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事业单位会计集核算优化建议

时间:2022-05-30 14:42:32

行政事业单位会计集核算优化建议

摘要:行政事业单位推行会计集中核算制度不仅能够在很大程度上降低核算误差,科学分配所有资金,不会造成体制内部模式出现调整。如今,行政事业单位在正常开展会计集中核算工作的时候面临了很多问题,严重影响了行政事业单位的资金管理效率,基于此,本文对会计集中核算制度进行了深入研究,并针对提出的问题一一制定了解决方案。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会计集中核算;核算制度

如今,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会计核算中心已经跃居成为行政事业单位的主要财务管理部门,掌握着预算监督、管理决策等权利,因此为了促进行政事业单位的长期稳步发展,会计中心同样需要加快自身的转型,令自身朝着管理型方向靠拢。会计集中核算制度的出现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的会计核算思路,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核算工作的工作效率。

一、行政事业单位集中核算的不足

(一)重视不够,金融功能急速退化

现阶段,财务管理俨然变成了行政事业单位日常核心工作之一,为了促进行政事业单位工作效率的提升,财务管理工作变得越发重要。会计中心的日常工作目标便是为了从外部对各个单位进行会计监督,并对隶属于会计中心的行政机构的日常资金业务活动展开集中核算。但即便如此,行政机构依然需要承担会计活动的主要责任,相关领导必须定期审查、监督会计信息的真实性,主动肩负起相关职责。然而,如今很多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中心并未建立起专业的管理制度,工作职能界定非常模糊,导致其根本无法准确意识到自己的职责所在。更严重的是,很多行政事业单位已经完全依赖于会计中心负责所有财务管理工作,将所有的权力下放给了会计中心,自己不愿继续承担相关法律责任。久而久之,行政事业单位意识到了这一问题,并开始推行集中核算制度,这样一来可以将财务管理权限和会计业务分隔开,每个单位所需负责的工作内容也不一致。然而,该模式也将使得行政机关认为原本的权力被严重剥削,彻底降低了正常管理工作的效率。

(二)财务管理机制有待完善

1.预算管理体系不完善通常,行政事业单位往往会严格预算管理制度进行会计管理工作。会计中心的工作职能则是为了严格把控财政支出,确保每一笔财政支出都能符合预算,防止其超出预算,若是实际工作过程中出现了超出预算的项目,会计单位有权不予报销。然而,行政事业单位在开展日常工作的时候,发现会计集中核算制度存在很多漏洞。考虑到行政事业单位目前编制能力不足,日常编制工作中有很多细节得不到确定,实际业务开展过程中往往需要增加资金预算,严重降低了预算管理的监督效果。基于此,为了提升资金使用效率,相关机构应尽可能提升预算编制能力。2.政府采购机制有待完善虽然现在已经实行了集中核算,但政府采购制度并未严格落实下去,致使行政事业单位在进行采购计划编制的时候存在很多欠缺,后续执行也没有严格依照计划开展。目前,行政会计中心难以用原有的方法对商品和服务的数量进行监管,也难以掌握对原有商品和服务的精确监管。一些行政事业单位的领导并没有真正意识到政府采购制度的重要性,在开展业务活动的时候往往不会选择严格依照流程进行。在很多领导的思想观念里,只要经费充足,便可以置办。除此之外,部分行政事业单位的领导还会主动寻找政府采购制度中的漏洞所在,例如故意将某一个采购项目分解成多个项目,从而不触犯采购制度的规定。

(三)财务人员综合素质有待提高

自行政事业单位开始推行集中核算制度之后,原先的财务机构、财务岗位均出现了变动,改革后的行政事业单位只需要一名报销员,由报销员负责和核算中心进行对接与沟通,负责处理单位日常报销工作。但实际上,这种模式下的报销员往往扮演的是“传声筒”角色,其自身并没有掌握足够的财务知识,在日常开展工作的时候也无须肩负相应的法律责任。也正因此,在这一制度落实之后,很多单位往往会安排一些新人或是原本不从事这一职务的工作人员负责这一工作,且岗位调动非常频繁。久而久之,便导致工作者并不熟悉所有的业务,也无法与会计中心保持紧密的联系与沟通,无法做好衔接工作。

(四)会计监督职能落实不到位

在会计集中核算制度不断向前推进的进程中,一些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监督已经从原先的内部朝着外部转变,会计独立性大大得到了增强。实际上,也正是因为会计中心具备较强的独立性,其监督职能反倒是明显被削弱。如今,会计中心是独立于行政事业单位之外的会计监督单位,其并没有权利参加到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事务中。主要依据行政事业单位提交的预算,判断该单位是否有严格参照预算标准开展业务活动。会计中心需要严格落实事后监督工作,判断其内部形式是否合法合规,但同时也无须全程监督行政事业单位的经济活动。通常情况下,行政事业的相关工作人员只需要将相应的财务信息以适宜的理由,按照标准流程递交至审批程序即可。若是行政事业单位选择对会计中心提供虚假信息数据,会计中心因没有主动介入到其经营活动中,根本无法找出其中问题所在,其监督职能遭到严重侵犯。

