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服务体系改革与建设工作会议讲话

时间:2022-03-04 03:27:00

农业服务体系改革与建设工作会议讲话

一、要站在讲政治的高度认真抓好基层农业服务体系改革与建设工作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摆在各级尤其是基层党委、政府面前的一大难题。农业兴则百业兴、农村稳则全局稳、农民富则全民富。新一届党中央、国务院始终把关注“三农”问题、化解“三农”难题作为全党全国工作的重中之重,粮食安全、农村稳定、农业现代化建设,一直都是近年来持续关注的焦点和热点。其间,20*年、20*年连续两年以中央1号文件等形式颁布实施了一大批含金量很高、操作性很强的政策措施,比如降低农业税率、免征农业税、实施退耕还林政策、实行粮食补贴、良种补贴、农机具补贴等,同时也加大了对农业服务体系建设的力度,使农民从中得到更多更大的实惠,使从事农业农村工作的同志们增强了服务“三农”、奉献“三农”的信心,使农业农村经济得到了稳步发展年、农村面貌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市委二届七次全会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专题研究了全市“三农”工作,作出了《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步伐的决定》,发出了新阶段新时期城市带动农村、工业反哺农业的“三农”工作总动员。在这种形势之下,县委即时召开了十一届六次全会,紧密结合垫江实际,系统研究了全县的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农村投入等一系列问题,这为我们抓好当前及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的“三农”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提供了有力的保障。随着这些会议精神的贯彻和有关政策措施的落实,我们进一步从资金、项目、规划、布局、体系等方面增大了对“三农”的投入,比如在“十一五”规划中的水利枢纽工程建设、农业综合开发工程、畜牧、蚕桑、果蔬3大农业产业化支柱建设、完善农村第二轮土地承包合同关系等诸多工作中,县委、县政府均高度重视,采取切实措施积极推进,确保了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

我们今天召开的全县基层农业服务体系改革与建设工作会议,虽从会议主题来看是一个专题会议,但从全局和政治的角度上讲,这将一个非常重要而且必须高度重视的会议。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基层农业服务体系其内涵和外延对于新时期新形势下的“三农”工作的极端重要。基层农业服务体系是振兴农村经济、加快农业技术的普及应用,发展高产、高效、优质的现代农业的基本力量。我县现行的基层农业服务体系是多年来伴随着农业农村经济发展而发展起来的,在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推广普及农业先进实用技术、提高农产品产量质量和增加农民收入,以及服务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植树造林、保护自然资源等方面都发挥了积极而有效的作用。但是,目前的基层农业服务体系基本格局是在计划经济时期形成的,虽然在历次改革中也逐步得到了优化和调整,但随着农业农村经济的逐步开放、市场化程度和组织化程度的提高、乡镇机构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基层农业服务体系正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和新矛盾,已不能完全适应新形势“三农”工作的需要。其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机构设置、发展历程久,人员数量较多;文化程度、专业人才比例、技术职称低;管理分散,效率低下;经费保障严重不足,机构运转十分困难等等。基层的同志也经常反映,现在的基层农业服务体系,基本上是“线断、网破、人散”的局面,这种现象在全市也比较普遍。进行基层农业服务体系改革与建设就是要迅速改变这种状况,尽快促进农业服务体系与“三农”工作的有机结合。同时,进行基层农业服务体系改革与建设也是市委、市政府的统一安排部署,是全市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面临新的形势下做出的一项重大决策。认真抓好这项工作的组织实施,是我们贯彻市委二届七次全委会、县委十一届六次全会精神,高度关注“三农”工作,花大力气逐步化解“三农”难题的具体体现,是检验各级各部门尤其是基层政府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必然要求。

因此,各级各部门各有关单位一定要站在讲政治、讲大局的高度,站在高度关注“三农”、积极支持“三农”、切实服务“三农”的高度,站在发展壮大农业农村经济和特色产业促进农民增收致富的高度,站在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高度,上对市委、市政府和县委、县政府负责,下对广大基层农业服务工作者负责、对广大农民群众高度负责的态度,不折不扣地完成好这项重大政治任务和紧迫工作,确保基层农业服务工作者满意、广大人民群众满意、社会满意和上级满意,达到基层农业服务改革与建设工作“优化整合、方便群众、促进发展”的目的。

