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长效工作机制搭建服务群众平台

时间:2022-07-14 11:15:00

探索长效工作机制搭建服务群众平台

我县龙溪镇田坝村地处龙溪镇城郊,下辖21个村民组2500余人,其中党员58人。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转入经常性工作阶段后,该村立足村情实际,大胆探索党组织和党员服务群众的长效机制,建立了党员综合服务站,积极为全村群众提供全方位、多层次的服务,深受群众好评。

一、建立党员综合服务站的动因

(一)工作实践触动。2001年,我县实行“撤区并村”改革,龙溪镇田坝村由以前两个小村合并而成。这项改革虽然使村级实力并强、农民负担降低,但也带了一些不利因素。比如:由于村域面积增大、村“两委”所在地不居中、干部人数精减,农村党员居住分散,造成干部到组到户工作的次数少了,与党员群众联系的时间少了,党员教育管理工作也出现了会议难集中、活动难开展、作用难发挥等情况,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村“两委”和党员干部在群众中的形象。这些苗头性的问题引起了村“两委”的深刻反思,他们认为,要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必须要建立健全党组织和党员干部服务群众的长效机制,充分发挥全村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和骨干带头作用,将服务群众工作做细做实、到组到户。基于这些认识和体会,催生了村党支部建立党员综合服务站的想法。

(二)工作形势驱动。随着农村各项改革的深入,特别是实行农村税费改革后,农村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的角色定位迫切需要从“行政管理型”到“服务引导型”转变,才能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客观要求。因此,如何实现农村党员干部的角色转变,增强党组织服务功能,成为了新时期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工作亟需解决的一道严肃课题。近年来,田坝村党支部围绕这一课题,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先后建立了干部包片联系党员群众、党员服务群众责任区等工作制度,组织开展了党员服务承诺制、无职党员设岗定责等实践活动。通过总结这些活动经验,他们认为,要实现党组织和党员干部服务群众的角色转变,必须要有组织发动、平台支撑、机制激励,因而更加坚定了村党支部建立党员综合服务站的想法。

(三)群众需求推动。基层党组织是党联系和服务群众桥梁和纽带,服务群众的需求是基层党组织工作的第一信号和第一要务。田坝村在先进性教育活动满意度测评工作中,通过征求群众的意见,发现他们的生产生活出现了许多新的困难和问题,迫切需要得到党组织的服务和帮助。比如,由于大量优秀农村青年外出务工,回乡办事不方便,许多事务需要党组织代为处理;一些文化偏低的群众,不清楚办事程序,办不了事,需要党组织代办;一些年老体弱的群众生产生活困难,需要党组织关照;等等。全村群众的迫切需求,促成了党员综合服务站的建立。

二、建立党员综合服务站的主要做法

(一)构建服务网络,搭建服务平台

村党支部在综合考虑全村党小组分布、党员素质、干部分工等因素的基础上,建立了党员综合服务站,由党支部书记任服务站站长,下辖5个党小组分别成立党员服务点,选举了2名群众威望高、办事能力强的农村能人党员任点长、副点长。建立了村“两委”成员定期联系服务点、包片干部协助服务点等工作制度,落实了村“两委”干部在服务点工作中的职责和任务。同时,配合党员服务点工作的开展,村党支部坚持按照因地制宜、因事设岗、因长设岗、因人设岗的原则,在全村开展了无职党员设岗定职活动,设置了经济发展岗、事务管理岗、纠纷调解岗等7个岗位,明确由党员服务点点长负责该党小组党员的教育管理工作,并与无职党员签订了《无职党员设岗定责履职责任状》,定期向相应岗位党员分配任务,定期组织党员和村民代表对无职党员的工作情况进行测评,积极发挥农村无职党员作用。通过这些制度的建立和活动的开展,在全村形成了以党的组织为服务网络、以党员干部为工作骨干、以全村群众为服务对象的网络体系,为党员干部搭建了替组织分忧,为群众解难的有效平台。

(二)明确服务范围,拓宽服务渠道

村党支部立足实际,将全村群众需要解决的生产生活难题、代办事务等进行认真梳理、分类分析,并积极与镇直机关站所对接联系,寻求支持,进一步丰富站(点)服务内容,明确服务范围,拓宽服务渠道。