(五)集中核算“重核算轻管理”

现阶段,会计中心的主要工作内容之一便是如实对行政事业单位的日常工作进行核算、审核等工作,确保其能够参照提前编制好的计划开展各项业务工作。然而,研究发现,如今一些事业单位并没有严格把控业务支出,不可避免地会出现错误投资,严重影响了资金的使用效率。

二、行政事业单位集中核算的有效措施

(一)深化思想,强化财务管理职能

行政事业单位要想全面落实会计集中核算制度,首先必须要求相关工作人员转变思想观念,树立起正确的观念意识,能够真正认识到会计集中核算的优势所在。为了达成这一目标,行政事业单位可通过设立专门的机构部门的方式,将会计核算工作交由专业的部门完成,从而保障会计核算工作能够保质保量地完成。与此同时,相关工作人员还可以借助会计核算功能做好整合工作,避免造成人力、财力等方面的浪费。会计核算模式的推行不仅能够有效提升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能力,还能够更好地保护会计单位负责人。在会计核算模式之下,各个单位的财务工作均交由会计中心负责,但从本质上分析,法律主体仍然属于会计单位。拿行政事业单位举例,相关负责人必须积极主动地承担起各项职责,尽可能完善财务管理制度,保障财务信息准确可信。会计室作为会计中心的核心部门,每天需要处理大量的资金流动工作,因此工作人员在对待工作时不可抱有一丝松懈,只有这样才能最大程度上提升工作效率。

(二)完善机制,提供财务管理保障

第一,推行全面预算管理模式,行政事业单位在推行会计集中核算制度之后,需要将原有账户撤销,之后所有的财政资金都需要统一汇总到会计中心账户之中,并进行统一管理。这样做的优势在于让会计中心第一时间了解各个单位的资金流向,从而如实进行预算管理工作。第二,推行细化预算项目。考虑到现阶段实际工作情况,一些事业单位并未严格依照标准开展预算编制工作。随着时代的发展,虽然很多工作人员已经意识到预算编制工作的重要性,但在真正落实的过程中常常会遇到很多问题,严重阻碍了财务部门审计工作的正常开展。基于此,行政事业单位必须严格依照上级部门的规定开展预算编制工作,重视工作细节,统一设置预算制度,以便会计单位在开展工作的时候有据可依。第三,根据要求定期预算时间。一般来说,行政事业单位往往会安排在上一年10月开始预算编制工作,直至来年上半年的1月份正式预算,可在此期间,很多行政事业单位无法准确把控开年首月的财政支出,导致很多工作一再被推迟。第四,健全预算绩效评估体系,很多事业单位都隶属于某个基层机构的管理,一些财务工作在进行预算绩效评估的时候根本没有意识到绩效评估工作的必要性,甚至只是将其当成是简单的数据收集系统。所以基层行政单位必须重视起预算绩效、单位考核制度等内容,针对实际状况制定合理的奖惩措施,从而督促工作人员严格依照标准开展工作。

(三)提高质量,打造高水平财务团队

第一,严格挑选机构工作人员。待行政事业单位开始推行会计核算制度之后,原先的财务部门将被撤销,只需保留报销岗位的工作人员。考虑到财务管理工作的特殊性、重要性,为了保障预算工作不出现失误,预算单位在挑选工作人员的时候必须提升门槛,除了需要排查工作人员的个人素质,还需要对其工作能力进行考察,确保挑选的人员能够胜任这一工作。第二,相关部门应定期组织报销工作者进行集中学习与培训,随着经济、市场的不断变化,财务制度也需要根据当前时代、社会、市场的需求进行调整,传统的财务制度、报销流程等或多或少会出现改变。基于此,行政事业单位必须定期做好培训工作,向财务会计工作者讲述最新的财政政策、报销流程,确保财务工作能够严格依照标准展开,防止出现问题。第三,会计工作者与报销专员还应该保持紧密的沟通与协作。通常,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工作主要由会计中心人员、报销专员共同负责。一旦发现账目中出现漏洞,会计中心的工作人员必须立即告知报销专员,帮助报销专员进行弥补与调整。反之,若是报销专员在工作中发现了问题,同样需要及时向会计人员进行反馈。就这样,在双方紧密沟通的基础之上,才能保障财务管理工作有序开展下去。

