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经办范文10篇

时间:2023-04-02 17:59:45

农经办

农经办范文篇1

本人任农委副主任。主要分管党组宣传、农业、林业、畜禽防疫、动了良好的禁烧氛围。三是实行全天候巡查督查制度,2010年度。及时发现制止焚烧行为。经过农委及各相关街办工作人员的艰苦努力,区秸秆乱烧乱抛得到有效控制,未发生秸秆焚烧或乱抛现象,圆满地完成农作物的秸秆禁烧禁抛和综合利用工作,保护了农村环境。

一、全面加强水政水资源管理

委认真督促占用单位按照有关规定及时办理各类建设项目的报批手续,1切实做好河道堤防管理。为确保河道管理范围内的水土资源、防洪设施等完好。有效确保流域性河道堤防的安全。及时发现、制止和查处各种水事违法行为。111月份,共查处涉河建设项目15起,目前已处理13起,还有2起正在协调处理中。

及时查处投诉举报的水事案件。1-11月份,2加强水资源管理。共接“市水政支队受理投诉交办单”5起、接“区长公开电话交办事宜”1起、大队接市民举报投诉12起,水政大队对18起举报案件全部进行了及时查处,违规打井全部封填。同时全力做好地下水集中整治。8月初,大队组织执法人员冒着高温酷暑,对辖区内20余条主次干道进行了拉网式的普查。截止9月26日,共检查洗车点86处,其中25处违法取用地下水的取水口已全部被封填。

二、廉政情况

做好工作的同时,一年来。本人能够注意严以律己,用一个党员干部的标准规范要求自己,努力加强个人素质修养、注意自身廉政建设。日常工作中,认真学习《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严格按照“八个禁止”52个不准”要求约束自己。无论是上班还是下班、公开还是私下、有人知晓还是无人知晓,都坚持自我控制、自我防范、廉洁自律,时常保持淡泊的心态,不贪求富贵、不攀比大款,做到不该要的不要,不该拿的不拿,利益诱惑面前,眼不红,手不伸。另外,能做到识大体,顾大局,工作和相处中坚持对上级是实事求是有一说一,不阿谀奉承,不虚伪夸张;对下级是直来直去有话就说、不拐弯抹角、不背后动作;同志之间以诚相待、和谐相处、与人为善、注重团结、不搞亲疏、不争名夺利。服从党委领导,维护党内团结。

三、学习情况

本人努力加强学习,日常工作之余。不断提高自身的政治、业务理论水平。认真学习了公务员法》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等。

积极参加区里组织的赴外学习培训、单位组织的各种集体学习活动,一年来。还按照区委的部署,结合自身实际,认真地进行了自学,并结合工作实际积极撰写读书笔记与调研体会文章。全年完成读书笔记1.8万字,调研体会文章3篇。

四、学法用法守法情况

农经办范文篇2

我是一个老农村工作者,也是多年从事文字工作的穷秀才。以前常给领导写述职述廉报告,这次县委的“党建”工作要求自己也述职述廉,其实我也不算是领导,我是年月份任农经办副主任的,简单谈谈个人对述职述廉的认识吧。

有人说领导干部写述职述廉报告,往往写的是一套做的又是一套,这是在搞形式、走过场。其实不然,什么事情都一分为二,如果能正确对待这件事,述职述廉是很有意义的:是自己画张像让组织评分,让人民审判;是自己给自己弄面镜子,照照过去,看看现在,想想未来。领导干部写述职述廉报告,就是让我们检查自己是否做到“君子当有所为,有所不为!”

第一,述职要“有所为”。是说好的领导干部要有事业性,应该有所作为。党和人民给我们职位和权力,我们就要有挑起单位和国家重担的责任感,要为国家为人民为自己为家庭做一些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事来。当今天是市场经济和平时代,不需要我们领导干部上战场抛头颅撒热血,但我们应该在促进一方经济发展方面做出一些成绩来,比如我们农经工作者,如何落实中央惠农政策,保护农民权益,为阳新经济发展创造一个和谐稳定的农村环境,就算是“有所为”。当然“有所为”,并非包揽一切,做好份内的事情,这才是干部立身处事之本。在如今人文关系微妙复杂的社会群体中,如果越权代包一切,自已受累不说,也不一定受人欢迎,有越权沽名之嫌。子曰“不在其位,不谋其政”,这是很有处世技巧的!当我们在述职述廉报告中,述职部分确实有政“绩”可述,有真“话”可言,这就够了,也就是“有所为”了。

第二,述廉“有所不为”。是说好的领导干部应该具有很高的思想修养。不要拿不该拿的东西,不要收不该收的钱,不要说不该说的话,不要做不该做的事。当面不说,背后骂领导、笑同事,偷偷摸摸搞小动作,算什么君子?向属下收受礼品,向百姓索要钱物,假公济私,贪得无厌,算什么领导?抛妻弃子、苟且贪欢,有老不孝、有长不敬,算什么英雄?当然“有所不为”,也并非是让我们什么话都不说,什么事都不做,要敢于批评与自我批评,要有正义感,敢于与不公正的行为作斗争,保持一团和气,明哲保身装老好人,也是害人害已。当你年终述职报告中,述廉部分让人无话可说,无刺可挑,这也就够了,也就是做到“有所不为”了。

“有所为,有所不为”,是对我们领导干部最其码的要求。前者让人发挥自己的才能,后者让人有良好的职业操守,做一个德才兼备的领导干部,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需要,也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需要。

农经办范文篇3

一、森林防火工作在全镇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下,认真贯彻执行“预防为主,积极消灭“的森林防火方针。强化行政领导负责制,加大宣传教育力度,严格野外用火管理,加强巡查和扑救队伍建设,制订完善防火预案,有效的遏制了森林火灾的发生。去冬以来未发生火情,成为2012年度无火灾乡镇。加强森林资源的保护与护理,通过凭证限额采伐林木等措施,有效制止了乱砍伐现象。全面做好松材线虫病防治,按时完成松疫木的清理工作。

二、规范标准化林特站建设,加强林特站岗位职责,明确目标管理责任制,使林特站工作人员更有效的为林业服务.

三、绿化造林工作。全镇完成退耕还林、火烧迹地造林200余亩,封山育林253亩,四旁绿化义务植树1.3万株。申报通过农业部竹笋绿色产品认证。

四、完成县下达的水利责任状工程项目,对所有的水库制订“三防”应急预案,并逐村做好落实工作,以及标准海塘“三防”预案的制订。积极做好“三防”检查,重点对14个屋顶水库落实水库巡查员。加强胡家拦水坝工程,完成外郑、赖家、马家村的水改工程。对2011年度的小流域治理工程进行审计决算,并加强小流域治理区域拦水坝蓄水、绿化等后续管理。完成溪下王水库“千库保安”工程的投标,投标价120万元。做好涨坑、里袁屋顶水库的“千库保安”工程的前期准备工作。完成毛洋、赖家防洪坝进行修建加固。继续抓好标准海塘的日常工作管理,确保全镇山塘水库、海塘的安全,在海塘管理所的考核中取得第一名的好成绩。积积抓好抗台风工作及灾后自救工作,最大限度减少自然灾害带来的损失。

五、规范村级财务管理,及时做好一年四次村务、财务公开、公布工作,使财务规范、民主运作。

六、做好种良直补工作,补贴户。做好水产养殖柴油补贴430户,补贴资金50.3万元。做好优良杂交稻种植补贴,补贴2346户农户,补贴资金5.9万元。

七、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投资400余万元,按照标准化池塘改造要求,完成高湖塘900亩老塘改造及吴家村、陈戴村620亩老塘改造工程,通过项目建设全面改造养殖塘进排水渠道,对池塘坡度比进行合理整方。同时全面进行河港清淤、塘岸加固、路面拓宽等基础改造。通过改造,池塘蓄水水位与改造之前相比增加了20.1%左右,平均池塘蓄水深度提高18.5%。按照示范园区的示范要求,根据实际出发,实施海水池塘底气充氧技术应用推广200亩,通过项目实施,池塘增氧技术得到了突破,池塘溶氧量有了明显的增加,满足了养殖产品的生长需求,养殖效益得到了大大的提高。实施海水池塘红螺和梭子蟹混养试验,试养面积50亩,通过项目的实施引进了新品种的示范推广,为我镇乃至更大范围内提供借鉴和示范,促进高档次水产品参与国际竞争。

八、为实现高湖塘产业向导和各级优势农产品发展规划,积极推广生态健康养殖模式,实施绿色无公害标准化生产,实现建立千亩规模化的绿色、生态、健康养殖示范园区,今年申报了农业部健康养殖示范园区。

九、为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和标准化生产,加强高湖塘示范基地的产业体系建设,根据市政府办公厅《关于大力推进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的通知》(甬政办法[2011]7号)要求,按照《市农业标准化示范区管理办法》的规定,申报获得了市农业标准化示范区。

