大支持农村义务教育发展的力度,完善“以县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进一步完善农村义务教育公用经费保障机制。设立市级教育扶贫专项资金,用于扶持经济薄弱地区教育事业发展。对农村义务教育陈欠债务进行全面清查核实,制定鼓励化解债务的办法。支持农村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体系建设,进一步增加投入,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完善被征地农民和进城务工人员的社会保障政策。落实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政策。加大对农村科技发展、环境设施和文化建设方面的投入,继续做好为农村办实事工作。

2、支持农村经济发展,有效增加农民收入。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标,一是继续加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以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抗灾救灾能力。二是突出农业公益性投入,加快农业服务体系建设,进一步完善农业质量保障体系和农业标准化体系建设。三是进一步扶持农业龙头企业建设,加快农业专业合作组织和农民经济人队伍建设,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运用和推广,逐步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四是扶持农业特色产业,发展农业区域经济,重点扶持经济林果开发、旅游农业、特种水产等优势农业产业发展。五是继续完善乡镇工业园区建设,优化郊县经济结构,逐步扩大郊县经济总量,提高郊县经济素质。六是继续完善粮食种植、农机购置、农业新品种示范等财政直接补贴政策,全面推行各项涉农补贴“一折通”,做到真正让农民受益。七是建立起较为完善的农业保险体系,保护基础产业。

3、巩固和发展农村税费改革成果,推进农村综合改革。一是按照省财政的统一部署,积极稳妥地推进农村综合改革,加强监督检查,防止农民负担反弹;二是围绕“一取消、三改革”的要求,重点抓好乡镇债务清理工作和加强村级三项资金的管理督查,确保基层政权组织正常运转,保障农村社会稳定。三是完善新乡镇财政管理体制,积极探索建立城乡结合型公共财政。四是支持乡镇机构改革,鼓励乡镇机构精简和事业单位改革。

四、坚持以人为本,建设和谐南京

强化公共财政就是百姓财政的理念,坚持富民优先,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加大对困难群众的帮助,支持和谐社会的构建,加快我市全面进入小康社会的进程。

1、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改革收入分配机制。增加财政的社会保障投入,多渠道筹措社会保障资金,建立健全以政府为主体,企业尽责、公众自立、社会援助相结合的社会保障体制。继续完善包括就业、养老、失业、医疗、社会救助等在内的社会保障制度,使经济发展成果惠及广大群众。落实促进就业再就业的各项财政政策,调整支出结构,鼓励和促进下岗失业人员积极就业和自主创业;支持各项社会保险基金扩面征缴,切实建立基金的自求平衡机制。探索分类施保的办法,继续完善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等制度,做到应保尽保,确保资金及时足额发放。调整优抚对象抚恤补助标准,切实解决困难群众的生活问题;完善城乡医疗救助体系建设,逐步提高补助标准。筹集资金,落实住房补贴政策,完善城市住房保障制度。制定、完善和落实各项财税政策,引导金融机构发放创业贷款,健全面向中小企业的信用担保体系。发挥公共财政职能,提高城乡中低收入者收入水平,促进中等收入者比重提高。配合有关部门做好相关工作,逐步提高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标准。规范公务员职级工资制度改革和津补贴发放政策。

2、创建“平安南京”,加强载体建设。一是确保基层政权机构建设及政权运转的经费保障,逐步增加对公检法司的投入,推动全市公检法司建设均衡发展。二是安排必要经费支持“科技强警”,配合推进“金盾工程”、“天平工程”等重点项目建设,做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推进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加快实现“最安全城市”目标。

五、统筹兼顾,推进各项社会事业发展

按照公共财政的要求,着力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大力推进科教兴市和人才强市,努力把我市科教和人才优势转化为现实竞争优势;切实将环境保护作为公共财政支出重点,支持建立节能降耗生产模式,鼓励节约资源,增强资源环境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能力;加大公共卫生投入,支持医疗卫生事业发展。

1、坚持科教优先,支持科教事业内涵发展。按照建设成为全国重要科教中心的要求,一是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和教育均衡化。增加教育投入,强化公共财政对义务教育的保障责任,切实提高教师待遇,逐步实施免费义务教育。实施教育经费向农村和薄弱学校倾斜,缩小校际办学条件差距,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提高学校办学条件。加快建立教育资助体系,保障困难群众受教育的权利。二是完善促进自主创新的多元化投融资体系,健全以公共财政为引导的多元化创新投入机制,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三是构筑科技人才集聚高地,提供资金保障,强化各类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积极支持人才队伍建设,加大对科技创新人才、科技创业领军人物和优秀创新团队的奖励力度。四是加大对宣传文化事业的投入,逐步形成覆盖城乡的比较完备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发挥南京独特的文化品牌和文化优势,推动南京市的精神文明建设,形成良好的社会氛围。

