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管理局住房建设计划

时间:2022-06-03 06:22:00

导语:房屋管理局住房建设计划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房屋管理局住房建设计划

一、编制的目的和依据

编制**年住房建设计划,既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建立符合我国国情和**实际的住房建设和消费模式的客观需要,又是调整住房供应结构、稳定住房价格,促进房地产市场持续健康稳定发展的必要途径,更是强化政府住房保障职能,切实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的重要措施。

编制**年**住房建设计划的依据是:本市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市住房建设规划(2006-2010年)》、《**市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发展规划(**—2012年)》。

二、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市九次党代会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思想,进一步贯彻中央宏观调控政策,坚持以居住为主、以市民消费为主、以普通商品住房为主,进一步完善诚信、规范、透明、法治的房地产市场体系和分层次、成系统的住房保障体系,以保障广大群众的基本住房需要为重点,切实调整住房结构,合理引导住房消费,确保广大群众住有所居。**年住房建设坚持以下四项原则:

1、坚持与市民多层次的住房消费需求相适应。进一步完善住房供应政策,优化供应结构,加大中低价位、中小套型普通商品住房供应;积极推进住房保障体系建设,重点加快经济适用住房和廉租住房建设,不断适应市民梯度消费、逐步改善的住房需求。

2、坚持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和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建设的要求,努力使住房建设的规模和结构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

3、坚持与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城市建设相一致。以“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为导向,坚持土地资源节约集约、高效利用,加大闲置土地消化和利用的力度,大力推进节能省地型住房建设,降低资源和能源消耗,使住房建设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相协调。

4、坚持与房地产市场调控相结合。以实现房地产供求总量基本平衡、结构基本合理、价格基本稳定为目标,坚持市场主导与政府调控有机结合,不断提高市场调控和管理水平,促进房地产业持续健康稳定发展。

三、主要目标

根据“十一五”**住房建设规划和**年**住房需求,特别是解决低收入和中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的实际需要,结合**年年底前已供住宅用地和住房建设的开发情况,**年**住房建设的目标是:

1、建设总量和结构

**年住房建设施工面积6950万平方米。其中,**年结转的住房建设施工面积4950万平方米;当年新开工住房面积约**万平方米。按照中央关于调整和优化住房供应结构的要求,**年积极扩大中低价位、中小套型普通商品住房的新开工住房数量,其中,新建、配建经济适用住房和廉租住房400万平方米。

2、供应总量和结构

**年竣工住房面积(含配套商品房)约2500万平方米,在建及新开工住房(含配套商品房)建设项目中预计可达到预售标准的面积约**万平方米。同时,根据《**市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发展规划(**-2012年)》,**年将新增廉租住房受益家庭2万户,累计受益家庭达到5万户。为此,要通过将一部分配套商品房转化为廉租房源,并收购部分中低价位、中小套型普通商品住房、房改售后房和公有住房,筹措一批廉租住房实物配租的房源,扩大实物配租比例。

3、土地供应

**年住宅用地供应800—1000公顷,其中经济适用住房和廉租住房用地不低于20%。

四、建设布局

按照“总量控制、区域平衡、项目落地”的总体要求,以集中建设的经济适用住房和廉租住房项目为重点,加快落实住宅建设项目,确保住房建设计划顺利实施。

1、各区县新开工和竣工住房面积

**年,本市浦东、黄浦、卢湾、徐汇等10个中心城区,住宅新开工和竣工面积分别占全市住房开工、竣工面积的30%左右;宝山、闵行、嘉定等近郊区,住宅新开工面积和竣工面积分别占全市住房开、竣工面积的26%左右;南汇、松江、青浦等远郊区县,住宅新开工和竣工面积分别占全市住房开、竣工面积的44%左右。

五、主要任务

**年,是落实本市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发展规划的启动年,也是实施“十一五住房建设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要结合住房建设计划的实施,及时研究解决住房建设中出现的新问题,尤其要加强经济适用住房和廉租住房的制度建设,着力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

1、加强住宅用地管理,优先确保经济适用住房的土地供应

加大土地供应的调控力度,加快住房用地供应节奏,保持住房供需的基本平衡。一是优先保证经济适用住房和廉租住房的土地供应。各区(县)在未完成经济适用住房年度土地供应计划前,不得供应商品住房用地。二是严格执行国家有关调控政策,继续停止别墅类房地产开发项目的土地供应,严格限制低密度、大套型住房的供应比例。三是细化土地出让前置条件、在土地招拍挂文件、土地出让合同中,严格规定住房建筑套密度、住房面积净密度、套型结构比例和建设进度计划等要求,加大住房建设进度和供应结构的监管力度。

