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手做”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作用

时间:2022-06-13 08:51:36

“动手做”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作用

“动手做”模式在当前初中阶段物理教学应用的过程中,可以更好地提高教学过程的实践性效果.物理教学的过程是学生对物理知识进行探究的过程,良好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是现阶段素质教育背景下,初中物理教学的新理念和新需求.传统教学模式下,物理教学的开展相对被动,理论性较强,教学形式中缺乏足够的实践性内容,久而久之,学生自身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也就受到了诸多的影响.物理教学开展的过程中,教师要着重对学生多方面能力进行培养,通过对教学手段和模式的创新,真正地为提高学生自身的水平和能力提供保障.相对于其他学科来说,初中物理本身对于理论性内容和实践性内容进行了很好的融合,关注学生对物理知识的运用.作为一门具备较强探究性的基础学科,在学习过程中,学生需要由浅入深地对物理知识进行理解和学习,配合有效的实践学习,更好地对事物和物理规律进行探析.本文对于“动手做”模式的应用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1初中物理教学中的不足

现阶段,很多学生对于物理学习都缺乏足够的自信心,物理知识本身相对枯燥,并且初中阶段的某些物理知识给刚步入初中的学生提出了很大的挑战.在对于一些概念性较强的内容进行记忆的过程中,学生要通过耐心的总结和分析,实现对知识的理解和巩固.而一些学生在面对困难时,很容易产生畏惧的心理,进而自身的学习信心和兴趣也都会受到很大的影响.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社会对于学生学习成绩较为关注,并且物理课堂教学的模式也主要以知识被动讲授为主要方法,学生处于从属的学习地位,学习的目标仅仅是为了满足对考试的应付,课堂教学有效性较低,长久以往,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耐心都会受到影响.在整个课堂教学活动中,学生的主体性地位也不能很好地被凸显,一些实践动手环节学生缺乏足够的参与机会,仅仅依靠眼睛进行观察,从而导致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效果受到影响,整体较低的参与度也让学生的学习效率受到了很大的影响.另外,部分学习内容在实践教学中,一些物理实践的组织效果不佳,实验过程中学生也很难得到全面的指导,实践动手方面也存在较大的缺失.正是由于以上诸多的问题和不足,“动手做”模式也就成为了当前初中阶段物理教学应用的重点之一.

2“动手做”模式应用的必要性

“动手做”模式应用的过程中,不仅仅是单独实践的过程,更是对于动手和动脑进行结合,系统化的学习过程和模式.通过“动手做”模式的应用,学生可以更好地通过动作来对于大脑细胞进行刺激,这对于提高学生神经信息网络发育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相对于阅读和视觉方面来说,动手操作可以更好地对注意力进行调动,让学生更好地进行参与,并且以高度精神集中的状态来进行思考,而思考的过程可以保证头脑一直处于兴奋的思索状态.初中阶段,学生本身的求知欲望也是客观存在的,并且其各方面意识也在不断成长,通过实际动手,学生对于科学探究的热情可以得到更好的保证.

3“动手做”模式的应用思路

3.1通过对教学内容优化,为“动手做”模式的应用提供良好的基础

物理教学过程中,“动手做”模式的应用前提,是具备合理的教学安排,并且相关教学活动设计中对于实践操作进行了明确设计,确保学生动手机会充足.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可以适当地对教学形式进行调整,增加合作互助的学习方式,让学生更好地参与到课堂学习的过程中.通过对教学内容进行合理优化,学生可以更加积极地参与到课堂学习当中,其中对于知识的思考也可以实现从无意识到有意识的转化.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学生参与学习的需求也能更好地得到满足.例如,在苏科版教材中《力弹力》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先导入案例,让学生对于基本弹力的相关知识进行了解.教师在教学内容安排的过程中,要增加相应弹簧测力计的应用,先让学生对弹簧测力计的结构和原理进行了解,并配合力的单位的概念,通过分组测量一些周围常见物体的重力,让学生在实际动手操作中掌握如何利用弹簧测力计来进行测力的操作;安排学生参与“橡皮筋测力计”的设计和制作,让学生通过动手实验来强化对弹力知识的学习效果.通过实际动手,学生在实验的过程中可以更加有意识地进行思考,学生之间也可以通过相互合作,自身的合作意识也能得到更好的成长和发展.

