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商务环境物流企业管理创新模式

时间:2022-06-01 14:51:45

电子商务环境物流企业管理创新模式

【摘要】本文结合我国经济发展、社会发展的趋势,对当前中国物流行业的发展现状进行了研究,并提供电子商务环境下物流产业新发展模式的相关建议,为“十四五”期间我国持续深入推动快递业转型升级提供参照与借鉴。

关键词:电子商务;物流企业;创新模式

一、电子商务环境下物流管理体系特点分析

现代物流管理本质上就是对企业进行电子商务化的管理改革,在充分支持企业内部的电子商务过程的基础上,将不同行业的客户规范进行集成,并对数据进行全面分析。与以往批量生产不同,当前交易环境逐步出现碎片化、高频化的趋势以适应用户的需要。总之,随着电子商务时代的来临,人在物流管理中的作用日益显现,而这些因素对企业的持续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1]。

二、电子商务环境下物流业发展现状

1.电子商务发展给物流企业发展增添新动力电子商务的蓬勃发展,为现代物流公司的经营管理创造了一个极佳的平台,随着电子商务的蓬勃发展,现代高速公路、铁道、航空运输、海港等物流设施的不断完善,现代物流服务体系也日益完善。由于我国快递企业之间的信息交换越来越多,快递业务的服务品质也越来越好,信息交易也更加便利。同时,电子商务也促进了第三方物流配送、企业共同配送、多式联运等物流服务的发展,推动了异地物流服务、跨境物流网络的建设,物流企业的现代化水平不断提升,初步形成了覆盖城乡的物流体系,我国物流企业整体竞争力明显增强。2.电子商务促进物流信息化水平持续提升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企业的信息化程度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并初步形成了一个集采购、财务和运营为一体的信息化系统。新设备、新工艺、新技术的应用日益广泛,装卸、运输、仓储、配送等方面的工作效率也大大提高。在物流供应链中,电子商务极大地促进了上下游企业的信息交换,满足了不同的客户的不同的物流需要。第三方物流、共享服务、智能物流、无车运输等物流新模式的产生,使物流资源得到了某种程度的整合与优化,既扩大了物流服务的市场范围,也扩大了物流服务的市场范围,同时也使物流企业的整体发展水平得到了提升,物流企业的经营成本也随之下降。3.电子商务物流融合发展态势更加凸显物流行业与电商是相互依赖关联、共同发展的。电商网络平台的迅速发展,以及货物、资金、商品、信息流三者间的协调发展,使得商品交易更为便捷、资金流动能力提高,物流公司和电商间的联系也越来越密切。跨境电商的迅猛发展打破了以往的国别与区域之间的贸易格局。

三、电子商务环境下物流企业发展的主要问题

1.物流企业管理理念和经营模式存在短板由于我国物流业起步较晚,在传统的经济制度下,物流企业的管理观念比较落后,对物流系统的认识和理解不到位,在运输、仓储、装卸、加工、分拣、配送、信息等环节未能形成完善的供应链体系。目前,我国的物流企业普遍存在着“小,多,散”的局面,一些中小型物流企业在规模、质量、效益等方面不协调,存在着严重的结构性矛盾;物流企业的信息化、标准化、自动化程度低、管理水平低、物流费用高,农村的物流基础设施建设也比较滞后。2.物流企业管理技术水平亟待提升我国物流行业存在着集中度较低、不规范的市场竞争以及各省市区物流规划和建设不够协调,以及物流基地、园区、中心信息化水平不高、信息不对称、信息不连贯、标准不统一等问题。一些国际运输通道不畅通,有些重要的国际战略运输通道和枢纽还没有全面开通,无法适应现代物流的发展。以某物流公司为例,该公司的经理与实际运营人员都是由集团物流公司分流而来,公司的经营经理尽管在物流业多年,但由于受传统的物流经营思维模式的影响,思想比较保守,未能根据市场的变化情况及时调整企业管理方式,对于公司的运营规划与方案制定容易陷入原有传统的运输模式;网络技术应用有限,在业务开拓、信息化建设方面存在明显不足,对新形势下物流智能化发展缺乏足够的经验和方案,其运营方案缺少创新。管理人员缺乏科学、完整的现代物流管理观念,管理方式不科学,容易造成员工的选择机制不平衡,薪酬管理不合理,导致企业人力资源流失现象严重。3.物流企业高端人才、领军技术人才稀缺人才是企业最主要的资源,创新是最大的驱动力,然而,目前我国物流业人才的质量状况仍然不均衡,高技能人才、高级管理人才和高技能人才,特别是在现代电子商务物流领域,缺乏具有高层次、创新型、高技能人才的复合型人才,多数仍沿袭传统的企业管理模式,以前述这家物流公司为为例,其员工大多来源于传统物流业,缺乏高水平、高素质的相关管理人员,整体学历较低也导致其难以将实际工作与物流理论相结合,并且由于公司在对员工的继续教育以及相关培训的不到位,也使得公司实际工作要求与员工整体素质存在脱节现象。目前,我国物流企业的发展正面临着一个瓶颈,即物流企业的实际操作能力、理论知识水平不高。由于缺乏基础性和前瞻性的研究,我国物流管理的理论研究还处在初级阶段,而物流管理人才的培养还比较落后。企业、高校、科研单位、使用者等缺乏有效的协作,还没有建立起完善的物流技术创新系统。物流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还不健全,物流培训制度不健全,激励与制约机制不协调,职业教育制度还很不健全,这就更加需要高素质的专业人才[3]。

