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技剧对传统文化资源的采借策略

时间:2022-05-18 09:50:16

杂技剧对传统文化资源的采借策略

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艺术产品,杂技剧既是一个艺术符号,又是文化符号的媒介载体。优秀的杂技剧作品,不仅可以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还可以促进文化创新发展,并为人们提供挖掘文化内涵的新角度。传承中华民族精神,用独特的文化魅力来形成杂技剧特色,需要采借优秀传统文化资源。河北杂技剧要在构筑形成品牌之后精准发力,也需要在优秀传统文化尤其是河北文化上做文章。

一、优秀传统文化是杂技剧的内核和灵魂

杂技剧把叙事和抒情艺术融入了杂技表演,同时兼顾表演者的动作技巧和受众的欣赏感受,这是“技”到“艺”的飞跃。河北杂技剧创作的发展态势是有目共睹的,《印象花木兰》《吴桥娃娃》《江湖》《醒狮传奇》的成功不断印证一个道理:优秀传统文化是杂技剧作品的内核和灵魂。在杂技技巧的基础上,故事、情感、场景的巧妙融合,将使杂技剧走向更富有人文意义与审美价值的更高水平。当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河北杂技剧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原创力不足依然是制约其发展的突出问题。我们将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聚焦河北悠久的人文历史、丰富的文化资源和坚韧的燕赵风骨,进一步增强原创力、想象力和表现力,以故事情节和人物角色为本,综合运用杂技、舞剧、戏曲等文艺表现形式,创作出既富有河北地域特色,又符合现代人审美取向的杂技剧艺术作品。

二、优秀传统文化在杂技剧创作中的表现层面

传统文化包括物质与社会制度文化以及精神文化,而这里的物质与社会制度文化都可归于形体层面。“形体”是文化的外显成分,是文化精神在传承中所依赖的承载物,具体表现为形形色色可见的文化元素。“精神”则是传统文化的内核与灵魂,是艺术创造中应当着力体现的部分,包含审美意味与思想内涵。河北杂技剧采借优秀传统文化资源,不仅要从形体和精神两个层面进行挖掘,更要注重表达燕赵文化的精神内涵。河北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生发地和承载区。名人文化、京畿文化、长城文化、民间艺术文化、红色文化……构成了河北文化的血脉和脊骨,张扬着燕赵精神的博大精深。特别是在河北沧州,大运河既孕育着独具特色的民风民俗,也沉淀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这些丰富的文化资源为杂技剧创作提供了广泛的内容素材。文化精神是一个民族的文化基因。在沧州一地,人们可以通过史料发现众多描绘沧州民风的词汇,如“尚气节”“廉耻成风、士气鼓励”,这些思想观念、风俗习气也都在不同程度上通过艺术作品表现出来,如何巧妙地表达这些“精神”观念,是形成河北艺术特色的关键。

三、《醒狮传奇》采借优秀传统文化的策略

2018年5月,沧州杂技团重点打造的大型杂技剧《醒狮传奇》顺利演出。该剧的编创演出团队均40◎2022.2由沧州当地的行业精英组成。主创团队对神话素材进行了创造性颠覆,使作品的思想性达到了一定高度,可以说是对河北文化的解读传播作了一次有益的探索。