2、突出环保优先,深入实施“绿色南京”战略。财政要增加对综合性、公益性强的重大环境建设项目的投入,继续围绕秦淮河、玄武湖等重点水域进行综合治理,建设一批污水截流、污染源全面达标排放、生态水位调节等水环境治理工程。从政策、资金上支持主城区内污染企业搬迁。全面推进生态市建设,增加安排资金,扶持生态农业、生态养殖发展。加强对城市自然资源的生态保护,规范矿产资源管理,把建设“绿色南京”和完善城市生态廊道更加紧密地结合起来。实行有利于资源节约的财税政策,支持循环经济发展,促进资源节约,努力把南京市建设成生态环境优良、绿色产业发达、绿色科技领先、绿色文化浓厚的东部城市绿色中心。

3、加大公共卫生投入,支持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支持社区卫生发展,规范医疗机构财政补偿方式。重点支持疾病预防、妇幼保健以及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加大对困难群体计划生育扶助力度,完善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政策,保证资金足额及时发放。

4、促进城市现代化建设,完善城市服务功能。一是继续推进投融资体制改革,优化城市建设资金支出结构,强化城市建设项目的前期工作,完善城市建设项目跟踪和决算审核制度。二是多方筹集资金,继续加大对城市建设的投入力度,全方位支持全市各项重点工程建设,争取至2*0年,逐步把南京建设成为充满经济活力、富有文化特色、人居环境优良的现代化中心城市。三是继续推进和完善城市维护管理新体制,建立全市统一的基础设施养护招投标市场,加强对业主和维护质量的考核,完善设施维护和污水处理的特许经营管理,推进江北两区和公园管理的改革,全面提高维护管理的质量和水平。

六、加强政府性债务管理,建立财政风险防范体系

按照财政部和省财政厅的统一部署,规范政府举债行为,增强风险意识,构建预警系统,提高财政安全性,促进财政可持续发展。

1、组织债务调查,逐步清理化解。通过定期统计和监控,把握债务规模、结构和风险状况,实行差别处理:未到期的,实行预警机制;新增债务要严格控制,实行动态跟踪管理;逾期债务,要分析原因,分类处理。在全面调查清理的基础上,制定切实可行方案,综合运用经济、行政、法律等手段,逐步化解债务。

2、推进债务预警系统建设,防范财政风险。对于直接显性债务风险要通过建立考核指标体系来构建地方政府性债务预警机制;对于直接隐性债务和或有债务,要打破部门界限,从全局和整体出发,全面预测和监测风险走向,通过在权责发生制下按现值由会计系统记录等办法加以监控,加强风险管理。

七、健全公共财政体制,不断提高财政管理水平

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及公共财政相适应的现代财政管理模式,加强财政管理,硬化预算约束。提高财政政策制定和资金分配的透明度和科学性;构建预算编制、执行、监督等环节相对分离的约束机制,细化预算编制、规范预算执行、强化财政监督,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增强财政资金安全性。

1、深入推进部门预算改革。建立综合预算为内容、零基预算为标准,绩效预算贯穿始终的部门预算体系。一是清理财政供给范围,加强预算部门的基础信息收集管理工作,依托财政供养人员信息管理系统,合理界定财政供给范围,细化支出预算的编制,完善综合定额标准,实现基本支出预算由财政统编,并逐步规范专项业务费管理。二是逐步建立预算项目评价和预算绩效评价体系。在全面推开项目库管理的基础上,逐步提高项目评估论证能力,加强项目实施和完成情况的考核、评价和监督,结合实际操作情况,研究制定部分支出项目的专项资金的绩效评价办法,不断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使预算编制过程与执行结果紧密联系、效果与效率相结合。三是推进政府收支分类改革。按照财政部的部署,实行既符合国情又符合国际通行做法的规范合理的政府收支分类体系,为深化财政改革、提高预算透明度、强化财政监督创造有利条件,推动政务公开,促进政府职能加快转变。