四、电子商务环境下创新物流企业管理模式的主要措施

1.适应电子商务环境变化,进一步完善物流监管法规政策体制机制良好的业务环境是企业成长的关键。各级政府要与时俱进,及时更新、完善有关法律、法规。要实现政府执政理念的更新,必须坚持顶层设计,统筹规划,科学决策,推动电子商务和物流的一体化;“放、管、服”改革要进一步深化,放开管制,健全配套制度,健全负面清单,精简审批手续,放宽管理权限;加强各产业间的合作,破除体制壁垒,开辟高品质的物流发展道路;加强税务管理工作,切实降低快递公司的税负,降低快递公司的运营成本。同时,为适应国际电子商务发展的要求,政府应积极拓宽和创新对物流中小企业的投融资途径,为符合要求的中小企业提供各类融资担保,促进金融和物流业之间的广泛协作,为物流中小企业的发展壮大提供融资保障。2.不断创新管理理念,积极推动电子商务物流融合发展物流企业要充分利用供应链的专业化、合作化、系统化、柔性整合的功能,积极推进供应链的创新,使各种生产、流通的资源得到合理的分配,从而达到共赢的目的。要大力推广先进的物流组织方式,建立集中配送、共享物流等物流方式,以达到资源整合、优势互补的目的。要加快企业信息化,打破企业经营管理、财务管理、生产制造、运输等方面的信息壁垒,进一步加强企业和行业的数字化建设,提高行业整体运行效率和效益,只有充分发挥区域的特点和优势,才能更好地利用区域的物流资源[4]。3.深化物流企业供给侧改革,不断激发物流企业经营发展创新活力和创新模式要大力推动和深化物流业的供给体制改革,彻底打破传统的物流组织运行方式,将分散的物流资源进行整合,聚集物流发展力量,优化物流业布局,从而实现从快捷物流到精确物流的转变。要进一步推进铁路、公路、航空、港口等基础设施的互联,降低流通环节,实现各种交通工具的“无缝对接”,从而提高物流的运行效率。统筹城乡发展、乡村振兴战略,健全物流网络交通系统;推进配送基地、重点物流园区、配送中心的建立,促进技术、人员、信息等要素的合作资源共享,以形成和谐高效、畅通有序的现代物流配送系统。要做好农业物流配送基础设施的建设,推进农业的基础设施建设和综合利用,进一步地健全农业的物流配送服务网络,畅通城乡之间的“最后一公里”,进一步完善农业物流配送条件,提升农业物流配送效能。4.适应电子商务迅猛发展要求,持续加快物流企业信息化现代化水平紧跟电子商务的发展,大力发展智能物流和数字物流,推动各种物流要素的数字化,不断推动物流和物流的融合。通过构建具有物流优势的供应链与价值链,促进各大物流公司之间的协作,整合产品的生产、运输、配送、销售、库存,从而提升行业的集中度,积极推进信息化程度的进一步提升。加快无人机配送、遥感和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的推广,加快智能化改造,构建完善的物流服务系统。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为依托,加快智能物流的布局,推动智能化、自主化、安全化的方向发展。通过建立大型仓储设施、物流园区和物流基地,使其具有更好的辐射带动效应。发展绿色物流、推动绿色仓库、实现绿色运输,从而节能减排。加快物流国际化、标准化、绿色化、加速企业现代化,努力打造国际化的跨国物流企业[5]。5.响应“一带一路”倡议,大力发展跨境电子商务物流积极响应“一带一路”倡议,参与与“一带一路”国家、区域间的物流合作,把握信息技术发展的战略契机,加速“走出去”。通过金融服务,战略投资,兼并重组,资本运作,资源整合,优化布局,提升国际物流的全球配送能力。加强与全球供应链企业、物流企业的合作,为适应全球物流发展的需要,应构建健全的物流服务系统。积极研究、主动适应“一带一路”有关政策、政策、习俗、文化,积极融入本地经济,实现交通运输的优化,实现境内外物流畅通有序,满足物流跨境运输服务需求。积极发展国际贸易物流,整合相关优质资源,建立国际贸易平台,加强资源的整合,形成协同效应,提高核心竞争力,提升跨境服务能力,进一步健全人才培养机制,加快构建以市场为动力、政产学研结合、相互支持的人才培养体制,构建多层次、多渠道、多样化的人才成长和培训模式。

参考文献:

[1]严浚秋.大型物流企业管理及信息化应用研究[J].中国储运,2022(04):125-126.

[2]张沂.当前物流经济管理模式与发展策略探讨[J].中国储运,2022(04):205-206.

[3]郑婷婷,王爱晶.大数据背景下现代物流企业管理策略优化研究[J].中国储运,2022(04):104-105.

[4]翟宇翔.大数据在物流管理中的应用探究[J].中国物流与采购,2022(04):110.

[5]李爱武.仓储、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研究新进展[J].中国储运,2022(02):201-202.

作者:谢萌 姚晨静 宋莎 单位:陕西服装工程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