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初中历史教学策略探讨

时间:2022-01-06 09:33:12

新课标下初中历史教学策略探讨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不断规范与深入落实,教学任务对初中基础历史教育提出了更高、更新、更符合素质教育标准的要求。为了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使初中历史课程摆脱传统应试教育的桎梏,在新环境下发挥历史学科的育人作用,本文权作抛砖引玉,对初中历史的教学策略进行一个简要的探讨。

一、将授课方式与新功能多媒体设备相结合

当今社会中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电脑、智能手机等高新数码产品已经深入千家万户,再结合网络技术发展的深度和广度的迅速进步,学生在课堂内外都可以使用智能设备和网络工具接触到瀚如烟海的驳杂知识。面对这样的社会环境与成长环境,使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已经不再单纯是新课标的要求,在一定意义上更是社会文化发展的要求,这一点如同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在新环境中仍然因循守旧,墨守成规的人必将为环境所淘汰。历史教师不能够仅满足于教授历史课程,还需要起到为人师表,引导学生成长的作用。教师在课堂中应考虑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将历史事件以图片、视频、图表等形式展示给学生,营造课堂历史氛围,直观生动地使学生自发代入历史,学习历史。例如在讲授“唐朝经济文化发展”这一课题时,本人结合唐三彩图片、唐诗纪录片视频以及“文起八代之衰”的典故全方位,多层次地向学生展示盛唐经济文化风貌。同时,教师对学生布置查阅相关资料的课后任务,指导学生利用智能设备和网络工具,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将课下时间投入到对自身能力水平的提高上。

二、将历史事件与生动故事相结合

初中学生大多处于人生的青少年时期,他们性格上活泼好动,生理上注意力较难集中,更易被课堂以外的突发事件,以及人与物所吸引,心理上处于一个懵懂天真的状态,尚不能够理解历史学科对于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的重要作用,历史对他们而言,更大程度上代表了学业中的考试和生活中的故事。在短短的课堂四十五分钟内为了更好地向学生传授历史知识,完成教学任务,教师不能够局限于课本,只为满足考试要求而照本宣科,进行填鸭式教育。填鸭式教育仅仅是使自己谋得一时轻松,却严重打击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热情,不但影响了本学科的教学工作,还连带着对其他课程起到了负面作用,甚至使得学生丧失学习兴趣,在时间最宝贵的初中,却把时间用在其他不务正业的事情上,断送大好年华。因此,教师可以尝试着将课本内容与民俗传说,野史传奇等内容结合,以各个有趣形象且生动的故事来讲述课本上的历史事件,使学生在快乐的氛围中了解并记忆教学内容,达到掌握历史知识的教学目的。这样既拓展了学生视野与知识面,又有效激发了学生对历史的兴趣。例如本人在教学“北宋冗官之害”这一章节内容时,结合岳飞词作《满江红》中“靖康耻,犹未雪”一句和通俗小说《水浒传》中梁山泊替天行道之事,从外辱和内乱两个方面讲述冗官对国家与人民的危害,把晦涩艰深的历史知识转变为学生平时生活中所能够接触、了解到的通俗文化,不但让平时对历史不感兴趣的学生开始认真听课,努力学习,还有效培养了学生的民族自尊心与国家热爱感,将自己有效代入主人翁的意识里,明白初中学生肩负祖国未来的道理。

三、将指导教学与自主探索相结合

新课标对学生培养方案提出的一个重要要求是研究探索能力的培养。盖因国家的发展进步取决于科技水平,而科技水平则决定于科研人员的研究能力。教育从娃娃抓起,而我国每一个公民的研究探索能力,自主学习能力,也需要从初中学生开始培养。细分到历史学科,则对每一个历史教师的教学方案设计和教学思路引导提出了新的要求。结合鼓励学生自主查阅相关资料,多重手段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等教学方法,教师引导学生由固定课堂的被动获取知识转向通过自主学习和探索来主动获取知识,学习文化,培养能力。在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领导学生建立多个学习小组,以互相交流,组间合作,班间讨论,年级竞赛的模式进行学习,教师针对学生的学习进度提出相关个性化问题,通过层次渐进的引导性问题来指明学生学习方向,探索方向,及时将学生带出学习误区,充分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动力与兴趣。同时也需要注意学习内容的设计问题,既具有一定的学习挑战性,又照顾大部分学生的学习能力标准,避免陷入问题过精、过难或是问题过易的困境中。总而言之,教学改革不是一蹴而就的,新课标要求了广大教师在工作过程中深入研究课本内容和教学计划,并针对相关教学模式积累一定的宝贵经验和调研经历,通过不断的总结教训在实践中逐步探索出最高效,最适合新课程标准的初中历史教育策略,为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与深入落实做出一份贡献。

作者:杨迎春 单位:宁夏中卫市海原县第三中学

参考文献:

[1]鲁德文.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培养策略分析[J].教育教学论坛,2014,(17):85-86

[2]薛军.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证据意识的培养[J].教学与管理(中学版),2013,(1):5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