十、继续加大山区综合开发力度,推广“甬优1号葡萄”、灰天鹅等优势品种养植。继续完善葡萄园基地、笋竹两用山的开发,有效实现了山区的综合开发利用。继续提高农村规模化种养殖,农村土地流转成效明显,完成土地流转3200亩。

十一、加快农产品流通服务,组建注册双港水产专业合作社、县腾飞畜牧养殖专业合作社,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同时加快合作社的规范运作,为适应迅速发展的水产养殖业,解决生产经营中出现的和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更好地搞好技术推广和服务,全面提高水产养殖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县佳何水产合作社经过几年来的探索,基本形成了专业化生产、规模化经营的苗种供应——产品销售——品牌建设——技术服务的产供销一体化的生产格局。

十二、为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造就一批具有一定农业技术水平的新型农民,按照2012年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计划要求,完成农林畜牧业培训、渔业培训、农民信箱培训共279人。积极做好农民信箱的应用维护和农产品购销信息的工作,使农产品的运销方式从地方市场向网上市场逐步扩大,2012年,我镇利用农民信箱进行农产品销售额达到40余万元,特别是溪下王灰天鹅养殖场利用农民信箱灰天鹅销售信息,达到了供不应求的状况。同时积极做好万村联网工程,郑和了各村的有效资源,使各村在网上有了一张亮丽的名片。

十三、加强农作物病害防治工作,一年来共印发虫情警报11期,1300份,把虫害损失降到了最低限度。做好犬类防治工作,防疫达到100%。完善农机安全村建设工作,对农机员定期培训,一年来农机作业及运输没有发生各种事故。做好一枝黄花防控工作,采取有效措施全面进行夏、冬二期防控,取得了良好的防控效果。加强对畜牧业生产的管理,积极做好家禽、禽流感的疫病防治免疫工作,完成率达到100%,同时还做好,畜牧口蹄疫病的预防免疫工作,免疫率达到100%,确保我镇畜、禽的生产安全。

下步打算:

将继续坚持从量的扩张到质的转变的战略目标,按照"结构优养、科技兴养、产业强养、生态促养、依法治养"的可持续发展思路,加强基础建设,进一步做好新品种的引进、科研项目的推广应用,继续扩大种养殖规模,发挥合作社开拓市场、抵御风险、降低成本、有效合作的功能。继续加强山区综合开发利用,大力支持竹产业的开发利用,强化品牌建设,加大产品加工等农业龙头企业的政策扶持力度,建立规模化的农产品加工企业,通过企业的发展带动养殖,养殖的发展来促进企业的相互发展。

1、巩固产业链中的各个环节

把分散经营的农户组织起来,纳入整个市场体系,以专业化生产、科学化管理、规模化经营的方式,加强生产中的各个环节,逐步形成产供销一体化的全方位服务。在苗种种养殖方面,以政府引导的方式选购优质苗种,建立苗种生产厂家跟踪指导生产,同时对当地苗种生产厂家加强管理,规范生产。生产方面,加大科技投入,加强技术后盾,抓好科技培训,建立技术服务梯队,确保种养殖的成功。商品销售阶段,通过加强品牌建设,培育产品加工行业延长商品销售季节,提高商品附加值,同时加强产品销售的信息提供,提高农户的经济效益。

农经办范文篇4

1、完成人代会提出的农业经济发展目标。年预计实现收入4.36亿元,比去年增6.86%,其中:水产业收入2.018亿元,增幅10.68%;畜牧业收入1.396亿元,增幅8.82%;种植业收入0.708亿元,增幅2.86%;农民人均纯收入13286元,增幅8.86%;村级集体经济可用收入达到650万元,与上年基本持平。

2、扎实抓好村级资金、资产、资源管理。在去年召开动员大会的基础上,今年再次召开了“村级三资管理工作推进会”。明确了“巩固、完善、整改”的工作目标,即“巩固资金管理,确保资金安全;完善资产管理,促使资产保值、增值;整改资源管理,提高资源使用效益”。使我镇村级“三资”管理迈入规范化、民主化的轨道。

3、加强农村土地承包管理。年初镇政府组建了“农村土地承包纠纷仲裁机构及调解机构”,明确了工作职责和任务。全年共调处土地承包纠纷15起,规范土地流转行为300余亩,为维护农村稳定起到积极作用。

4、抓好农民负担监管工作。为了防止农民负担反弹,今年着重在农民建房、中小学收费、村级报刊杂志费、农村法律服务机构及涉农部门进行督促、整改,纠正违规收费5.95万元。另一反面还积极为种养殖业大户排忧解难,办理农业小额贷款5笔,计100余万元。

二、粮食生产稳定发展

1、大力推广轻型栽培技术和高产优质良种。轻载技术的普及,降低了劳动强度,加上一系列扶农、惠农政策的出台,优质高产良种的推广和技术服务的引导,充分调动了农民种粮积极性。全镇28468亩早晚稻种植面积,轻载面积达96%,其中机插1500亩,抛秧和直播12330亩;全年累计向农户供应良种7万公斤,抛秧盘35万只。

2、扎实做好粮食订单工作。按照市贸易局关于做好年粮食订单工作的文件精神,镇、村及粮食收储部门层层落实,共签订早、万稻订单合同952.05万公斤,其中早稻552.95万公斤(种植面积13188亩),晚稻399.55万公斤(种植面积15280亩)

3、积极实施科技示范,提升粮食产业档次。围绕我镇优势水稻种植的良好基础,创建部级早稻新品种示范基地一个,面积1265亩;建成农业部万亩示范方一个,面积11295亩;同时还积极组织参加宁波市粮食“双千“示范和余姚市水稻优质高产竞赛活动;建成早稻—晚稻—绿肥和油菜—单晚直播示范基地各一个,面积分别达到1000亩和120亩。

三、休闲农业得到提升和扩张

1、两大节庆活动收效显著。今年6月份和10月份成功举办了“第六届西山白杨梅欢乐游“、“第六届湖大闸蟹休闲节暨新闻会”及“湖大闸蟹开捕仪式”。进一步提高了和湖的知名度,吸引了大量游客,不仅西山白杨梅和湖大闸蟹销势着好,而且带动了其他农产品的生产和销售,促进了农业“双增”。据统计,两大节庆期间,来观光、旅游的客人达6万余人次,实现旅游收入6000余万元。

2、休闲农业的扶持力度不断加大。年初镇党委、政府及时召开全镇“农业经济工作会议”,表彰和奖励了一批在休闲农业工作中取得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极大地激发了休闲农业经营户的积极性。同时我们还积极向上级申报财政资助项目,其中余姚级13只,宁波级1只,目前各个项目正在积极筹划迎接验收。为扩大湖大闸蟹的知名度和养殖面积,今年投入资金18.38万元开展河道增值放流,共放养长江扣蟹苗120万只,面积达8500亩。据检测,目前河蟹生长良好,成活率达88%,单只重量已有二两左右。

3、农家乐发展势头强劲。今年全镇农家乐经营户(点)已达18家,比去年增加4家,为规范农家乐经营行为,提高服务档次和管理水平,我们积极组织农家乐经营户(点)开展星级创建活动。目前我镇已拥有部级特色农家乐示范点1家,省级2家、宁波市2家,五星级2家,四星级4家,三星级4家,二星级4家;与此同时,我们还组织农家乐经营户参加“农家乐风情节”展示活动,充分展示特色农产品。据统计年全镇农家乐休闲接待点累计接待游客16万人次,实现收入1.36亿元。

四、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

1、完成宁波级粮食功能区建设任务。年上级下达给我镇粮食功能区建设任务5450亩,涉及青港、狮山、湖山三个村。在项目所在村的协助配合下,于4月初顺利完成,累计新建沟渠8300米,机耕路691米,农机坡道46个,总投资达109万元,并于11月份通过宁波市组织的验收。

2、加大水环境整治力度,推广节水灌溉技术。今年组织实施了毛杜江水环境整治工程,按照设计需完成土石方5500立方米,河道护岸616米,投资54.75万元,目前已基本完成河道疏浚工程。下一步将启动西吴江整治工程,计划完成河道护岸1392米,新建桥梁1座,完成土石方21200余立方米,投资达190万元。

积极推广大棚蔬菜和经济林节水灌溉技术,全年累计安装蔬菜大棚喷滴灌50亩,茶叶及雷竹250亩,为今后发展节水型农业起到示范带头作用。

3、完成镇河道规划。为确保防洪排涝安全,满足灌溉用水需求,充分考虑生态用水,环境用水,防止水土流失,保持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编制完成了《镇河道规划总体方案》(~2020年)

