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德育管理渗透传统文化的实践

时间:2022-05-23 09:00:59

小学德育管理渗透传统文化的实践

摘要:在我国立德树人教育背景下,小学德育管理被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加强德育管理创新不但可以提升学生的德育素质,也顺应了小学教育的改革趋势。中华传统文化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将其引入小学德育管理,可以显著提升学生精神文明建设质量。本文主要探讨了小学德育管理中渗透中国传统文化的实践策略,希望可以为相关人士提供有力的参考,从而优化小学德育管理模式,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和传承。

关键词:小学德育管理;渗透;中国传统文化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事业的开展和推进,立德树人成为小学德育管理的根本任务,想要提升德育管理效率,渗透中国传统文化是非常有必要的。中国传统文化不仅蕴藏着丰厚的文化底蕴,也饱含人生哲理和道德规范,是促进小学生精神文明、道德素质建设的优质精神食粮。基于此,在新时期的小学德育管理中,教师应该深度明确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价值,积极开发和利用传统文化资源、渗透传统文化元素,以期引领学生汲取传统文化的养分,从而提高小学德育管理实效性,下面我们就针对这一目标展开简单策略探析。

一、小学德育管理中渗透中国传统文化的必要性分析

在小学德育管理中渗透中国传统文化,无论是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还是对教育体系创新来讲,都具有非常重大的现实意义。经过深入的分析研讨,我们将小学德育管理中渗透中国传统文化的必要性归纳为三方面:第一,渗透中国传统文化可以优化德育管理模式。以往的小学德育管理模式缺乏创新性,很难激发学生接受德育教育的兴趣,中国传统文化具有丰富内涵,在基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德育管理中,德育形式也更具创新性、趣味性和多样性,从而实现对德育管理模式的创新和改革,从根本上调动学生参与德育学习的积极性。第二,渗透中国传统文化可以促进学生道德素养的完善。中国传统文化是我国五千年历史文明发展所积淀的精神瑰宝,其中饱含的人生哲理和道德规范是最优质的德育资源,在德育管理中渗透中国传统文化,不但可以拓展学生的精神视域,也能完善和推进学生的道德素养。第三,渗透中国传统文化有助于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中国传统文化承载着我们民族的道德理想、价值观念和精神信仰,重视强调育人为本和人的主体性原则,加强传统文化在小学德育管理中的渗透,可以帮助学生参悟文化价值精髓,从而实现立德树人的目标。

二、小学德育管理中渗透中国传统文化的实践策略

(一)构建和谐的传统文化环境,打造德育管理新风尚

环境在小学德育管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一个和谐的德育环境,不但有助于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也能从根本上提高德育管理效率。中国传统文化在小学德育管理中的渗透形式多种多样,其中最直接、最有效的渗透方法,就是从校园环境的建设入手,为学生构建和谐的传统文化环境,使学生沉浸在满溢传统文化氛围的校园中,接受传统文化优质的精神滋养,不但可以实现中国传统文化在小学德育管理中的常态化渗透,也能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学生的精神境界和道德素质,从而发挥环境育人的作用。基于此,在新时期的小学德育管理中,学校和教师应该深度明确加强环境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全力构建和谐的传统文化环境,既可以实现中国传统文化在德育管理中的初步渗透,为德育管理效率的提升奠定坚实的基础,也能打造德育管理新风尚,引领全体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德育学习中,从而加快小学生精神文明和道德素养完善步伐[1]。首先,在构建传统文化教育环境过程中,教育主体应该树立德育管理和传统文化教育一体化的环境建设导向,着力优化校园环境和班级环境,为学生营造浓郁的传统文化学习氛围,使学生的德育修养、学习兴趣和人文情怀在潜移默化中得到培养,既可以塑造新型德育管理模式,开创传统文化教育引领道德素养发展新风向,也能发挥传统文化的感染力,提升学生精神境界和文化底蕴,从而推动小学德育管理工作和传统文化教育的相融相促。其次,小学教育主体在借助传统文化资源优化德育管理环境过程中,还应该确保传统文化元素在学科教学中的全面覆盖,一来学科教学是开展德育管理工作的主要平台,二来各个学科的教学内容中蕴藏着丰富的传统文化元素渗透点,这些都为传统文化环境的构建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教育主体应该加强德育管理工作、学科教学工作以及传统文化教育工作的关联对接,为学生打造满载传统人文气息的学科学习环境,这样不但可以使德育管理效率更上一层楼,也能切实将传统文化元素植入学生的学习知识体系,从而兼顾小学生文化品格以及德育素质的培育。最后,小学班主任在优化德育管理和班级管理制度过程中,也应该渗透传统文化中儒家的互敬互信思想,转变以往的刚性管理策略,从尊重学生、关爱学生、理解学生的角度出发,鼓励学生参与班级德育管理制度的研讨和制订,既可以提升传统文化和小学德育管理工作的融合效果,彰显教师民主化、人性化的德育管理艺术,也能使传统文化中的优质思想根植于学生的脑海,引领学生正确的行为选择和价值取向,从而拓展传统文化和小学德育管理工作的融合深度和广度。

