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政治参与原因分析论文

时间:2022-12-26 03:24:00

大学生政治参与原因分析论文

1当代大学生政治参与存在的问题

1.1部分大学生政治参与意识薄弱

当代大学生由于面临着就业、学业的压力,部分大学生很重视专业知识的学习,而对政治理论知识的学习则表现出一定的冷漠,没有真正的理解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立场不坚定,这些对他们的政治参与产生消极影响。

部分大学生很少关注国家重要会议和法律法规,参与水平和程度仍然较低。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因为社会的一些阴暗面而盲目的回避政治,远离政治,缺乏明确的政治参与意识,对政治生活不参与或尽可能少参与,没有把参与政治当作自己的权利和义务。

1.2部分大学生政治参与动因复杂

中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使社会上的一些“经济实用主义”和“功利主义”对大学生的政治参与意识造成极大的消极影响,导致部分大学生的政治参与动因多从自己的利益出发,其中最为典型的是大学生担当学生干部和入党问题。大学生积极参加学校活动、担当学生干部和入党是政治上积极要求进步的表现,也是政治参与的体现,多数优秀大学生通过这些提升了自身的能力,使之能更好更快的适应社会;但也有部分大学生仅是为了追求个人发展,打造择业就业竞争资本的功能性手段,他们认为这样可以为自己未来的名、利、权等方面获取政治资本和实惠。这种政治参与的动因带有明显的功利主义色彩。

1.3部分大学生政治参与行为表现出被动、盲从特征

许多高校大学生的参选率虽然很高,但在政治参与行为方面却是被动、消极的。动员型参与多于自觉型参与,部分大学生的主动参政意识不够,一般是听从学校和老师的安排。例如我在本科时期曾经组织过班级学生参加区人大代表的选举,在选举过程中没有老师为我们详细的介绍候选人的情况,也很少有同学主动去了解候选人的情况,部分同学是在相应的人名前面随心所欲地划个钩交差了事,还有的同学抱着游戏的心理,别人选谁自己就选谁。这充分表现出了当今部分大学生在政治参与行为方面是被动和消极的。

2当代大学生政治参与问题的原因分析

2.1家庭教育的影响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个课堂;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即启蒙之师。父母的言行举止对子女的影响很大,父母的政治态度、价值观念等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其子女的政治态度、价值观念。在我国,多数父母重视子女学习成绩而不关心孩子的政治态度、政治情感是很现实的问题,这也是由于我国应试教育体制导致的必然结果。部分大学生的家长不关心国家制定的方针政策,对国家政治方面发生的大事也漠不关心,政治参与性不高,政治责任感欠缺,这也是导致当代部分大学生政治参与出现问题的原因之一。

2.2学校教育体制的缺陷

当前我国学校过于强调分数、升学率,片面注重专业知识教育。在校老师不仅要教授理论知识,更为重要的是要系统的、正规的、有意识和有目的培养学生的政治兴趣和政治信仰,训导学生基本政治能力。

在理论课教育方面,学校应改变教学方式。从老师在台上一味的灌输转变为引导学生自己独立思考。教师和学生之间有学习互动的时间,注重提高学生的政治参与意识,培养政治参与能力,提高政治社会化程度。

2.3社会现实的因素

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家对高等院校毕业生就业制度进行改革,大学生毕业后不再统筹分配。就业制度的改革使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问题成为社会的热点和难点。大学生在进入学校的那一刻,就开始为就业做准备,竞争越来越激烈的社会现实使功利主义在学生中普遍盛行,学生在上学期间忙于寻找增加未来求职的筹码,很少有时间和精力去参加政治活动。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西方个人主义、拜金主义、极端享乐主义强烈冲击以集体主义为核心的价值观念。社会道德出现滑坡,政府官员出现腐败现象等等,使政府形象受损,政府信任度降低,对很多社会问题的无能为力使大学生出现了一些政治冷漠现象,制约了大学生的政治参与。

2.4政治参与体制的不完善

大学生的政治参与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积极推动力量。校园是大学生生活和学习的主要活动场所,大学生的与外部社会联系较少,客观上造成大学生参与政治的局限性。学校里虽然有各种学生社团组织,但政治参与渠道不多,政治职能不足,无法满足大学生参与政治的需要,政治参与的效果不明显导致了大学生政治效能感较低,参与热情不高。

3增强大学生政治参与的对策

3.1深化政治体制改革,拓宽大学生政治参与渠道

改革开放后经济的飞速发展带动国家的政治体制改革,我国公民越来越关注国家政策、方针等政治问题,大学生作为理论素养较高的特殊群体,要求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的意识更加强烈。

