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建设研究

时间:2022-04-21 11:18:08

计算机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建设研究

摘要:坚持以人才培养作为高校办学的首要任务,紧密围绕培养人才、团结人才、引领人才、成就人才,落实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是杭州电子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人才培养的重大部署。本文以杭州电子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为例,从“实习基地共建、实践课程体系、实践竞赛平台、就业创业指导”四个方面探讨构建“四课融合”体系,坚持培养高素质计算机创新创业人才,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添砖加瓦。

关键词:人才培养;四课融合;计算机;创新创业

一、研究背景

发展数字经济是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新机遇的战略选择[1]。新一代信息技术作为数字经济的主要驱动力,给我国产业转型发展带来了机遇,但也对工程学科发展及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挑战。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作为浙江省首批重点建设高校,近年来,一直坚持立足浙江、依托行业、面向世界、服务社会,积极推进新工科建设和产学研融合。计算机学院作为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的主要工科学院,拥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和软件工程两个国家一流本科专业,且均为新工科试点专业并通过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因此,以杭州电子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为例,探讨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体系建设,是极具有代表性和现实性的。

二、高校人才培养的现状

随着新时代中国的高速发展,数字经济、互联网+、元宇宙等新兴产业的快速普及,对专业应用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旺盛,对高等学校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我国高校教育体系的一些人才培养的缺点也日益显现。高校专业的培养计划是人才培养目标。目前,大多数高校的理论课学分远远大于实践课,重理论而轻实践,且未能形成高效的实践课程体系,导致技能型人才缺乏。同时,一些高校的课程内容设置不合理,与社会脱节,教师对数字化行业发展的趋势理解不足,教学内容跟不上行业技术及实践的更新。另一方面,人才培养目标同质化现象严重[2],只注重专业能力的培养而忽略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对学生的创新精神挖掘不够,培养模式创新不足,不利于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三、基于“四课融合”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

新兴产业的快速普及和由此带来的创新创业人才的需求,正在反哺着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所以构建科学合理、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已经成为高等学校人才培养建设的重要课题。我院始终把人才培养作为首要任务,深入落实人才强国战略,提出基于“四课融合”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

(一)依托实践基地共建,积极探索第一课

加强实践育人基地建设,加大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力度,一直是我院人才培养的工作重点。依托校企实践基地共建,我院和企业在课程、教材、师资、实践、管理等多方面进一步深层次融合,探索建立了“共建基地、共建专业、共建课程、共同管理、共同评价、共享师资、共办竞赛、共同研究、共享成果、共同提高”的“十共”协同育人新模式。同时,精准对接企业需求,为企业纾困解难。深入企业调研发展痛点,助力“核心技术”和“卡脖子”难题攻关。搭建高端人才合作产教融合新平台,实现校企资源有机结合、优化配置、优势互补、共同发展。本年度共走访企业23家,共建实践基地8个。

(二)加强实践课程体系建设,上好基础第二课

课程体系是计算机基础教学的立足之本,没有课程体系就没有专业部门、师资队伍、资源和平台,实践课程体系则是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基础。学院课程组围绕“认识实习”“创新实践”“毕业实习”“毕业设计”课程,着力打造全学段、递进式的实习实践,多层次、全过程的产教融合,打造“多元课堂联动、知行研赛用一体”的阶梯式、全过程科研创新实践生态。在大一时给学生安排“认识实习”,大二安排“创新实践1”“创新实践2”,大三安排“创新实践3”“创新实践综合”,大四安排“毕业实习”“毕业设计”,通过“课堂研讨、校内实践、校外实践、在线课堂”多元课堂联动,开展“理论学习→专题研讨→科学研究→学术创新”四阶段培养,打好“理论—实践—科研—竞赛—运用”的阶梯式全过程培养模式的基础。开展课程观摩和教改分享活动,建立强大的工程教师背景队伍。创新教学材料审核制度、创新实践课程导师制度、创新实践课程师生互选制度等相关制度保证课程质量,在学生兴趣驱使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尊重学生意愿。