(二)创新德育管理方法,激发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兴趣

纵观我国小学德育管理现状,管理效果并不是非常理想,究其原因,主要是德育管理方法比较落后,欠缺创新性,不但会降低中国传统文化在德育管理中的渗透效果,也很难激发学生参与德育学习和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兴趣不仅是一种积极的情感态度,也是学生产生主动学习行为的必备条件。小学生的认知能力和道德素质都处于形成和发展阶段,对于参与德育学习和传统文化学习的态度大多源于兴趣,激趣是促进中国传统文化在小学德育管理中顺利渗透的必要举措。基于此,在新时期的小学德育管理中,教师应该综合考虑小学生的兴趣爱好、心理需求以及传统文化渗透目标,融入具有创新元素和趣味元素的德育管理方法,整合德育管理目标和传统文化教育目标,既可以为德育管理模式注入更多活力,充分激发学生吸纳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也能提升德育管理模式与学情特点的适应性,彰显学校以人为本的教学精神,从而显著增强中国传统文化在小学德育管理中的渗透效果。首先,小学教育主体在创新德育管理方法时,必须先明晰学生在德育素质发展中的兴趣需求和心理期待,借助学生喜爱的模式向学生呈现传统文化的内涵和精髓,驱动学生道德素质和文化品格的横向和纵向延伸,增强学生参与德育学习和传统文化探索的内驱动力,使当代小学生的关键能力品格在创新的德育管理模式中真正有所提升。其次,创新的德育管理方法依托于多元化管理手段的整合运用,教育主体只有先解决德育管理方法的单一性和滞后性,才能打破小学德育管理工作和传统文化教育之间的沟通屏障,从而激发小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积极性。因此,小学教育主体在优化德育管理方法时,应该有效引用传统文化资源,辅助使用先进教育技术和手段,构建充满活力的德育管理体系,疏通学生对传统文化思想的学习渠道,激发学生的人文精神、品德情操和个性品质,帮助学生充分汲取传统文化的养分,引领学生怡情养性,德学并进,从而为小学德育管理工作的改革发展开创一片坦途。

(三)加强传统文化宣传力度,多角度拓展学生人文视野

小学生处在较低的年龄段,知识储备较为匮乏,尚未形成良好的人文意识,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中国传统文化在小学德育管理中的渗透效果。在以往的小学德育管理中,部分学校和教师只重视向学生灌输道德思想,而忽略了传统文化宣传工作,容易阻碍学生人文意识的形成和发展,也不利于中国传统文化在小学德育管理中的长效渗透。针对这种不良局面,学校和教师必须从宏观的视角看待中国传统文化在德育管理中的渗透工作,全力加强传统文化宣传力度,引领学生近距离感知中国传统文化,既可以多角度拓展学生的人文视野、完善学生的人文意识,也能深化学生对传统文化中道德思想的学习和领悟,从而大幅度提高小学德育管理有效性,促进中国传统文化在德育管理中的合理渗透。在宣传传统文化过程中,学校和教师应该拓展思路,不仅要在学科教学中积极探索传统文化元素的渗透途径,还应该利用网络和信息化手段创新传统文化宣传形式,这样不但可以显著增强中国传统文化宣传力度,也能优化落后的德育管理模式,从而开阔学生的人文视野和精神视域,进一步增强学生了解和吸收中华优秀传统美德的兴趣和热情[2]。除此之外,小学教育主体在德育管理工作中扩大传统文化宣传范围时,还应该引入家校共育模式,让家庭德育和校园德育的步伐保持一致,使学生的传统人文视野得到最大程度的扩展,这样既可以更新小学德育管理体系,也能让家长承担起传统文化知识的输出职责,从而更好地开发家庭和乡土文化中的德育资源,推动小学生德育素质和人文情怀的协调发展。