4、积极实施土地整治和地力提升工程。开展土地整理和地力提升工程是提高耕地质量,发展高效农业,走规模化、集约化农业发展道路的有效途径。为此,今年我镇申报土地整理35.343公顷,地力提升1534亩,到9月份已全面完成建设任务,等待上级验收。

五、服务体系建设不断充实

1、加强农业实用技术培训服务,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为提高农民综合素质和农村劳动力的科学文化水平,使他们掌握致富本领,今年重点在喷滴灌技术、水产养殖技术和质量安全知识、农机作业技术、种粮技能、畜禽病防治技术指导方面举办多种形式的培训班和辅导,累计举办农技培训4期,计240余人次,发放技术资料5600多份,还组织农产品经纪人参加市组织的培训。

2、农机服务跃上新台阶,全程机械化率不断提高。年新组建农机专业合作社3个,新增插秧机15台,中耕机6台,成功创建省级农机安全村(新东吴)和余姚市五星农机安全村(湖)各1个,宁波市示范农机专业合作社1个。全年机插面积达1.5万亩,占种植面积的53%,机耕和机收面积100%。全程机械化率达到93%。同时积极开展农机安全教育,上路拖拉机年检已达90%,实现了安全无事故。

六、加强重大动植物疫病防控工作,完善森林防火、林政管理、河道保洁、防汛防台体系,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体系,确保全镇人、牲和生态环境安全。

1、通过签订防疫责任书和告知承诺书,做好规模养殖场(户)的高致病性禽流感、牲畜口蹄疫的防控,建立了防疫台帐,健全了养殖档案,强化了强制免疫和畜禽养殖业的环境整治。

2、狠抓森林资源保护,充实调整森林火灾扑救应急小分队,建立了防火期内巡查和节假日值班制度,今年我镇基本无森林火灾发生,达到了近10年来最低水平;加强松材线虫病防治力度,积极实施宁波市松材线虫病拔点工程;完成宁波级生态绿化村创建和林特休闲观光基地建设;新开发茶园60亩;组建了有6人组成的林政协管员队伍,加大对环湖区域违法、违规抢种行为的监管力度。

3、继续实施了河道保洁承包制,河道保洁督查考核机制,除了选聘一名河道保洁巡查员,办公室还指派一名河道保洁监督员。镇分管领导和办公室正副主任分别带队对保洁工作进行巡回检查考核。

4、建立健全畜产品质量监管,农产品质量安全督导体系,实施鲜活农产品抽检和准出制度,确保产品质量和安全。

5、完善防汛防台体系,强化基层防汛组织,成立镇防汛防台指挥部,建立检测预警、人员转移、抢险救灾、宣传报道和后勤服务5个应急工作组。同时全镇7个行政村均组建了防汛工作组,并配备了电脑、传真机及收视收听系统,实现信息畅通;还添置了一定数量的防汛物资和工具,设立了8个避灾安置点。

6、着力开展春、秋季一枝黄花防控和狂犬病、春季灭鼠等动植物防疫工作。

年工作思路

一、继续加大基础设施投入,扎实开展粮食功能区建设和水环境整治。要尽最大努争取西吴江整治工程早开工,早发挥效益;要积极争取村生态河道建设项目列入市计划;要抓紧做好魏家、新东吴二村2500亩粮食功能区建设的设计,申报和招投标工作,力争在春播前完工。

二、进一步加强和规范村级“三资”管理,要严防借湖开发和安置房建设土地征用之机突击花钱,确保集体资金安全;要强化农村土地承包管理工作,规范和推进土地依法、有偿、自愿流转;要围绕湖开发探索农村经济合作社股份制改造;要加强农民负担监管力度,严防负担反弹。

三、通过各种形式的适用技术培训,推广轻载技术,扩大高产优质良种的覆盖面;要引导种粮农户在不破坏土地耕作层的前提下积极调整产业结构;要通过示范带动扩大冬季作物种植面积。

四、提高农业机械化综合服务水平,推广应用新型农机科技;继续做好农机示范点及专业队伍建设,扩大机插面积,提高机收水平;要规范农机服务收费,防治乱涨价,加重农民负担;要加强安全管理,巩固农机安全村、镇创建成果。

五、深入开展动植物重大疫情防控、森林火灾和自然灾害防御工作,要扎实做好森林防火、林政管理、松材线虫病防治及畜禽安全免疫工作;要完善河道保洁、一枝黄花防治、林政管理考核机制;要提高防汛防台水平,完善水工建筑物管理制度,积极推广水利适用技术。

六、做好河蟹围网养殖,天然水面半精养、池塘生态养殖、稻田养殖文章,强化水产良种体系建设。

农经办范文篇5

一、搭建服务平台,推进土地流转

我们县是个传统的农业县,农民增收缓慢,如何激活土地资源,提高土地效益,我们创新土地经营模式,在坚持家庭承包经营责任制不变的前提下,从土地承包经营权中分离出使用权,服务、引导、规范土地流转,促进我县农业产业规模化经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具体讲,就是建立两个系统,搭建三个平台,创新四项机制,发挥六大功能。促进了土地流转。

搭建平台,就是依托县农经中心建立农经信息网,这个信息网设立了两个系统,三个平台。两个系统就是土地承包与流转管理系统、农村三资管理监控系统。三个平台就是土地流转服务平台、农村集体资产监管平台和农村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各乡镇依托经管站也都建立了农村经济管理服务大厅,县大厅与乡镇服务大厅实现微机同步联网,具有六大功能:一是土地流转交易功能,二是合同管理功能,三是农村财务监管功能,四是指导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功能,五是涉农政策功能,六是合同纠纷调解仲裁功能。县上可以掌握指导全县土地流转工作,又能监督检查全县各村的财务管理和三资运行情况,群众也可以通过农经信息网查看村级财务运行情况。土地流转供求信息,涉农部门的工作程序,相关法律、法规、惠农政策等情况,覆盖全县,惠及农民,引领农村经济发展。

创新四项机制。一是建立土地流转推进机制。县政府出台了《关于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实施意见》、《关于鼓励和扶持农业产业发展促进土地有序流转提高土地规模效益的意见》,明确了农村土地流转的指导思想、任务目标、坚持的原则和扶持政策。县政府成立了由分管副县长任组长的农村土地流转工作领导小组,人大、政协联系农业工作的领导任副组长,经管、财政、监察、国土、农业、信访等有关职能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县经管中心,具体负责指导全县的农村土地流转工作。为推进农村土地流转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二是建立三级土地流转服务机制。建立健全了县、乡、村三级农村土地流转服务机制,实现了县级有农村土地流转服务中心,负责指导各镇(乡、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工作开展,并逐步重点为跨镇域之间土地流转提供信息服务;乡镇有农村土地流转服务中心,主要开展镇域土地流转信息收集登记、土地收益评估、合同签订鉴证、法律政策咨询等工作;村级有土地流转服务站,村会计兼任信息联络员,负责收集登记并向镇土地流转中心报送土地流转供求信息。并实现了有机构、有人员、有办公场所、有相应设施,做到职责明确,制度完善,能有效开展工作。

三是建立土地流转纠纷调处机制。县政府成立了农村土地承包纠纷仲裁委员会,设立了仲裁庭,乡镇成立了农村土地承包纠纷调解庭,村级设立了土地承包纠纷调解员,及时调解、仲裁土地流转中发生的纠纷,基本做到了小纠纷不出村、一般纠纷不出乡、重大纠纷不出县。

四是建立土地流转风险保障机制。土地流转的双方必须在土地流转服务中心进行交易,接受服务中心的监管,合同由经管部门鉴证,承包费要上交中心后,由中心交付给转让方。并对经营主体进行审查,对土地承租方进行扶持服务。县政府从每年全县国土出让收益中拿出2%,鼓励村集体组织从村集体经济收入中拿出一定数额资金共同建立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风险保证基金,保障流转土地的农民在遇到大的灾害时利益不受损害。同时探索建立流转双方共享发展现代农业成果的新机制。

目前,我县土地流转面积10.3万亩,占到承包耕地面积的19.8%,涉及农户11786户,占全县耕地承包户的19%,规模以上(50亩以上)土地流转3.6万亩,吸引社会资金余万元,发展设施农业17万亩。流转后的土地亩收入达到8000元以上,亩收入增长了15-20倍,农民人均纯收入同比增长16.2%。

二、澄清集体资产,强化三资管理

针对农村集体经济中存在的问题,我们对全县实行责任制以来即1982年至年25年的农村集体资产进行了一次全面清理,澄清了集体家底,为减少农村矛盾、维护农村稳定和农村集体经济运行、强化三资管理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我们清理的内容:村组集体资产、村办企业、集体果园和机动地承包合同等。采取的办法:

