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与信息技术应用途径

时间:2022-07-07 08:43:10

小学语文教学与信息技术应用途径

摘要:为了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文章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的有效途径和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的有效途径两个方面论述了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信息技术;小学语文教学;阅读教学;写作教学

在当前信息技术日渐发展成熟及教育事业大力改革的背景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应用信息技术已成常态,这不仅仅是对时展潮流的顺应,也是提高课堂教学实效的必然需求。教师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能够以直观生动的方式呈现语文学科知识,发挥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理解、发散学生思维、拓宽学生视野的作用,为提高课堂教学实效奠定良好基础[1]。作为小学语文教师,要准确把握小学生的性格特点与思维认知水平,借助信息技术,以形象化的图片、视频等形式讲解知识内容,这要求教师转变教育思想观念,创新课堂教学方法,采取有效途径以增强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课堂的教学效果。下面,本文将主要从小学语文的阅读与写作教学两方面着手,对应用信息技术的有效途径进行探讨。

一、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的有效途径

(一)创设教学情境,激发阅读兴趣

在以往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活动中,教师占据着主导地位,而学生只能被动地在座位上听,这种“灌输式”教学模式难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其投入课堂的积极性自然不高,进而直接影响了语文课堂的教学实效。而在课堂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借助信息技术创设教学情境,能够满足小学生的好奇心,同时也能让教材内容直观呈现,拉近学生与阅读文本的距离,加深学生的阅读感悟[2]。小学语文教材中收录了许多具有丰富情感的课文,基于此,教师完全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创设相应教学情境,实现对学生价值观的引领,激发其阅读兴趣,使其爱上阅读,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例如,在教学《小英雄雨来》这篇文章时,小学生可能能够理解故事情节,但是对背景知识难以感同身受,所以对“小英雄”“英勇牺牲”“奉献”等词汇感到疑惑。此时,教师便可应用信息技术,以视频、图文的形式为学生介绍文章故事发生的背景,以此深化学生的阅读感悟。另外,教师还可引导学生通过角色扮演的形式重现文本内容,使其基于阅读文本形成情感升华,并在角色扮演中体悟爱国主义情怀,感知战争的残酷,进而树立热爱和平、热爱国家的价值观。又如,在教学《富饶的西沙群岛》这篇文章时,文章用大量篇幅描写了西沙群岛的景色,其中有许多抽象、细节的叙述,仅凭小学生自身思维去理解,很难想象出文本中表达的西沙群岛物产丰富且风景秀美的富饶之美。因此,教师可应用信息技术,为学生创设教学情境,展示西沙群岛五彩斑斓的海面,以及各种各样的珊瑚礁、小鱼、贝壳、海龟、海鸥等,在这样真实的情境中让学生领略西沙群岛的美景,能有效激发学生对本篇文章的阅读兴趣,构建高效阅读课堂。

(二)辅助教学备课,优化课堂导入

备课活动对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效率的提升会产生直接影响,为了解决当前因为信息技术操作不当而影响教学成效的问题,语文教师可应用信息技术辅助备课,在这一过程中除了要导入教学视频与PPT,还要根据小学生的性格特点及阅读教学内容进行针对性应用,以提高信息技术的应用效率[3]。在正式的阅读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改变过去直奔主题的教学方式,强调学生与教师的互动,同时可以借助信息技术优化课堂导入,吸引学生集中注意力,使其主动投入文章阅读活动。例如,在教学《难忘的泼水节》这篇文章时,教师在备课环节应当利用计算机在网络中寻找更多与傣族泼水节相关的资料,不限于图片、文字、视频等形式,并将这些内容与阅读教学内容相融合。同时,教师还可发散思维收集其他民族的民风民俗与特殊节日习俗,以此作为教学导入,让学生体会到语文课堂教学的丰富多彩。另外,教师还要重点体现出周总理对泼水节活动的重视,让学生从小在心目中树立起周总理的伟岸形象。在应用信息技术的背景下,教师准备充分的备课能够实现课堂导入的优化,并得到学生的积极配合,从而有效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又如,在教学《美丽的小兴安岭》这篇文章之前,教师可借助信息技术收集关于小兴安岭的美景资料,在课堂导入环节为学生展示相关图片与视频,让学生感受祖国壮丽的大好河山,并重点播放小兴安岭一年四季不断变换的美景,展示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景物。如此一来,在信息技术的辅助下,教师拉近了学生与阅读文本的距离,在导入完成后可顺势向学生提问:“大家想不想继续探索小兴安岭的美景?”得到学生肯定答复之后,便可继续开展文本阅读教学活动,这能为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打好基础。