2、继续深化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进一步完善财政国库管理办法,优化国库集中支付的操作流程,进一步扩大直接支付的比重,加强对财政资金运行的监控;借鉴市级国库集中支付改革的经验、做法,积极稳妥推进区县国库集中支付改革工作;根据统一部署,逐步实行收入征缴改革,实行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推进财税库行横向联网工作,逐步实现财政、税务、人民银行的信息共享,加快税收入库和财政资金运行效率,进一步提高财政管理水平。

3、不断完善政府采购制度。理顺管理体制、完善运行机制、简化政府程序,不断扩大政府采购范围和规模。以现有的南京市政府采购网站为依托,建立全市统一的政府采购网,形成便捷、高效的信息平台,构建政府采购信息公开体系。加大公开招标力度,提高政府采购效率和服务能力,不断优化政府采购环境。做好集中采购机构从财政部门的分离和职能定位工作,真正实现管理职能与执行职能的分离。加大对集中采购机构、采购人和社会中介机构的政策和业务指导,做好对采购从业人员的培训和考核工作,切实履行好监管职能。

4、实行非税收入收缴管理制度改革。规范政府收入收缴和分配秩序,进一步拓宽理财领域,将非税收入纳入财政预算管理范围。一是改革非税收入的收缴制度,在规范收费项目、加强对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源(资产)有偿使用收入管理等基础上,强化票据源头管理,改革票据管理方式,实现以“票”管“收”和适时监督。二是研究制定非税收入管理办法,改变非税收入管理政出多门、职能交叉、管理松懈、资金分割的局面,将非税收入纳入财政整体管理范围,建立集中统一、职能分离、衔接有序、相互监督的新型管理模式,有序推进全市非税收入工作。三是继续深化“收支两条线”管理,结合非税收入收缴管理制度改革,逐步将所有非税收入统一纳入部门预算,与税收收入统筹安排、统一政策,统一标准,编制综合财政预算,不断增强政府宏观调控能力。

5、全面推进“金财工程”。一是立足长远,充分考虑政府收支科目分类改革要求,逐步统一财政各应用软件,建立覆盖财政收支管理全过程的综合信息系统,实现与省财政、区县财政和相关职能部门的联网;二是依托统一的大型信息网络,继续推进部门预算改革、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进一步完善政府采购制度,从根本上防止财政资金的体外运行和沉淀,提高政府财政管理决策的科学性,增大财政管理的透明度。

6、健全公共财政监督体系。宣传贯彻《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规范财政行为,进一步加强对财政资金使用规范性、安全性和有效性的监督。按照预算编制、执行、监督三分离的思路,逐步健全财政监督机制,规范监督程序,强化监督手段,构建对财政资金全面、系统、有效的监控体系,提高财政管理水平。启动财政“五五”普法,加强财政法制化建设。加强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加大会计监管力度,建立会计诚信体系。

八、加强干部队伍建设,进一步提高理财能力和水平

通过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加大干部培训力度,积极稳妥地推进人事制度改革,深化党风廉政建设,努力打造一支综合素质过硬,能担负起实施“十一五”规划财政目标重任的干部队伍。

1、增强依法行政、依法理财能力。认真贯彻落实《行政许可法》等法律法规,切实把依法行政、依法理财贯穿于各项财政工作中。提高财政执政能力,加强财政执法工作,及时发现和纠正违反财税法律、法规的行为,有效保障财政改革和财政管理顺利推行,维护财经秩序;树立科学发展观,正确运用法律手段和经济手段,充分发挥财政宏观调控作用,为地方经济健康运行保驾护航。

2、规范干部任用管理。进一步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完善干部选拔任用机制,营造“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用人环境。稳步实施干部轮岗制度,形成充满活力的干部流动机制。推动市和区(县)两级财政部门互派干部工作,把干部放在艰苦的环境中学习锻炼。加大年轻干部的培养力度,使优秀年轻干部脱颖而出。

3、加大干部培训力度。加强政治理论和财经业务培训,注重职业道德教育,提高干部的政治素质、道德素质、业务素质。积极做好公务员初任培训、任职培训和更新知识培训,切实提高干部的岗位技能。鼓励干部参加在职学习,提高干部专业理论水平。

4、积极开展财政调研工作。要立足于为实际工作服务,具有实用性和可操作性,紧紧围绕“两个率先”,富民强市和财政改革与发展目标,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不断探索新思路,能够为领导决策提供更多更好的依据和建议,解决新问题。

5、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坚持教育在先,标本兼治,构建党员干部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进一步加强制度建设,初步形成用制度管权、用制度管事、用制度管人的机制。通过构建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防体系,进一步树立廉洁财政的良好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