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良土壤与科学施肥对农业发展的作用

时间:2022-03-28 02:58:52

改良土壤与科学施肥对农业发展的作用

摘要:随着化学肥料在我国农业种植中的广泛使用,农作物的产量虽然极大的得到了提升,但是相应的出现了一些环境问题,尤其是土壤污染方面。如果不实行科学的化肥使用,很有可能会造成农作物产量不断降低和不能种植的状况,可见科学施肥是十分重要的。就当前改良土壤和科学施肥对农业发展的作用展开分析研究。

关键词:化学肥料;有机肥;土壤

就本质而言,施肥最终是想要提高产量,我国传统农业种植中,农民由于缺乏科学种植理念,对土壤的肥力很少存在科学的认识和了解;但是通常使用的是有机肥料,有机肥能够充分改善土壤的肥力,并且对环境影响比较小。但是伴随我国人口数量的不断增多,人口增长带来的粮食需求也不断增大,我国为了快速脱离粮食产量较低的状况,学习西方国家的化学肥料使用,也开始使用化学肥料等的高效肥,在刚开始使用化学肥料时,的确可以增加产量,但是由于我国化学肥料施用不够科学合理,对我国土壤环境造成了不良的影响。

1我国的化学肥料施用现状

通过调查可知,在我国的农作物产量比较大的区域,通常经济发展水平都很低,现代化农业设施基础比较落后,人们的施肥理念既不科学。总体来观察,我国沿海地区的经济通常比较发达,会大量的使用化学肥料,经济发展能力差的地区,由于经济能力和知识水平的限制化学肥料相对使用的比较少。上述情况反映了我国在化学肥料使用上存在区域差异化的特点。这对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产生了极为严峻的影响,农业生产参与者主要是农民,由于我国传统思想的约束,我国大多数的农民知识素养低,不具备科学种植农作物的知识能力,农作物的施肥很盲目,由于不知如何以及何时使用多少肥料,经常性的出现施肥过多或过少的状况,针对施肥方法,不同农民的依据各不相同,但是通常都是从自身以前的种植经验及习惯内总结得到的,这就意味着农民在施用化肥中很容易出现不科学的使用情况。

2改良土壤和科学施肥对农业发展的贡献

在农业种植中,肥料在农作物产量提升上的作用是巨大的,正是肥料作用的重视才得以维持我国人民食物供需平衡,稳定了我国农业的生产能力。

2.1肥料在提升作物产量上的效果

据联合国粮农组织对四十多个国家18年试验示范中获得的几十万个数据统计中得知,化肥增产作用在农作物产量中的占比是40%~60%,最高曾一度达到了67%。全国化肥试验网最终结果显示,若科学合理的施用化肥,增产效果将十分显著。在施用化肥的829个水稻试验中,产量平均增家40.8%;一千多个小麦试验田平均增产56.6%;六百多个玉米试验增产均值高达46.1%。当前,我国在过去的几十年间我国的化肥施用量也出现了极大的提高,从解放初1.3万t,提高至4000多万t,而且我国已经成为了世界上化肥使用量最多的国家,合理施用化肥极大的促进了我国的农业的生产和发展。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粮食产量一直都在持续稳定上升。

2.2科学施肥、改善土壤

随着农作物产量的提升,土壤内的营养成分会被大量的吸收和带走。肥料的使用不仅可以满足农作物成长需要,同时还可以弥补土壤丧失的养分,避免土壤肥力枯竭,科学施肥具有改良土壤的功效。无机肥最大的特点是养分单一、含量高、释放快等。可被农作物迅速吸收利用。无机肥料投入可及时供给农作物所需养分,满足农作物在各阶段的生长需要;而有机肥料养分则较为齐全,但是缺陷是有机养分含量低且释放缓慢。有机肥的使用不仅可以补充土壤的养分,还能够有效改善土壤结构,对土壤缓冲能力实现充分提升,并且提高土壤酶活性,提高土壤肥力。

2.3科学施用肥料,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现代农业正朝着可持续发展方向发展,这就对农业提出了高产、高效、优质、低耗等的要求。肥料在农业生产过程中是主要物质投入,农田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内地位十分关键。要达到农业可持续发展,必须确保农田养分输入、输出平衡。因此大力推广科学施肥技术,合理施用肥料,科学管理农田养分,这对农业的可持续具有积极作用。如果施用肥料不合理,将会严重降低肥料的效益,导致资费浪费,最终获得的农产品品质也会十分的低下,并且对环境和土壤造成严重污染,影响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3小结

目前我国施肥状况不容忽视,区域施肥不平衡,化肥中营养元素不均衡,这在一定程度上对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造成了极大的影响,现有的施肥方法极易最土壤产生不良的影响,要想根治这一问题,必须要注意科学施肥,通过提升农民自身的科学种植素养,使其懂得化学肥料施用的本质,这样才能保证对施肥效果的充分发挥,降低化肥带给土壤的不良影响。

作者:杨芳 单位:安龙县农业局土肥站

参考文献:

[1]杨万福.论长顺县土地资源中科学肥料改良土壤的重要性[J].福建农业,2015,(5):183.

[2]黄显淦.果树营养、施肥及果园土壤管理和改良第八讲对果园类型建立及钙、钾肥施用重要性的看法[J].果农之友,2015,(8):44-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