一是代办社会事务。党员服务点负责协助办理或承接代办村民宅基地证、林业砍伐证、农村低保、小额贷款、独生子女光荣证、残疾证、户籍转迁(上户)手续、身份证、生育证、流动人口证、农村合作医疗证等事务,定期上报给服务站,由指定代办员进行代办。对必须要本人亲自办理的事务,由服务(站)点给群众提供材料准备、办理流程、审批程序、注意事项等政策业务咨询。同时,服务(站)点就群众关心的难点热点问题定期进行政策宣传、提供咨询服务。比如:涉及二级公路占地补偿、农村合作医疗大病手续办理和药费的报结等热点问题。

二是代销农用物资。村党支部与乡镇供销社联合,按照“让利群众、方便群众、薄利经营”的原则,在党员服务点创办了便民中心,平价销售化肥、种子、农药、饲料等农用生产物资及生活日用品,略高于市场价收购生猪、粮食、油菜、中药材等农产品,切实解决农民群众买卖难问题。

三是服务农业生产。村党支部在各服务点建立远程教育播放点,开展定期播放课件、免费借阅课件等服务,并充分发挥职能部门和农村能人党员的技术优势,设立了种养殖技术服务热线,向群众公布乡镇农技人员、农村种养殖能人电话号码,方便群众及时得到技术援助。针对农村外出青壮年较多,农村劳动力欠缺的实际,村党支部整合农业生产资源,组织全村农业机械设备和剩余劳动力成立了农业生产服务队,由各联系点负责联系,上门提供低价有偿服务,帮助生产困难农户突击生产。另外,各服务点还定期邀请农村能人、专业技术人员为群众传授农业实用技术,进行生产试验示范,提高农民生产技能,促进农民增收。

四是调解矛盾纠纷。按照“小纠纷不出组、一般纠纷不出点,大纠纷不出村”的工作目标,村党支部要求服务点党员发挥人熟、地熟、情况熟的优势,及时发现潜在矛盾,将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并明确民事纠纷首先由纠纷调解岗、文明新风岗等岗位党员负责调解,对不能成功调解的,再由服务站(点)或村党支部调解,服务点负责协助村调解员熟悉情况、了解真相、掌握证据,提高纠纷调解效率,促进村民和谐相处。

(三)完善服务机制,规范服务管理

为充分调动全村党员干部参与服务站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村党支部借鉴先进性教育活动的经验,建立健全了相关工作机制。

一是建立领导机制。村党支部明确了村党员综合服务站(点)的职责,坚持每月召开一次服务站(点)工作例会,听取村“两委”干部和联系点负责汇报工作情况,研究和解决服务群众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坚持每季度召开一次党员大会,开展一次组织生活会,听取党员汇报履行岗位职责情况。各服务点坚持每月召开一次党小组会议,学习党的政策理论,讨论服务点工作;坚持每季度组织群众开展进行一次农业适用技术、政策法律法规、村规民约等知识培训。建立了干部服务卡登记制度,要求村“两委”干部每月到联系的服务点收集代办事务、了解社情民意不少于6次,由服务点党员替村干部打考勤,并如实登记服务事项,作为村党支部考核干部工作情况的重要依据。

二是建立服务机制。全面推行了为民办事全程制,群众将办事所需相关手续和费用交到党员服务站(点),由党员服务站(点)人员或村“两委”干部代为办理。服务管理分为受理、承办、回复三个环节,在受理环节实行了首问负责制,以首位受理者为第一责任人,全程跟踪负责;在承办环节实行限时办结制,对在服务范围内的事项(除办理宅基地证、林业砍伐证等审批证件外)要求在3天内办结;在回复环节实行了告知反馈制,代办事项办结后,及时通知申请人,并由申请人填写办结反馈单对办理结果予以确认。为切实规范运作,村党支部将党员服务站(点)的职责、干部的电话、服务项目、办事程序、办理时限等内容,统一制作成办事指南和便民服务手册,分发到每家每户,张贴在醒目位置,促进群众了解服务站(点)的工作内容。同时,全面推行了党员服务承诺制,设立了为民服务意见簿、意见箱和监督电话,切实将党员干部的服务工作置于群众监督之中,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