一是,“两会一组一公示”。开好“两会”,即召开历任干部会,把25年的村组干部召集起来,传达有关文件精神,明确有关要求,让大家积极参与清理工作。召开村民代表会,将初步登记核实的帐面资产和实有资产进行大会公布,让群众互相监督。“一组”,即在村民主理财组参与下进行清理,其职责是收集群众意见,监管清理工作。“一公示”,即在村务公开栏中向群众公示清理结果。

二是,确立了“先定人、再找帐、后对物”的三步走方式。首先确定时任支书、村长、会计三个人,然后再确定帐目保管地方,最后根据帐目摸底登记核对实物,严格采用这个方法,保证清理工作顺利进行。

通过清理,盘盈各类资产1230万元,盘亏各类资产1031万元,清理澄清各类债务2651万元。三、推行村财委托管理促进农村和谐发展

农经办范文篇6

一、抓“三破三立”,开创农业农村工作新局面

在今后的工作中,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的十七大精神上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努力开创农业、农村工作新局面。

第一,破除本位主义狭隘思想,树立统筹全局意识,拓宽工作视野。跳出就“三农”论“三农”的思维定式,突破靠农办谋“三农”的工作思路,立足全局看问题、谋思路、抓工作,创新“三农”工作方法,统筹全市新农村建设。第二,破除小农思想,树立争创一流意识,振奋工作精神。从满足现状的状态中解放出来,丢掉成绩和荣誉的包袱,树立“业无止境”的思想观念,心思用在工作上,智慧用在创新上,争当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排头兵。第三,破除因循守旧思想,树立与时俱进意识,创新工作方法。努力创造“三农”工作的新机制,倡导主动上门、主动指导、主动服务,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各项工作。

二、从五个方面入手,切实解决影响和制约农业农村发展的突出问题

要采取得力措施,进一步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把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作为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作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的根本任务。切实解决影响和制约农业和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突出问题,切实把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落实到具体措施上、落实到具体工作中。

(一)加强农业基础建设,加快现代农业发展步伐。围绕我市现代农业发展的八大目标,研究制定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切实加强农业基础建设,进一步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的若干意见》和《中共广东省委、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农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加快农民共同富裕步伐的决定》的具体实施意见。编印《强农惠农政策汇编》,加大政策宣传力度,确保各项政策落到实处。筹备好上半年召开的农田标准化建设现场会,推动现代农业基地建设。继续推进“一村一品”和“一镇一品”各项工作,做强做大我市八大特色农产品。

(二)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实现广大农民共同富裕。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加快推进农村城镇化,强化转移就业培训,增加农民务工收入。积极营造良好环境,鼓励和引导农民开展各种形式的创业活动,增加农民经商收入和财产性收入。发挥典型示范带动作用,引导更多的农民走上致富之路。

(三)推动村企合作共建,重点推进村庄规划整治。认真落实全市村企合作共建新农村有关部署,围绕“八个一”工程和“抓好十项工作”要求,全力推进示范村各项建设。

农经办范文篇7

*地区干旱少雨,灾害频繁,农业生产波动性大,“多年致富,一灾致贫”的矛盾仍很突出,严重影响新农村建设和社会稳定。特别是2007年3月发生的特大暴风雪灾害,造成全市千余栋日光温室受损,给农民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进一步完善农业风险防范体系,确保农业生产安全已经成为我市农业生产面临的重要课题。为有效抵御自然灾害和意外事故给农民造成的损失,提高农民灾后自救能力,在我市开展农业保险非常必要。

二、总体要求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提高农业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及农民灾后自救能力为总体目标,以确保粮食安全和促进农民增收为重点,逐步建立起“政府引导、市场运作、自主自愿、协同推进”的农业保险制度,为和谐社会和新农村建设提供重要保障。

三、保险经办机构

朝阳市政府经省政府批准选择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朝阳分公司(以下简称人保财险公司)承办朝阳市农业保险业务,我市由人保财险*支公司承办此项业务。保险经办机构要在财务上实行专户专账管理,保持经营连续性。

四、保险范围和保险合同主要内容

(一)保险范围

从2009年起,全市对日光温室及大田玉米进行保险。

(二)保险合同内容

1、日光温室保险合同内容

(1)保险标的

日光温室是指以墙体、拱架(钢架或竹木结构)及覆盖物(塑料薄膜或玻璃等)为结构的保护设施。凡由被保险人合法建造,符合建造技术标准要求并用于生产的日光温室均可作为保险标的。

(2)保险责任

在保险期间内,由于火灾、雪灾、暴雨、风灾、雹灾、洪水直接造成保险标的损失,人保财险公司按照保险合同约定的项目和内容负责赔偿。

(3)保险金额

钢架结构:120元/延长米×实际延长米;竹木结构:80元/延长米×实际延长米。

注:墙体包括后屋面。

(4)保险费率

费率按保险标的额的1.5%执行。其中:省财政补贴20%;市级财政补贴7.5%;县级财政补贴22.5%;农户负担50%。

2、大田玉米保险合同内容

(1)保险标的

凡符合下列种植规范的玉米(以下简称保险玉米),可作为本合同的保险标的:1、经政府部门审定的合格品种,符合当地种植规范标准和技术管理要求;2、种植场所在当地洪水水位线以上的非蓄洪、行洪区;3、生长正常。

(2)保险责任

在保险期间内,由于下列原因直接造成保险玉米损失,损失率达到30%(含30%)以上时,保险人按照保险合同的约定负责赔偿:①暴雨,洪水(行蓄洪区除外),内涝;②风灾;③雹灾;④冻灾;⑤旱灾。

(3)保险金额

保险玉米生长期内所发生的直接物化成本作为基本险,每亩保险金额280元;旱灾险作为附加险,只有在投保基本险的基础上方可投保,保险金额每亩200元。

(4)保费金额

按省确定保险费率基本险6%、附加旱灾险5%标准执行,基本险保费16.80元/亩,附加旱灾险保费10元/亩,合计26.8元/亩。其中:中央财政补贴35%、省级财政补贴25%、市级财政补贴5%、县级财政补贴15%,农户承担20%。

五、保费补贴管理

财政安排的保费补贴资金纳入年度财政预算,实行按季预拨,年度结算。各级财政部门要对保费补贴资金实行专项管理、分账核算,确保专款专用。

六、风险管理

为确保农业保险工作持续健康发展,保险经办机构要按照国家、省有关规定计提巨灾风险准备金,逐年滚存,逐步建立应对巨灾风险的长效机制。保险经办机构要按规定及时向出险农户支付农业保险赔款。遇巨大自然灾害,保险经办机构可以使用巨灾风险准备金赔付出险农户。

对于已投保的农户,政府不再给予受灾农户相同用途的财政补助。

七、运作方式

(一)承保

1、由市农经委会同保险经办机构对各乡镇农业技术推广服务站进行指导,各乡镇农业技术推广服务站要对区域内日光温室进行摸底调查,全面掌握区域内保险标的信息,为做好日光温室保险承保工作奠定基础。保险标的信息要据实填报,严禁虚报、谎报。

2、保险经办机构根据收取保费和发放的保险凭证进行签单、承保。

(二)理赔

1、在发生保险责任事故时,被保险人应在24小时内向保险人报案,保险经办机构受理报案时,告知出险保户准备好相关的索赔单证,并配合查勘人员进行受灾现场查勘。保险经办机构在接到报案后,查勘人员需在48小时内赶赴现场进行查勘。

2、查勘人员到达现场后,要全面了解掌握受灾情况,并根据权限及时逐级上报灾害损失情况。

3、根据查勘损失情况,需要灾害鉴定的,由灾害损失专家鉴定组对受灾情况进行损失确定。

4、保险经办机构根据灾害损失情况,计算赔偿金额,与被保险人达成赔偿协议后,在十个工作日内赔付。赔付结果公示。

(三)灾害损失鉴定

市政府成立保险灾害损失专家鉴定组(名单附后),负责全市保险灾害鉴定工作。成灾面积日光温室在5000栋、大田玉米在50000亩以上时,朝阳市保险灾害损失专家鉴定组参与保险灾害损失鉴定。保险灾害损失鉴定标准由朝阳市统一制定。

八、保障措施

(一)切实加强对农业保险工作的领导

市政府成立农业保险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统筹规划、政策制定、督促检查。

组长:*市政府常务副市长

副组长:*市政府副市长

成员:*市政府副秘书长

*市农经委主任

*市财政局局长

*市气象局局长

*市农经委副主任

*市农经委副主任

*市公安局副局长

*人保财险*支公司经理

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农经委,负责日常及综合协调工作。由市农经委牵头,农经委、财政、保险经办机构三家实行联席会议制度,执行领导小组的决议,研究和解决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

各成员单位具体职责:农业部门作为农业保险的主管及协作部门,负责农户的组织发动工作,协助人保财险公司做好保费收缴和理赔工作;财政部门负责保费补贴资金的筹集、使用和管理工作,同时负责对人保财险公司农业保险经营管理状况进行监督;保险经办机构是农业保险的经营主体,负责全市农业保险产品开发、宣传、展业、承保、理赔及售后服务等工作;气象、公安部门负责相关风险责任的界定。

