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培训论文:小议农民培训现状及提议

时间:2022-02-19 10:55:16

农民培训论文:小议农民培训现状及提议

本文作者:郭麦芳工作单位:陕西省宜君县农业技术学校

农民教育培训现状

近年来,在宜君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宜君县把开展农民教育培训作为富民强县、促进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举措来抓,各部门和各乡镇结合自身业务特点,面向农民群众讲求实效,开展教育培训,取得了一定成效。目前,宜君县开展培训的机构主要有8个,已建成县、乡(镇)、村各类农业科技示范基地7个,农民教育培训基地56个,主要分布在农业、林业、农综办、妇联、科协五个部门(农业部门有县农广校、果业局、农技中心、畜牧兽医中心)。培训机构教职工总数125人,有培训教师36人,仅县农广校有1390m2的试验实习场地,开展自主办学并稳定招生,规模200多人。对农民培训主要依托项目的实施。按照“围绕主导产业,培训专业农民,进村办班指导,发展一村一品”的思路,采取了“集中办班强化培训,田间地头现场指导,技术支持跟踪服务”三结合的培训方法,全县50个一村一品示范村约有10%的农民达到了技术规范要求,这些技术骨干能够辐射带动全县,为宜君县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农民教育培训面临的突出问题

农民认识不到位。现如今主管农民教育培训的有扶贫办、农业局、人社局、科技局等部门,培训内容各异,不能有效整合资源,多方协调不尽一致。农民对开展培训认识不到位,差异性大,重视程度不够,眼前利益和局部利益观念较重,参加培训态度不积极,热情不高,基本停留在只学不用的状态。农民教育培训经费严重短缺。目前,教育培训工作的开展,主要是依托行业和部门的有关项目进行。而培训规模最大的县农广校,则是通过学历教育、阳光工程项目、联合办学等有限的费用来开展农民科技培训。面对广泛的教育培训需求,这只是权宜之计,不是解决问题的长久办法。农广校的学历教育、阳光工程费用相对于大规模的农民培训而言,可谓杯水车薪。所以,农民教育培训经费紧缺,是制约工作发展的瓶颈因素。培训师资人员缺乏。全县有一支30多人的专兼职农民教育培训师资队伍。毋容质疑,这支队伍近年来承担了全县农民教育培训的讲课、技术咨询和技术指导任务,由于目前缺少系统而完善的培训机制,自身的知识更新明显滞后,培训队伍结构不合理,农民很难得到正规的教育培训,整体提升效果不明显。农村劳动力素质偏低。根据对参加培训农民调查发现,文盲半文盲占13.6%,绝大多数为50岁以上的人;小学文化程度占29.7%,其中30岁以上的妇女占71.7%;初中文化程度占46.3%;高中文化程度占10.3%;大专文化程度仅占0.1%。农民文化素质不高,严重影响了对新观念、新信息的接受,制约了对农业生产新科技及非农业产业新技能的学习和应用。因信息和技能缺乏,大多数农民只停留在旧的、传统的观念和生产劳作里,即便外出务工也只是从事简单的体力劳动。农民素质提高已成为农民增收的关键因素。

加强农民教育培训的几点建议

加强对农民培训的宣传。要转变观念、提高认识,不断总结经验,及时宣传一些先进的做法,树立典型、现身说法、扩大影响,营造出全社会关心、重视、支持农民培训工作的氛围。强化对农民培训的组织领导。建立由县农业局牵头的培训组织,加强对农民培训的组织领导,在新的形势下不断探索促进农民培训的政策和体制,强化培训措施。加大对农民教育培训的投入。政府要有长期的配套项目支撑,加大经费投入,完善培训基地建设,设立专项培训经费。逐步建立以政府为主导、社会和个人出资相结合的多元化农民培训机制,充分调动农民参与培训的积极性,努力营造农民培训的良好环境。切实优化师资队伍。建议自上而下,建立和打造一支业务精、能力强、训练有素的新时期农民教育培训的专职师资队伍。不断创新培训模式。以市场为导向,有效整合教育资源,形成合力。因地制宜,抓重点村镇、人群和用工单位培训。灵活办学模式,有针对性地开展多方位、多层次、全面、系统、长期的培训,突出实用性和可操作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