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资管模式对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处置的影响

时间:2022-05-06 11:20:16

大资管模式对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处置的影响

摘要:商业银行不良资产余额持续反弹,未来走势不容乐观。大资管模式下,商业银行借助通道业务进行的不良资产转让处置业务有两个目的,一是降低自身不良率;二是最大限度减少不良资产处置损失。这类操作模式对银行不良资产市场产生了深远影响。

关键词:大资管;商业银行;不良资产;通道业务

自2012年监管部门实施“资管新政”以来,大资管模式开始对金融市场产生广泛影响。随着商业银行不良率的反弹,大资管模式在不良资产转让、处置中发挥的作用受到重视,并对银行不良资产市场产生了深远影响。

一、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现状与增长趋势

1.商业银行不良资产持续增长,资产质量全面下降。据中国银监会数据显示,截至三季度末,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已连续16个季度上升,由2011年三季度的4078亿元上升至11863亿元,不良贷款率升至1.59%;除不良贷款外,银行业“准不良”的高危敞口也在不断扩大,同期的关注类贷款余额已达28130亿,占比上升到3.77%。与此相对应的是银行业利润的大幅下滑,大型商业银行、股份制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和农村商业银行在三季度的资产利润率分别下降到1.31%、1.08%、1.08%和1.26%。从机构分类来看,大型商业银行、股份制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和农村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率均呈上升态势,截至三季度末分别为1.54%、1.49%、1.44%和2.35%。从地区分类来看,浙江、江苏、广东、山东、福建、上海等东南沿海发达省市不良贷款余额仍较大,不良贷款呈现出从东南沿海开始向内地蔓延趋势,内陆地区的不良贷款余额增长较快,在全国范围内不良资产余额普遍呈现上升趋势。从行业分类来看,各行业不良资产压力都在增大:制造业、批发和零售业、个人贷款、农、林、牧、渔业等行业不良贷款余额总额较大;采矿业、金融业、建筑业不良贷款余额上升幅度居于前列;未来预计以上行业仍属不良资产的高发行业。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我国整个银行体系内的资产质量在地域、行业上均呈现整体下降趋势,能够保值增值的优质资产日趋减少。

2.商业银行不良率仍将继续上升。从成因来看,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上升是新常态下经济增速放缓和经济结构调整在银行体系中的体现和反映。与国际相比,我国银行业不良贷款比率目前仍处于较低水平,不良贷款风险尚在可控范围,银行体系拨备充足,短期内不会引发系统性的金融风险。但是,从后续发展趋势来看,商业银行不良率还会上升,资产质量将继续承压。受宏观经济进入下行周期、制造业和房地产等产能过剩行业迫切需要去产能的影响,能够作为企业融资抵质押物的优质资产日趋减少,为保证贷款质量,商业银行应该收缩放贷规模。然而,据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数据,截至2015年11月末金融机构新增人民币贷款规模达11.12万亿,相比2014年全年的9.78万亿增加13.71%,相比在2009年全年在“四万亿”刺激下人民币贷款增加的9.58万亿更是增加了16.13%,刷新历史纪录;在具体贷款投向上,尽管大部分商业银行都在限制发放涉房贷款,但在“资产荒”和资金闲置成本的夹击下,个人住房按揭贷款、基础设施、房地产行业仍然是商业银行新增贷款投向的主要领域,在房地产行业风险日益显现的趋势下,新增贷款的质量并不乐观。因此,本轮银行不良资产升势尚未见顶,有可能继续上升。据东方资产管理公司的《2015:中国金融不良资产市场调查报告》预测,2015年第四季度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将达到12637.82亿元,不良贷款率将达到1.67%,2016年四个季度的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的预测值分别是13515.34亿元、14393.98亿元、15273.78亿元和16154.80亿元,对应的不良贷款率将分别为1.66%、1.74%、1.81%、1.88%和1.94%。由于资产质量将继续承压,不良资产的严峻形势对商业银行的稳健运行和社会信誉形成了巨大压力。

