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安全生产中的组织沟通探讨

时间:2022-04-19 09:18:58

医院安全生产中的组织沟通探讨

安全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它是人类生存必须的条件,它为人与人、人与环境之间提供最基本的保护。它就像一颗光芒四射的太阳,照亮我们的整个人生,它就像一根无形的纽带,维系着我们的生死存亡。本文主要探讨在安全生产领域,医院如何组织员工间的相互沟通,如何落实安全措施,杜绝事故的发生。

1组织沟通的必要性

在我国,为保障人民的生命安全与国家财产安全,2002年11月1日起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它在法律范畴定义了安全生产工作的内容,降低了群众生活与工作中安全事故的发生概率。医院的安全生产工作任重道远。随着城市规模不断扩张,大量人口涌入城市,加剧了对医疗服务的需求。此时,医院不断加快的基础建设、不断提高的业务服务能力,与医院不能主动与职工沟通,不能及时带领职工开展安全工作形成了鲜明的差异,结果造成全院职工只注重“抓业务、提服务、创效益”的错误观点。同时,医院部分领导安生生产观念薄弱,缺乏主动沟通意识,员工缺乏安全技能交流、安全部门又疏于监管,防范措施不足,隐患一触即发。

2组织沟通遇到的问题、产生原因、影响

2.1决策上的问题

加强与员工的沟通,不仅能收集防范建议,也能使职工乐于接受上级指示,积极参与到安全生产落实工作中。但是通常情况下,医院往往将工作重心偏向于医疗服务、科研教学等,后勤保障工作只是一味强调执行上级指示、贯彻上级精神,或是制订流于形式的安全方案、安全措施,容易引起职工反感。二是安全生产上忽视与职工的交流,忽视职工的想法与建议,忽视职工理解能力、文化水平、工作态度上的差异,简单地将安全工作视为部门工作、科室工作、个人工作,打消了部分职工精益求精、积极主动的心理。三是医院监管部门混乱,职责不明确,容易引起安全部门员工责任心不强,不愿意刨根追底找原因,不积极落实整改措施。比如2014年8月2日,江苏省一家企业发生铝粉尘爆炸事故,爆炸事故共计造成上百人伤亡,直接经济损失达3.51亿元,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是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混乱,安全责任落实不明确,安全防护措施不到位。

2.2意识上的问题

我院是一家三级乙等医院,2014年年门急诊量超过2300000人,出院患者超过55000人,业务收入超过1200000000元,这在县级医院中排名是领先的,同时也反映出我院医务工作者一直处于高压状态。除需要进行临床治疗工作以外,医务人员还经常身兼数职,忙碌于工作、教学、科研等方面,疲劳常常让医务人员忽视安全工作的存在,安全意识淡薄,又没得到上级部门的沟通和监管,安全工作开展就会半途而废。二是很多医务人员认为医院有自己的后勤保障部门,自己又不精通这方面工作,就没有必要去花更多的时间搞安全生产,对上敷衍,对下不管不问,“我告诉他了,所以,我已经和他沟通了”、“我告诉过他们,但他们没有搞清楚我的意思”,其结果是相互扯皮。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形式主义,很多工作没有经过探讨,相关责任没有明确,整体制度与实际生产相脱节,由于管理过程较为松懈,致使安全隐患长期存在。