邓小平同志曾说过:“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法制、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对于大学生的政治参与,国家和政府应当建立相应的政治参与规章制度,使之制度化、法律化,鼓励大学生在法律的保障下主动表达个人意见,充分发挥大学生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的积极作用。

政治参与渠道的不畅通,是影响大学生政治参与范围和广度的直接原因,由于外部环境和自身的原因,大学生在政治心理和政治行为等方面存在着明显的差异,这需要拓宽和完善意愿表达渠道,使不同层次的大学生找到适合自己利益表达的方式,释放内心的积郁,要求学校党支部、团支部、学生会、社团等组织积极促进自身的发展,充分发挥政治作用,合理有序的引导大学生政治参与。

社会要重视大学生政治参与的作用。大学生可以通过信访、举报、信息网络等政治参与渠道表达自己的意见,增强对政府决策的影响力。政府提供大学生表达政治愿望的机会,建立健全信息反馈机制,极大的激发大学生的政治参与热情,积极主动的了解大学生的意见,集思广益,真正的做到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学校在大学生反映的情况中把握其思想动态,及时发现问题,提供解决方案,更好的引导大学生合理有序的参与国家政治事务。

3.2学校进行教育改革,鼓励大学生政治参与

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两课”(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是高校设立的考试必修课,课程的开设对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起到的重要作用。由于课程内容重复及教学方式单调,大学生对高校开设的政治理论课不感兴趣,学校应该不断完善教学内容,改革教育方法,实现教育方式的多样化,让“两课”变得“活”起来,变传统的理论灌输为引导和启发学生独立思考,激发自主创造精神,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寻求、探索政治知识。“如果把马克思主义变成了一成不变和干巴巴的教条,变成了简单的说教,脱离了群众活生生的实践,那就不会有说服力,也就会丧失生命力。”学校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用政治理论知识关注和分析国际国内政治经济形势,分析社会热点和学生实际,在处理现实问题的过程中引导大学生理性思考,作出正确判断,增强政治鉴别力。

中国对外开放步伐的加快使西方各种思潮涌入国内,人们的价值取向日趋多元化,这种变化在大学生身上同样有所反映。学校在传授大学生政治理论知识的同时也要加强政治观教育,使大学生政治参与具有理性和方向性。大学生政治观教育的内容非常丰富,包括国家观、民族观、政党观、民主观、法治观、人权观等方面的教育。通过这些宣传和教育可以培养大学生坚定的理想信念,正确的价值观念、行为准则,深化大学生对社会政治生活的认识,增强政治认同感、归属感和凝聚力,提高政治参与的自觉性。

3.3大学生努力提升思想政治素质和政治参与能力

大学生政治参与应该具备一定的参与知识和能力,首先应该全面、深入的了解现有的政治理论。努力学习掌握政治理论知识的同时,更要注重在社会实践中提高自己的政治参与能力,积极主动的学习党的方针政策,了解社会热点问题,努力培养自身的政治敏感性和政治参与意识。

我国经历了数千年的封建社会,遗存下来的传统政治文化残余对大学生产生消极影响,“子民”、“臣民”的观念深入人心,大学生应该突破顺从政治文化的影响,打破“权威奉行”的政治心理,加强自身的主体意识,以主人翁的姿态积极加入到国家的建设和发展中来。

目前高校已普遍开设《法律基础》课程,系统地对大学生进行民主法制知识教育,催生大学生的法制意识,使大学生了解在行使政治权利的同时,要主动担负政治参与的义务;树立大学生政治监督的意识,主动回应民主政治化和政治参与法治化的前进趋势。

当代大学生要适应国家民主政治化和政治参与法制化的发展需要,不仅要提高业务素质,更要提高政治素质,强化政治责任感。一个忽视政治素质锻炼、培养和提高的人是难以适应现代社会发展要求的。社会要求大学生们勇于承担时代所赋予的历史使命和政治使命,自觉担负起建设国家的重任。

摘要:当代大学生作为国家的栋梁、祖国的未来,肩负着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重任,参与政治有利于大学生的社会性发展。健康、积极、稳定、理性是当代大学生政治参与呈现出的一些显著特点,但也存在一些问题。正确引导大学生政治参与理性、有序、健康的发展,对于大学生自身的成长和国家的民主政治建设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大学生;政治参与;问题;原因及对策

参考文献

[1]高旭.关于新时期大学生政治参与问题的思考[J].嘉应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07,(8).

[2]许浩.大学生政治参与对策研究[J].理论月刊,2006,(9).

[3]何学华,胡小波等.当代大学生政治参与的影响因素及对策[J].贵州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