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约教学质量的因素及解决措施

时间:2022-05-19 11:28:58

制约教学质量的因素及解决措施

摘要:教育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是教育工作的出发点、立足点和归宿,事关学校的生存和发展。如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是各个学校一直积极探讨的热点话题。笔者结合多年从事技工教育的工作实际,分别从教与学的两个主体(教师和学生)入手,分析了目前职业院校普遍存在的制约教育教学质量的因素,查找、剖析了问题存在的原因,并提出了解决对策与措施。

关键词:教学质量;影响因素;措施与对策

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是教育工作的出发点、立足点和归宿,事关学校的生存和发展。如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是各个学校一直积极探讨的热点话题。笔者认为,要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必须结合学院实际,寻找制约教学质量提高的症结,探讨其影响因素,查找、剖析存在的原因,才能提出解决措施和对策。笔者在本文中结合多年从事技工教育的工作实际,分别从教师与学生两个方面分析了制约教育教学质量的因素及解决对策与措施。

一、教师方面

众所周知,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因此,探究影响教学质量的因素首先需要剖析教师:剖析教师的责任心,是否做到了“尽心尽力”;剖析工作质量的高低,是否做到了“全心全意”;剖析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是否做到了“蒸蒸日上”。1.存在的问题目前,在技工类院校部分教师中,普遍存在如下问题:教学水平不高,教学经验欠缺,对课堂的管理力度不大,课堂效率较低;专业不精、治学不严谨;教书育人力度不够,对学生关心爱护不够;教师积极性不高;个别教师师德意识淡漠,律己性不强。表现在工作中,则体现为:知识面狭窄,对教材不熟悉,上课时照本宣科、阐述概念不清,使用专业术语不准确、操作演示不规范,不能结合生产实例、与生产实践脱节严重;不能正确地选用和使用教学方法,教学缺少激情和热情,不能充分调动和引导学生;教学基本功不扎实(语言生硬、语速不当);课堂管理力度不够、驾驭能力不强,缺少与学生的互动;对学生关爱不足,表扬少、训斥多,鼓励少、讥讽多,处理学生问题简单、粗暴;许多学校年轻教师不愿留在“一线”,工作不主动,应付了事等。分析产生上述问题的原因,主要集中为:部分教师自身责任心、使命感不强,严谨治学的作风不扎实,工作无压力,自我提高意识不强;部分学校教学力量薄弱,对教师的培训与帮、带不足;对师资力量重视不够,缺少必要的考核、评估体系与奖惩机制,不能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教师数量严重不足、比例失调(年龄、男女)等。2.改进建议那么,如何才能消除上述弊端,从根本上改变现状呢?笔者认为,主要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政府加大支持力度,充实职教教师队伍,加大教师培训力度,促进教师快速成长,真正解决教师的社会地位和待遇等问题。二是学校制定一系列政策和措施,充分调动教师的教学积极性。第一,采取激励措施,提高教师的政治、经济地位与待遇,吸引教师留在“一线”,淡化经济、权力意识,追求梦想,将主要精力放到业务水平提高、与学生的沟通交流中去;利用评优等活动,树立学习的榜样或标杆(如教学能手、专业名师、师德标兵等),在全体教师中形成比、学、赶、帮、超的良好氛围。第二,充实、完善教学管理条例及办法,制订检查、监督措施,加强对教学与教师的管理,特别是规范教学各环节的管理;加大宣传力度,将制度汇编成册、发放到每位教师,使人人尽知。第三,实施教师业务考核,加大教师考核力度(如学生评教、课堂评估等),形成教师的优胜劣汰机制。第四,调整、完善分配制度,形成更为合理的分配机制。第五,制定专业教师中、长期发展规划,平衡各系部、各专业教师比例及结构。第六,改革教师引进与聘用机制,高薪聘请责任心强、技术水平高、懂管理的高级技术人才充实学校的实习教师队伍。三是加强教师的师德教育,增强教师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利用多种形式,在教师中广泛开展师德教育和爱校、爱岗、爱生教育,如组织培训、发放相关书籍开展自学并写心得,提高其思想认识。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如青年教师演讲比赛、组间的乒乓球、羽毛球比赛等),陶冶教师的情操,增加集体荣誉感和凝聚力。四是形成教师终身培训机制,强化业务能力的培养,严谨治学作风。第一,加强对新教师的培训,新进教师必须经历培训(如教学方法等)、考核、试讲等环节,且合格后方可走上讲台;新教师多听课、少讲课,两年内不得代新课(或代第二门课前再进行一次试讲)。第二,通过开展“传帮带”“师带徒”“教坛新秀评选”“青年教师讲课比赛”“优秀教案评比”“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训练(普通话、粉笔字、课件制作、备课、说课等)”“四课一奖”(示范课、研究课、观摩课、汇报课、教学质量奖)等多种活动形式,促使青年教师将主要精力放在教学上,促进其快速成长。第三,加大教师的培训力度。利用假期集中培训,通过集体备课、公开课、示范观摩课等形式,为教师提高业务能力创造良好的氛围,强化教师企业定岗实践培训,形成制度,培训要深入工厂(企业),要制订计划,要保证足够的时间,结束要有总结汇报并进行考核。第四,利用“说、讲、评课”、自我制订提高计划、鉴定提高协议等形式,督促教师尽快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和能力。第五,在全体教师中积极开展教学反思活动,加强自身修炼,增长教学智慧。建立以“专家引领、同伴互助、个人反思”为基本内容的校本教研制度,引导教师不断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培养教师反思的能力。通过案例写作、教学随笔、课后反思等形式,引导教师养成教学反思的好习惯并进行组织评选。第六,进一步规范教学的各环节,特别是实习教学中演示环节的规范要求,改掉教学中的随意性和不良习惯,严谨治学作风,严肃教学态度,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第七,加强多媒体使用的培训与管理,采用有偿方式对课件进行征集、评比、筛选,建立课件资源库。五是切实发挥各职能部门的作用,加强管理工作的主动性、计划性与前瞻性。管理工作要有超前意识,避免“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的被动管理,并力争将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争取不出问题或少出问题,更不出现大问题。增强执行力,加大检查、监督、考核力度。建立管理的反馈渠道,及时发现问题,如重申教学纪律,继续加大教学秩序检查;重申考试与监考制度,加强考试巡查力度;与出现问题的教师及时进行交流和沟通,对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处理,特别要加大对违纪事件的处理力度,树立正气;利用现代化手段,加强对教育教学的监管。六是各教学部门要充分认识教学规范的重要性。真正从学生出发,从教学出发,自觉强化教学秩序,严格按教学规范进行各环节的管理、从事或安排教学任务,杜绝“人情课”“情感任务”。七是重视聘用教师这一支学校教学不可或缺的力量,制定科学的管理与考核办法,形成“拴住心、留住人、干成事”的良好用人格局。