三是建立考核激励机制。推行了党小组党员和村民评议服务点,村组干部、党员及村民代表评议服务站、服务点点长、副点长和党员评议村“两委”干部的“三评”制度。建立了服务点工作考核评星制度,将代办事务、代销物资、调解纠纷、开展培训、宣传政策、接受咨询等工作内容作为组织考核、民主评议的重要内容和评星晋级的重要依据。凡民主评议满意率达90%以上,并按要求完成人员培训、政策宣传和咨询、代销物资等工作任务,且代办事务、调解纠纷的办结理和成功率在80%、85%、90%以上的,分别评为一、二、三星级服务点。

三、建立党员综合服务站取得的成效

党员服务站的建立,进一步深化和拓展了先进性教育活动实践成果,搭建了村党支部和农村党员在推动农村和谐社会建设中,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的有效平台,有力地推动了全村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党员服务站工作运作半年来,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一)增强了村级组织的服务功能。党员服务站的建立,极大地调动了全村党员干部为群众服务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改变了过去村干部在服务工作中“势单力薄”、“孤军奋战”的局面,使“两委”工作服务覆盖面和纵深度明显提高,服务质量和工作效率明显改善,切实增强了村党支部的服务功能。以前,村民直接到村里面或机关站所办事,由于不清楚办事程序、所需手续或找不到经办人,花费许多不必要的精力和财力,影响了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现在村民有事委托给服务站(点)办理,既缩短了办事时间,又节省了人力财力。大沟组刘菊华一家6口只有60个平方住房,想申请扩大宅基地,但由于不知办事程序等原因,跑了6次都没有办好。在服务点党员的协助下,半个月就将其宅基地证就办下来了。他逢人便说:“党员服务站就是好啊!以前脚杆都跑断了都没办好的事,现在不用出门,就办好了。”

(二)彰显了党员队伍的先进性。通过党员服务站这个工作平台,激发了党员干部服务群众的强烈愿望和工作激情,他们立足本职工作岗位或在生产生活中的特长和爱好,积极参与无职党员设岗定职活动,庄严承诺竭力为全村农民群众服务,充分发挥了“一盏灯、一座桥、一面旗”的先锋模范作用,彻底改变了过去在群众中“党员不党员,区别两角钱”、“‘双带’不‘双带’,只要自己快”的负面形象。许多村民由衷地感叹:“先进性教育活动真有成效,党员变化大啊!”坝上组党员彭光亮运用掌握的西瓜种植技术,发动全组32户村民种值100余亩,收入40万左右,为村民们找到了一条致富增收路子。麒麟坡组党员刘厚成和刘忠成两兄弟是退休老师,成立党员服务点时,两人竞选服务点点长,结果兄弟刘厚成当选,他既给村民们代办事务、又代销农资,还调解纠纷、政策咨询,整天忙得不亦乐乎,人气甚旺。弟弟刘忠成也不甘示弱,暗地里与哥哥较起了劲,整天走村串户为群众协调纠纷、处理矛盾,深受群众称赞。刘氏兄弟的事迹一度在全村被传为佳话,成为全村党员学习的典型。目前,全村党群干群关系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水乳交融场面,在群众中产生了“有困难找党员帮助,有问题找组织解决”的共识,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明显增强。今年以来,全村有12名优秀农村青年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

(三)促进了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党员服务站的建立,给村“两委”增加了“下设机构”,使计生、综治、村民自治、民政等工作实现了重心下移,许多农村能人党员成为村“两委”的得力助手,有推动了各项工作到组到户、到边到角,给村民解决了不少实际困难和问题。据统计,半年以来,党员综合服务站共为群众办实事88件,其中上户手续18件、调解民事纠纷36件、办理独生子女证6件、流动人口证19件,畜牧配种4件、合作医疗5件,办结率为98%。群众的需求得到了满足,问题得到解决,群众的心气顺了,主动配合工作的多了,无风作浪的少了;明辨事理的人多了,胡搅蛮缠的人少了;有问题找组织、问党员的人多了,越级上访的人少了,形成了“党支部一发动,群众跟着动,党员一联手,群众跟着走,党员一牵头,群众跟后头”的良好局面,各项工作推进也更顺利,全村呈现出一片和谐的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