2.3互动上的问题

医院在做安全普及时,大多数采用课堂模式,枯燥乏味,而员工希望亲身使用一下防护器材,体会一下真实的感觉,而这恰恰不能调动职工的好奇心理;二是对医院安全管理部门来讲,不是每个人都具备专业知识与安全防护技能,他们也希望医院能提供更多的机会去学习或是交流;三是监管部门缺乏对消防知识、建筑材料、设备使用的熟悉度,比如2015年5月25日,河南省一家养老院发生火灾事故,造成38人死亡、6人受伤,事故主要原因虽然是监管责任不落实、监管措施不到位,但使用不符合规定的建筑材料、用火用电管理不规范,隐患排查治理不及时,应急处置能力不足直接造成了该起事故的发生。员工还希望医院能针对科室情况制订应急预案,开展应急演练,掌握灾害面前逃生与救援的方法,而医院组织应急演练,通常只是完成年初预订的计划,对许多科室需求的应急方案不能“量身订制”,缺乏组织针对性演练;二是医院每月都有一次安全生产巡查工作,每次都会发现对应急预案措施不清楚或对应急预案有作调整的要求,但相关的安全部门往往不能及时发现和更正,或是不能到一线科室实地考察,办事拖沓、缺乏实干精神;三是演练难度不高,细节要求不严,在应急演练中,如何正确使用氧气呼吸器,如何正确使用消防器材,以及如何准确判断事故性质和严重程度,如何采用其他急救措施等,并且不能做到在安全演练时人人过关。

2.4医疗工作中的问题

医患沟通,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医患关系紧张的起因是医患之间的不信任,而引起信任危机的主要原因是医务人员缺乏沟通意识,缺乏必要的沟通技巧。我院2010年9月—2014年9月期间书面记录的医疗投诉件共计555起,2010年医疗投诉45起,2011年医疗投诉57起,2012年医疗投诉89起,2013年医疗投诉150起,2014年医疗投诉214起。医务人员与患者的交流过程中不注意自己的用词、语气、语调等,引起患者误解,或者让患者觉得自己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还有部分医务人员的告知意识不强,在诊疗过程中未充分重视患者的知情权,引发患者不满,从而导致投诉。另一方面,2009年以来,多起伤医虐医案件,已经颠覆了医生行业的受人尊敬的地位,社会上各种“看病贵”“看病难”的责怨与骂名,让医生成了众矢之的。医院每天都要接收大量的患者,其中包括不少的危重患者,因此,发生医患冲突在所难免。此前面对安全事故问题,要么把责任归咎到具体操作者身上,要么竭力推脱责任而缺乏一个明确的解释。这些做法不利于查找引发问题的真正原因,对于预防问题的再次发生也是没有益处的[1],这些都极大地引起医生对这份工作的焦虑或厌倦。比如南京官员涉嫌打护士、潮洲“押医游行”事件、齐齐哈尔医生出诊遭患者报复割颈、浙江温岭男子持刀杀死一名医生、天津医生行医时被砍致死等。中国伤医虐医事件已经引起世界各地同仁们的关注。

2.5信息传达上的问题

一般来讲,医院内部形成的沟通有三种方式:上下间的沟通、平行间的沟通、交叉间的沟通,医院内部机构复杂、繁多,信息无论采取哪一种方式传达,都要经过几个部门的中转,很容易产生信息的失真。同样的道理,在贯彻安全生产举措中,也会因为传达对象的不同从而影响信息传递的效率,失去对工作精确性的把握。往往上级部门很重视的一件安全生产事件,也许通过传达者们层层“筛选”,最后会变得无足轻重,无关紧要。比如发生大型灾难事件时,需要提供准确的信息,便于医院组织人力、物力进行抢救,超出救治能力时医院会及时联系上级医院或是兄弟医院协助救援,如果此时出现信息错误或是数据偏差很大,就会给救援带来非常大的不便。

3沟通的组织关系

为便于沟通各部门间的安全生产工作,切实加强安全生产监管,确保安全生产各项措施落实到位,医院专门成立安全生产领导小组,院长担任组长,后勤分管院长、业务分管院长担任副组长,职能部门负责人担任组员,各临床科室主任、护士长协助安全生产领导小组成员开展工作。为明确各责任人的职责,医院还制订了《医院领导班子成员安全生产工作一岗双责实施细则》,使每一名领导班子均应在履行本职岗位职责的同时承担相应的安全生产责任,主要负责人承担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分管其他工作的责任人对其分管领域内的安全生产工作承担具体责任。各科室负责人签订安全承诺书,协助分管领导做好科室安全工作,并对科室安全工作负主要责任。

