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监管局工作总结

时间:2022-03-03 16:24:45

市场监管局工作总结

(一)工作完成情况

1.食安工作有力推进。(1)落实食品安全党政同责。制定并印发了《区2021年食品安全重点工作安排》、《区食品安全放心工程建设攻坚行动工作方案(2021—2023年)》和《区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工作制度》,召开了2021年区食品安全委员会全体会议,调整区食品安全委员会组成人员名单。(2)全面加强进口冷链食品市场监管。一是强化冷链食品常态监管和应急处置。严格落实报备制度,大力推广应用“冷链食品追溯平台”,截止目前,平台共注册83家企业,录入产品信息272批次、索证信息179条、进销货台账398条。二是加强冷链食品监管仓运行管理。制定《区进口冷链食品核酸检测工作方案》、《进口冷链食品冷库(集中监管仓)工作流程》。监管仓开仓运行以来,食品生产经营单位采购报备101家,涉及牛板腱、牛后胸、越南黑虎虾、北极贝、三文鱼、蓝米吉稀奶油等进口冷链食品6个品种。报备数量52496.426公斤,累计核酸检测3215组,均为阴性,确保冷链食品安全。三是深入做好线上和线下排查。截止目前,共出动执法人员4501人次,排查食品经营户9740家次,其中:农贸市场1681家次,冷冻库804次,超市818家次,餐饮服务单位5886家次等。共对38批次未经报备的从国外进口的冷冻肉类和水产品5652.08公斤进行下架暂停销售处理,经区疾控中心检测,检测结果均为阴性。四是强化执法办案对进口冷链食品监管的支撑保障作用。截止目前,共立案查处10起,已结案7起,罚没金额20.06万元。(3)积极推广“食安”品牌建设。制定并印发了《区食品安全委员会关于推进“食安”品牌建设的实施方案》(食安委〔2021〕4号)和《区关于宣传推广应用食安品牌建设及评价标准的通知》,拟定了区“食安”品牌培育计划表(2021-2025年);推进市天润发超市有限公司和市区滨水新安人家酒楼申报“食安”品牌工作。(4)做好防范野生蘑菇中毒工作。组织主流媒体,播发食品安全相关新闻数10篇,向村(居)民发放《关于预防野生蘑菇中毒致全区市民朋友的一封信》,向家庭“一对一”深入宣传食用野生蘑菇的危害,禁止加工食用野生蘑菇。(5)开展食品安全宣传周活动。在新安菜市场(阳湖)举行2021年区食品安全宣传周启动仪式,同时开展食品安全“你点我检”活动。

2.药械安全全面保障。(1)全面加强药品安全监管。一是开展中药饮片集中整治工作,上半年累计检查中药饮片经营和使用单位125家次,限期改正14家。二是开展全区新冠病毒疫苗质量专项监督检查工作,共出动执法人员45人次,对全区1家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及8家新冠病毒疫苗预防接种单位的疫苗储存、运输、使用质量管理情况开展专项监督检查,并将检查结果及时通报卫健部门。三是继续开展药械质量安全“春风行动”等各项专项检查,共巡查药械经营使用单位215家次,责令改正3家,当场处罚2家。2.全面开展医疗器械安全监管。结合年度无菌植入医疗器械专项检查、清网行动,共检查医疗器械经营企业41家次,限期改正1家;检查医疗器械使用单位10家次,当场警告处罚1家。3.全面强化药械不良反应监测。2021年,共收到药品不良反应报告总数455份,其中新的/严重的报告占55%;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报告总数141份,化妆品不良反应报告数10份,未发现药械化群体不良反应事件。

3.特种设备安全全力维护。制定并印发了《关于印发2021年度区特种设备监督检查计划的通知》,有序地开展特种设备日常监督检查,截止目前,共出动检查人员350余人次,检查特种设备使用单位173家次,抽查特种设备200余台次,发现隐患3个,已督促使用单位整改完毕。对辖区内仅有的1家气瓶充装单位(市石油液化气总公司)进行现场检查5次,出动检查人员12人次。积极推进信息化充装进程,截止目前,已经完成了48284只液化气瓶的信息化录入(充装)工作,气瓶安全状况得到进一步提高。加大春节等节假日及建党100周年等重点时段大型游乐场等人员聚集场所的在用特种设备检查共检查特种设备使用单位87家次,出动检查人员190余人次,抽查设备90余台次,未发现特种设备重大安全隐患。