3.2通过对教学情境设置,为“动手做”模式的应用提供良好的参与积极性

初中阶段学生对外界有着较强的探索心理,他们对于一些未知的知识和问题具有一定的研究兴趣.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结合学生这种积极心理,通过对教学情境合理设置,引入符合学生认知特点和兴趣期望的教学情境,让学生乐于参与到“动手做”的活动当中.比如在苏科版教材《气体的压强》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提前对于学生可能会出现的一些问题进行预测,让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对一些大气压强的实验来进行验证.教学过程中,可以设置这样的实验,将装满水的矿泉水瓶倒置在水槽中,若在顶端戳一小孔,水面会如何变化?学生会带着问题来对实验结果进行猜想,部分学生会认为水面不动,部分学生会认为水会向上喷出,而还有部分学生则会认为水面下降.不同的猜想,学生的思考切入点和方向是不尽相同的.对于学生这种疑问,教师可以通过安排学生动手进行尝试,来对猜想结果进行验证.通过实际操作,学生可以清楚地看到水面下降,最终内外液面相平的现象.通过学生自己动手,实验现象一目了然,教师再配合压强的概念和相关现象的讲解,让学生将压强知识运用于解释生产生活中的现象或解决实际问题,能从中产生强烈的参与感和成就感.通过教师对教学情境的合理创设,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深度也能得到进一步强化,这相对于传统教学方式来说可以获得更好的教学成效.

3.3通过对教学结构设计调整,为“动手做”模式的应用提供良好的执行支持

教师在教学结构调整的过程中,要通过合理的创新,让学生多方面能力都得到锻炼,并且对“动手做”内容进行丰富.教师在课堂教学初期,可以对于实验的命题进行安排,组织学生自己动手对于实验的过程进行设计,充分地给予学生自主探索的空间.在学生完成实验设计之后,可以给予学生一些基本材料,让学生对实验中所需要的一些器材进行自主准备,锻炼学生创造力和应用能力.在完成前期准备之后,给学生自主进行实验,并且通过引导来让学生养成严谨的科学态度.例如,在苏科版教材《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教学的过程中,关于“透过盛水的玻璃杯看书本上的字,你发现了什么?改变玻璃杯到书本的距离,你看到的现象又有什么变化?”这个动动手的小实验教师可以安排到学生刚接触物理学科时,作为奇妙的物理现象引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同时为第四章的教学做铺垫.在学习到相关内容后,学生已经很清楚的知道了盛水的玻璃杯相当于凸透镜,由于之前的实验留下的疑惑,自然而然地想探究凸透镜的焦距、物距与成像性质之间的关系,在课堂中,教师提供光具座、凸透镜、蜡烛以及光屏等器材,学生分组实验,按照课本上的实验步骤,观察成像性质,记录焦距物距以及像距,总结凸透镜成像规律.在动手做实验的过程中,学生既真正参与了物理探究过程,也在实际操作中培养了严谨的实验态度,在实验完毕之后,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既有知识,引导学生用前一节中刚学过的凸透镜的两条特殊光线把成像的性质用作图的方法描绘出来,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规律的理解和记忆,也同时让学生的知识得到了串接和延伸.在课后的作业布置中,可以让学生自主了解凸透镜在生活中的一些应用,比如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等,加深对凸透镜成像规律的进一步的理解和巩固,“动手做”模式也能得到更好的推广.作为具备较强实践性的“动手做”模式,其应用于初中阶段的物理教学中,可以更好地促进实践教学的开展,提高学生综合兴趣,让学生更加自主地参与到物理知识的学习当中.应用“动手做”教学模式,学生可以获得自主动手的平台,并且在一个更加科学的环境下对于物理知识进行探究,更好地实现自身综合能力方面的有效成长,让师生之间的关系得到进一步的拉近.物理教师在“动手做”模式应用的过程中,要不断地进行创新与完善,真正实现教学质量的提升.

作者:沈菁 单位:苏州市苏州高新区第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