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时代高校德育多元化发展路径

时间:2022-05-20 15:48:36

大数据时代高校德育多元化发展路径

摘要:通过将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大数据时代下高校德育的重要指导内容,始终坚持以现代社会发展情况作为重要的切入点,不断创新高校德育形式,优化高校德育内容,以此推动高校德育能够真正实现多元化的发展目标。本文通过深入分析当前大数据时代下高校德育的现状,并根据实际情况提出大数据时代下高校德育的多元化发展途径,从而促使高校学生逐步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关键词:大数据;高校德育;多元化

1大数据时代下高校德育工作的现状

当前大数据时代下的高校德育虽然取得了一定额度成效性,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高校德育的实效性。其中,当前高校德育工作的问题如下几点。

1.1机械式的德育方法,内容缺乏说服力

目前,部分高校在开展德育的时候过于偏向于理论内容,让教师真正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这样所采用的机械式的灌输方法让学生始终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中,不利于学生积极地投入德育课堂中。同时,高校德育内容更新的速度也比较缓慢,尚未将人文、社会和自然科学等多项知识点合理的与德育教学融合起来,这样则难以形成良好的德育氛围,尚未真正立足于学生的心理视角来分析,从而导致心理咨询方式的引导作用无法真正凸显出来。枯燥单一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德育学习的过程中很容易产生逆反心理,这不利于高校德育的实效性得到保证。当前各个高校所进行的学生品行评定来分析德育工作的实效性,这样难以对学生的思想品德进行全方面的判定。通常学生采取强制性记忆德育知识点的方式来获得高学分,这样便让辅导员在对学生进行品行评定的时候给予“表现良好”的评价。但是,在当前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公共领域中,因采用的社会舆论手段的调节力量比较强,所以在道德生活领域中则需要根据个人的品行来进行调节。然而,灌输式的教学方式无法让高校学生以所学的德育知识来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从而导致高校学生在现代大数据时代的多维度环境下很容易出现沉沦的现象,甚至还会有迷失的情况。

1.2忽略了隐性课程教育,德育成效低下

隐性课程主要指的是受教育者无意识的和非特定心理反应的影响因素是间接的和内隐的。正是因为隐蔽性和潜在性的特点导致常规性的课程作用无法充分凸显出来。其中,隐性课程主要涉及通识教育和言传身教等内容。如果在高校德育工作的开展过程中忽略了隐性课程,则无法让高校德育的效果得到保证。但是,当前大部分高校在开展德育工作的时候所设置的关于学生职业素养和基础认知水平提升的隐性德育课程偏少,而过于依赖于学校在不断发展过程中的校风、教风和学风建设,这样导致高校德育与校园文化内容难以更好地结合起来,从而不利于高校德育的实效性提升。此外,因大数据时代下的社会环境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让一些不良的思想渗透到校园的发展中,而高校德育在开展时尚未充分发挥出隐性课堂抵制不良风气的作用,导致学生无法避免受到不良风气的影响。

1.3德育定位出现偏差,德育目标简单化

通常高校德育工作在开展的过程中与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结合在一起,所以德育便常常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代名词。尤其是当前高校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采取学分制,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马克思主义课和思想政治课的学分占比,这也增加了学生学习各种串联理论内容的难度性。然而,因大部分学生在思想上尚未认识到德育的重要性,所以常常选择在考前的时候进行突击备考,而在考试之后则很快速的忘记了德育内容,甚至在潜意识中抵制德育内容,尚未深刻进行德育知识的自我学习,这也不利于高校德育实效性的提升。当前在高校逐步扩招的背景下,促使高校在开展德育工作的时候过度强调集体的作用,让大部分学生便产生了一种淡然处之的思想,漠视了个人的情感。同时,由于当前高校的德育工作者在开展德育工作的时候尚未积极与受教育者进行沟通,这样便导致高校德育工作者常常在开展德育工作的时候采取的是一刀切的灌输形式,而受教育者在大数据的时展背景下越来越偏向于个性化、多元化和体验式的德育内容,这样则导致高校学生对德育的认识仅仅停留在政治教育和社会价值方面,从而导致高校的德育工作所取得的成效性较低。

1.4线上线下联动较少,尚未深入挖掘隐藏功能

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各个高校通过采用各种基本数据逐步建成了智慧校园,但尚未深入挖掘高校德育的深层次信息。例如,通过分析学生在校期间使用校园一卡通的情况,则能够真实地了解学生的消费水平,但学校尚未就学生的家庭经济情况进行分析,尚未根据学生进出宿舍的情况来了解学生的成长轨迹。同时,还可以分析学生在图书馆借阅书籍的情况来了解学生的诚信问题,以及是否遵守学校的校纪校规。此外,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对于QQ群和微信群的应用仅仅停留在简单的内容通知方面,尚未扩大它的应用功能,向学生逐步宣传先进的教育理念,这样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大数据对高校德育工作开展所产生的推动作用。

2大数据时代下的高校德育的多元化发展路径

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通过在高校德育工作的开展过程中采取多元化的路径,这样能够保证高校的德育实效性创造良好的条件。其中,推动高校德育朝着多元化发展需要做好下列几个方面。