4组织沟通的步骤

4.1短期计划

坚持“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工作方针,加快完善上下层、平行层、交叉层的沟通方式,组织开展全院职工参与的“安全生产月”活动、“百日医疗安全”活动,通过短期内的动员和鼓舞,让全院职工增强安全意识,提高医院安全生产。

4.1.1活动内容

①深入临床一线,定期组织院领导联系点安全生产巡查。每月组织由院领导和职能科室成员组成的巡查组,以明察和暗访相结合的形式进行巡查,内容涵盖环境管理、控烟情况、用电安全、设施设备安全、消防安全、保卫安全;收集一线工作人员对安全工作的建议,现场提出整改;帮助临床科室出谋划策,解决实际工作中的困难。②增加沟通方式,开展多种形式的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定期组织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安全措施的培训,组织员工关于安全方面工作的巡讲;加强安全生产宣传,在医院内网设置安全生产宣传专栏、安全生产专栏留言板;普及安全生产政策法律法规及相关知识;在醒目位置悬挂安全生产横幅、张贴标语、派发宣传单等方法,营造安全生产氛围,提高安全生产责任意识。③畅通沟通渠道,完善安全生产事故应急处置机制和报告制度。定期组织安全演练,完善安全生产事故应急处置,完善应急处置流程。明确在发生事故时医院主要负责人、分管负责人及相关科室负责人应立即赶到事故现场组织开展救援工作。

4.1.2时间安排和工作步骤共分三个步骤

第1阶段:自查阶段。各部门查找和分析与其他部门的沟通方式,提出改善沟通工作的建议。第2阶段:整改阶段。各部门持续深化组织沟通的内容,建立联系点制度、院领导联系点制度,对收到的整改意见进行归类并落实整改。第3阶段:验收阶段。医院将组织工作督导组对安全隐患进行整改验收,对于屡教不改没有严格落实联系点制度或是未及时进行沟通工作部门或责任人,在全院进行通报,限期整改,并追究相关责任。

4.2长期计划

为确保医院安全生产中的沟通工作行之有效,确保安全管理部门履行职责,医院必须明确相关责任,落实安全措施,制订安全保障制度。①深化院领导联系点安全生产巡查制度,继续确保院领导深入基层一线,传达安全生产工作精神,继续倾听一线工作人员的呼声。②深化领导班子安全生产一岗双责实施细则,继续确保责任落实制度,让院领导、联系点工作人员随时保持沟通。③深化职能科室联系点制度,让职能部门实实在在为临床科室服务,解决实际问题,让联系点制度成为一座联接临床科室与医院管理层的桥梁。④制订医院安全风险管理清单,21项安全风险管理清单,让员工明白医院风险情况,让医院的安全生产工作接受职工监督,建立起长效的管理机制。⑤开展“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活动,改善群众就医感受,提高社会满意度,缓解医患关系。⑥为保障医患双方合法权益得到保护,为保障医疗纠纷能在公正透明的机制下得到处置,成立医院医患沟通中心。⑦加强沟通意识,强化安全理念,组织多种形式的安全宣传活动,形成从“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我会安全”的转变和良好安全工作氛围[2]。⑧以人为本,加强安全管理队伍建设,充分调动工作人员参与安全管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保持双方观念上的交流,因人而异、因“科”而异组织安全知识培训,努力培养出合格的优秀人员。⑨建立健全应急管理制度,完善应急救援预案体系,开展经常性的预案演练,做好应急救援工作,落实隐患排查治理责任与监控措施[3]。

作者:陈雨冰 李翀 王丹 单位:昆山市第一人民医院

参考文献:

[1]罗红玉.思想政治工作对医院安全生产的影响[J].管理学家,2013,17(19):380.

[2]朱永续.医院安全文化的创建需要“以人为本”[J].企业文化,2013,27(11):142-143.

[3]刘建平.树意识、做到位、严检查、重实效是做好基层企业安全生产工作体会[J].企业经营与管理,2014,33(10):93-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