(四)弘扬传统文化精神,提升学生的德育修养

中华传统文化是我国历史文明发展所积淀下来的宝贵精神财富,也是完善小学生德育修养的绝佳资源。传统文化的宝贵之处在于其丰富的思想内涵和正确的价值取向,不但符合我国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是振国兴邦的不竭动力。小学生正处于正确行为习惯和道德思想养成的关键时期,学校和教师在德育管理中加强凸显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核,不但可以深化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和了解,也能使学生吸收更加丰富的精神营养,从而为学生的终身发展铸造坚实的思想支撑。基于此,在将中国传统文化渗透于小学德育管理过程中,学校应该加强提炼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爱国主义思想、艰苦奋斗的精神等文化要素,着力弘扬传统文化精神内核,既可以把握传统文化渗透的关键点,充分彰显中国传统文化的德育价值,也能大幅度提升小学生的德育修养和精神境界,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念和价值观,从而使中华民族的文化精髓和精神力量能够薪火相传。

(五)组织学生开展国学经典诵读,培养学生的文化认同与文化自信

国学经典不仅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形载体,也是非常优质的德育资源。近年来,国学经典诵读在教育领域备受推崇,主要原因是国学经典诵读可以有效向学生输出中国传统文化精华,其中包括文化典籍、道德规范、文学艺术以及哲学宗教等文化要素,不但可以扩充学生的人文知识储备,提高学生的文学素质和道德素质,也能启迪学生的智慧心灵,提升学生的思想境界,进而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认同感,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和谐发展。基于此,在新时期的小学德育管理中,学校和教师应该积极组织学生开展国学经典诵读课程,既可以打通中国传统文化在小学德育管理中的渗透渠道,促进立德树人教育目标的顺利实现,也能拓展学生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空间,培养学生的文化认同和文化自信,从而实现德育和传统文化教育的有机融合,提升中国传统文化在小学德育管理中的渗透效果。

(六)设计多样化实践活动,增强传统文化在德育管理中的渗透效果

俗话说“实践出真知”,这句话也同样适用于中国传统文化在小学德育管理中的渗透工作。在以往的德育管理中,部分学校只落实了传统文化理论层面的输出,没有跟进有效的实践教育,不但无法达成最佳的传统文化渗透效果,也导致学生丧失了实践学习机会,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只能停留在表层,很难吸收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也无法养成良好的实践意识和能力,从而阻碍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缺乏实践教育的德育管理模式是不科学、不完整的,中国传统文化的渗透效率也会大大降低,唯有加强实践,才能帮助学生真正领会传统文化的真谛,使学生做到知行合一,更加积极主动地学习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基于此,在新时期的小学德育管理工作中,学校和教师应该明确不足,根据传统文化渗透目标积极为学生设计多样化的实践活动,既可以显著增强传统文化在德育管理中的渗透效果,也能给学生提供充足的实践锻炼机会,促使学生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从而全方位完善学生的德育素质和实践能力[3]。

三、结语

总而言之,在小学德育管理中渗透中国传统文化,不但可以创新德育管理模式,也有助于学生德育素养的形成和构建,是实现立德树人教育目标的必要举措。基于此,在新时期的小学德育管理中,学校和教师应该全力创新德育管理方法,构建和谐的传统文化环境,加强传统文化宣传力度,积极开展国学经典诵读,设计多样化实践活动,帮助学生吸收传统文化精髓,领会优质的思想精神,从而实现中国传统文化在德育管理中的成功渗透。

参考文献:

[1]沈斌.德育为首,文化先行——浅谈小学德育的方法与途径[J].新课程,2021(30):231.

[2]王立君.小学德育中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及其渗透[J].新课程,2021(26):227.

[3]张志斌.小学德育渗透优秀传统文化的途径初探[J].读写算,2021(17):41.

作者:赵永斌 单位: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柏树镇清水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