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经专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影响因素

时间:2022-07-13 09:42:21

农经专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影响因素

摘要:作为新时代农业现代化、乡村振兴的主力军,农经专业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逐渐引起各大涉农高校的重视。本文分析了农经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现状,从个人、家庭、学校、社会层面探寻了可能影响因素,针对性提出后期培育路径。

关键词:新时代;农经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

0引言

党的报告明确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了当代中国精神,是全体中国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大学生作为最具代表性的青年群体和未来社会发展的主体,其价值观将直接影响到整个社会的价值观。农业院校是培育乡村振兴人才的主力军,农经专业毕业生是中坚力量,如何提升农经专业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力与执行力,构建可行的培育路径,成为当下涉农高校教育工作者的首要任务。

1新时代农经专业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现状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新时代的大学生怀揣理想、富有抱负、敢于担当,他们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而大学时期作为个人理想信念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价值观是引领个人发展的标杆。培养大学生良好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利于其自身的发展,顺应时代潮流,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以及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以笔者所在农业院校为例。通过对农经专业大学生的问卷调查发现,他们整体素质较高,对核心价值观的要义基本能够理解,大多具有鲜明的个性、活跃的思维,其认知能力、道德观念及“三观”都比较正确,拥有积极乐观的心态、良好的心理素质,具备较强的处理问题的能力,对待自己的工作有着较强的进取心,大多能够与其他同学合作,出色地完成团队工作。但是伴随着多元化社会环境等不良因素的冲击,农经大学生在价值观形成的过程中会无形地接触到一些错误的、腐朽的思想,主要是一些涉农偏见导致的非农就业偏差,进而直接影响到农经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的科学形成,整体上,当前农经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整体水平仍然有待提高。

2新时代农经专业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影响因素

2.1个人因素的影响

大学生正处于成长阶段,心理和思想发展还不成熟,价值观也没完全形成,其价值判断容易受到外界干扰和自身经历影响,所以在价值观形成的过程中需要正确引导。再者,多数大学生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专业知识技能的学习上,疏忽了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理论核心,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学习该理论的重要途径,而大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学习缺乏兴趣,学习效率低,这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产生一定影响。

2.2家庭教育的影响

一方面,众多家庭仍存在老一辈传统教育理念,“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根深蒂固。家长为了给子女提供更好条件,奔波在外,与孩子相处时间及对他们生活关心少,缺乏沟通交流,过分关注学习好坏,忽略他们在思想品德方面的发展,缺乏对子女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的培育。另一方面,当代大学生从小在父母的宠溺下成长,缺乏较强的独立意识和价值判断标准。踏入大学校门以后,大学生摆脱了高中繁忙学业压力和父母的掌控,面对外界各种诱惑,容易失去自我判断,逐渐迷失自我,不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

2.3学校教育的影响

受社会思潮的影响,部分高校立德树人的育人理念已经有些变味。国家呼吁高校重视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但部分高校片面过分地追求形式主义,仅仅通过传统地课堂教学进行理论知识的讲授,方式枯燥且单一,忽视了教育的真正目的,使得大学生的价值观教育脱离了实际,对其价值内涵的理解不到位,忽略了更深层次的价值追求,无法做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最终导致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完全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背道而驰,无法真正做到知行统一。

2.4社会环境的影响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西方某些资本主义国家凭借自身的强大实力和影响力,通过各种渠道进行文化宣扬、文化渗透,试图通过文化演变来冲击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大学生所处的年龄阶段极易受到外界新事物的影响,西方主张的个人主义恰好同我国的集体主义道德观念背道而驰,他们批判马克思主义,否定唯物史观,各种歪曲的价值观念使得部分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信仰发生了动摇,质疑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这大大降低了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信任。

3新时代农经专业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后期培育路径

针对影响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多元化因素,一元化的培育模式已经不能够满足新时代大学生的发展。新时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后期培育应该从大学生个人、家庭、学校、社会多角度入手。

3.1从大学生自身角度出发

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主体,充分发挥其自身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是培育工作取得良好成效的关键。对于处在新时代正值人生黄金时期的大学生而言,要培养自己树立主动学习的意识,善于学习,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不断扩宽自己的学习领域,增加知识储备,自觉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相关理论知识,武装头脑,能够运用相关知识分析各种社会现象,透过现象看本质,提高自身文化涵养,实现个人的全面发展。

3.2从家庭角度出发

家庭环境对新时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成有着直接影响,良好的家庭教育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工作取得成效。家长要在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在日常生活中真正做到言传身教、以身作则,从细微之处做起,在大学生心中树立起良好的形象,为子女营造积极向上的家庭氛围,减少各种负面因素对他们的影响,充分利用自身丰富的人生阅历,尽可能地为子女答疑解惑,为他们提供正确的人生指引,培养他们的爱国主义情怀,为新时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奠定坚实的基础。

3.3从学校角度出发

首先,高校要创新思政教育的方式,充分发挥思政课堂这一主渠道的作用,拓展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新渠道,打破传统模式下的教学方式和内容,结合新时代大学生发展规律,寻找合适的教学切入点,打造迎合当代大学生喜好,集理论、实践于一体的互动式思政课堂。鼓励大学生充分利用新媒体平台,利用微信公众号、官方微博等开展宣传活动,以此来调动他们参与的积极性,从中寻找自我价值,提升自我幸福感。其次,高校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文化性则国兴,文化强则国强”。高校可以通过开展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等教育活动,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校园舆论的主要内容。学校学生会的宣传部门和新媒体部门要联合起来发挥带头作用,多多宣传校园优秀学生的事迹,在各种自媒体平台植入相关新鲜事物,鼓励大学生观看一些带有正能量的短视频,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潜移默化中深深印刻在他们的心中。

3.4从社会角度出发

首先,要营造良好的社会文化氛围,政府部门加大对社会主义市场的监管力度。市场经济背景下,整个社会的利益关系复杂,人们为了达到自身目标而不惜牺牲他人利益的行为盛行,这在无形中对人们的思想观念产生着深刻的影响,再加上西方个人主义等价值观,均会影响大学生价值观的形成。因此,政府部分要加大随社会主义市场的监管力度,规范惩处机制,约束社会不良风气。其次,要发挥党的领导班子的带头表率作用,不断加强自身的廉政建设。国家公职人员应该始终以一名中共党员的身份严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则,坚持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注重提升自身的思想道德修养,始终坚定不移地站在正确的政治立场上,牢牢坚守道德底线,保持自身公正廉洁,为新时代大学生树立良好的形象,弘扬积极向上的社会风气,并及时揭露和批判各种腐朽的思想,推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最后,要加大对网络媒体的监管力度。政府应不断完善网络监管机制,把握正确的网络舆论导向,抵制虚假的网络不良信息,引导大学生提高网络信息的辨别能力,正确地对待和使用网络这把双刃剑,这对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工作有着积极的影响。

作者:许秀梅 荆若兰 杨焕玲 单位:青岛农业大学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