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礼仪教育的三大误区分析

时间:2022-05-31 10:08:49

大学生礼仪教育的三大误区分析

摘要:我国虽然具有深厚的礼仪传统,但当前大学生礼仪教育的效果并不理想,是时候反思当前大学生礼仪教育的三大误区了。把礼仪等同于西方礼仪,把礼仪教育等同于礼仪教育课程,把礼仪教育等同于礼仪知识教育,导致大学生礼仪教育无法实现知行统一的目标。应当从教育内涵、教育形式、教育内容三方面纠正对礼仪教育的认识,有效培养明礼守礼的未来社会精英。

关键词:礼仪教育;传统礼仪;礼仪课程;知行统一

《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在全国范围颁布执行了14个年头,对社会文明程度起了重要的提升作用。“明礼”作为二十字基本道德规范之一,无疑是社会主义社会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家影响力日益扩大的国际背景下,公民礼仪修养的提高,不再仅是事关个人颜面的小事,而是关系国家形象乃至前途的大事。大学生的礼仪教育也越来越广泛地受到广大教育工作者和人们的重视。我国虽然具有深厚的礼仪传统,但在目前的高校教育中,礼仪教育的效果并不理想,大学生不知礼、不守礼的个案常被作为诟病大学生的生动依据,是时候反思当前大学生礼仪教育的三大误区了。

一、把礼仪等同于西方礼仪

一提到礼仪,人们的脑海里自然浮现出“西装革履”的典型形象,这正是长期以来学校、社会在礼仪教育中以西方礼仪为重点的倾向所造成的。以教材为例,面向高校教学的教材,按对象的不同,分为两类:一类是以不同行业为基础的教材,如商务礼仪、服务礼仪、涉外礼仪等,主要为普通高校、高职高专的专业必修课程所采用;另一类是以大学生修养为基础的教材,如大学生礼仪等,主要为普通高校的选修课程所采用。笔者仔细研读了十余本常用教材,发现了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现行教材的编写体例大多以西方礼仪为主,对中国礼仪尤其中国传统礼仪很少涉及,例如《大学生礼仪》一书的“第三章应酬礼仪”中,对“派对”单独进行了详细地论述。“派对”显然是西方文化的典型表现形式之一,但在该教材中却备受重视。另外,该教材在“宴会”一节中,特地为“自助餐”单列了最后一小节进行论述。“自助餐”同样也是西方餐饮文化中特有的形式。这样的“重点照顾”却没有落在团拜、祭祖等中国特有礼仪上。礼仪=西方礼仪+中国传统礼仪。这才是现代中国大学生所需要的礼仪教育的内涵。长期以来,学校、社会在礼仪教育中以西方礼仪为重点的倾向,源于国际交往的需要。因为礼仪教育的重视和推广是随着对外开放的推进而发生的,如何与外国人进行交往成为了礼仪教育的重点,西方礼仪成为了我们迫切需要学习的礼仪内容。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一套西装一双皮鞋是人们赴宴的着装标准,西装和婚纱也取代了马褂和裙褂成为婚礼着装标准。客观地说,对外开放后以西方礼仪为重点的礼仪教育有效地满足了急迫的国际交往需要,为国人与世界沟通发挥了积极作用。然而,对外开放三十余年,人们在作出合乎西方礼仪的行为时仍然感觉别扭,比如,拜访他人赠送鲜花一束,以示祝福,这样的内容也在我国很多现行教材中出现,这是西方人的常见做法。但现实生活中,人们却更多地赠送水果、营养品等更符合中国传统文化习惯的礼品。管中见豹可见一斑,这一再常见不过的例子背后是深刻的文化差异。由于无法完全理解和吸收西方文化,中国人难以认同和接受纯正的西方礼仪。中国人骨子里认同和接受的是历史悠久、潜移默化的中国传统礼仪。中国“礼”不仅是人际交往的规范,而且是个人道德的约束和修炼,引用孔子的思路,就是通过“克己”手段达到“复礼”的目标。只有把中国传统礼仪的道德内核与现代西方礼仪进行有机融合,进而进行礼仪教育,才能使人理解礼仪的内涵,自然作出“合礼”的行为。因此,就内涵而言,西方礼仪+中国传统礼仪,才是现代中国人尤其大学生所需要的礼仪教育。

