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思想政治及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策略

时间:2022-05-24 15:19:44

导语:高中思想政治及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策略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高中思想政治及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策略

培养高中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对完善我国人才培养战略与推动高中新课标的修订及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教学任务等方面有积极意义。要求教师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重视对学生核心素养培养,从而提高教学质量,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高中思想政治的学科核心素养主要包括提高学生的法治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同时也包括科学精神以及政治认同等。尤其是在素质教育背景下,教师应当加强教学观念与方法的转变,注重理论知识传授的同时,更应当注重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以尽快实现三维教学目标,确保教学资源的整合、优化与高效利用。

一、高中思想政治对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意义

(一)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青少年学生价值观的形成期就是在高中阶段,这个阶段的学生,极易被其他因素影响价值观的形成,如社会、学校以及家庭等。学生的大部分时间是在校园,因此学生价值观的形成在校园当中是影响最大的。在这样的基础上,学校方面应该注重对学生的价值观进行正确的培养。高中思想政治这门学科对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有积极的引导作用。

(二)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最重要的作用之一。在高中思想政治课程学习时,可以对学生的辩证思维进行有效的提高。另外,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唯物辩证法可以有效帮助学生以正确的观点看待和处理问题。而矛盾分析法让学生认识到,事物都具有矛盾性,遇到任何问题时,应该分清楚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进而利用正确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此外,当学生有效理解辩证思维之后,学生对问题的解决能力也会有效提高,而这些能力的提升,都是通过学生的综合素养表现出来的。

(三)加强学生的责任感

一个人对待和处理问题时的态度,就是责任感的表现,有责任感的人,遇到问题时不会退缩,而是会迎难而上,解决实际问题。在校园当中,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对学生自身以及社会发展都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如通过学习有关经济生活的内容,可以让学生认识到企业的发展不仅需要盈利,还要具有社会责任感,注重社会效益。企业的发展,需要社会责任感,那么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一个单独的个体,更应该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从而引导学生成为勇于担当的青年。

二、培养学生的政治认同

政治认同是当前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核心素养的基本观点,也是指学生在高中思想政治的学习过程中,能够认可并确信我国政策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且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对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形成真挚情感与理念认同。使学生经过课堂学习,能够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弘扬和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自觉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教师为培养学生的政治认同感,一是可以通过预设问题进行教学。鼓励学生在学习中进行质疑,通过教师举例解答,让学生明白自己与政治的相关性,加强对书本知识价值的重视。二是优化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围绕政治热点问题提出自己的意见及想法,并通过网络信息的搜索与学习,对问题有客观的了解。学生为了让自己的观点更有说服力,会根据论点充分收集证据,内化政治认同感的同时,也起到政治宣传等作用。

三、思想政治综合素养的培养

(一)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

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也就是让学生通过高中政治的学习形成求真务实和坚持真理的意识,使学生在生活中尊重客观规律,并且对所有的事情都保持实事求是的态度和思想。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渗透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让学生能够通过所学习的高中政治知识,对人类文明的发展、国家和社会的发展以及个人成长和社会进步等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以及行为选择。教师为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一要贴合学生的日常生活,营造探究性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创新精神,使其在实践探究中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二要从生活现象出发,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做出理性分析判断,以此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如提出“政府在中秋晚会上履行了什么样的职能,履行这些职能的意义是什么”等问题,让学生深入了解政府的职能,认识到思想政治学科在生活中的应用,实现思想政治学科的社会教育功能。三要开展课外实践,正所谓“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通过活动为学生提供求证的机会,更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证精神。

(二)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

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是非常重要的,法治意识也是依法治国和社会发展、国家建设的重要内容。在高中思想政治学科教学中,应当引导学生尊重法律并学习法律以及运用法律知识保护自身的合法权利,并且使学生能够自觉参加到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建设当中。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还需要在生活中渗透于情境中升华及在活动中学以致用。如在学习劳动与就业相关知识时,组织学生开展“模拟法庭”与“法治在线”等实践活动,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引导学生将法治意识落到实处,提升实践能力与法治意识及法治素养。不仅要学法与懂法,还要做到自觉守法与用法,能够用法律的武器维权,以此积极推动法治的进步。

(三)培养学生的公共参与素养

教师还需要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让学生乐于为人民服务,使学生经过高中思想政治教育,能够积极行使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权利,并履行公民的义务。在思想政治课上培养学生的公共参与素养,首先要关注生活题材,构建开放性的课堂,在消费观相关知识的教学中,引入勤俭节约的中华美德和生活行为,让学生在贴近生活的思考中,将勤俭与奋斗的消费原则内化于心。其次,结合时事热点,让学生在社会现象中得到启迪,从而学会正确看待问题,感悟更多的哲学道理。再次,展开项目学习,如模拟政协的小活动,展示调研与研究的结果,将学生的研究报告和创新意见提交给有关部门,让学生切实感受到参与社会行为的过程。最后,组织学生开展主题研究,各主题小组围绕社会经济的某个关键词进行剖析和撰写调研报告,通过实地考察与企业拜访和用户采访等方式完成实践任务,以此强化参与社会实事和行使民主权利的真实体验。

四、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核心素养培养策略

(一)坚持理论联系实际

教师应当结合当前时代背景,整合相关的社会信息资源,进而确保政治教学的有效实施,可以将一些新闻内容融入课堂教学当中,再利用现代化教育手段拓展学生的思维。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引导学生将实际生活与理论知识相结合,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在思想政治教学中,教师还要利用开放性教学手段,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学生打下良好的基础。另外,在教学时,教师还应当注重自身的公平、公正,处理好师生关系,与学生进行良好的沟通交流。在探讨问题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发表一些看法,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放松的基础上进行创造性思维,深入发掘学生的思想政治学习能力,进一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最终达到思想政治教学的目的。

(二)构建个性化思想政治课堂

在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下,个性化教育逐渐转变为重要改革趋势,教师应当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提高自身的思想政治教学效率,根据学生的相关特点,对学生实施分层教学,在这一过程中,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以及情感态度,进而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与此同时,教师还应当将责任意识渗透在课堂教学当中,以此促进学生的责任感形成。在这一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责任感,不仅要对学生进行理论知识的灌输,还要引导学生落实在日常生活当中。为了达到相关教学目标,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参加一些实践活动,在一些公益活动当中,通过相应的引导,让学生形成责任意识。利用这样的教育方法,不仅可以弥补传统教育模式下的不足,还能够让学生轻松、愉悦地参与到学习当中。

(三)对教学资源进行优化整合

教师在教学时,应当对教学当中遇到的相关素材进行优化,整合教学资源,构建综合性课程,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在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当对各类知识点进行整合,引导学生针对相关问题进行思考,让学生在思考的过程中解决相关问题。对于认识传统文化而言,教师要引导学生从多元化的角度进行分析,一分为二地看待矛盾,让学生从现代化角度传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利用这样的教学方法,不仅可以有效优化教学资源,还能够拓宽学生的知识面。素质教育下的高中思想政治学科地位不断提升,传统教学模式俨然不能满足学生核心素养养成的需要,需要教师加强理论与实践教学等方面的创新。为了培养学生成为可持续发展的新时代人才,教师应当在高中思想政治学科的教学中紧紧围绕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教育指导方针,夯实学生知识基础的同时,提供学以致用的机会和平台,做到科学精神与公共参与意识等素养的内化于心、外化于形,切实发挥思想政治学科的育人作用。

作者:姚建华 单位:甘肃省舟曲县第一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