(一)民俗文化的杂技呈现

艺术作品中对精神层次的处理分为具象化和抽象化二个手段。具象化是指把这种“精神”具化到角色的生命体验上,通过详细刻画、重点渲染,使角色的经历与现实世界的受众形成精神共鸣。《醒狮传奇》在采借河北民俗文化作为杂技素材时,并不是单纯地将神话传说简单地变成人物形象,而是以具象化的艺术手段,将神话传说进行结构再造,把它作为一种文化的精髓融入杂技剧中去,表现出更深层次的精神内涵。该剧以沧州铁狮子的神话故事为主体,讲述了铁狮脚下一个小渔村青年夫妇沧生与海莲为解民于倒悬,救民于水火,以自己的血肉之躯祭出圣火,将与忤龙血战中牺牲的英雄精魂重铸成铁狮精魂的可歌可泣的故事。《醒狮传奇》以沧生与海莲守护铁狮法宝七彩莲座的故事为主线,保留了天下苍生对和平安定的幸福生活的美好向往,对依赖神佛大发慈悲、救苦救难的消极思想进行了彻底的颠覆。它把中华民族虽饱经苦难,仍不堕斗志、顽强拼搏的千百年历史史实,通过高度浓缩的艺术形象,纳入神话体系,于是主角从神佛变成人,从依靠神救人变成依靠人民的力量、民族的精神重铸雄狮之魂。通过这些大胆的创意和想象,《醒狮传奇》成功阐释了中华民族不畏强暴、不屈不挠的民族韧性,彰显了中华民族精诚团结、无私奉献的强大凝聚力。

(二)循序渐进中体悟思想

好的艺术作品要具备三个层次:技巧、审美和人文关怀。一是技巧,形式之美达到了艺术欣赏的最浅表层,使受众愉悦、体会到快感。二是审美,从外在形态指向对其内在的体悟审视,从快感指向对情感深度的审美。三是人文关怀,要契合受众的精神文化需要。《醒狮传奇》在演绎过程中,将杂技技巧、地域文化符号糅合在情境中潜移默化地传达,在循序渐进中升华思想。《醒狮传奇》主要是沧生、海莲与渔民们协心同力唤醒铁狮斗败忤龙的故事。该剧在叙事主线上采用了“主人公面对挫折—成长壮大—超越自己并拯救世人”的模式,设有五个环节,五个部分环环相扣,循序渐进,主人公经历各种事件的过程,也是引导观众对主旨精神不断领悟理解的过程,更是与观众在精神上沟通、逐步实现共情的过程。《醒狮传奇》表现上是在演绎沧州民间的神话故事,但一个个具有典型象征意义的舞台形象,处处都体现着慷慨悲歌的燕赵风骨,洋溢着民族的磅礴激情,激荡着震人心魄的中华雄风。比如,在河北民俗文化里,莲花是圣洁、纯善、睿智的化身。该剧巧妙运用这一寓意,将铁狮子背上的“七彩莲座”浓缩为一个正义符号贯穿整个剧情。

(三)有认同感的人物角色

角色,是真正让观众倾注情感的杂技剧的灵魂。好的角色,需要充分考虑观众的心理诉求,并使观众认同、产生移情效应。《醒狮传奇》注重角色的性格设定,塑造了善良的海莲、英勇的沧生、淳朴的渔民,以及邪恶的忤龙、蚌精等一个个生动鲜明的人物形象,并围绕这群人物形象铺展了一场是非、善恶、正邪之间的较量。在剧中,故事情节的设计,并不是简单地为了和某种理念相关联,其产生、发展、推进的过程是角色性格驱使的必然:正是邪恶的忤龙挣脱束缚带来巨浪灾难,才使得海莲为保佑出海的亲人平安,祭起铁狮背上的莲花宝座;铁狮因此失去灵性,海莲被海妖抓走,引出了沧生和渔民勇斗忤龙。观众正是在矛盾冲突、激烈抗争中感受到沧生、海莲的成长,并为他们取得的胜利而鼓舞。可以说,鲜明的人物性格不但为故事的发展推波助澜,也得到观众的普遍认同。