4.知识产权工作稳步推进。(1)全区专利的“发明量、授权量、转化量”有较大提高。1-10月我区专利专利授权量459件,其中发明授权量57件。我区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已达11.3件。(2)商标注册情况良好。今年来充分发挥政务中心商标受理窗口作用,积极引导和服务各类市场主体及时注册商标,保持商标注册持续增长,服务市场主体创新创造创业发展。截至到三季度,全区有效注册商标5946件,每万户市场主体注册商标拥有量超过1677件。(3)积极开展品牌创建工作。组织并指导同聚食业集团有限公司申报2021年省商标品牌示范企业。

5.质量提升行动持续推进。(1)扎实开展“四个一”质量提升行动,确定九龙科创园和市金太阳凯利市场咨询服务有限公司家居服务为“一园一品”。(2)组织推荐品牌创建。推荐申格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申报第六届政府质量奖,推荐百大申报皖美品牌示范企业。(3)开展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制定《区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工作实施方案》并成立工作领导小组。2021年3月1日在九龙低碳经济园区正式挂牌成立“区一站式质量服务站”。(4)积极推行首席质量官制度。目前,全区40家规上工业企业已完成首席质量官聘任工作。

6.营商环境深度优化。深化企业开办改革,持续优化企业开办“一网通办”服务能力,实现企业登记、公章刻制、申领发票、员工参保登记、住房公积金企业缴存登记、银行预约开户等事项“一网填报、合并申请、一次办理”,进一步整合企业开办所需材料,压减到一套6份以内,落实“一次采集”企业开办信息。加快推进“电子营业执照、电子印章、电子发票”应用,实现企业开办零成本,提供5枚印章刻制“免单”服务。推进“证照分离”改革全覆盖试点,自今年3月1日起在区范围内开展“证照分离”改革全覆盖试点工作。持续推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工作机制,目前,全区22个部门已完成“一单两库”建立并导入综合监管系统,开展了“双随机、一公开”工作培训会,召开了区“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工作新闻会。截止2021年10月份,全区市场主体总量共35612户,同比增长7.79%。其中,企业累计9823户,同比增长7.06%;个体工商户累计25717户,同比增长8.1%;农民专业合作社累计72户,同比减少0.04%。

(1)豆制品加工示范区建设工作成效好。食品小作坊示范区建设是今年市、区食安委重点工作。我局突出以产业振兴推动乡村振兴的主旋律,结合实际,按照“标准引领、一村一品、一坊一策、多维监管”的工作要求,抓好示范区建设。今年年初,我局选取光镇现有豆制品小作坊集中产业区域作为食品小作坊集中加工示范区建设,辖区内目前现有豆腐作坊23家,从业人员200余人,年产值近2000万元,全村每年消耗黄豆2500余吨,户均纯收入约30万元。目前该村豆制品在中心城区市场份额占有率达70%左右,销售地以区为中心点向周边省、市辐射,其中每年销往上海、杭州、温州、合肥、歙县、绩溪、旌德等地产值达1000余万元。目前已有“小阿东”“花山谜窟”“千里香”“菱络小馋猫”4个茶干品牌,另“新安玉脂”“香香”两个品牌商标正在申请中。我局在整治提升的基础上,选取示范区内7户作为食品示范小作坊提升改造培育对象,目前已达到示范小作坊标准。11月2日,全省食品生产企业和小作坊高质量发展现场会在召开,现场观摩了我区打造豆制品加工示范区,展示了我区示范区和示范小作坊建设成果,获得了省市领导充分肯定,市市场局还地发出了表扬信。

(2)放心消费创建工作成效明显。开展放心满意消费创建工作,深入开展“满意消费长三角、放心消费在”品牌创建活动,以“满意消费长三角放心消费在”开展线下无理由退货承诺暨纪念“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活动,“老街放心满意消费街区”创建活动启动仪式。引导区99家实体店承诺线下无理由退货,1家企业承诺“长三角实体店异地退换货”;引导“老街放心满意消费街区”申报省放心满意消费示范街区培育创建,设立12315消费维权服务站5家,“ODR”企业4家,老街开通“云调解”,组建老街商会,建立12315消费维权服务站,开通多部门联席的12315消费维权联调平台,完善市场监管、公安、司法、消协、商会、维权站等多位一体的“大维权、大调解”体系,提高老街消费维权效能,参创单位达277家,首批认定放心满意消费示范单位20家。

(3)中心城区集贸市场计量器具统一监管显成效。2021年5月20日,全市集贸市场计量器具“五统一”工作推进现场观摩会在举行。区市场监管局立足服务和改善民生,在全省率先推行集贸市场计量器具“五统一”监管模式,统一采购电子计价秤710余台,按照各菜市场在册经营户数量进行统一配置发放,全面提高集贸市场计量器具综合监管水平,有效维护市场计量秩序稳定,取得较好的社会效果。