二、商业银行存在降低不良率的迫切需求

1.当前商业银行的不良率可能仍然被低估。商业银行账面风险低估真实风险的现象一直存在,不同的是低估幅度和低估面存在差异。在2015年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飙升的同时,低估的幅度和低估面比2014年更为扩大,被掩盖的真实风险更为严重。据调查,银行业的真实不良率可能要比账面不良率高很多,大体会接近翻倍。根据商业银行贷款分类标准,“正常类”和“关注类”贷款都属于正常贷款,而次级、可疑和损失类贷款则属于不良贷款。那么,商业银行如果想挪腾贷款评级的话,最大动力是将不良贷款弄成正常贷款,这样就能降低不良贷款率。因此,极大可能是将本应归于次级、可疑、损失等类的贷款通过各种方式使其成为关注类贷款,由此关注类贷款中水分最多。从银监会数据来看,关注类贷款同样是量率齐升,很能说明问题。

2.商业银行低估不良率的动机考虑。首先,满足内部绩效考核的需要。因为不良贷款升降不仅关系到基层银行高管业绩,更直接关系到全员绩效工资和各项福利。为此,基层银行不敢将真实不良贷款全部反映。其次,逃避监管部门的严厉追责。银监会为防范信贷风险,对于五级分类不严、藏匿不良贷款等行为,实施“零容忍”,虽对银行瞒报行为起到一定震慑作用,但又反过来加剧了隐瞒行为。再次,维护银行自身的社会形象,防范挤兑风险。现在商业银行经营竞争压力较大,为确保自身在当地的经营优势和信誉,会千万百计压低不良贷款数据,以获取股东和存款人信任,不致发生经营危机。最后,正常核销程序复杂,加大经营压力。财政部、国税总局等相关部门虽对不良贷款核销政策做了大量简化,也给了银行更多自主权,但仍存条件严格、程序复杂、耗时较长等缺陷,尤其税前核销难度较大。而且,随着经济的下行,银行业利润下滑,拨备覆盖率上升幅度减弱,基层银行不敢大量核销不良贷款。

三、大资管模式下商业银行处置不良资产的新方式

商业银行对不良率的低估只是权宜之计。在新常态下,随着不良资产规模和处置难度不断增加,商业银行必将逐渐加大转让处置的力度。对商业银行来说,通过公开拍卖、协议转让、招标转让、竞价转让、打包处置等传统方式将不良资产转让给金融资产管理公司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恢复资产质量,但时间成本和折扣都非常高,既难以满足在关键节点出表的紧急需求又要彻底放弃可能的处置收益。因此,商业银行有强烈动机摆脱传统的转让处置方式,以一种更能够为自身、监管部门和股东等各方接受的方式降低不良资产数量和不良率。于是,利用大资管技术降低不良率和处置不良资产的业务形式就应运而生。

1.不良资产通过信托、基金子公司的资管计划通道实现出表。通常情况下,交易各方协商一致后,商业银行将不良资产打包,同时信托或基金子公司发起成立一个资产管理计划或理财计划;该种计划发行资产管理产品或理财产品,由商业银行的资金认购,出于规避监管的目的,二者中间可能还要嵌套其他资管计划;最后,信托或基金子公司利用募集资金收购不良资产包,帮助商业银行实现不良资产出表。资产管理计划或理财计划募集资金的“投资收益”完全取决于不良资产的现金回流情况,实际是商业银行减少的不良资产处置损失。因此,不良资产风险仍然在银行端,信托或基金子公司仅仅充当通道角色。除去占用自有资金的成本以外,这种出表方式产生的成本很低,银行支付的通道费等固定费率约在千分之一左右,但在名义上降低了不良率,相比传统转让方式减少了资产打折损失。