(三)抓牢实践及竞赛双平台,加强运用第三课

为了给全院学生提供一个提升计算机软件项目开发与实践能力的实践平台,学院成立小猿工作室,给学生提供系统完整的开发培训,让学生参与项目开发,最大程度地提升专业能力。工作室除了邀请校内老师作为指导老师外,还引入华为等多家行业公司的工程师提供专业技能培训。工作室现有的成员中有多位省政府奖学金获得者,绝大部分都是校奖学金获得者。为了帮助学习困难学生,小猿工作室设立下属机构小猿学习社,由工作室内优秀的成员给学习困难的学生提供题库训练,一对一学业帮扶,力争使学习困难学生能够完成学业。科技竞赛方面,学院一直本着“以赛促教、以赛促研、以赛促学”的宗旨,深化科技创新教育改革,挖掘和充实各类课程,借助学院“创新实践”品牌,强化科技创新协同育人。从建立健全相应的管理体系出发,成立科技竞赛院级评审专家库,由历年带队获奖的专家对学院竞赛文本进行评审及指导。同时,为了鼓励学生和老师带队参赛,完善了相关的制度建设,明确学生参与科技竞赛的奖励形式,并且成立专业化的科技竞赛教师队伍,发挥我院ACM及服务外包比赛的学科优势。

(四)深化就业创业精准指导,全面提升第四课

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是培养应用型人才中不可缺少的环节。依托“方向精准、信息精准、指导精准、帮扶精准”四个精准方针,全面深化就业创业精准指导。第一,做好就业摸底,实验就业方向精准化。第二,完善高校的信息网络平台,精准就业信息。第三,引入多方资源丰富就业创业指导形式,达到就业指导精准化。第四,做好就业困难学生的摸排工作,对就业困难学生一对一帮扶,实现精准化的就业帮扶。同时,积极创新大职课上课形式,化身HR和面试官,指导学生全面认识自我,挖掘自身潜能,清晰认识职业社会,同时邀请企业HR、律师和优秀毕业生校友等进课堂,通过模拟面试招聘、职业角色扮演、小组互动分享等模式提前深入“职场”,打破学生的惯性思维,加速自我的完善。

四、“四课融合”体系的建设成效

我院依托实践基地共建、实践课程体系、实践竞赛平台、就业创业指导形成的“四课融合”体系,有效提高了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达到学创结合的目的[3]。相关成效、人物事迹得到《光明日报》《科技日报》《钱江晚报》、浙江新闻网、澎湃新闻、腾讯网、新浪网、搜狐网等媒体报道。“四个自信”更加坚定,关于教学、实践、就业服务的毕业生满意度逐年提高,企业满意度总体评价满意。

(一)实践基地队伍持续壮大

在近几年的努力下,我院与杭州乐秀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物产中大国际贸易集团有限公司、杭州中科先进技术研究院、杭州云栖智慧视通科技有限公司、杭州城市大脑科技与服务有限公司、杭钢集团等公司签订大学生校外实践基地协议等一系列校企合作项目。同时,学院积极与政府合作,以创新园为载体成立杭电上虞新一代信息技术现代产业学院,先后与大华、恒生电子、网易、360以及上风高科签订共建协议,形成政、校、企协同共建布局,建设集新工科人才培养、科技研发、社会服务、创新创业等功能于一体的现代产业学院。目前,在产业学院内,共建实习实训省级示范基地2个(恒生、大华),校级基地40个,院级基地20个,全力打造产教融合创新园。每年计算机学院有近70%的学生去往已签约的实践基地实习,在推动了校企实践基地共建、资源共享、人才共育、发展共赢的同时,也进一步深化了新一轮的校企协同育人,也为拓宽学生的实习就业提供了新渠道,为教师的育人培养提供了新思路。

(二)优秀学生和成果脱颖而出

实践课程与科技竞赛深度融合,“课程—竞赛—实践”融会贯通,形成由单一到综合、由相对独立到多知识融合的多层次实践教学体系,有效地激发了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4],协同育人成绩斐然。近5年学院学生获得互联网+、挑战杯等各类竞赛部级和省级一等奖160余项;ACM竞赛近5年有4次闯入全球总决赛。学院培养的毕业生专业基础扎实、实践能力突出,已然成为培养行业企业优质人才的摇篮。近3年入职行业龙头企业的学生超过600人。近3年毕业生就业率均高于95%,其中90%的毕业生就业于本专业领域企业,且70%以上留在浙江,对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三)实现就业创业教育全覆盖

积极依托实践课程体系、学院实践平台、科技竞赛平台,使得学生具备项目实践经历,丰富个人简历内容。积极利用主题班课、大学生职业规划课程和座谈等形式,开展创新创业教育20余场。积极对接杭电上虞创新研究院、杭州中科创新研究研究,引进校外创业指导老师进校开展专场教育和指导8场,逐步实现学生就业创业教育全覆盖、创新实践双培养,打通学生从“校园人”到“职业发展人”的最后一公里,助力毕业生顺利就业。