2、加快经济适用住房建设,优化住房供应结构

在建设机制上,要按照“政府主导、市场运作、市区联手、定向供应”的原则,实行管办分离,并明确市和区县分工。市政府主要负责统一规划、统筹协调;区县政府主要承担具体组织实施。一方面,要通过集中建设和在普通商品住房项目中配建的方式,加快经济适用住房建设和供应。另一方面,要完善经济适用住房项目周边区域的市政、公建配套设施,与经济适用住房项目同步规划、同步设计、同步建设、同步交付。在供应机制上,完善申请、审核、公示和登记轮候办法,建立登记轮候册,实行轮候分配的制度。

3、积极筹措房源和完善廉租住房制度,扩大政策受益面

按照国务院24号文件和建设部《廉租住房保障办法》的精神,结合本市**年以来推进廉租住房建设的实际,加快修订《**市廉租住房保障实施办法》,着力完善廉租住房制度。要按照以区县自筹为主,市级统筹作适当补充的原则,建立健全廉租房源的筹措机制,通过收购、新建、配建等方式,多渠道筹措廉租实物房源,逐步扩大实物配租比例。同时,一要完善廉租对象收入认定的动态调整机制,不断扩大政策受益面,加快实现“应保尽保”。二要健全实物配租和退出机制。

同时,加快建立住房租赁新机制。一方面要建立全市统一、市区联动的保障性住房租赁服务平台,加强区县层面的租赁服务功能,提供便民服务。另一方面,要抓紧研究制订租房贴费政策,支持和鼓励低收入和中低收入家庭更多地依靠租赁解决住房问题。

4、推进旧区和旧住房改造,多渠道改善居住条件

加大力度,加快推进旧区和二级旧里以下房屋改造。尤其要以居住环境差、居民改造愿望迫切的成片二级旧里以下房屋为重点,加快旧住房拆除重建改造试点,积极探索旧区改造的新机制、新办法、新途径。在此基础上,针对建筑结构差、年久失修、基本达到使用年限的旧住房,要按照政府主导、市区协作、合力推进的要求,加快研究制定拆除重建改造的政策法规、技术规范和配套措施,分类指导,综合推进。

积极落实旧住房综合改造。坚持“拆、改、留”并举,采取平改坡综合改造、成套率改造和“拆落地”整体改建等多种方法,切实改善广大居民的居住条件。

同时,按照“政府主导、统筹规划、单位负责、市场运作”的原则,完善相关工作机制,逐步改善来沪从业人员居住条件。

5、转变发展方式,推进节能省地型住宅建设

在节地方面,在保障住宅适用性的前提下,降低套均用地面积,促进土地资源节约集约利用;节能方面,在严格执行新建住宅节能50%国家标准的基础上,**年试点推进节能65%的标准,全面推进建筑围护结构保温节能技术,大力推广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利用;在节水方面,重点鼓励采用节水型器具和新建居住区雨水收集利用新技术;在节材方面,积极推进工业化、装配式的住宅装修方式,提高全装修住宅在新建商品住宅中的比例。

要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央“国八条”和“国六条”等关于房地产市场调控的各项政策措施,加大调控力度,严格执行国家有关个人住房消费贷款政策,严格执行房地产市场外资准入和管理规定,合理引导住房消费,控制投资需求,抑制投机需求。

六、保障措施

1、建立住房建设计划实施的分级负责制。强化各级政府、各相关部门对住房建设的管理责任。市政府主要负责政策制定和统筹协调;区县政府负责项目的落实和计划的具体实施。

2、加强住房建设项目的全过程管理和监测力度。加强项目开工前的审批管理,在项目审批、土地供应、规划审批、设计审查等环节,加强动态管理,健全日常监测制度,按照交易前、交易中和交易后三个阶段,有重点地加强跟踪管理。同时,深入开展房地产市场秩序专项整治,严厉查处房地产市场中的违法违规行为,规范房地产市场运行秩序。

3、加强住房建设的政策研究和法规建设。在严格执行国家调控措施的同时,结合本市实际,加强对房地产市场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的研究,并以此为基础,加强房地产法规建设,完善相关管理办法和措施,促进房地产市场管理的规范化和法制化建设。

4、完善房地产统计和信息披露制度。在并严格执行住房建设规划、年度计划的同时,建立健全统一的房地产信息制度,定期住房项目开竣工、销售以及有关政策等地产市场信息,通过引导市场预期,促进住房理性投资和消费,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有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