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内实践教学资源优化探讨

时间:2022-07-28 08:42:25

校内实践教学资源优化探讨

摘要:以衡水学院为例,通过调查了解到地方本科高校校内实践教学资源优化整合存在以下问题:实践教学资源数量配置不均衡、实践教学资源类型重显性忽隐性、校本实践教学资源开发不足等。为解决这些问题,提出统筹全校实践教学资源进行科学配置,强化实践教学资源整合体系建设,注重校本实践教学资源开发与利用等对策。

关键词:地方本科院校;实践教学资源;优化整合

实践教学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也是高校人才对接行业企业实践的重要途径。随着供给侧经济结构的调整,经济产业和社会发展对高校人才培养,特别是人才实践能力、实践素养等要求日趋提升。为贯彻落实“”报告中“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等目标。作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主体的地方本科院校,肩负为地方区域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使命,地方本科院校实践教学资源数量、结构及使用等,直接关乎地方本科院校培养的应用型人才的实践能力和水平。本研究中,实践教学资源是指地方本科院校开展实验、实训、毕业设计(论文)、专业作品、见习、实习等实践教学所涉及人、财、事、物等各种要素的总称。基于此,以衡水学院为例,针对地方本科院校校内实践教学资源数量结构等进行调研,以梳理其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改进建议。

一、高校校内实践教学资源优化整合的必要性

(一)各级各类文件对实践教学资源整合提出新要求。2012年,《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教思政〔2012〕1号)[1]较全面细致地对高校实践育人及其落实进行规范,强调增加实践教学比重,并对实验、实习、实践和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管理提出规范性意见,要求高校整合实践教学资源,为学生各实践教学环节的开展创设条件和保障。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办发〔2015〕36号)[2],根据创新创业人才培养需要,提出高校“强化创新创业实践”。2018年,《教育部关于印发《高等学校人工智能创新行动计划》(教技〔2018〕3号)[3],强调整合实践教育资源,建构高校人工智能人才创新培养模式等。上述文件均要求高校通过实践教学环节,实现对学生创新创业、思想道德、专业技能等实践素养的培养,并对高校实践教学资源统筹合理运用等提出了明确要求。(二)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对实践教学管理模式。提出新挑战随着当前京津冀协同发展、“一带一路”“中国制造2015”“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等战略的提出,特别是供给侧经济结构的调整,经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由传统单一专业人才过渡为复合式人才;从注重人才精英化培养,过渡为人才大众化培养。当前,社会经济政治对人才的需求,迫切要求高校突破以往以专业为单位“各自为政”的实践教学管理模式,转向跨学科、跨专业实践教学资源优化整合管理模式。(三)在校大学生对高校实践教学资源提出新需求。当前,“90”后在校大学生对学习、生活的自主性和自由度要求更高,为满足“互联网+”背景下在校大学生个性化学习及兴趣发展需求,提升在校大学生综合素质中的实践素质,势必需要高校开放校内实践教学场所和设施,优化整合校内实践教学体系,共享不同专业、不同类型校内实践教学资源。

二、地方本科院校校内实践教学资源配置及利用现状

以衡水学院为例,调研地方本科院校校内实践教学资源配置及利用情况,发现地方本科院校积极贯彻落实各级各类文件对高校实践教学的系列要求,逐年增加对实践教学场所、仪器设施等的投入,逐步完善校内实践教学管理相关文件制度,建立高水平的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在保持校内学生实践教学环节正常运转方面做出了大量努力和贡献。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面对当前地方本科院校的转型发展及学生个性化实践教学的需求,衡水学院等地方本科院校校内实践教学资源配置及利用方面仍存在以下问题。(一)实践教学资源数量配置不均衡。综合近十年来校内实践教学资源数量配置情况,发现地方本科院校实践教学资源数量配置不均衡。1.学科专业间实践教学资源数量配置不均衡不同学科专业之间的实践教学资源数量配置不平衡,主要体现在传统学科,如生物类、化工类、计算机类等理工类专业实践教学资源投入较高,实践教学场所、实践仪器设备等数量较多,经过数十年学科专业建设,在满足实践教学基本需求的基础上,积极服务地方发展,实践教学资源除消耗外,总量不断增加,生均实践教学资源数量较高。而新兴的播音主持与艺术、学前教育等非理工类的应用型专业实践教学资源数量偏少,投入不足,由于建设周期短,生均实践教学资源占有量偏少。2.不同类型的实践教学资源数量配置不均衡根据不同类别对实践教学进行划分,地方本科院校实践教学资源数量分配出现了不平衡问题。就实践教学而言,涵盖学科专业实验、实训、毕业论文(设计)、专业作品、见习、实习等各环节,不同类别实践教学资源数量存在差异。其中,实验场所、实验仪器设施设备、实习基地等数量较多,而实训场所及设施、见习基地等数量偏少。(二)实践教学资源类型重显性轻隐性。调查发现,地方本科院校实践资源按照显性的仪器场所等物质资源和隐性的制度、师资素质等文化资源划分,二者存在不平衡的现象。显性实践教学资源,如实践教学场地、实践教学的仪器设施、投影、电脑、桌椅等介质资源,由于短期投入见效快,建设周期相对较短,是地方本科院校为满足基本师生实践教学需要,顺利通过院校、学科专业评估,开展实践教学资源建设的主体。但实践教学文化、制度、师资素质等隐性资源,由于建设时间较长,投入产出速度较慢,往往被地方本科院校实践教学建设所忽视。(三)校本实践教学资源开发不足。调查发现,地方本科院校实践教学资源中,引入资源数量类型较多,校本开发的实践教学资源不足。地方本科院校承担服务地方、引领地方的重任,但在实践教学建设中,往往以引入、借鉴现有实践教学基地、实践教学管理、实践教学设施设备等资源为主,缺乏立足地方,自主研发、自主生成校本实践教学管理模式和实践教学教具设施等资源。

