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体育工作要点3篇

时间:2022-06-08 10:15:39

文化体育工作要点3篇

第一篇

2014年,全区文化体育工作的指导思想和总体要求是: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区“三会”和中央、省、市文化、体育、新闻出版、文物、文联工作会议精神,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城乡统筹为主线,以提档升级、提质增效为目标,一手抓事业进步,一手抓产业发展,强化文化担当意识,紧紧围绕构建现代公共文化体育服务体系、现代文化市场体系、文化遗产保护体系三大体系,努力推进文化、文艺、体育出人才、出精品、出成绩、出效益。

一、以创促建,推进文化工作提档升级

1、抓好文化争创。确保“全国文化先进县(单位)”复查验收合格。按照省、市“一网五化”(即构建城乡一体、上下联动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实现设施标准化、产品大众化、服务社会化、队伍多元化、机制长效化)的示范区创建思路,积极争创全国、全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实施“一乡一品”(一个乡镇创一个文化品牌)、“百村百团”(一个村建一个民间艺术团)工程,用2至3年时间,实现乡镇文化品牌和村级艺术团全覆盖。

2、建好文化阵地。努力推进区文化馆(非遗中心)还建工作。按区城乡统筹发展的统一规划和要求,突出“八村十项目”和小鸦路示范带,坚持以点带面,扶持指导重点乡镇、重点村组按照国家标准新建文化广场、文化礼堂,配置文艺、体育、健身器材,不断完善区、乡、村三级文化设施。

3、打造文艺精品。出台优秀文化人才和文艺精品扶持奖励制度,加快形成人才辈出、精品倍出的局面。引导文艺家积极参与“中国梦”主题文艺创作活动。备战市首届艺术节,力争一批作品获得“文华奖”、“群星奖”。推出一组民歌。

4、组织群文活动。一是庆祝新中国成立65周年系列文化文艺活动、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区文化活动周”等活动;二是开展以“我们的节日”为主题的群众文化活动,组织开展“文化——全民阅读”、“舞动”广场舞比赛、“歌唱”民歌大家唱、“美在”美术创作展览活动;三是参加市2014年屈原故里端午文化节、第四届中国长江钢琴音乐节等节庆赛事活动,积极参与全市“文化力量——民间精彩”群众文化广场展演活动。

5、搞好文化服务。做好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乡镇文化站、农家书屋等公共文化场馆场所免费开放工作。深入开展送戏到乡村、送书到农家、送辅导到百姓等文化惠民活动,区文化馆完成送戏下乡100场以上,各乡镇(街道)文体服务中心按要求做好公益性文化服务,每个行政村(社区)每年应开展3场以上的文化活动。实施特色文化村(社区)建设计划和数字文化建设计划,构建公共文化数字服务平台。

6、保护文化遗产。启动南边古民居维修,加强对川汉铁路遗址等重点文物保护。成立博物馆,积极争取纳入国家、省免费开放补助对象。编制《楼后续建设规划》,加强对楼周边建设规划管控,充实楼和博物馆馆藏内容,逐步实现楼管理运营预设目标。扎实推进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文物认定与信息采集登录工作,加强文物保护单位安全管理,实现“文物安全年”。确认一批区级文物保护单位和区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继续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挖掘、整理和传承,对省级、部级非遗传承人的传承内容进行录音、录像和文字记录,完善非遗信息数据库,出版一批非遗抢保成果。加大非遗“进校园、进课堂”传承力度。

二、以赛促训,推进体育工作竞进提质

7、决战“省运会”,加强梯队建设。突出田径、举重、篮球、羽毛球等四大重点项目,制定切实可行的参赛方案,决战10月在荆州市举行的省十四运会,努力完成市政府下达的金牌4枚、奖牌12枚、团体总分150分的目标任务。加大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力度,积极向省优秀运动队和市体校输送优秀运动员,开展区级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和体艺特色学校创建评估工作。

8、推进“四三一”,加强设施建设。实施全民健身设施“431”工程,即:城区体育设施“四个一”工程和乡镇(街道)“三个一”工程。争取完成区体育场跑道塑胶化改造项目。提升城区森林公园、河心公园、滨湖公园体育健身功能,三点一线,连成一片,打造城区“体育公园”。扎实开展全国第六次体育场地普查。

9、培育“指导员”,加强组织建设。成立社会体育指导员协会,培训一批三级社会体育指导员,逐步实现社会体育指导员占总人口的1.4‰,万人拥有晨晚练健身站点5个以上的目标。积极培育和充分发挥体育社团作用,体育社团数量、规模、质量、建设与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社团组织开展体育活动的氛围明显增强。开展国民体质监测工作,积极配合全市完成省下达的第四次国民体质监测样本采集和数据整理工作。全区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口比例达到45%以上。

