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家庭教育误区试析论文

时间:2022-11-22 09:14:00

大学生家庭教育误区试析论文

[摘要]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延伸,是学校教育的重要补充。开展合理的大学生家庭教育,是家长和孩子、家庭和学校共同的要求。本文尝试探究了大学生家庭教育的误区,误区出现的原因,以及开展大学生家庭教育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大学生家庭教育误区途径

一、大学生家庭教育存在的误区及其原因

1.由爱护而过分娇宠

这是最典型,也是最常见的家庭教育误区。目前我国在校大学生年龄约为18-22岁,以独生子女为主。一些家长总是对孩子怀有怜爱之心,即使在孩子进入大学以后,仍然担心孩子不能照顾自己,会受到伤害,于是继续娇宠和溺爱孩子,满足孩子很多不合理的要求。这样过分的溺爱孩子导致孩子生活自理能力差,娇生惯养,不适应住校生活,不能和同学和睦相处。这样错误的家庭教育除了直接导致孩子形成过分的“自我中心”的性格缺陷外,同时也使孩子丧失了依赖家长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孩子在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时束手无策。

2.由期望而导致严苛、功利

有些家长自己的“大学梦”在子女身上得到实现之后,进而对孩于产生更多强烈的期望。这些家长对孩子的学习成绩表现出了一种不理智的关注和要求。这样继续中学时期高强度的学习,无疑会给孩子带来巨大的学习压力,而且很容易激起孩子的逆反心理,引发厌学情绪,导致逃学、旷课等等不良后果。

更有一些家长在一些社会错误观点的影响下,一味的要求孩子竞争学生会干部、加入党组织、获得各种荣誉,这些家长甚至持有一种狂热的态度,采取一切能够采取的方式来帮助孩子达到自己所期望的目标。同时也鼓励要求孩子能够以一种狂热的态度来达到目的。这种家庭教育导致的直接后果就是加深了孩子的功利思想,使孩子变得做事前先考虑结果是否有利,有好处才干,有荣誉才上,为达到目标不择手段,有时为了自己的利益,甚至不惜采取一些不文明、不道德的做法。这样教育下的孩子往往会功利心很强,忽略了在大学中应该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全面加强自身素质。

3.由失望而变成厌恶、冷漠

孩子如果高考失利,没有能够按照父母的期望进入知名大学或热门专业学习,一些家长在惋惜之余,不能理智、有效的缓解消除失望、沮丧等等不良情绪,而是将这种消极的负性情绪完全转嫁到孩子身上。要么对孩子产生愤怒情绪,要么对孩子冷漠,不管不问。不论是哪一种态度,对于孩子都是一种极大的伤害,也是对家庭教育的完全放弃。孩子在经历考试的失败之后,自信心、学习热情都受到了很大的打击,同时他们又要面对大学完全陌生的环境和人际关系,这时缺乏父母的关心和指导,丧失家庭教育有效的帮助,对孩子在大学时期甚至以后的发展,无疑会产生不良的影响。

4.由袒护而过分纵容

孩子在大学中出现问题时,一些家长总是找各种理由帮孩子百般开脱,甚至在明知是孩子做错时,还要庇护偏袒。更有甚者威胁学校,严重干扰学校的日常教学秩序。这些家长的行为实际上对孩子的错误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这样做不但不能使孩子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而进行自我反省和检讨,反而会让孩子在家长的袒护下有恃无恐,更加无视学校有关规定,继续犯错,最终很可能导致孩子被学校开除,甚至走上犯罪的道路。这样做无疑对于孩子的个性发展会造成很严重的影响,很容易导致孩子过分自负,如有失败和挫折则归咎于他人,认为自己总是正确的,形成偏执型人格障碍。

5.由分歧而放任

孩子进入大学之后,身心状态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孩子开始对自己接受过的教育、已有的观念进行了重新认识,对学业、人生价值都开始新的选择和追求。但是独生子女的家长却缺乏相应的知识和经验,对子女的变化准备不足,只能按照以前的方式去应对。这时“代沟”问题就显现出来,家长与孩子之间的争执难免发生。在各种各样的分歧之下,有些家长索性对孩子听之任之,采取放任自由的态度,直接将孩子的教育完全交由学校。虽然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锻炼孩子的独立性,但是也会使孩子不能有效的和他人沟通,过分以自我为中心,这种放任的做法会加深家长和子女之间的误解和隔膜,亦造成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冷漠。

二、大学生家庭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1.家庭教育要同学校教育有效结合

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最终目标是一致的,由于教育内容和方式的不同,客观上会存在一定的差异。但是要充分认识到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之间的关系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良好的家庭教育可以促进大学生的身心健康,保证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学习;而优秀的学校教育能传授给学生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使大学生更好的理解和接受家长的观点。大学生的教育不是学校单方面的事,也不是家庭单方面的事,它需要家庭和学校共同配合。作为家长要积极配合学校工作,确保孩子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同时也可以借助手机、网络等现代化的通讯手段及时与孩子沟通,了解孩子的情况。作为学校要从理论上指导家长进行正确合理的家庭教育,安排负责的教师担任辅导员、德育导师,帮助家长观察掌握孩子在校的思想动态、学业生活,并定期与家长联系。

2.家长要以身作则,提高自身素质

马卡连科指出:“孩子的一切良好习惯的形成,完全靠父母榜样的力量。”这充分说明了家长以身作则的重要性。

现代社会对大学生提出了各种要求的同时,也对家长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人父母者除了要满足孩子正常的物质需要、精神需要,还要做到自身与时俱进,及时修正家庭教育中出现的错误做法。这就要求家长既要具备优秀的心理品质,还必须注重提高理论知识,了解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等有关方面知识,要把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能够对孩子在大学阶段出现的问题加以正确引导,真正成为孩子的良师益友。

3.家长与孩子平等民主,有效沟通

家长在与孩子进行沟通时,还要注意方式方法,其中最重要的一点是要平等民主,有效沟通。家长要学会尽量消除中国传统观念思想残存的影响,努力建立家长和孩子之间相互平等、相互尊重的关系,形成一个平等、民主、融洽的家庭氛围,为家庭成员之间进行情感交流创造有利条件,使孩子愿意主动表达自己真实的思想、愿望、需要。同时家长也要对孩子的言行、态度给以重视,见微知重,及时矫正孩子的心理偏差,不避讳、不偏袒,从而加以正确的家庭教育和引导。

4.家长要遵循教育规律,因材施教

因材施教是教育的一个普遍原则,在家庭教育中同样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不同的孩子在智力、体力、能力各方面都存在着巨大差异,所以客观公正的评价、分析孩子的特点,对家庭教育非常重要。正确的家庭教育要因材施教,有针对性的教育孩子,既要着眼于孩子自身的特质,又要合理预计孩子可能的发展空间,制定切实可行的教育目标。同时家长要结合孩子所学的专业和兴趣,不要盲目跟风。

参考文献:

[1]福禄培尔.西方资产阶级教育论著选[M].人民教育出版社,1964.

[2]缪建东.家庭教育社会学[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3]斯宾塞.教育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62.

[4]卢梭.爱弥儿——论教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