五、进一步深化“四课融合”体系对人才培养的影响

虽然在实践中“四课融合”体系在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方面已经取得一定的成效,但在课程思政、社会实践模式、师资队伍等方面依旧需要完善,为了进一步深化“四课融合”体系对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影响,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提高科技竞赛的参与度

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是培养应用型人才中不可缺少的环节,而科技竞赛已发展成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重要载体,是大学生必不可少的补充和调剂。科技竞赛在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的同时,还能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组织与管理能力、沟通与表达能力。近几年学院以创新为导向,一直致力于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ACM)和中国大学生服务外包创新创业大赛,有些问题也日益显现。一方面,竞赛氛围不够浓厚,参与学生分层严重,每年几乎都是专业排名前40%的同学参加竞赛,而对于成绩排名靠后的同学,往往会被竞赛指导老师忽视,而实际上这部分同学才是更需要通过竞赛来提高创新创业能力。另一方面,学生在对竞赛的认识上依然有些偏见,只注重培养计划内的课程成绩,将考试作为学习的目的,只要在考试中表现出色,就觉得自己是优秀的学生[5],这种认知上的错误导致学生对科技竞赛缺乏行动力和执行力。所以,在提高学院竞赛成绩的同时,仍需要注重扩宽科技竞赛的参与面、影响力,可以通过将科技竞赛引入课堂、借助科技社团等方式让科技竞赛辐射到更多的学生。

(二)创新社会实践模式

大学生社会实践是一种以学生为主题,学校为依托,社会为舞台的广泛教学形式,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途径和手段。为了贯彻落实“服务地方数字经济”指示,依托“四课融合”体系创新社会实践模式,落实科研育人、实践育人。第一,构建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创新实践育人模式,统筹志愿服务、暑期社会实践等各类实践活动,开展学分化、课程化管理,在专业课程设置时把大学生社会实践写入专业培养计划,以必修课的形式督促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第二,加强实践育人基地建设,加大实践育人经费投入,将学院的核心课程与企业项目融合打造产教融合协同育人计划,让学生在选修课程的同时,也能了解企业的前沿技术,将知识融入实践,落实到实际项目中。第三,与政府合作,深入开展学生挂职锻炼、调研走访、科技下乡等实践活动,形成实践育人合力。

(三)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师资是衡量高校教学水平最重要的指标和要素[6],学生培养模式、课程建设、实践教学条件等专业建设都以教师为主体,能否提高师资队伍素质,充分调动和发挥高校教师的积极主动性,直接影响着高校教学效果和人才培养质量,所以建设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是高校人才培养的关键。一方面,注重教师教学的发展。通过制定科学合理的培训标准,加大对青年教师的素质教育培训,重视新入职教师岗前培训和中青年骨干教师专业发展培训,对于新加入课程的教师,为其指定导师并要求参加各类师资培训。同时致力于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通过课程观摩活动和教改分享活动,提升教师的实践动手能力和操作经验,强化专业技能。另一方面,充分尊重教师个人的职业生涯发展规划,寻求合适的机会和方法,满足教师的内在精神需求,增加教师对本职位的归属感和幸福感,除了有利于教师们的身心健康外,也有利于激发教师们的创造力、积极性和对本职位的认同感。

结语

新一代信息技的发展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培养顺应时展趋势的人才是高校必须要思考的问题。本文总结了目前高校人才培养的现状,提出了基于“实践基地共建、实践课程体系、实践竞赛平台、就业创业指导”的“四课融合”体系,基于现有数据分析了该体系的建设成效,同时指出如何进一步深化“四课融合”体系对人才培养的影响,努力形成“重实践、求创新、促交叉、宽视野、崇个性”的五维(5D)人才培养特色。

参考文献:

[1]何枭吟.数字经济发展趋势及我国的战略抉择[J].现代经济探讨,2013(03):39-43.

[2]孙莹.地方本科高校人才培养特色范式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工程大学,2012.

[3]闫长春.创新工程普及化对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实践探索[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4(8):21-22.

[4]朱紫君.新疆大学生社会实践育人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17.

[5]高见.打造科技竞赛支撑平台提升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J].科技风,2021(26):3-5.

[6]李琛.对当前高校青年教师队伍建设的几点思考[J].中国高校师资研究,2014(1):38-41.

作者:郭倩 张桦 何岚岚 单位:杭州电子科技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