各乡镇要安排专人负责农业保险工作,会同市农经委做好组织发动,使政府的惠民政策真正惠及于民,保持社会稳定。

(二)加强宣传工作

广泛开展农业保险重要意义的宣传,增强农户的参保意识。要发挥农产品行业协会、专业合作社、农事龙头企业与农户之间的连结机制,带动广大农户参保。

(三)做好防灾减灾工作,逐步完善灾害预防机制

农经办范文篇8

当前群众反映的主要问题:一是管理制度执行不力。有的村社根本就未建立与财务相关的管理制度;有的民主理财和村民代表会议制度不健全,不完善;有的虽有制度,但执行不力,制度形同虚设。二是监督纠正乏力。不少乡镇缺乏专门监督机构对村社财务进行监督检查;有的乡镇虽有监督机构,但却未认真履行职能,更缺乏保证工作正常运行的相关制度,甚至对有的村社五六年未进行过审计检查。三是收支项目混乱。有的收支项目不按规定设置,或随意设项摊派集资,有的项目应收却未收足,有的项目又出现重复收费。四是会计帐目混乱。多数村社没有成型的帐簿,记帐方式五花八门,有的半年甚至隔年做帐,极为混乱;有的单据无经手人、证明人、审批人,或以白条入帐;有的记帐单据散失,无据可查。五是财务人员素质低。绝大部份村社财会人员,未受过专业知识培训,不懂财务管理的基本知识;有的村社无专人管理财务,村支书当家管钱管帐,既是财务审批人,又是会计、出纳,一人独揽,一个口袋装票子,一个口袋装条子。

如何解决好目前村社财务管理存在的热点问题?

我区平昌县采取建立村级财经组和乡镇财经办的管理体制,是一个对症下药的好办法。贵刊第2期作了概略报道。现将他们的具体作法,再作进一步论述。

一、建立新的管理机制一是工作机制。

乡镇财经办按“五统一”、“四不变”的原则运行。五统一,即:统一办公,统一调度使用人员,统一收取解缴税费,统一规划组织培植财源,统一按性质及用途使用资金。四不变,即:机构不变,职责不变,资金性质及用途不变,供给关系不变。乡镇财经办在乡镇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工作,业务受上级主管部门指导。村财经组在村党支部、村委会的领导下工作,业务受乡镇财经办指导。在帐务体系设置上,乡镇财经办共设置总预算会计帐、税费征解会计帐、单位预算会计帐和集体经济会计帐,并在同一银行(信用社)开设存款帐户。村级财经组按代收税费与本级收支分别设帐的原则,设税费征解会计帐,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帐,“两工”(义务工、积累工)使用帐。

二是岗位设置。

乡镇财经办设置11个岗位,主任1人,由乡镇长兼任,副主任2人,分别由乡镇财政所长、农经站长兼任,设总预算会计、征解会计、单位预算会计、集体经济会计、统计员、总出纳员各1人,税收征管员两人。除税收征管员由上级地税部门确定外,其余岗位人选,均由乡镇党委、政府征求上级财政、农业主管部门的意见后确定,并根据财经办副主任德才素质和业务水平,确定其第一副主任,主持财经办日常工作。财经办的总预算会计、征解会计、单位预算会计,由财政人员担任,集体经济会计、统计员、总出纳员,由农经人员担任。乡镇财经办人员编制除主任外,一律按乡镇总人口确定,1.5万人以下的乡镇8人,1.5万人至2万人的乡镇9人,2万人以上的乡镇10人,其人员编制少于岗位设置的,实行兼职。乡镇财政所、农经站人员,按照“定岗定责、公平竞争”的原则择优上岗,其余富余人员,一律按有关规定合理分流。村财经组设组长1人,由村主任兼任,会计、统计及税收员1人,由村文书兼任,出纳员1人,由其他村干部兼任。村财经审查监督组设组长1人,由村党支部书记兼任,各农业社社长和村民代表为成员,其村民代表不得少于成员总数的三分之一。村财经组和村财经审查监督组成员,由村党支部报乡镇党委、政府审批确认。村财经组成员一律兼职兼薪;村财经审查监督组成员,原则上不实行兼职兼薪,以利监督管理,但对其中的村民代表实行误工定额补助办法,列入村级财务预算支出。

三是监督机制。

乡镇财经办帐务,除接受各自主管部门内审外,还必须接受审计、统计部门的监督。村财经组,除接受乡镇财经办的审查监督外,还要接受村财经审查监督组的监督,并定期向群众公布帐务,接受群众监督。同时,还相应建立健全了各项规章制度和管理办法,以规范和协调财经办和村财经组工作。特别是村级财经组建立后,村级财权有所扩大,为防止贪污、挪用国家、集体资金,相应建立了票据管理、税费解缴、村社干部财产抵押上岗制度,切实规范工作程序和工作行为。

四是激励机制。

以前村级只有事权,没有财权。财务管理改革后,统一了事权和财权,调动了村干部的积极性。对村干部实行基础、职务、绩效结构工资制,其绩效工资上不封顶,下不保底;同时实行兼职兼薪,多劳多得,以激发村干部的工作热情。对村干部还实行离职保障制度,任期满三年的,可享受离职保障金,以解除村干部后顾之忧。

调整乡村利益格局要充分发挥乡镇和村级两个积极性,必须重点把握两点:(1)有利于乡镇财政增收。乡镇财经办统一收取税费后,分别按资金性质入库,统一调度资金,以杜绝税费漏征。(2)村上应得的利益必须归村,使其得到实惠。一是村上的集体经济收入,不允许乡镇平调或提成;二是当年新增生猪屠宰税和农业特产税,按70%返还给村;三是按比例计付税收手续费。农业税按0.5%,农业特产税、工商税和其他税收按1.5%计付;四是按比例提取代收乡镇统筹等手续费。乡镇统筹按3%提取,“两金”按1.5%提取,代收款、以资代劳款按6%提取;除此之外的其它手续费,均由乡镇财经办按照体制要求,统一提取拨付,村级一律不得自行提取。

提高了干部素质

要巩固村级财务改革成果,认真执行改革后的村级财经管理制度,使之健康运转,关键在于提高基层干部素质。一是认真实行乡镇及村级干部推选制,这是建立乡镇、村级财经制度的重要前提。要配好乡镇财经办、村级财经组和财经审查监督组的班子,必须按德才兼备的原则,搞好乡镇长和村干部的推选,把思想政治好、业务能力强、作风正派、群众真正信任的同志,选拨到乡镇长和村干部岗位上来,以确保农村财经工作的顺利开展。有了健全较好的领导班子,才能彻底理清村与乡镇之间、村与社之间、村与农户之间的经济关系,摸清乡镇财政所、农经站和村委会的债权债务。至于村级财务改革前的债权债务,应明确责任,由财政所、农经站和村社,各自逐步消化,涉及经济问题的干部,必须按有关法规进行处理。二是搞好业务培训。由县委组织部牵头,以县财政局、地税局、农业局为主,首先对建立村级财经工作组成员进行系统培训,然后分两批对乡镇财经办和村财经组成员、村财经组会计(文书)进行业务培训。今后对村财经组会计,还将进一步组织业务培训,经考核合格,持证上岗,并按

《会计法》和《四川省会计管理条例》的规定,纳入财政部门统一管理。

初见成效

建立村级财经组,实行村级财务预决算制度,是农村财经管理体制的一项重大改革。它对扩大农村基层民主,转变乡镇工作方式,调动村级组织和村社干部积极性,落实“村务公开,民主监督”,改善党群关系,以及促进农村经济发展,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到1998年11月底,该县60个乡镇财经办,448个村财经组和村财经审查监督组,已相继全部建立,并正式运行。从目前情况看,工作开展和机制运行较为顺利,并初见成效。

(一)理顺了财务关系,增强了财务透明度。

一是清理债权债务及其它财务关系。全县共清出往来款项1.8亿元,并具体制定了清结规划。二是建立了两套较为科学合理的帐务体系,明确划分上交乡镇资金和村级的应得利益,相应制定了农户税费结算三联单(征收联、记帐联、农户对帐联),及时进行税费结算。三是收支业务,坚持“一个口子进,一个漏斗出,一支笔审批”,出纳与会计分设,钱帐分管,农民负担核算分开,村级财务公开,从而改变了以往“一人当家”的包包帐,颇受农民欢迎。

(二)方便了群众,减轻了农民负担。

农户可以随时到财经组办理结算业务,既不耽误农时,又不会出错乱,群众深感方便。村上有了一定的财力,可以抵御农村小范围的自然灾害,也可以帮助特困户、受灾户安排生活,发展生产。驷马镇龙台村对5户特困户的农业税全减,并用村级资金户平购买200斤碳氨发展生产。该县有30个村拿出73万元资金,兴办竹木器及农副产品加工等村办企业,以增加村级收入,逐步消化村社历史债务,减轻农民负担。