(三)拓宽文化视野,丰富阅读内容

小学语文教材内容毕竟有限,如果教师在阅读教学中仅仅将课本当作唯一的内容源泉,势必难以拓宽学生的文化视野,也不利于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因此,为了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实效性,教师可尝试应用信息技术丰富阅读教学资源,助力学生语文知识体系的完整建构,从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助力学生全面发展[4]。有了信息技术的加持,阅读内容得以丰富,学生能通过延伸性阅读材料拓宽视野,对文章作者创作时的时代背景有所了解,进而对文字中蕴含的情感感同身受,同时有了丰富材料的辅助,学生再次阅读文章时,其思维就会更清晰,阅读理解能力也能得到显著提升。例如,在教学《少年闰土》这篇文章时,由于文章内容只讲述了鲁迅先生笔下的闰土,却并没有对鲁迅的生平及文章创作背景进行过多介绍,所以教师可应用信息技术从网络中收集相关资料,为学生呈现相关的图文视频资料,让学生能够对鲁迅先生生活的年代有全面的认识,进而对闰土这一角色产生更深刻的理解。《少年闰土》节选自鲁迅1921年写的短篇小说《故乡》,教师可利用网络资源引导学生对该小说进行延伸阅读,以更丰富的阅读内容拓宽学生的文化视野,进而完成高效语文课堂的构建。此外,在古诗词阅读教学中,教师同样可以应用信息技术拓宽学生的文化视野。例如,在教学《从军行》时,教师首先可通过播放古代边疆征战的多媒体课件,把残酷的战争、艰苦的军旅、恶劣的环境真实地展现在学生的眼前,让学生如临其境,然后再辅以作者生平及时代背景的介绍,拉近学生与诗人的距离,以及学生与古诗的距离,接着通过课堂讲解让学生对古诗文字表达形式产生进一步了解,并以此深刻理解古诗的思想内涵及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由此学生深深地被“不破楼兰终不还”这种视死如归的精神打动,认识到了古诗虽篇幅短小,但是却蕴含丰富的内容,最后再配上古筝曲《高山流水》吟诵,学生的情感就能得到进一步的升华。

(四)制作微课课件,实施翻转课堂

新课程改革提出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要求,所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一定要重视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结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及认知基础选择合适的教学方式。信息技术的应用极大地丰富了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模式,尤其是在微课的辅助下实施翻转课堂,更是对学生学习主体地位的彰显,如此让学生在课前借助微课自学基础知识,课堂则成为解决复杂学习问题的场所,师生之间的互动会明显增多,教学质量与效率自然有所提升。例如,在教学《海上日出》这篇文章之前,教师可从网络上下载大量与海上日出相关的图片与视频,将其制作成微课视频,并上传至在线学习平台,让学生通过日出美景产生对文章的阅读兴趣。有了微课的辅助,在课堂上教师便可直接组织学生阅读文章,其无须再用太多语言去解释和描述,学生对于文章中的“天水相接”“红霞”“跳出海面”等景物描写语句就会有直观的理解,因为学生有了观看微课视频的经验,自然能够与作者产生共情。由此可见,教师运用信息技术制作微课,实施翻转课堂教学,能够让阅读教学更加形象且高效,有助于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构建。

二、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的有效途径

(一)创设写作情境,激发写作兴趣

小学阶段,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关键时期,其思维认知水平偏低、生活经验较为匮乏,所以在面对新事物时难以从客观角度进行分析和理解。鉴于此,在小学语文写作教学活动中,教师可应用信息技术,尤其是多媒体设备中的图文、视频功能,为学生打造真实、丰富、形象的写作情境,通过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5]。例如,在开展以“母亲”为主题的写作教学活动时,教师可在课堂上利用多媒体播放动画视频,通过这种小学生更乐于接受的方式,展现出生活中妈妈与孩子相处的点点滴滴,并且在短短数分钟的动画中呈现出一个人从出生到老去的过程,这种真实而又震撼的画面,能让小学生认识到“我们的妈妈都是从小孩成长起来的,虽然平日里都是妈妈照顾着我们,但妈妈也同样渴望着来自孩子的关心”。另外,教师还可节选《妈妈再爱我一次》电影片段进行播放,以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对“母亲”这一主题产生表达欲望,进而在写作兴趣的驱使下高效完成作文。

(二)丰富写作视角,强化观察能力

学生写作时的最大苦恼就是无话可说,那怎样才能解决他们的苦恼呢?对学生来说,最好的方法就是丰富写作视角、强化观察能力。人的许多感知都是通过对事物的观察思考得来的,许多作家的写作素材源自平凡生活,但由于其具有善于观察的眼睛,能从平凡事物中挖掘写作素材,同时进行深度思考,便能形成一篇篇佳作[6]。观察是写作的基础,故教师利用多媒体教学,丰富学生写作视角、培养学生善于观察是至关重要的。多媒体在课堂教学中应用既能演示静态图像,又能模拟动态过程,在一定程度上能突破时空限制,展示课堂内不易看到或不可能看到的事物。因此,在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教师应利用信息技术丰富学生的写作视角,强化他们的观察意识与能力,并注意把多媒体观察目标集中统一的特点与作文教学紧密结合,把观察能力的培养贯穿作文教学的始终,从而使学生在写作时能够“提笔如有神”。例如,在开展写景作文的教学活动时,教师可以教材中收录的课文《美丽的小兴安岭》为例,提炼出文本中“有数不清的红松、白桦、栎树……几百里连成一片,就像绿色的海洋。春天,树木抽出新的枝条,长出嫩绿的叶子……”等文字优美、写法细腻的语句,这些都能成为小学生写景作文训练的绝佳范文[7]。然后教师可应用多媒体设备为学生展示出其他风景名胜的图片或视频,鼓励学生用范文中的拟人手法、排比句形式进行美景描写,以表达自己看完图片或视频的感受。与此同时,教师还可点名学生表达自己观看完之后的想法,让学生通过分享收获不同的观察视角,在写作时能够从不同的角度描写景物。可见,教师通过运用信息技术,不仅能够让学生集中注意力对景物进行观察,同时也能使其从不同角度发散思维,避免落入千篇一律的写作套路,进而形成可读性更高的文章。