三、地方本科院校校内实践教学资源优化整合对策

地方本科院校实践教学水平和质量直接受实践教学资源及其管理的制约,为解决地方本科院校校内实践教学资源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对策与建议。(一)统筹全校实践教学资源进行科学配置。地方本科院校应统筹全校实践教学资源,对其进行合理规划和配置。实践教学资源的数量是保障学校、学科专业、师生实践教学需求最基本的体现。地方本科院校应在统计现有全校实践教学场所、设施设备、师资、实践教学利用情况的基础上,立足学校整体发展规划、学科专业建设规划及实践教学建设规划,根据现有行业企业对学科专业人才的需求及现有新老专业建设情况,分周期、分年度加大对学科专业实践教学资源数量与结构的配置。对于新兴的学科专业,应参照教育部学科专业建设质量标准,以新专业学生数及实践教学课程、环节等为依据,加大实践教学资源的硬件投入,以保障新学科专业实践教学的基本需求;对于传统学科专业,应以省级、部级“质量工程”及专业认证建设项目为目标,以探索和凝练传统学科专业的实践教学特色为依据,强化传统学科专业实践教学资源中文化、管理模式等软件建设,以满足传统学科专业富有特色及品牌式的实践教学建设需求,从而实现对全校不同学科专业之间实践教学资源的合理配置。(二)强化实践教学资源整合体系建设。地方本科院校需建立健全实践教学资源优化整合体系。首先,地方本科院校实践教学管理人员需更新传统的实践教学资源观,转变原有只重视显性实践教学资源建设,忽视隐性实践教学资源的观念。其次,逐步完善显性、隐性兼有的实践教学资源管理制度,提高显性和隐性实践教学资源的整合度,提升实践教学资源的利用率。最后,打破原有院系、专业对实践教学资源建设、掌管的所有权壁垒,强化校级实践教学建设的统筹管理及实践教学资源的所有权归属,明确院系、专业、师生是实践教学资源使用的主体责任,建立全校公共、专业实践教学资源的共享、开放管理体系,以满足全校师生不同的实践教学需求。(三)注重校本实践教学资源开发与利用。地方本科院校应在引入现有实践教学资源的同时,在制度、管理机制等方面突出校本实践教学资源的开发与运用。首先,建立健全校本实践教学资源开发管理制度,积极鼓励广大师生立足地方,服务社会,开展校本实践教学所需设施设备、教材(讲义)、文化氛围、管理模式等的探索和创新。其次,完善校本实践教学开发与利用管理的组织机构体系,明确职责权限,在财力、物力、宣传等方面,调动广大师生参与校本实践教学资源开发与利用的积极性,为更高效地研发校本实践教学资源提供必要保障。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EB/OL].(2012-09-14)[2018-04-16].old.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s6870/201209/142870.html.

[2]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EB/OL].(2015-05-13)[2018-04-16].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5-05/13/content_9740.htm.

[3]教育部.高等学校人工智能创新行动计划[EB/OL].(2018-04-15)[2018-04-16].www.gov.cn/xinwen/2018-04/15/content_5282540.htm.

作者:杜希宙 刘宝瀛 刘洁晶 王静 单位:衡水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