二、学生方面

学生是教育教学过程的主体。摸清学生状况,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是搞好教育教学、做到因材施教的基础环节。目前,技工院校学生普遍存在如下问题:许多学生无奋斗目标、无理想;学生综合素质较差,心理素质较差,自我约束力较差;无学习意识,自学能力差,学习氛围淡薄;缺乏必要的职业素质,日常行为有待进一步规范等。主要表现为缺课、旷课现象时有发生,上课睡觉、玩手机现象普遍存在;对成绩不在乎;学习无后劲、不会学习,专业基础知识掌握不扎实;缺乏学生应有的礼仪风范,存在不当、低俗的语言与行为;特别是缺乏吃苦耐劳精神,实习中不肯用功、偷懒等情况。

1.产生问题的原因

笔者认为,可从学生与学校管理两个方面进行分析。一方面,从学生角度看,学生基础差,听不懂,入学后也未能及时调整自己的学习动机;且一般学校不采用分层次教学,导致每个班级内学生水平参差不齐,一些学生由于基础差跟不上学业而厌学,一部分学生无压力而不学。招收的学生综合素质不高,懒散、无组织纪律性。相当一部分学生娇矫二气严重,再加上家长的不正确观念(学校给看着学生,只要不出事就行,学好学不好无所谓),导致学生无学习意识。学生普遍进入了青春期或叛逆期,对未来比较迷茫,心思也没放在学习上。外面的世界很精彩,社会的诱惑太迷人,手机、网络等吸引力太大,且学生抑制力差。中学时,是依赖老师的“教”来学习的,造成平时没动力听课,致使学生不知如何学习。另一方面,从管理角度看,第一,缺少深厚的学习氛围与环境:部分学校学习氛围不深厚,且许多班主任只重视卫生、纪律等方面,不过问学生的学习。第二,缺少必要的学习激励机制或现行激励措施不科学、欠合理。第三,现行的教学模式,不论学生的基础如何、水平怎样,均采用统一的教学计划,统一的教学内容、统一的教学进度组织教学,忽视了学生这一学习主体,不能实现真正意义的因材施教,学生也不能真正实现预期的学习目标。第四,现行教育、教学管理、就业分配等体制(或体系)与制度不能很好地起到管理和导向作用,不能形成良好的良性循环。第五,学生的养成教育局限于某几个职能处室,不能形成全校齐抓共管的局面。第六,学校对学生的评价认可仍停留于传统模式体系,且评价体系与企业评价认可体系存在一定的差别,如何实现良好对接有待进一步探讨。