2.不良资产通过对接其他商业银行理财资金实现出表。从整个行业来看,一边是商业银行不良率攀升,不良资产亟需出表;另一边则是理财资金迫切寻求相对高收益的固定收益类资产。由于理财资金不能直接对接信贷类资产,于是产生了一种在同业间转换不良资产的出表模式:首先,A银行通过设立券商定向资管计划,资金端对接本行的理财资金;其次,B银行向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出售不良资产包,通过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将不良资产包的受益权转让给券商定向资管计划;同时,B银行通过与该券商资管计划签订收益互换协议,将不良资产包的受益权收回并向券商定向资管计划支付固定利息,也就是支付A银行理财资金的本息。表面上看,B银行的不良资产已经转给了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但处置受益权经过资产管理通道又重新回到B银行手中。由于B银行必须按期支付A银行理财资金的本息,最终的风险状况仍然取决于B银行自行处置不良资产产生的现金回流情况。商业银行除了向券商资管计划和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支付固定的通道费用,还要支付同业理财资金的利息。值得注意的是,截至2014年底,银行理财资金余额已经高达15万亿元,各银行可以复制该模式实现互助式出表。这种出表方式本质上是利用商业银行的信誉进行理财资金的同业拆借,只是一种让不良风险延后暴露的手段,目前已经引起市场评级机构的关注。

3.不良资产通过商业银行开展不良资产证券化实现回收处置。不良资产证券化首先需要商业银行通过实施一定的信用增级设立特别目的机构(SPV);然后,商业银行将不良资产剥离给该SPV,实现出表:接着,通过承销商采取公开发售或私募的方式发行基于SPV所持有不良资产的证券,以募集的资金作为SPV收购不良资产的对价支付给商业银行,从而完成整个操作流程。商业银行不需要支付通道费用,但需要向承销商支付承销费用和财务顾问费以及信用增级的费用,并核销因募集资金额低于账面价值产生的损失,实现不良资产的真正剥离回收。目前,共有27家银行获得开办信贷资产证券化的业务资格;中行首单不良资产支持证券已进入评级阶段,由中债资信和联合资信两家评级公司共同参与评级,计划发行规模预计在80亿元左右。

四、大资管模式下不良资产处置方式的特点

1.从微观层面来看,大资管处置模式主要是资产转换手段。按照各自的短期目标,可将以上处置手段分为两类:资产转化类处置方式和资产变现类处置方式。前者只是一种过渡手段,商业银行通过支付通道费用等方式实现不良资产出表,确保资产账面价值当期不贬损;在出表期间通过处置清收产生的现金回流来抵补最终核销不良资产时的损失。因此,从商业银行的系统性安全来看,不良资产实际没有被剥离回收变现。后者对应的是不良资产证券化,是商业银行选择的一种不良资产直接变现方式,尽最大可能收回现金,在当期确认损失,消除风险,实现名义上和实质上剥离。但是,不良资产证券化的运用受到一系列限制:首先,资产证券化要求基础资产池中的资产必须高度分散,符合这一条件的不良资产非常少,基础资产池难以构建;其次,不良资产的现金流不易预测,资产的回收时间和回收率不确定,相关的会计、税务以及包括信息披露在内的监管法规等落后于业务发展,导致评级、定价和估值难度大;再次,当前的刚性兑付迫使商业银行为次级产品寻找收益担保,提高了发行成本。因此,商业银行借助大资管进行的不良资产处置仍然以资产转换为主,从表内转到表外,由当期核销变为清收后核销,降低不良率和不良资产处置损失。

2.从宏观层面来看,这些处置模式都是围绕不良资产处置所产生现金流的重新分配展开的博弈。从政策层面看,银监会多次指出,未来要进一步放宽不良贷款核销条件,合理扩大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处置和减免的自主权,并尽可能同步调整呆坏账核销的财税政策;国务院常务会上亦明确提出,要推动商业银行落实不良资产处置政策,加大产能过剩行业呆坏账核销力度。现有的几种大资管处置方式几乎都是商业银行通过支付通道费用在粉饰报表、拖延时间的同时试图最大限度地获取不良资产处置所产生的现金流,通道各方只能获得微薄的通道费等固定收益;在通过同业拆借出表模式中,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发挥的也只是通道作用,获得的收益大大低于传统的不良资产包买断模式。这说明,商业银行正通过借助大资管时代几乎无所不在的通道,最大限度地回收不良资产处置清收产生的现金流,将自身损失降到最低。从政策层面看,银监会多次指出,未来要进一步放宽不良贷款核销条件,合理扩大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处置和减免的自主权,并尽可能同步调整呆坏账核销的财税政策;国务院常务会上亦明确提出,要推动商业银行落实不良资产处置政策,加大产能过剩行业呆坏账核销力度。从政策走势来看,处置不良贷款的未来方向,很可能是把商业银行业务和投行业务组合起来,让银行参与到企业投资并购、重组,把原本无效的社会资源通过重组整合提升其社会效益。