(三)防止了税费流失,增加了财政收入。

村社干部对税源增减变化情况心中有数,一有税源即可随时征收。特别是对全家外出务工,土地转移承包,由谁承担税费,何时回家,都能掌握情况,随到随收。对走乡串户搞个体经营的商贩,切实加强了纳税监督,堵住了税费流失。通过上述措施,防止了税收流失,相应增加了财政收入,该县元山、兰草两区去年税费任务完成较好,居全县一、二位,并清回历年尾欠达470余万元,其中收回全家外出务工农户历年欠税欠费12万元。

(四)调动了村社干部当家理财的积极性。

过去村社干部工资由乡镇发给,对生产发展如何,收入完成多少,都无直接利害关系,致使村上无财力,实为一个空架子。建立村级财经组后,村级有了一定的财力,对村社干部的工资,采取绩效工资制,按照兼职兼新的原则,由村财务支付,每月少则100元,多的300元,比原乡镇发给的标准工资大大提高。同时,建立了离职保障金,解除了村干部的后顾之忧。这样,村社干部如果不抓生产发展,必然影响经济指标的完成,使工资待遇得不到保障。因此,该县的村社干部,都积极狠抓农业生产,努力开辟财源,为财政增税,农民增收。既体现了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又适应了大力发展农村经济的客观形势。

(五)有利于完成税费任务。

建立村级财经组后,征管人员相对增加,征管力度随之加强,改按季度征收为常年征收,克服了财政所、农经站坐点扣收,面对千家万户核对帐务,催收尾欠,而出现人力不足和进度缓慢的弊端。

该县张公乡泥池村1998年税费任务24.8万元,历年尾欠8万元,至当年11月底,不仅提前完成全年任务,而且收回尾欠3.2万元。同时,该村还用自有财力新建了300平方米的财经组办公室。

(六)有利于树立政府形象,密切干群关系。

近年来,农村税费尾欠愈来愈大,导致部份乡镇某些必要支出不能保证,甚至举债度日,步履维艰。村级财务改革之前,为了完成任务,保障支出,只能由政府组织力量,集中抓回收工作,难免不出现一些强迫命令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政府形象。建立村财经组后,由于村社干部接触群众近,掌握情况准,由他们负责征收税费,可因人而异,见逢插针,改突击征收为常年征收,不仅使农户自觉交纳各种税费,而且化解了许多矛盾。这就改变了以往坐点扣收和强迫硬逼行为,使乡镇干部从“催种催收”中解脱出来,专心致志地抓环境建设,培植收入大户,狠抓科技和流通,真正实现了工作重点转移。

(七)有利于加强监管,培植重点财源。

乡镇财经办的工作重点,从过去一味抓收入转到抓财务监管和重点财源建设上来,着力对村级财经组进行业务指导和财务监管,清理整顿重点村和重点单位财务,积极组织资金供应,大抓项目发展。

该县青凤乡财经办用2万元购买3亩水面堰塘养鱼,投入5万元办起了养鸡场,并与外地厂家合作建立了薯类粉丝加工厂,预计1999年可创税利3万余元。

(八)有利于精简机构,加强基层建设。

农经办范文篇9

当前群众反映的主要问题:一是管理制度执行不力。有的村社根本就未建立与财务相关的管理制度;有的民主理财和村民代表会议制度不健全,不完善;有的虽有制度,但执行不力,制度形同虚设。二是监督纠正乏力。不少乡镇缺乏专门监督机构对村社财务进行监督检查;有的乡镇虽有监督机构,但却未认真履行职能,更缺乏保证工作正常运行的相关制度,甚至对有的村社五六年未进行过审计检查。三是收支项目混乱。有的收支项目不按规定设置,或随意设项摊派集资,有的项目应收却未收足,有的项目又出现重复收费。四是会计帐目混乱。多数村社没有成型的帐簿,记帐方式五花八门,有的半年甚至隔年做帐,极为混乱;有的单据无经手人、证明人、审批人,或以白条入帐;有的记帐单据散失,无据可查。五是财务人员素质低。绝大部份村社财会人员,未受过专业知识培训,不懂财务管理的基本知识;有的村社无专人管理财务,村支书当家管钱管帐,既是财务审批人,又是会计、出纳,一人独揽,一个口袋装票子,一个口袋装条子。

如何解决好目前村社财务管理存在的热点问题?

我区平昌县采取建立村级财经组和乡镇财经办的管理体制,是一个对症下药的好办法。贵刊第2期作了概略报道。现将他们的具体作法,再作进一步论述。

一、建立新的管理机制一是工作机制。

乡镇财经办按“五统一”、“四不变”的原则运行。五统一,即:统一办公,统一调度使用人员,统一收取解缴税费,统一规划组织培植财源,统一按性质及用途使用资金。四不变,即:机构不变,职责不变,资金性质及用途不变,供给关系不变。乡镇财经办在乡镇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工作,业务受上级主管部门指导。村财经组在村党支部、村委会的领导下工作,业务受乡镇财经办指导。在帐务体系设置上,乡镇财经办共设置总预算会计帐、税费征解会计帐、单位预算会计帐和集体经济会计帐,并在同一银行(信用社)开设存款帐户。村级财经组按代收税费与本级收支分别设帐的原则,设税费征解会计帐,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帐,“两工”(义务工、积累工)使用帐。

二是岗位设置。

乡镇财经办设置11个岗位,主任1人,由乡镇长兼任,副主任2人,分别由乡镇财政所长、农经站长兼任,设总预算会计、征解会计、单位预算会计、集体经济会计、统计员、总出纳员各1人,税收征管员两人。除税收征管员由上级地税部门确定外,其余岗位人选,均由乡镇党委、政府征求上级财政、农业主管部门的意见后确定,并根据财经办副主任德才素质和业务水平,确定其第一副主任,主持财经办日常工作。财经办的总预算会计、征解会计、单位预算会计,由财政人员担任,集体经济会计、统计员、总出纳员,由农经人员担任。乡镇财经办人员编制除主任外,一律按乡镇总人口确定,1.5万人以下的乡镇8人,1.5万人至2万人的乡镇9人,2万人以上的乡镇10人,其人员编制少于岗位设置的,实行兼职。乡镇财政所、农经站人员,按照“定岗定责、公平竞争”的原则择优上岗,其余富余人员,一律按有关规定合理分流。村财经组设组长1人,由村主任兼任,会计、统计及税收员1人,由村文书兼任,出纳员1人,由其他村干部兼任。村财经审查监督组设组长1人,由村党支部书记兼任,各农业社社长和村民代表为成员,其村民代表不得少于成员总数的三分之一。村财经组和村财经审查监督组成员,由村党支部报乡镇党委、政府审批确认。村财经组成员一律兼职兼薪;村财经审查监督组成员,原则上不实行兼职兼薪,以利监督管理,但对其中的村民代表实行误工定额补助办法,列入村级财务预算支出。

三是监督机制。

乡镇财经办帐务,除接受各自主管部门内审外,还必须接受审计、统计部门的监督。村财经组,除接受乡镇财经办的审查监督外,还要接受村财经审查监督组的监督,并定期向群众公布帐务,接受群众监督。同时,还相应建立健全了各项规章制度和管理办法,以规范和协调财经办和村财经组工作。特别是村级财经组建立后,村级财权有所扩大,为防止贪污、挪用国家、集体资金,相应建立了票据管理、税费解缴、村社干部财产抵押上岗制度,切实规范工作程序和工作行为。

四是激励机制。

以前村级只有事权,没有财权。财务管理改革后,统一了事权和财权,调动了村干部的积极性。对村干部实行基础、职务、绩效结构工资制,其绩效工资上不封顶,下不保底;同时实行兼职兼薪,多劳多得,以激发村干部的工作热情。对村干部还实行离职保障制度,任期满三年的,可享受离职保障金,以解除村干部后顾之忧。

调整乡村利益格局要充分发挥乡镇和村级两个积极性,必须重点把握两点:(1)有利于乡镇财政增收。乡镇财经办统一收取税费后,分别按资金性质入库,统一调度资金,以杜绝税费漏征。(2)村上应得的利益必须归村,使其得到实惠。一是村上的集体经济收入,不允许乡镇平调或提成;二是当年新增生猪屠宰税和农业特产税,按70%返还给村;三是按比例计付税收手续费。农业税按0.5%,农业特产税、工商税和其他税收按1.5%计付;四是按比例提取代收乡镇统筹等手续费。乡镇统筹按3%提取,“两金”按1.5%提取,代收款、以资代劳款按6%提取;除此之外的其它手续费,均由乡镇财经办按照体制要求,统一提取拨付,村级一律不得自行提取。