2.改进建议

解决上述问题的措施,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一是宽进严出,逐渐加压,让学生在学校完成自身转变,提高其素质和技能。第一,尽最大可能把好招生入口关,保证生源质量。众所周知,招生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开展,影响着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而招生数量从某种意义上又影响着学校的发展。如何解决好这对矛盾?学院应召开不同层面的专题讨论,广泛听取意见,尽可能让学生集中入校,减少部分学校学生入校批次多(或后入校学生单独组班),避免后续学生跟不上甚至扰乱原教学秩序的情况。第二,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和导向,让学生看到希望,找到努力方向。学生入校后应尽快进行专业引导(如专业讲解、认识实习、参观等),通过举办优秀毕业生、校友报告会等形式,宣传、介绍他们的成长经历,树立学生的信心,让学生感觉到原来“我们也行”。第三,严格学籍管理,把好出口关。对于不能如期毕业的学生,不发毕业证,不安置就业。就目前现状而言,各学校执行起来可能有很大难度,但是可以采用先松后紧、逐年加压的方式,逐渐提高毕业、就业“门槛”,让学生努力就可达到,逐渐适应,直到严格按管理规定实施毕业管理。二是改革、完善管理制度与办法,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促进浓厚学习氛围的形成。第一,建立学生管理、教学管理、就业管理多部门的联动机制,形成全院齐抓共管的局面。第二,各学校应加强班主任的管理,充分发挥他们的职能和导向作用,加强班主任与任课教师的沟通,搞好班主任听课、班主任对学生实习期间的巡检、班级考核及班主任量化考核加入教师评分等。第三,实行教师是课堂第一责任人的制度,加强对学生的课堂管理,教学与学生管理部门建立联合检查机制,形成对课堂的统一监控;建立相互通报制度,及时发现、处理课堂违纪等现象。第四,加强学籍管理,探索切实可行的措施和办法;修订、完善现行考试制度与办法,真正发挥考试的督促和激励作用。三是采取多种方式,加大激励力度,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其学习热情,带动其参与学习。第一,大造声势,宣传学习是学生的第一要务。学校从上到下、各个部门都应重视学习,把学生的学习放在重要位置,任何单位或部门不得随意停课(含自习),占用学生的学习时间,确保教学的严肃性。第二,通过组建专业兴趣小组(如小制作、小创新等),举办多种形式的学习与技能竞赛等,让多数学生参与进来,并给予获奖者精神和物质上的奖励,增加学生们的成就感。第三,鼓励系部或班级组建学习互助小组,开展“一帮一”“几帮一”等活动,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第四,实行分层次教学。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按现行教学标准,制订不同的教学计划、教学内容、教学组织方式,真正做到因材施教,让学生学有所得、学有所成。第五,加快一体化教学改革步伐,让课堂活起来,让学生动起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第六,组织学生假期社会实践,进厂参观学习等,让学生了解生活、了解专业、了解社会。四是真正关心学生、爱护学生,尊重学生,营造和谐友爱的氛围,帮助他们形成良好的职业素养,使其健康快乐地成长。第一,通过座谈会、个别谈心等多种形式,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与交流,真正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使各项工作有的放矢。第二,尊重学生,通过上课时的一声“同学们好,请坐”,教师鼓励赞许的目光,教师脸上常挂的微笑,让学生感受到爱、感觉到温暖。第三,通过“班前唱红歌、企业理念进课堂”等活动,将企业文化理念融入学生的学习、生活等环节,抓好学生的养成教育。第四,引导学生学会感恩(感恩社会、父母、师长、朋友),使学生常怀感恩之心,进而努力学习来回报国家、回报社会、回报父母,去善待身边的所有人和所有事。第五,教会学生协调矛盾、化解冲突的方法,让其以平常心去面对学习和生活中的各种挫折。第六,搞好教室、宿舍文化建设,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努力营造整洁、和谐的学习、生活环境。第七,以“第二课堂”为基础,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营造积极向上、健康活泼的校园文化,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荣辱观、学习观、成才观、就业观。第八,成立学生伙食委员会等机构或组织,解决学生关心的生活等问题。五是制定就业分配制度、完善招聘会推荐方式,真正实现以就业促学习、促招生。第一,做好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就业观,提高其择业信心,理智择业、就业。第二,就业安置采用重点企业单独面试与大型招聘会结合进行的方式,充分发挥就业安置重学习的导向作用。第三,大型招聘会,采用学生分段入场方式,重点推荐学生优先入场,具有优先选择权,真正起到重点推荐、择优推荐的作用。第四,加强学生就业后的跟踪回访工作,增加学生的就业稳定率。六是在做好教师和学生两方面工作的基础上,全面推行考教分离,加强教材、学材建设与管理,加快实训室建设,建立网络资源平台,积极开展一体化教学改革等,也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必不可少的诸多措施,由于篇幅有限,笔者在此不一一赘述。

作者:苏军生 单位:山东化工技师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