五、大资管处置模式对银行不良资产市场的影响

总体来看,在银行不良资产市场上大资管模式更多地发挥了通道作用,为不良资产由商业银行资产负债表内转出提供了更多手段。结合分析,至少会产生以下三方面的影响:

1.大资管处置模式增强了商业银行处置不良资产的自主性。首先,商业银行获得了更多隐藏不良资产的手段,对外转让不良资产的紧迫性下降。通过支付通道费用,商业银行借助资产管理计划作为通道实现会计出表,为不良资产的处置清收争取到了两到三年时间,尽最大可能回收现金流,减少损失。虽然银行不良资产逐渐从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但是,由于获得了时间缓冲,银行往往不愿意贱价出手,导致今年不良资产包转让招标大量流拍。其次,商业银行处置不良资产的交易对手明显增加,选择余地大增。根据财政部文件,金融企业不良资产10笔以上批量转让应该定向给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含地方政府批准成立的资产管理公司)。因此,如果商业银行以少于10笔不良资产组包,就可以直接转让给信托计划或券商、基金子公司的资产管理计划或者具有业务资格的企业。再次,在处置模式上,降低了对传统处置方式的依赖,不良资产证券化将是大势所趋。之前,不良资产出表只有核销和打包后以折扣价出售给四大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两种方式,前者意味着100%的损失;后者折扣率很低,商业银行同样承担巨大损失。目前不良资产证券化受到的限制较多,但由于其固有优势,随着金融改革的落地将逐渐成为不良资产的主要处置方式。

2.大资管处置模式有可能为银行不良资产市场引入更多处置主体。首先,在实现会计出表、暂时规避了不良率的监管限制之后,商业银行在不良资产处置清收方面的优势得以充分发挥。相对于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商业银行在对本行产生的不良资产清收方面具有巨大信息优势和成本优势:商业银行对自身客户的信用状况和资产情况知之甚详,甚至无需开展尽职调查;由造成资产不良的客户经理进行催收,人员费用也大幅降低;同时商业银行的资金成本和规模优势也有利于引进其他处置技术。其次,客观来看,不良资产市场潜在的巨大规模为其他处置主体的进入提供了机会。在资产规模上,按照大资管导致的混业经营趋势跨业比较,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资产规模偏小,属于中小型金融机构;从发展趋势来看,金融不良资产规模极有可能迅速膨胀,以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现有资本规模根本无法独力承接;因此,具备综合经营处置能力的商业银行和信托、证券、基金子公司等作为处置主体进入将不可避免。

3.大资管处置模式增加了市场风险和监管难度。首先,大资管的出表模式在没有实际转移风险的同时增加了处置成本,加剧了金融市场的整体风险。只要不良资产没有及时从商业银行剥离以消除风险,处置产生的损失最终都要由商业银行承担,但是这种损失并没有体现在粉饰后的当期不良率上,导致监管部门无法对银行业的整体风险做出准确判断和有效应对。其次,人民币国际化和资本流动对不良资产价值可能产生不利影响。随着人民币国际化的加快,资本流动将导致资产价格更多波动。从短期趋势看,国内金融机构在国际化过程中必然要重新配置资产,增加海外资产权重,极有可能导致国内资产价格整体下跌,从而加剧大资管出表期间的不良资产价值贬损程度,进一步放大商业银行名义不良率与真实不良率的差距。

作者:孟祥君 单位: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

参考文献:

[1]巴曙松.2015年中国资产管理行业发展报告[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

[2]林华,许余洁,高瑞东.不良资产证券化问题探讨[J].中国金融,2015,(24).

[3]沈炳熙,马贱阳.关于我国开展不良资产证券化的几点认识[J].金融研究,2007,(12).

[4]王秀芳.扭曲制度下的制度扭曲: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剥离案例研究[J].金融研究,2001,(3).

[5]俞乔、赵昌文.政治控制、财政补贴与道德风险:国有银行不良资产的理论模型[J].经济研究,2009,(6).

[6]张衢.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初探[J].金融研究,2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