(四)加强监督,加强内外监督联系

若行政事业单位能够真正推行会计集中核算制度,传统财务工作中频繁出现的数据信息缺乏真实性、收支混乱等问题将能够直接得到解决。不仅如此,在会计集中核算模式之下,行政事业单位的工作效率能够大大得到提高,同时也能够对预算单位的日常工作进行更好地监督。然而,若是财政制度高度集中,同样会产生很多风险,因此,相关部门必须完善相应的外部监督机制,借助该机制严格把控会计中心的所有工作,严格规范工作人员的日常工作。

三、C单位会计集中核算模式取得的成效

(一)C单位基本情况

C单位为行政事业单位,其为了推进单位经费体制的改革,加强财务管理,规范财务核算内容,去除冗余手续,C单位的领导通过协商,终于决定撤除原先的财务部门,一致推行会计核算制度。在进行日常工作的时候,各基层单位虽然具备资产使用权、财政权等权力,但需要定期通过报账的方式将财务收支业务汇总到财务科,从而由财务科负责处理所有的核算业务[10]。

(二)C单位会计集中核算模式的现状

历经几年的发展,如今C单位借助会计集中核算模式大大提升了自身的资金使用效率,充分展现了会计监督职能,对推进财政预算改革的实施大有帮助。第一,传统的资金核算模式中,往往需要由财务科汇总相关财政资金,随后根据提前制定好的计划指标,将经费集中下放至基层单位,由基层单位独立进行核算工作,这样做的弊端在于C单位无法对下放的财政资金进行有效管理,基层单位极有可能更换、修改资金分配计划,但这样一来也会明显削弱财政资金预算效用。如今,C单位实行了会计集中核算,直接弥补了传统模式下的不足之处,通过统一管理所有的收支票据,来确保每一笔财政资金都能够落到实处,充分发挥了财务预算的效用。第二,在会计集中核算模式下,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得到了明显提升。在推行这一规定之前,所有基层单位都专门为自己配备了财务部门,也设置了单独的银行账户,尽管C单位银行存款账面上金额较大,但很多资金都需要定期下放至基层单位,实际使用效率非常低下。如今,C单位撤销了所有的基层单位账户,将C单位的账户资金集中整合了起来,统一进行管理,根据计划科学分配至中心楼建设、锅炉房改造等项目之中。

(三)目前C单位会计集中核算存在的主要问题

1.预算编制不合理,绩效指标设置不科学想要优化预算管理工作,C单位就必须重视预算编制的作用。然而,目前一些基层单位并没有意识到预算编制工作的重要性,且日常开展到这一环节的时候也大多抱着敷衍的心态进行,安排了很多不合理、不科学的支出项目。与此同时,一些预算工作在编制的时候并没有对细节进行解释,致使一些业务支出找不到合适的分类位置,尤其是对于一些专项支出来说,正是因为前期没有做好预算工作,导致后期业务开展过程中常常出现项目支出调剂使用的情况。除此之外,一些专项项目绩效目标本就非常不合理,从而致使项目推行过程中约束力大大遭到削弱,甚至还会出现临时调换绩效目标等现象。2.预算执行较慢,财政资金使用效率较低C单位之所以会出现预算执行效率不高、资金使用效率低下的情况,其主要原因包含以下几点内容:第一,项目预算编制不注重细节,内容模糊,根本无法精准计算项目开展过程中所需的所有资金,因此导致项目开展过程中极易出现资金不足的问题。第二,部门之间缺少及时、有效的沟通交流。在整个单位之中,财务部门、业务部门是预算执行的主体部门,但若是这两个部门之间不能进行密切沟通,将导致出现业务脱节的问题。3.报账员业务素质较低,无法参与单位有效管理自从推行会计集中核算政策之后,各大基层单位不再需要会计部门,只需要由报账员将具体账务报送至财务科,但因为报账员业务能力并不高,没有系统地学习过专业财务知识,无法按照标准做好预算管理工作,进而导致日常工作过程中常常会出现编制不合理、资金使用不规范等情况,无法保障工作有序开展。4.信息化建设尚不完善,无法满足发展需要如今,C单位的会计信息系统建设依然存在较多漏洞,信息化水平不高,且只支持会计业务处理工作,根本无法实现数据资源共享,财务信息也得不到及时、有效的传递。例如,人们想要获取相关数据,只有通过向财务部门申请的方式,才可以获取到相应的内容,这样一来,基层单位便无法全面了解单位内部财务状况,不仅严重增加了财务工作人员的日常工作负荷,也无法展现财务管理的职能。