(四)有意味的形式

有意味的形式,是指作品中所表现的事物有着丰富的、耐人品味的文化内涵。《醒狮传奇》并没有单纯炫技,也不是杂技节目的简单罗列和拼凑,而是采用剧情贯穿艺术形式的手法,将舞中幡、舞狮、舞龙、抖空竹、顶坛子、抖碟子、滚环、爬杆、流星等杂技技艺,与河北民间舞蹈、沧州戏剧表演等舞台艺术融汇运用。“形式”被赋予了表情达意、演绎故事、塑造人物、阐释主题的功能,“意味”则呈现出鲜明的地域文化特色与昂扬的燕赵精神。比如,为了杂技动作和造型与现实生活接轨,设置了一系列的劳动场面、战斗场面、情感场面:用“绳技”表现捕鱼的劳动场面;用“火空竹”表达渔家女以灯指路、期盼海上迷航的渔人找到家的方向的急切心情;用“顶坛子”“抖碟子”展现渔民们安居乐业的生活场景。再比如,祭狮仪式后扬帆出海一幕充分发挥了“舞中幡”的优势,十余米高、几十斤重的中幡在渔民们手里、肩部、项背、脑门等处交替腾挪,展示了渔民的果敢和力量;通过“滚环”的场景,沧生和海莲将两人心意相知的感觉演绎得淋漓尽致;而沧生解救被困海底的海莲一幕,演员从高处突然落下,通过舞、跳、翻等一系列动作来展现的沧生的坚强和勇敢。《醒狮传奇》通过剧情演绎,在紧凑讲述故事的同时,将经典的单项杂技巧妙串联起来,使得整个演出有技巧、有剧情、有共鸣,使观众领略到审美体验同构的“有意味的形式”。

(五)地域风格的艺术设定

《醒狮传奇》是一部反映沧州铁狮子和古代沧州人民生活的杂技剧,剧中的人物造型、音乐制作、舞蹈创作及舞台空间设计都展现了浓郁的地域风格样式,呈现了形式和内涵交相辉映的艺术品质。1.人物造型该剧人物造型展示了海边渔民淳朴、自然的风格,还适当借鉴动漫人物,着意使观众更加容易记住剧中的人物形象。服装设计上则体现了古装民族风,增强了剧目的观赏性。剧中每个角色都尽量做到人物造型与性格接近、和色彩相搭配、与背景相协调。2.音乐制作在音乐设计上,该剧充分体现沧州地域特色,融入黄骅渔鼓调的苍凉悲壮、梆子戏的慷慨激昂、木板大鼓纯朴厚重等,以地域风情把控全剧的节奏,再配以涛声、龙吟、狮吼、战鼓、呐喊等特殊音效,为全剧创造出一个震憾人心的音声空间。据音乐制作常连祥、常城介绍,在音乐设计上将沧州民歌的元素和现代时尚的节奏、乐句相融合。主题音乐以《黄骅渔鼓》为主线,织网音乐采用了《织蒲席》的民歌主调;在男女主角与恶龙的搏斗中用了河北梆子(沧州的发祥地)的基本曲调;最后的欢庆采用了沧州民间舞蹈落子的素材。立意使沧州民间音乐和反映沧州的剧情相吻合,也借该剧传承和弘扬了沧州的地方传统音乐。3.舞蹈艺术在整个舞蹈创作的过程中,主要是以沧州本地的落子为基础,结合了中国舞、民族民间舞、河北特色民族民间舞为特点,并融入了舞蹈龙舞的元素,根据剧情需要,把杂技融入到舞蹈编排之中,丰富了整个剧目的剧情与视觉体验。4.舞台空间在舞台空间设计上,采用了中式“大写意”风格尽力营造地域风情。比如气质粗犷的幕布、波涛起伏的大海、明快艳丽的织鱼网场景、瑰丽的七彩莲座、雄伟的铁狮及凶悍的忤龙。画里画外、天上地下,都通过巧妙的布局设置表现出来。以上就是杂技剧《醒狮传奇》采借优秀传统文化资源的可贵之处。它将民俗文化、海洋文化、武术文化、戏剧文化与杂技文化融于一炉,在对传统文化表达与发展方面做出了有益的探索和尝试。

参考文献:

1.白雅虹.中国民族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标志设计中的运用[D].中央民族大学,2007.

2.余建平、蒋乃鹏.传统文化视域下的动漫生产研究[J].集美大学学报,2016(04).

3.张万军.杂技剧《醒狮传奇》导演阐述.2018.

作者:郭晓霞 单位:河北省文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