提高了干部素质

要巩固村级财务改革成果,认真执行改革后的村级财经管理制度,使之健康运转,关键在于提高基层干部素质。一是认真实行乡镇及村级干部推选制,这是建立乡镇、村级财经制度的重要前提。要配好乡镇财经办、村级财经组和财经审查监督组的班子,必须按德才兼备的原则,搞好乡镇长和村干部的推选,把思想政治好、业务能力强、作风正派、群众真正信任的同志,选拨到乡镇长和村干部岗位上来,以确保农村财经工作的顺利开展。有了健全较好的领导班子,才能彻底理清村与乡镇之间、村与社之间、村与农户之间的经济关系,摸清乡镇财政所、农经站和村委会的债权债务。至于村级财务改革前的债权债务,应明确责任,由财政所、农经站和村社,各自逐步消化,涉及经济问题的干部,必须按有关法规进行处理。二是搞好业务培训。由县委组织部牵头,以县财政局、地税局、农业局为主,首先对建立村级财经工作组成员进行系统培训,然后分两批对乡镇财经办和村财经组成员、村财经组会计(文书)进行业务培训。今后对村财经组会计,还将进一步组织业务培训,经考核合格,持证上岗,并按

《会计法》和《四川省会计管理条例》的规定,纳入财政部门统一管理。

初见成效

建立村级财经组,实行村级财务预决算制度,是农村财经管理体制的一项重大改革。它对扩大农村基层民主,转变乡镇工作方式,调动村级组织和村社干部积极性,落实“村务公开,民主监督”,改善党群关系,以及促进农村经济发展,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到1998年11月底,该县60个乡镇财经办,448个村财经组和村财经审查监督组,已相继全部建立,并正式运行。从目前情况看,工作开展和机制运行较为顺利,并初见成效。

(一)理顺了财务关系,增强了财务透明度。

一是清理债权债务及其它财务关系。全县共清出往来款项1.8亿元,并具体制定了清结规划。二是建立了两套较为科学合理的帐务体系,明确划分上交乡镇资金和村级的应得利益,相应制定了农户税费结算三联单(征收联、记帐联、农户对帐联),及时进行税费结算。三是收支业务,坚持“一个口子进,一个漏斗出,一支笔审批”,出纳与会计分设,钱帐分管,农民负担核算分开,村级财务公开,从而改变了以往“一人当家”的包包帐,颇受农民欢迎。

(二)方便了群众,减轻了农民负担。

农户可以随时到财经组办理结算业务,既不耽误农时,又不会出错乱,群众深感方便。村上有了一定的财力,可以抵御农村小范围的自然灾害,也可以帮助特困户、受灾户安排生活,发展生产。驷马镇龙台村对5户特困户的农业税全减,并用村级资金户平购买200斤碳氨发展生产。该县有30个村拿出73万元资金,兴办竹木器及农副产品加工等村办企业,以增加村级收入,逐步消化村社历史债务,减轻农民负担。

(三)防止了税费流失,增加了财政收入。

村社干部对税源增减变化情况心中有数,一有税源即可随时征收。特别是对全家外出务工,土地转移承包,由谁承担税费,何时回家,都能掌握情况,随到随收。对走乡串户搞个体经营的商贩,切实加强了纳税监督,堵住了税费流失。通过上述措施,防止了税收流失,相应增加了财政收入,该县元山、兰草两区去年税费任务完成较好,居全县一、二位,并清回历年尾欠达470余万元,其中收回全家外出务工农户历年欠税欠费12万元。

(四)调动了村社干部当家理财的积极性。

过去村社干部工资由乡镇发给,对生产发展如何,收入完成多少,都无直接利害关系,致使村上无财力,实为一个空架子。建立村级财经组后,村级有了一定的财力,对村社干部的工资,采取绩效工资制,按照兼职兼新的原则,由村财务支付,每月少则100元,多的300元,比原乡镇发给的标准工资大大提高。同时,建立了离职保障金,解除了村干部的后顾之忧。这样,村社干部如果不抓生产发展,必然影响经济指标的完成,使工资待遇得不到保障。因此,该县的村社干部,都积极狠抓农业生产,努力开辟财源,为财政增税,农民增收。既体现了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又适应了大力发展农村经济的客观形势。

(五)有利于完成税费任务。

建立村级财经组后,征管人员相对增加,征管力度随之加强,改按季度征收为常年征收,克服了财政所、农经站坐点扣收,面对千家万户核对帐务,催收尾欠,而出现人力不足和进度缓慢的弊端。

该县张公乡泥池村1998年税费任务24.8万元,历年尾欠8万元,至当年11月底,不仅提前完成全年任务,而且收回尾欠3.2万元。同时,该村还用自有财力新建了300平方米的财经组办公室。

(六)有利于树立政府形象,密切干群关系。

近年来,农村税费尾欠愈来愈大,导致部份乡镇某些必要支出不能保证,甚至举债度日,步履维艰。村级财务改革之前,为了完成任务,保障支出,只能由政府组织力量,集中抓回收工作,难免不出现一些强迫命令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政府形象。建立村财经组后,由于村社干部接触群众近,掌握情况准,由他们负责征收税费,可因人而异,见逢插针,改突击征收为常年征收,不仅使农户自觉交纳各种税费,而且化解了许多矛盾。这就改变了以往坐点扣收和强迫硬逼行为,使乡镇干部从“催种催收”中解脱出来,专心致志地抓环境建设,培植收入大户,狠抓科技和流通,真正实现了工作重点转移。

(七)有利于加强监管,培植重点财源。

乡镇财经办的工作重点,从过去一味抓收入转到抓财务监管和重点财源建设上来,着力对村级财经组进行业务指导和财务监管,清理整顿重点村和重点单位财务,积极组织资金供应,大抓项目发展。

该县青凤乡财经办用2万元购买3亩水面堰塘养鱼,投入5万元办起了养鸡场,并与外地厂家合作建立了薯类粉丝加工厂,预计1999年可创税利3万余元。

(八)有利于精简机构,加强基层建设。

农经办范文篇10

当前群众反映的主要问题:一是管理制度执行不力。有的村社根本就未建立与财务相关的管理制度;有的民主理财和村民代表会议制度不健全,不完善;有的虽有制度,但执行不力,制度形同虚设。二是监督纠正乏力。不少乡镇缺乏专门监督机构对村社财务进行监督检查;有的乡镇虽有监督机构,但却未认真履行职能,更缺乏保证工作正常运行的相关制度,甚至对有的村社五六年未进行过审计检查。三是收支项目混乱。有的收支项目不按规定设置,或随意设项摊派集资,有的项目应收却未收足,有的项目又出现重复收费。四是会计帐目混乱。多数村社没有成型的帐簿,记帐方式五花八门,有的半年甚至隔年做帐,极为混乱;有的单据无经手人、证明人、审批人,或以白条入帐;有的记帐单据散失,无据可查。五是财务人员素质低。绝大部份村社财会人员,未受过专业知识培训,不懂财务管理的基本知识;有的村社无专人管理财务,村支书当家管钱管帐,既是财务审批人,又是会计、出纳,一人独揽,一个口袋装票子,一个口袋装条子。

如何解决好目前村社财务管理存在的热点问题?

我区平昌县采取建立村级财经组和乡镇财经办的管理体制,是一个对症下药的好办法。贵刊第2期作了概略报道。现将他们的具体作法,再作进一步论述。

一、建立新的管理机制一是工作机制。

乡镇财经办按“五统一”、“四不变”的原则运行。五统一,即:统一办公,统一调度使用人员,统一收取解缴税费,统一规划组织培植财源,统一按性质及用途使用资金。四不变,即:机构不变,职责不变,资金性质及用途不变,供给关系不变。乡镇财经办在乡镇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工作,业务受上级主管部门指导。村财经组在村党支部、村委会的领导下工作,业务受乡镇财经办指导。在帐务体系设置上,乡镇财经办共设置总预算会计帐、税费征解会计帐、单位预算会计帐和集体经济会计帐,并在同一银行(信用社)开设存款帐户。村级财经组按代收税费与本级收支分别设帐的原则,设税费征解会计帐,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帐,“两工”(义务工、积累工)使用帐。