(四)对C单位会计集中核算提出的优化建议

1.加快预算编制的合理化运用,提升项目绩效编制水准如今,即便C单位已经正式推行了会计集中核算制度,且旗下所有基层单位的财务也已经撤销,转而经由C单位财务部门统一负责,但需要注意的是,预算编制工作并非只是财务科可以一力完成的内容,往往需要其他部门、基层单位的充分配合,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编制出来的财务制度可行、规范。基于此,在开展编制工作之前,所有基层单位必须仔细梳理家底,对自身未来的发展做好全面规划,提前预估未来发展过程中所需耗费的资金,严格依照申报流程进行申报,保障预算表数据是准确、真实的。除此之外,行政事业单位还应该将绩效目标事先进行分解,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保证绩效指标设置精准、合理,以便在实施过程中能够起到约束效果。2.加快预算执行,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为了能够真正依照预算目标开展业务活动,行政事业单位下各个部门应做到充分配合、积极合作,通过全体部门的一致努力,将预算控制在相应的标准之下,从而将财政资金使用效率最大化。基于此,行政事业单位需要严格依照当前的实际需求进行财务预算编制工作,例如各个基层单位也需要严格根据现阶段的需求进行分析,确保编制内容可行、有效。第二,行政事业单位下各个部门应紧密配合,团结一致。例如,对于业务部门来说,需要严格依照当前实际需求编制项目执行计划,细化每一个关键环节的具体实现,例如最晚完成时间、预算执行进度等,定期将相关内容递交至财务部门。对于财务部门来说,则需要严格把控项目进展过程中每一环节的资金使用状况,做好监督、督促工作,如实填写预算支付进度,并将相应的情况反馈至业务部门。第三,行政事业单位还应制定专门的预算执行考核制度,严格依照该制度开展相应的工作,确保责任到人,可利用绩效考核、季度考核、年度考核等方式,给予相应的奖励或惩罚,端正工作人员的工作态度。3.加强基层报账员队伍建设,提高会计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首先,基层的报账员必须具备专业的职业素养、知识水平。报账员并非只是单纯的票据传递员,其自身必须具备专业的财务技能,了解所有业务,做到“业财融合”,保障会计信息没有错误。其次,行政事业单位同样需要定期组织会计人员参加培训学习,帮助其了解行业最新法律法规,提升其业务能力。最后,报账员与会计人员同样需要定期进行沟通,一旦日常工作过程中发现了问题,需要第一时间反馈给会计工作者,以便在两者的配合之下提升财务工作的准确度与工作效率。4.加快信息化建设,提升工作效率首先,相关部门应积极创新、改革现行的财务管理系统。例如,如今,很多行政事业单位日常使用的是从外部购置的新的财务管理系统,因此在日常工作的时候,有些内容、功能与单位实际需求不符,此时便需要对该系统进行改革、创新,使其贴合现阶段的需要。其次,需重视、开发财务系统电子化传输功能。例如,会计工作人员可以通过计算机网络收集、处理、保存相关数据信息,并借助网络实现共享。这样做的优势在于工作人员可以直接将票据内容传送到系统之中,其他部门、单位可直接登录系统查询,将在很大程度上节约了人力、物力、财力,大大提升了工作效率。第三,行政事业单位应早日完成财务、预算、决算、工资、采购等系统的融合,可以将上述多个系统整合成一个综合平台,从而实现数据资源信息的共享,从而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减少冗余工作,还能够节省经营成本、提升工作效率。第四,设置系统开放查询权限、数据共享权限。相关子单位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直接登录系统中了解预算执行进度、资金分配状况等内容,全面了解单位现阶段财务发展状况,以便根据这些数据信息开展后续工作。

结语

如今,会计集中核算模式已经开始被运用于各地行政事业单位的日常管理中,对事业单位的日常财务工作有着非常大的促进作用。然而,会计集中核算需要建立在单位的基础上稳步发展,必须确保能够真正实现预算编制合理化、人员业务专业化、预算执行高效化、财务系统信息化等内容。在实践过程中发现,如今的会计集中核算工作中依旧有着明显漏洞,这些漏洞非常不利于该制度的推行。本文详细研究了如今会计集中核算工作现状以及相应的问题,基于此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大大推动了会计集中核算制度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丹.行政事业单位会计集中核算现存问题及对策研究[J].中国民商,2019(9):134,136.

[2]唐培霞.行政事业单位会计集中核算问题研究及对策[J].新金融世界,2019(1):61–62.

[3]陈珺.会计集中核算在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控中的运用探究[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9(5):195–196.

[4]吕冰.完善行政事业单位会计集中核算制度的思考[J].大众投资指南,2019(9):137,139.

[5]饶龙洲.谈行政事业单位会计集中核算财务管理问题与建议[J].大众投资指南,2019(17):199–200.

[6]黄俊朝.会计集中核算制度下行政事业单位审计如何深化[J].纳税,2019(3):123.

[7]阴静静.基层行政事业单位会计集中核算问题探究[D].北京:北京化工大学,2019.

作者:庞志楠 单位:天津市宝坻区机关事务服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