2.1树立多元化的教育思维,构建新型的德育理念

在大数据时代下,高校德育工作在开展的过程中需要构建起描述性的思维、相关性思维和攻略思维。通过借助大数据技术对高校德育工作进行相关预测和分析之后,便可以根据相关的结果来合理地调整高校德育的发展策略。这样在经过预测,到最后形成攻略,便是大数据思维的重要呈现过程。为了切实保证大数据时代下高校德育的实效性,便应该结合德育目标树立起多元化的教育思维,构建新型的德育理念,让高校德育工作能够更好地满足现代网络时展的要求。通过将可视化、个性化和预测性的教育理念合理的融入大数据时代下的高校德育工作的开展过程中,注重借助可视化的技术来整合学生的行为,并将各个领域的数据根据评估体系更加准确的将个体、群体显示出来。坚持开展民主化的教育,引导学生逐步形成全球化的意识,促使学生更加全面的认识自我和激励自我,这样才能够让大数据时代下德育资源得到更好的优化配置。同时,在应用个性化教育理念时则需要结合数据来进行德育结果分析描述,并根据不同的教育对象实施针对性的教育策略,注重对学生在社会舆情中能够更加精准地进行判断,为保证高校德育的实效性奠定坚实的基础。

2.2营造良好的德育环境,拓展德育阵地

大数据时代下的互联网技术呈现出飞速发展的趋势,高校学生在各个网络平台上所获取的信息也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然而,当前我国的网络监控技术较为落后,这样便给予一些不法分子借助相关的网络软件和平台宣传不正确的思想提供了空间,而高校学生的社会阅历较浅,所以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高校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让学生的思想感到非常的困惑。因此,在大数据时代下的高校德育工作的开展过程中,可通过营造良好的德育环境,积极创建良好的宏观环境和微观环境,这样便能够充分发挥社会各界的力量来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让学生的思想意识在良好的德育环境中受到熏陶,真正达到提升高校德育成效性的目的。通过在高校德育发展的过程中发挥现代新传媒的作用,积极建立起良好的媒体阵地意识,不断拓宽高校德育的开展空间。其中,可借助新媒体对学生进行正确的舆论导向,注重向学生传播正面的信息,引导学生积极关注现代社会发展过程中的热点问题,从而形成良好的互动教育,在整个高校发展过程中营造良好的德育氛围,这样能够最大限度提升高校德育的水平。

2.3构建在线德育平台,完善德育机制

借助大数据技术对各类数据信息进行整合,让高校各个部门之间能够相互进行信息整合和共享。因此,为了切实保证大数据时代下的高校德育效率,便需要建立起良好的在线德育平台。首先,通过充分发挥新媒体技术的作用,并借助新媒体技术的图片、音频等功能来丰富高校德育形式;其次,通过选取高校学生常用的媒体载体,注重采集学生在校期间参加活动的行为,再借助大数据技术来分析学生在成长阶段中的兴趣爱好,为开展德育工作提供真实的数据资料。通过利用大数据时代下的在线德育平台,让教师充分利用德育知识传播的形式和高校学生在课堂上的问答内容来进行师生线上线下互动,不断优化学生的学习方式。同时,借助大数据来拓展高校德育活动的空间,让高校德育不仅仅局限在校内,让学生还可以通过微课和慕课来进行自我学习,并合理的选取适合高校学生的德育内容,采用多样化的德育形式来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促使学生逐步建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2.4强化德育人才队伍建设,采取多元化的德育方法

高素质的德育人才是保证大数据时代下高校德育实效性的重要人力支撑,所以便需要构建一支政治素质高和数据处理能力强的复合型人才。通过引入更多高素质的人才加入高校德育工作的开展中,采取多元化的德育方式来对学生进行教育。其中,可着力做好下列几个方面:一是借助大数据技术来预测预防风险的思想,采取科学的预防干预方法。通过在大数据时代下的高校德育工作开展过程中对学生的思想动态进行精准地位,了解高校学生的思想变化趋势,真正做到防患于未然;二是注重培养学生了解多元化信息和鉴别信息的能力,将学生在德育中的主体地位更好的凸显出来,这样才能够在尊重高校学生自主选择权的时候强化学生的思想指导,从而促使学生在不断实践的过程中逐步增强自己的道德选择能力;三是通过采取个性化教育策略,让学生自主选取和教师引导更好地结合起来,并借助大数据技术就高校德育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再对高校学生开展针对性的教育,例如,通过开展德育专题性的讲座和个别化的德育辅导,为保证大数据时代下的高校德育成效性创造良好的空间;四是结合现代网络多媒体技术的特点,让高校教师克服自己的主观理念,并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来进行学生的德育水平分析和整体性的精准描述,以便为制定科学合理的德育策略提供具有实证性的数据支撑;五是统筹分析每一位学生的实际需求,再有针对性的安排教师,以此来引导学生形成正确价值观、世界观和人生观;六是采取针对性的德育方法,强化对高校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服务,优化高校学生的德育干预体系,最大限度提升高校德育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冯昌雨,古梦雪.大数据技术在高校德育中的利与弊[J].文教资料,2020,(07):149-150.

[2]张宝君,崔译文.大数据时代高校“三位一体”德育微载体的构建[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0,48(03):91-96.

[3]王伟,邢坤.多元化社会思潮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战与发展趋势研究[J].山西青年,2019,(20):60.

作者:何金美 单位:广东省轻工业技师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