10、举办运动会,加强品牌建设。深入开展“一地一品”特色体育品牌创建活动,积极承接省市级以上群体赛事活动,举办第八届全区中小学生篮球运动会、第十一届全区老年人运动会、第十一届篮球大奖赛、第六届全区乒乓球公开赛等全区性体育赛事5项以上。举办户外登山挑战赛,积极引导、推广和发展户外体育运动。大力培育具有区域特色的赛事品牌,努力争创全民健身“881工程”项目。区体育中心承办体育活动20场以上,接待健身人群10万人次以上,完成场馆经营收入70万元以上。指导学校广泛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组织开展篮球、排球、足球、游泳进校园活动,抓好学校运动队的业余训练,开好春、秋季学生运动会。组队参加市青少年体育竞赛,参赛项目6项以上。

11、助推业,加强产业建设。完成市里下达的2271万元的体彩销售基本任务。积极引导社会资本投资兴办体育健身、体育用品、体育培训、体育休闲旅游等产业,壮大体育产业规模。

三、宽进严管,促进文化市场健康繁荣

12、抓好审批服务。简化审批手续,减免审批项目,优化行政服务,营造发展环境,提升行政服务窗口形象。进一步取消文化市场行政审批事项,取消除法律法规规定外的所有前置审批,加强事中事后监管,逐步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文化市场体系。

13、加强市场监管。加强文化、新闻出版市场管理,深入开展“扫黄打非”工作,净化出版物市场。积极创建平安文化市场。加大法律法规宣传力度,进一步加强文化市场行业协会建设,积极引导行业自律。完善部门协作机制,提高文化市场事中事后监管效能,有效遏制文化市场违法违规经营行为,为各类文化市场主体和产业发展营造更加公平、便利的市场环境。进一步加强文化市场管理和执法人员的培训力度,不断提升业务技能。

14、促进产业发展。坚持政府主导和市场推动相结合,研究制定扶持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找准文化产业抓手,以文化旅游、印刷包装、奇石展销等为重点,加快构建具有地域特色的文化产业体系,积极培育新兴产业和文化产品要素市场。抓好三峡版画研究创作基地建设,探索开辟网络销售文化产品渠道。加大文化产业招商引资力度,积极培育本土文化企业,大力支持社会资本、法人资本投资兴办文化产业,积极促成创意文化产业园项目落地,抓好一批文化产业项目建设。继续加大文化产业市场主体助推力度,力争文化产业增加值达到20亿元。

四、找准定位,推进文化治理改革创新

15、以人为本,服务群众。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充分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调动积极性,提升参与率,增强便民性,扩大受益面。一是积极争取区委区政府出台文艺精品生产、文化争创、产业发展政策,调动广大文艺工作者创作和生产精神文化产品的积极性;二是建立区级领导联系优秀文艺人才制度,支持成立一批文化名人工作室。完善区、乡、村、传承人家庭四级传承体系,培育一批文化人才;三是修订、充实和完善本部门出台的奖励政策,鼓励和支持乡镇、区直部门、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力量兴办文化体育设施,参与文化体育建设,促进群众文化、社会体育事业发展;四是坚持问需于民、问计于民、问策于民,实现公共文化服务与群众需求有效对接,放大文化体育惠民功能。

16、找准抓手,推动工作。一是建立乡镇(街道、开发区、试验区)、区直各单位、企事业单位文化体育工作年度报表制度,构建社会文化体育工作引导、统计、评价体系,管好社会文化体育事业;二是建立文化市场主体重点指标年度报表制度,加强配套机制建设,逐步形成一套较为成熟的文化产业管理体系。三是建立监管和服务市场主体部门联动机制,会同地方消防部门建立文化娱乐场所年审会办机制,会同公安、工商等部门健全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协作机制,会同统计、税务等部门建立文化产业指标年度统计沟通机制。

17、深化改革,创优创新。全面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把握改革的正确方向、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和科学方法,认真查找文化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体制机制弊端,找准改革和创新的着力点和突破口。一是采取民办公助、以奖代补、政府购买等形式,鼓励发展农村特色文化,扶持壮大各类民间文化社团。建立完善公共文化服务政府采购制度,探索“送戏下乡”等公共文化服务项目面向社会公开招标,吸引社会资源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二是积极探索实施文艺项目签约管理扶持办法,重点扶持文学创作、重点剧目打造、重点书目编纂等项目。三是积极推行网上审批、并联审批、集中审批,方便群众,提高效能。

18、抓好管理,提升形象。加强党的组织建设。扎实开展争先创优、治庸问责和争创满意机关、党风廉政、预防职务犯罪和源头治腐、维稳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安全生产、道路交通安全社会化管理、社会管理创新、信访、反邪教、六五普法和依法治理、依法行政、卫生和计划生育、质量兴区、公共机构节能等工作,有效加强宣传思想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圆满完成联系村、扶贫、“三万”活动等各项工作任务,认真做好人大议案、政协提案办理、统战、值班、紧急信息报送和电子政务建设。