(三)拓宽学生视野,丰富写作素材

大量教学实践表明,在信息技术的加持下,小学语文写作教学的难度能够明显降低,并且能够跳脱出时空的局限,拓宽学生的视野,促使小学生在课堂上感受到万千世界的丰富多彩[8]。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应当积极运用信息技术挖掘互联网资源,以促进写作教学,如为学生推荐适合观看的影视剧或纪录片,以及音乐、动画等,以此丰富写作素材,让学生“有话可写”,并让其结合课堂所学的写作知识写观后感。值得注意的是,教师要重视对互联网信息的甄别,同时与学生家长做好沟通,告诫家长在孩子借助互联网资源辅助写作训练时,要为其提供一定的帮助,保证拓展信息足够健康,并且为他们创设良好的写作环境,让他们能在轻松、自在的状态下进行创作。例如,在学习完《蟋蟀的住宅》这篇文章之后,教师可要求学生尝试运用拟人的写作手法,对蟋蟀如何在住宅内生活进行描写。为了让学生得到更多启发,教师可通过互联网收集更多关于蟋蟀的动画,通过动画的形式为学生介绍蟋蟀的生长习性,或者查找纪录片资料,详地为学生展示蟋蟀的生存方式,以拓宽学生知识视野,进而使其在写作中有更多的素材可用。此外,教师还应根据课堂反馈,适当提高写作训练难度,要求学生围绕自己最喜爱的动物进行写作,以拟人化的写作手法,配合信息技术收集的资源,形成一篇文章,以此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与语言表达能力。

(四)开展小组合作,布置写作任务

由于每个学生都存在个体差异,所以在思维能力、学习基础、词汇储备量等方面表现不一,基于此,小学语文教师在应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时,一定要立足学生视角多加考虑,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实现因材施教。如上文所述,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够丰富课堂教学资源,同时也能辅助教师对全班学生的写作水平有更全面的了解。为了进一步突显出信息技术在写作教学中的应用价值,教师应根据学生在兴趣喜好、写作能力、知识接受能力等多个方面的水平差异,进行层次划分,然后将不同层次的学生划分至相应的写作练习小组中。写作小组合作开展写作学习,不能只局限于课堂,更应向课外延伸,如此不仅能实现写作训练的持续化,同时也能丰富学生的课外生活。期间,教师可通过建立微信群的方式,了解学生课外作文训练的情况,并与学生家长建立联系,把握各个小组对不同写作主题的理解及写作进度。另外,教师还可结合小学生的兴趣喜好,为学生推荐具有趣味性、交互性的在线学习平台,并通过互联网向学生推送更多写作素材,同时在平台上对学生的作文进行批改,随时保持交流,以不断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教师还可将学生的优秀作文展示在学习平台上,让学生相互学习,同时这也能形成良性竞争,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9]。

三、结语

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日渐广泛且取得了不错的实践成果,有效解决了诸多以往教学模式中存在的问题,有助于加强师生良好互动,进而助力高效课堂的构建。作为身处信息时代的小学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时,必须积极转变教育理念,发挥创造性思维,有机结合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知识内容,打造丰富多元的语文课堂,助力学生学习能力、思维能力、审美能力得到综合发展,进而实现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有效养成[10]。

参考文献:

[1]李晓辉.如何运用信息技术优化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9(2):164-165.

[2]徐海英.如何运用信息技术落实小学语文教学中核心素养的培养[J].亚太教育,2019(11):122.

[3]洪美惠.现代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深度融合的思考[J].名师在线,2019(8):9-10.

[4]杨毅.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策略探究[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8(12):114-115.

[5]牛冬妮.简析小学语文写作教学技巧[J].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2018(9):63.

[6]饶英荣.用信息技术有效提高小学语文写作能力[J].开心(素质教育),2017(4):72.

[7]宋运通.作文教学中信息技术的运用[J].软件(教学),2015(9):149.

[8]张庆兵.“互联网+”背景下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思考[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1):102.

[9]韩建军.让学生爱上作文评价[J].知识窗,2015(16):33.

[10]何明涛.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三个方法[J].教师博览(科研版),2018,8(10):42-43.

作者:范珊 单位:福安市教师进修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