二是岗位设置。

乡镇财经办设置11个岗位,主任1人,由乡镇长兼任,副主任2人,分别由乡镇财政所长、农经站长兼任,设总预算会计、征解会计、单位预算会计、集体经济会计、统计员、总出纳员各1人,税收征管员两人。除税收征管员由上级地税部门确定外,其余岗位人选,均由乡镇党委、政府征求上级财政、农业主管部门的意见后确定,并根据财经办副主任德才素质和业务水平,确定其第一副主任,主持财经办日常工作。财经办的总预算会计、征解会计、单位预算会计,由财政人员担任,集体经济会计、统计员、总出纳员,由农经人员担任。乡镇财经办人员编制除主任外,一律按乡镇总人口确定,1.5万人以下的乡镇8人,1.5万人至2万人的乡镇9人,2万人以上的乡镇10人,其人员编制少于岗位设置的,实行兼职。乡镇财政所、农经站人员,按照“定岗定责、公平竞争”的原则择优上岗,其余富余人员,一律按有关规定合理分流。村财经组设组长1人,由村主任兼任,会计、统计及税收员1人,由村文书兼任,出纳员1人,由其他村干部兼任。村财经审查监督组设组长1人,由村党支部书记兼任,各农业社社长和村民代表为成员,其村民代表不得少于成员总数的三分之一。村财经组和村财经审查监督组成员,由村党支部报乡镇党委、政府审批确认。村财经组成员一律兼职兼薪;村财经审查监督组成员,原则上不实行兼职兼薪,以利监督管理,但对其中的村民代表实行误工定额补助办法,列入村级财务预算支出。

三是监督机制。

乡镇财经办帐务,除接受各自主管部门内审外,还必须接受审计、统计部门的监督。村财经组,除接受乡镇财经办的审查监督外,还要接受村财经审查监督组的监督,并定期向群众公布帐务,接受群众监督。同时,还相应建立健全了各项规章制度和管理办法,以规范和协调财经办和村财经组工作。特别是村级财经组建立后,村级财权有所扩大,为防止贪污、挪用国家、集体资金,相应建立了票据管理、税费解缴、村社干部财产抵押上岗制度,切实规范工作程序和工作行为。

四是激励机制。

以前村级只有事权,没有财权。财务管理改革后,统一了事权和财权,调动了村干部的积极性。对村干部实行基础、职务、绩效结构工资制,其绩效工资上不封顶,下不保底;同时实行兼职兼薪,多劳多得,以激发村干部的工作热情。对村干部还实行离职保障制度,任期满三年的,可享受离职保障金,以解除村干部后顾之忧。

调整乡村利益格局要充分发挥乡镇和村级两个积极性,必须重点把握两点:(1)有利于乡镇财政增收。乡镇财经办统一收取税费后,分别按资金性质入库,统一调度资金,以杜绝税费漏征。(2)村上应得的利益必须归村,使其得到实惠。一是村上的集体经济收入,不允许乡镇平调或提成;二是当年新增生猪屠宰税和农业特产税,按70%返还给村;三是按比例计付税收手续费。农业税按0.5%,农业特产税、工商税和其他税收按1.5%计付;四是按比例提取代收乡镇统筹等手续费。乡镇统筹按3%提取,“两金”按1.5%提取,代收款、以资代劳款按6%提取;除此之外的其它手续费,均由乡镇财经办按照体制要求,统一提取拨付,村级一律不得自行提取。

提高了干部素质

要巩固村级财务改革成果,认真执行改革后的村级财经管理制度,使之健康运转,关键在于提高基层干部素质。一是认真实行乡镇及村级干部推选制,这是建立乡镇、村级财经制度的重要前提。要配好乡镇财经办、村级财经组和财经审查监督组的班子,必须按德才兼备的原则,搞好乡镇长和村干部的推选,把思想政治好、业务能力强、作风正派、群众真正信任的同志,选拨到乡镇长和村干部岗位上来,以确保农村财经工作的顺利开展。有了健全较好的领导班子,才能彻底理清村与乡镇之间、村与社之间、村与农户之间的经济关系,摸清乡镇财政所、农经站和村委会的债权债务。至于村级财务改革前的债权债务,应明确责任,由财政所、农经站和村社,各自逐步消化,涉及经济问题的干部,必须按有关法规进行处理。二是搞好业务培训。由县委组织部牵头,以县财政局、地税局、农业局为主,首先对建立村级财经工作组成员进行系统培训,然后分两批对乡镇财经办和村财经组成员、村财经组会计(文书)进行业务培训。今后对村财经组会计,还将进一步组织业务培训,经考核合格,持证上岗,并按

《会计法》和《四川省会计管理条例》的规定,纳入财政部门统一管理。

初见成效

建立村级财经组,实行村级财务预决算制度,是农村财经管理体制的一项重大改革。它对扩大农村基层民主,转变乡镇工作方式,调动村级组织和村社干部积极性,落实“村务公开,民主监督”,改善党群关系,以及促进农村经济发展,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到1998年11月底,该县60个乡镇财经办,448个村财经组和村财经审查监督组,已相继全部建立,并正式运行。从目前情况看,工作开展和机制运行较为顺利,并初见成效。

(一)理顺了财务关系,增强了财务透明度。

一是清理债权债务及其它财务关系。全县共清出往来款项1.8亿元,并具体制定了清结规划。二是建立了两套较为科学合理的帐务体系,明确划分上交乡镇资金和村级的应得利益,相应制定了农户税费结算三联单(征收联、记帐联、农户对帐联),及时进行税费结算。三是收支业务,坚持“一个口子进,一个漏斗出,一支笔审批”,出纳与会计分设,钱帐分管,农民负担核算分开,村级财务公开,从而改变了以往“一人当家”的包包帐,颇受农民欢迎。

(二)方便了群众,减轻了农民负担。

农户可以随时到财经组办理结算业务,既不耽误农时,又不会出错乱,群众深感方便。村上有了一定的财力,可以抵御农村小范围的自然灾害,也可以帮助特困户、受灾户安排生活,发展生产。驷马镇龙台村对5户特困户的农业税全减,并用村级资金户平购买200斤碳氨发展生产。该县有30个村拿出73万元资金,兴办竹木器及农副产品加工等村办企业,以增加村级收入,逐步消化村社历史债务,减轻农民负担。

(三)防止了税费流失,增加了财政收入。

村社干部对税源增减变化情况心中有数,一有税源即可随时征收。特别是对全家外出务工,土地转移承包,由谁承担税费,何时回家,都能掌握情况,随到随收。对走乡串户搞个体经营的商贩,切实加强了纳税监督,堵住了税费流失。通过上述措施,防止了税收流失,相应增加了财政收入,该县元山、兰草两区去年税费任务完成较好,居全县一、二位,并清回历年尾欠达470余万元,其中收回全家外出务工农户历年欠税欠费12万元。

(四)调动了村社干部当家理财的积极性。

过去村社干部工资由乡镇发给,对生产发展如何,收入完成多少,都无直接利害关系,致使村上无财力,实为一个空架子。建立村级财经组后,村级有了一定的财力,对村社干部的工资,采取绩效工资制,按照兼职兼新的原则,由村财务支付,每月少则100元,多的300元,比原乡镇发给的标准工资大大提高。同时,建立了离职保障金,解除了村干部的后顾之忧。这样,村社干部如果不抓生产发展,必然影响经济指标的完成,使工资待遇得不到保障。因此,该县的村社干部,都积极狠抓农业生产,努力开辟财源,为财政增税,农民增收。既体现了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又适应了大力发展农村经济的客观形势。

(五)有利于完成税费任务。

建立村级财经组后,征管人员相对增加,征管力度随之加强,改按季度征收为常年征收,克服了财政所、农经站坐点扣收,面对千家万户核对帐务,催收尾欠,而出现人力不足和进度缓慢的弊端。

该县张公乡泥池村1998年税费任务24.8万元,历年尾欠8万元,至当年11月底,不仅提前完成全年任务,而且收回尾欠3.2万元。同时,该村还用自有财力新建了300平方米的财经组办公室。

(六)有利于树立政府形象,密切干群关系。

近年来,农村税费尾欠愈来愈大,导致部份乡镇某些必要支出不能保证,甚至举债度日,步履维艰。村级财务改革之前,为了完成任务,保障支出,只能由政府组织力量,集中抓回收工作,难免不出现一些强迫命令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政府形象。建立村财经组后,由于村社干部接触群众近,掌握情况准,由他们负责征收税费,可因人而异,见逢插针,改突击征收为常年征收,不仅使农户自觉交纳各种税费,而且化解了许多矛盾。这就改变了以往坐点扣收和强迫硬逼行为,使乡镇干部从“催种催收”中解脱出来,专心致志地抓环境建设,培植收入大户,狠抓科技和流通,真正实现了工作重点转移。

(七)有利于加强监管,培植重点财源。

乡镇财经办的工作重点,从过去一味抓收入转到抓财务监管和重点财源建设上来,着力对村级财经组进行业务指导和财务监管,清理整顿重点村和重点单位财务,积极组织资金供应,大抓项目发展。

该县青凤乡财经办用2万元购买3亩水面堰塘养鱼,投入5万元办起了养鸡场,并与外地厂家合作建立了薯类粉丝加工厂,预计1999年可创税利3万余元。

(八)有利于精简机构,加强基层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