第二篇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以学习贯彻系列讲话、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为主线,坚持学习与调研相结合、学习与促进工作相结合,扎实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学习型机关和学习型社会建设,统一思想,凝聚力量,提高素质,为全区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供思想保证、智力支持和能力保障。

二、重点学习内容

2014年区文体局中心组的重点学习内容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系列讲话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党的群众路线和党风廉政建设方面的知识;转型发展和城乡统筹发展知识;文化、体育、文联、新闻出版、文物相关业务知识和法律法规等。

三、学习内容及安排(见附件)

四、学习要求与考评措施

(一)领导带头,率先垂范。局主要负责人、班子成员带头学习,不断健全督学、述学、考学、评学的长效机制。局班子成员必须到分管单位上一次党课,完整参加一个学习活动,做一次学习辅导报告。

(二)学以致用,推进工作。推行区委中心组“3+3”学习模式,在学习方式上采取自学、辅学、荐学,在考核评价上采取述学、考学、奖学。局领导班子成员、科室长、二级单位主要负责人必须达到“四个一”基本要求:记录一万字以上的学习笔记、促进一个方面的能力素质提高和思想观念大提升、撰写一篇以上的调研文章、推动一项工作。通过学习,解放思想,拓展思路,创新创优,或破解1个发展难题,或促进1项工作,或创建1个服务品牌,或推出1项特色和亮点工作,或获得1项上级表彰命名。

(三)强化考评,确保实效。中心组学习情况与治庸问责挂钩,与年终述职述廉述学和民主评议挂钩,与年度考评、评先表模挂钩。

第三篇

总体思路:紧紧围绕县委、县府的指导思想和总体要求,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开拓创新,扎实工作,巩固提升我县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和全国全民健身示范城市建设,推动全县文化体育事业健康发展。重点工作是:

一、经常性开展文体活动,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推动全民健身。以学习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活动为契机,以“三求”工程文艺舞台为平台,组织和引导农村群众开展文艺演出等活动;经常组织开展广场文化、社区文化、企业文化活动;举办和承办大型文体活动(筹办农村文艺进城大展演、春节文体活动、全县艺术创作会、农历八月十五前举办迎中秋山歌擂台赛、全民健身系列活动);完成2014年下乡巡演达50场(次)的任务。

二、巩固提升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工作。按照“政府主导、公益服务、体系完善、发展平衡、就近便利、惠及全民”的原则,从2014年到2018年底,突出公益性基础设施建设和文化队伍建设,建成固定设施、流动设施与数字文化阵地相结合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体系,公共文化服务持续发展的保障机制形成,公共文化产品供给相对充足,资金人才保障有力,广大群众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有效保障。

三、巩固提升创建全国全民健身示范城市工作。推进公共体育基础设施建设,加强管理和维护工作;完善全民健身组织网络建设,建立“县、乡镇、村”三级群众体育组织,乡镇、社区体育组织覆盖率达到100%;经常组织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开展科学健身指导活动;形成“政府主导、部门协同、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全民健身事业发展新格局。

四、继续推进文体项目建设。一是抓好文化中心和体育中心(“两中心”)建设。继续做好项目前期工作,向上争取项目资金;二是抓好郑小谷故居的修缮工作,尽快做好修缮工作;三是继续争取全国乡镇、村级全民健身等惠民体育工程;四是继续实施“求乐、求知、求技”(“三求工程”)文化惠农工程,把行政村科技文化卫生综合楼建设不断引向纵深。

五、继续抓好“三馆一站”免费开放工作。一是按上级要求规范免费开放资金管理;二是加大对免费开放的宣传力度,使免费开放参与人数不断增多;三是举办文化骨干培训班。在县城或重点乡镇举办1-2期农村业余文艺队骨干培训班,1期乡镇文化站专干业务培训班,3期以上科技培训班。四是抓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的深入实施,规范乡镇、村级服务点的管理,利用共享工程设备开展培训、讲座、播放电影等活动。

六、加强对文化市场的监管。继续开展“扫黄打非”活动,抓好文化市场日常监管,推动文化市场健康有序发展。

七、完善非物质文化遗产和保护工作。一是进一步完善我县非物质文化遗产重点项目的文字、音像等资料的搜集、整理入库工作。二是做好第四批省级、第三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的申报工作,做好资料整理工作。三是进一步完善已申报民间舞蹈《师公舞》为部级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的资料整理、补充工作。

八、加强文化精品创作力度。实施文化精品战略,结合实际,积极创作具有特色的戏剧、美术、摄影、舞蹈等文艺精品。

九、完成县委、县人民政府交办的其他工作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