二、要从加快全县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深度积极稳妥地推进基层农业服务体系改革与建设工作

这次会议之前,我们已经作了专题研究,这项工作具体怎样操作实施、如何保证顺利推进等关键问题、关键环节,序满同志已经讲得很多很细了,我不再重复。我想强调的是,这次服务体系改革与建设,要始终围绕全县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目标任务、规划布局和手段措施来进行,全县涉及到25个基层农业服务体系和400多名基层农业服务工作者应当从这次改革与建设工作中发掘出新的工作思路,展现出新的精神面貌,激发出新的奋斗热情,最终促进全县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农民增收和农村稳定,确保县委十一届六次全委会制定的“三农”工作目标任务的圆满实现。要实现这些目标,我看,总体上要做到三句话,那就是:“围绕重点建中心、强化素质调人员、抓好服务保经费”。

(一)围绕重点建中心。这里的重点有两层意思:一个是这次改革和建设工作的重点是打破原来基层农业服务体系单独建站的格局,围绕服务整个农业农村经济,组建综合性的乡镇农业服务中心。另一个重点就是在组建农业服务中心的过程中,要结合本乡镇本地区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实际,突出重点产业、重点区域、重点环节,围绕这些重点分离出中心的公益性职能和经营性职能,经营性业务要剥离出来交给市场,农业服务中心只承担为农业农村经济和广大农民群众提供公共服务品的职能职责。组建“中心”,不仅仅是人员、资产组合的问题,更涉及到产业优化升级的问题。要通过组建中心这个契机,充分整合产业发展资源,合理分配资源基础,不断提高服务效率和水平,有效促进本地区本单位农业农村经济工作的顺利开展。在这个过程中,要科学合理、实事求是设置岗位,不搞一刀切。我们不要求每个乡镇都要设置所有的岗位,而是要根据实际来设置,可能有的乡镇这个岗位多一点,那个岗位少一点,或者有些岗位可以设置兼职,不搞专职,只要有利于工作,我看都可行。为了把作为全县支柱产业的畜牧产业做大做强,对乡镇畜牧兽医服务这一块我们采取的是统一进“中心”,单独建站的模式,其原有的人、事、物、财、权相对独立,在中心的统一管理下独立开展服务工作。

总之,组建中心既要立足当前、突出重点,也要着眼长远,符合特色,通过服务中心岗位的合理设置,达到促进乡镇特色优势产业健康蓬勃发展的目的。

(二)强化素质调人员。这次基层农业服务体系改革和建设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优化农业服务队伍素质、提高为农服务水平。为此,为了确保改革的顺利进行,保持人员的相对稳定,我们将乡镇现有的纳入县机构编制管理的农技、水利水保、农机、林业、畜牧兽医、水产等农业事业单位人员纳入了改革范畴。但是,在现有的人员当中,非专业技术人员、工勤人员的比例还很大,人员素质高低不一,要达到改革的目的,充分发挥好“中心”的公共服务职能,就要加强对现有人员强化教育培训和规范管理,不断提高其服务“三农”工作的水平和能力。

一是要加强教育培训。县级各主管部门特别要抓好对基层农业服务体系人员的技术培训,不能因为这次改革,以为都是乡镇的事情,以为组建“中心”不便工作联系,在业务指导、工作安排上就产生推诿、松懈现象。虽然改革是涉及基层农业服务体系,但需要县级主管部门投入相当大的精力,这也是部门的职能职责所在。今后,县委、县政府将把基层农业服务体系人员的教育培训工作作为对县级有关部门年度目标考核的主要内容。请各部门的同志们务必高度重视。