(二)存在的不足和原因

1.万人发明专利动态(增长率或提高百分点)分值低。虽然三季度我区发明授权量较大,共49件,但与去年同期45件,增长10.88%,动态(增长率或提高百分点)增长缓慢、分值低,对我区的排名有严重影响(比如:今年7件,但与去年同期2件,增长100%,其占全市排名第一)。原因:一是人口数增长。今年7月开始按2020年底的新人口数计算。我区人口数增长,而且是唯一增长的区(其他区县人口数在骤降),更加影响我们在全市考核的排位。二是拥有高价值发明专利的企业数少(14家,其中两家的专利还是我区引进的10件专利),高价值发明专利专利拥有量少。

2.监管人员和执法要求不匹配。原因:一是监管人员补充不足。市场局监管人员每年都有退休和调出,到目前工作岗位空缺达9人;加上市场监管业务的拓展和新业务的并入,专业监管人员缺乏,需要及时通过招聘或购买社会服务解决监管人员不足。二是监管人员能力不足。市场监管综合行政执法涉及生产经营各环节的登记管理、侵害消费者权益、不正当竞争、传销直销、电子商务、产品质量等多个领域,涉及的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较多,人员年龄偏大,学习理解认识能力下降。三是监管业务培训不足。受疫情影响,近两年省市局大幅度减少了干部业务培训,目前单靠区县级培训远远满足不了执法需求。

3.食品安全经费投入难以适应监管要求。原因:自2020年起,省市级财政不再安排区县级的食品安全监管专项经费,仅靠我区财政投入势必影响到了全区食品安全监管工作。今年以来,省、市先后下达了食品快检室扩项、食品小作坊“一十百千”整治提升等重点刚性任务,这些工作都是市委市政府今年食品安全考核项目,需进一步加大食品安全监管经费的投入。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1.抓好食品安全工作。做好进口冷链食品常态化疫情防控,认真贯彻人物同防要求,建立健全网格化管理体系,深入做好冷链食品隐患排查,压紧压实防控责任,织密织牢疫情防控“最后一公里”防线。扎实开展保健食品行业专项清理整治行动。打击欺诈和虚假宣传、虚假广告、传销等违法犯罪行为;加强婴幼儿配方乳粉、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及未成年人、老年人相关食品安全监管执法。按照全省统一部署,积极推广“食安”品牌建设,协助我区申报“食安”品牌的企业完成创建任务。

2.推进药械化工作。对照年度考核细则逐一做好补缺补差工作,做好迎检档案整理工作,加强药安委多部门协同,共同做好市药安委对区药安委的考核工作。疫情防控工作需要持续再发力,加大对药店的巡查力度,严格落实佩戴口罩和进店扫码制度。同时加大涉疫药品、口罩质量检查,依法严厉打击药品安全领域违法行为。

3.多方并促,提升发明专利申请量。一是培育专利优势企业,开展发明专利“清零”行动。抓住2021年有限时间,以全区36家规上企业为重点,开展发明专利“清零”行动。二是区域联动,资源共享。落实区市场监督管理局与区九龙低碳工业园联合开展了科技创新、知识产权保护政策宣传座谈会精神。三是推进“校企合作、产学共赢”。积极推进与学院开展产学研合作,通过合作,学院利用企业的生产条件,提高学校的科研能力。

4.推进优化营商环境工作。进一步推进办理企业开办便利性,推进信息共享,扩展企业开办办理渠道,推广利用电子营业执照同步发放电子印章,规范电子印章的管理和使用,落实国家有关“一址多照、一人多企、一企多户”要求,合理调配窗口人员,多措并举,持续提升企业开办便利度,提高群众办事获得感。同时加快推进企业电子档案系统建设,为下一步全省开通企业档案“容e查”服务打好基础。同时,按照文件要求,积极宣传简易注销,推广普通注销全程网办,打造市场主体退出便利化渠道。

5.抓好特种设备安全监管。继续开展承压类特种设备隐患排查专项治理“回头看”,针对发现的隐患,督促企业及时整改。进一步落实特种设备安全生产使用单位主体责任,积极开展特种设备生产使用单位自查自纠整治工作,严格落实“一单四制”,按制度要求完成重大事故隐患的治理工作。

6.继续实施质量提升行动。启动区政府质量奖评审工作,创建2家皖美品牌示范企业,提高企业的品牌意识和品牌竞争力。加强产品质量监管,对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获证企业实施全覆盖监管,结合重点时段、重点产品做好各项专项整治工作。规范检验检测和认证工作,开展检验检测机构监督检查,督促落实不符合项整改,完成1次认证活动检查。加强计量专项监督检查,重点对医疗卫生、安全防护、贸易结算、环境监测等涉及民生计量领域,组织开展计量专项监督检查;严厉打击计量欺诈等违法行为,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