二、把礼仪教育等同于礼仪教育课程

礼仪教育主要有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三种类型。因为高校的文化教育以课堂教学为主要形式,这一思维被习惯性地照搬到礼仪教育中。所以高校在加强礼仪教育时,往往首先想到通过开设礼仪课程、礼仪讲座等课堂教学形式来实现。例如,清华大学在2003年春季面向全校学生正式开设了大学生礼仪基础课程,作为选修课程,自开课以来,受到广大学生的热捧,课程名额屡遭“秒杀”。课程、讲座的优势是集中授课、内容全面、作用直接,但最大的劣势是功利性明显。所以不少高校在就业指导时,会把职场礼仪作为必备内容。这容易导致学生对礼仪产生错误认识,错把礼仪当成外部工具,而不是内在修养。美国教育家杜威认为,学校应该利用现有的生活情境作为其主要内容,而不是依靠文理教科书。清华大学在开设礼仪课程大受欢迎后,认为学生对礼仪的学习需求是十分强烈的。因此,该校在2004年秋,开始尝试实行“全程式”教育,把礼仪教育融入新生入学教育、就业指导和其他培养环节中。[2]该校的有益探索启示我们,礼仪教育课程只是礼仪教育的形式之一,不可等同视之。礼仪教育=课程+实践+氛围。如果说礼仪教育课程是礼仪教育的显性载体的话,其地位是首屈一指的,其作用是直截了当的。那么礼仪教育实践及其日渐形成的礼仪教育氛围则是礼仪教育的隐性载体,其地位是不可或缺的,其作用是深层渗透的。近年来,不少高校尝试在活动、仪式中强化礼仪程序,把礼仪教育贯彻到实践中去,营造礼仪氛围。2007年中山大学首次引入了西方传统大学的毕业礼仪,在人力、物力方面作了大量的投入,连开14场,一改以往毕业典礼走过场的习惯,2007届全体毕业生(包括4862名本科生、4622名硕士生、40名博士生)在象征着“教育崇高及知识圣洁”的中山大学权杖的见证下,上台接受校长亲手颁发的学位证书,同时学校还邀请他们的亲友代表在台下观礼,共同见证。同年,华南理工大学、南方医科大学、广州大学等多所高校都采取了这样的方式。气氛庄严、程序严格、安排细致的仪式,比礼仪课程更生动、更深刻,权杖、学士袍、四方帽、学位授予过程等都是礼仪教育的载体,这些载体有效传递了对仪式参与者的礼仪要求。在庄严的气氛中,参与者自觉自愿地认同礼仪观念,遵循礼仪要求,践行礼仪行为。因此,就形式而言,礼仪教育=课程+实践+氛围,这才是适合当代大学生的礼仪教育。

三、把礼仪教育等同于礼仪知识教育

如上一部分所述,高校在加强礼仪教育时,主要依赖礼仪课程、礼仪讲座等课堂教学形式。而在实际教学中,课程教学囿于教学大纲、教学场所、教学班级等的限制,往往停留在知识层面的教育居多。陈嘉明教授在《儒家知行学说的特点与问题》一文中这样理解“知识”:“以外部事物为对象的‘知识’,属于科学认知的范畴,其性质是事实性的,其结果是通过理论理性来把握客观的真理;而以道德伦理为对象的‘知识’,则属于道德实践的范畴,其性质是观念性的,其结果是通过实践理性来形成某种主观上的道德‘信念’。在这一意义上,道德知识实际上乃是一种‘信念’。”[3]礼仪教育既有科学认识的部分,也有道德信念的部分,单一的课堂教学使学生只获得了知识,未形成信念,从而难以促成行为的产生。礼仪教育不是自然科学,也不是形而上学,其追求的目标是知行统一,从知识走向行为,不是一蹴而就的。礼仪教育=知识+行为+动力机制,这是从内容结构方面看礼仪教育应当树立的观念。礼仪教育既是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的授予,又是礼仪修养的习得,两者为表里关系。礼仪修养依靠相关的礼仪知识来习得,而一个人的礼仪知识水平只有体现在礼仪修养水平上才具备了真正意义。礼仪修养水平的外在表现其实就是礼仪行为。只有满脑子的礼仪知识,而不在实际行为中践行,不可视之为礼仪修养水平。只有知行统一,其礼仪修养水平才获得认可。知行统一是礼仪教育的最终目标,但要实现这个目标却面临着诸多困难。第一,只获得了知识,未形成信念。知道不等于相信,相信不等于坚守。知识转化为信念,需要精神层面的提升。第二,意志敌不过环境挑战。人是社会动物,人的行为受环境的影响。所以如果社会环境中充斥了恶的行径,人们对不合礼仪的行为见怪不怪,甚至反而对礼仪行为表示不解,那么坚持知行统一所需的意志力将是一般人所无法企及的。第三,行为缺乏有效回报。法国经济学家霍尔巴赫说过“:利益就是人的行动的唯一动力。”[4]礼仪是规范社会交往的,礼仪行为的目的是得到交往对象的认可,实现有效的社会交往。如果礼仪行为并没有换来有效回报,甚至换来麻烦、诬告,那么行为就失去了动力。正如前几年的“彭宇案”“,老人跌倒,该不该扶?”的疑问令人唏嘘无比,扶起倒地老人的行为本身是合乎礼仪的行为,遗憾的是其后数年直至现在,全国各地不同版本的“彭宇案”仍然在上演。坚持知行统一,做有礼之人,是困难重重的。这反过来要求礼仪教育在内容结构上,应当包含知识的传授,行为的促成,以及动力机制的保障。当然,这就是更广义的礼仪教育,非学校教育所能实现,需要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共同作用。在风华正茂的大学时光,大学生应当自觉提高礼仪修养,高校应当帮助学生全面学习中西礼仪文化知识,营造礼仪氛围,创造守礼环境,培养明礼、守礼的未来社会精英。

作者:姚剑婷 单位:星海音乐学院

参考文献:

[1]金正昆.大学生礼仪(第二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2]曹钰娟,邱显清,向波涛.开设“大学生礼仪基础”课程的启示[J].北京教育(高教版),2004(12).

[3]陈嘉明.儒家知行学说的特点与问题[J].学术月刊,2013(7).

[4][法]霍尔巴赫著,管士滨译.自然的体系(上)[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