二是要加强规范管理。服务“中心”人员纳入财政供给,实际上就是“拿钱养人”,进入中心的工作人员就要会干事、能干事、干好事。因此,要加强对“中心”人员的管理和考核。要实行全员聘用制,对现有人员三年一聘,通过业绩、绩效等考核,来增强人员的责任感、使命感,促进人员改进服务质量,提高服务水平。在对人员的考核评价中,要坚持乡镇考评、部门考评、群众考评三结合原则,确保考评的客观、公正。考核评价工作细则,由人事局牵头,会同农口各部门、监察局在今年年底前制订实施。同时,各乡镇及“中心”负责人要对各岗位工作人员进行规范性日常管理,统筹协调好农业服务中心的业务工作,建立健全人员激励奖惩机制,提高工作效率。在岗位明确、分工明确的前提下,针对阶段性、周期性、任务较重的工作,在乡镇党委、政府的统一安排部署下,整合人员力量共同做好工作。乡镇畜牧兽医站,虽然人、财、物相对独立,但对其管理的主要责任在“中心”。这里,我对各乡镇和县级有关部门提一个要求,“中心”组建后,基层农业服务体系人员调整到位后,还存在空编的乡镇,一律不得增加新的人员。特殊情况需经县委、县政府同意后方可调整,但新增人员的经费由该乡镇自行负担,县上将不予转移支付解决。

(三)落实经费,确保服务职能发挥。目前基层农业服务体系客观存在的“线断、网破、人散”的现象,很大程度与农业服务工作经费、业务费用投入不足、保障不力有关。很多基层农业服务人员被迫千方百计在市场去挣钱、想方设法搞经营,没有足够的精力投入到履行服务职能上。这里,我们不能怪基层的同志,“不拿钱、还做事”本身是不公平的。因此,“拿钱养人”,是这次改革的根本措施之一,也是我们上下关注的重点。对于经费落实问题,渝委发〔20*〕20号文件已做明确规定,“中心”人员纳入乡镇财政供给,“中心”工作经费要求编制预算。也就是说,“中心”的经费主要靠乡镇自行解决,来源主要靠乡镇财政。对资金筹措确实困难的,区县财政给予补助。大家都知道,县乡财政是“吃饭”财政,县乡两级财政都十分困难。要县财政、乡镇财政来解决400余百人的工资问题是勉为其难的。但我在前面已经讲过,基层农业服务体系改革与建设,是一项关系到“三农”工作长远发展的重要政治任务,再难再苦也必须坚决完成。各乡镇必须按照县委、县政府的要求,落实好“中心”经费筹措工作。同时,县上将及时向市上争取政策、争取支持,希望能够得到上级有关部门相关的资金倾斜与支持,这项工作由县财政主动牵头负责,积极搞好协调、联系和对接工作,力求尽可能地缓解本级财政支出压力。县乡财政也必须积极争取上级支持,通过优化预算结构,发展经济,增强财力,以缓解乡镇财政因新增“中心”的人头经费和工作经费的压力。

需要高度重视并认真抓好落实的是,农业服务中心或多或少地存在行政事业性收费职能,这次改革,各乡镇就是要严格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的原则,切实履行好应有的行政事业性收费职能,既要很好地组织收入,更要科学合理地使用,以弥补乡镇财政解决“中心”经费的缺口和不足。

三、要从维护广大农民群众、农业服务人员和全社会利益三者的角度确保基层农业服务体系改革与建设工作的圆满完成

基层农业服务体系改革时间紧、任务重、压力大、涉及面广、政策纪律性强,务必引起各乡镇、各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和认真把握。在这之前,全市有的区县如武隆等都已经完成此次农业服务体系的改革与建设工作。要完成这项工作,就要求我们务必要从维护广大人民群众、基层农业服务工作人员和全社会共同利益的角度,把握关键环节,抓住重点措施,综合考虑,权衡利弊,促进工作的顺利开展,真正达到群众满意、服务人员满意、社会满意的目的。

农口各部门要加强指导,深入调研,及时发现改革中新问题、新情况,为县委、县政府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县编办要严格把好编制关,科学设定各乡镇农业服务中心编制。县人事局要制订好“中心”人员考核评价工作实施细则,切实把好进人关。针对经营性职能剥离出来交给市场的问题,责成县农办牵头,农业局、水利农机局、畜牧局、林业局等部门配合,制订一个关于鼓励和支持经营性农业服务组织发展的意见,做好市场培育和规范管理,不能因为这次改革导致经营性服务脱节、断档和混乱市场的现象发生。对在此次改革过程中,发生的群众信访问题,县信访办、编办、人事局、农口各部门、各乡镇要密切注意,妥善处理,确保改革稳定大局。县监察局要加强行政监察,对改革工作中出现的各种违规违纪者,要发现一例,查实一例,处理一例,绝不姑息,绝不迁就,绝不留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