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教育对护理职业稳定的启示

时间:2022-01-11 08:42:41

感恩教育对护理职业稳定的启示

1护理人员感恩教育研究

徐迎等[3]在护生实习过程中贯穿感恩教育,结果表明实习生的出科理论、操作考试和患者满意度明显提高。叶红等[4]研究表明,对护士的感恩文化教育可有效提高患者满意度、患者忠诚度和护士职业幸福感。吕子静等[5]结果表明,高职护生对老师和社会的感恩行动并不积极。曾海金等[6]对278名护生从入学到实习实施感恩教育,结果表明护生的感恩意识显著增强。王惠芬[7]研究表明,在儿科静脉穿刺中提醒感恩可有效提高患者满意度和穿刺成功率。王兰芝等[8]研究表明,孝亲感恩教育可有效提高新护士的职业素养,增强其孝亲感恩意识及人文关怀理念。黎伟刚[9]研究表明,在《人体解剖学》的教育学过程中感恩“无语体师”有助学生在职业起步阶段逐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职业观。舒宝珍等[1]表明,感恩教育是解决护士职业倦怠的一个有效途径。

2感恩干预研究

感恩干预研究始于20世纪末,其主要代表人物是Em-mons等人。目前,国内外最主要的感恩干预策略有感恩记录、感恩沉思、感恩拜访三种。国内学者尝试运用团体辅导、书信疗法、认知重评来提高个体的感恩水平,并取得一些成果。2.1感恩记录。感恩记录是当前国内外使用最多的干预方法,即让个体定期记录多件值得感激的事件。Emmons等[10]最早开展感恩记录研究,此后的该类研究都是借鉴Emmons等的干预策略,将其应用于不同文化背景的不同人群,并验证了该干预措施的有效性。Martínez-Martí等[11]复制Emmons和McCullough试验二中的干预策略对西班牙大学生进行2周的干预研究,验证了部分结果。Sheldon等[12]发现,感恩记录策略对大学生的积极情感和消极情感较控制组没有显著的效果。Kaplan等[13]对公立大学职工进行2周的干预研究,结果表明干预组被试的感恩水平、幸福感显著增加。多项研究证实,感恩记录可提高个体感恩水平,提升个体幸福感的有效性[14-17]。2.2感恩沉思。感恩沉思是指引导被试对感恩的人或事进行思考并写下体验或感受。Watkins等[18]对104名大学生进行5min的干预,干预组沉思暑假所进行的感恩活动,控制组沉思在暑假想做而又没做成的事,结果表明干预组报告了更多的积极情感、更少的消极情感。Lyubomirsky等[19]发现,实验组被试表现出更多的幸福感。Joshua等[20]表明,实验组被试表现出更有序的心电波形和心率以及更强的生理连贯性;生活满意度、自尊和每日的消极情感较对照组显著。我国多位学者的研究也表明了该干预策略的有效性[21-22]。2.3感恩拜访。感恩拜访策略要求被试写感谢信给值得感恩的人,并当面诵读给对方听。Seligman等[14]以成人为被试,进行长达1周的干预,在1个月后的随访中实验组报告更多的感恩情绪和幸福感。此后,多项研究表明了该干预方法对提高感恩水平和幸福感的有效性[21-23]。Steven等[24]表明,写感谢信对提高大学生的感恩水平没有显著影响。2.4感恩团体辅导。团体辅导作为一种干预策略得到广泛应用。研究者将此方法作为一种干预方式来提升个体的幸福感和感恩水平。该干预方法由热身活动和相应的主题活动构成,活动后分享讨论,并布置相应的家庭作业。祝伟娜通过“列举恩惠”活动和班级心理辅导对初一学生进行感恩团体辅导研究,干预结果表明实验班l在感恩、积极情感、生活满意度方面的提高高于实验班2和控制班;实验班2在感恩、积极情感、生活满意度方面的提升高于控制班[15]。张丹[25]针对初中生感恩品质的培养问题进行了6次团体辅导,干预结果显示初中生的感恩品质、主观幸福感和心理健康显著提高。熊珍明[26]发现,感恩团体辅导能够让大学生更频繁地体验感恩之情,有效提高其生活满意度、自我接受程度和开放程度。李子飞[27]表明,团体辅导对提高初中生感恩水平,不仅存在即时性效果,而且存在持续性辅导效果。2.5其他干预策略。张萍[28]采用认知重评方式对大学生进行15周干预,结果表明感恩知识讲座、感恩认知干预训练、感恩情绪体验训练能有效提升大学生的感恩情感。董衍美[29]采用书信疗法对职校学生进行感恩干预研究,结果表明书信疗法能促进个体认知的改变,提高感恩意识。有研究通过益处评价课程对小学生进行干预研究,结果表明小学生的感恩水平和积极情感随着时间而增加[30]。

3对护理职业稳定的启示

影响护理职业稳定的因素有很多,其中工作负荷重、心理压力大是导致护士离职的重要原因之一。护士的自身因素(如感恩心态)离职起着催化剂的作用。培养护士的感恩心态,使其领悟到工作提供自己生存物质和展现人生价值的大舞台,丰富了人生阅历,锤炼了人格。护士知恩于心,就会怀着感恩之心工作,迸发工作热情,从而减轻职业倦怠。3.1引导护士感悟工作之恩。许多年轻护士只知道父母养育之恩、师长教育之恩,却没意识到工作也有恩于自己。工作之恩给予我们社会地位、物质保障,拓展了人际关系,实现了人生价值。尽管护理工作负荷重,薪酬待遇不是很高,专业发展空间局限,职业风险也较大,但依然有恩于我们。感恩不是与生俱来的天性,需要点拨和引导,通过一定手段与方法促使护士形成一种感恩的心态、品德和责任,进而外化为感恩行为。感恩与责任是职业精神的源头,履行责任是发自内心的感恩行为。当护士怀感恩之心工作时,一旦体验到自身感恩情绪所引发的积极结果,就会以感恩代替习以为常的抱怨,对工作充满激情、兢兢业业,浮躁之心在感恩中沉淀,用感恩的心看待周围一切,珍惜工作。3.2指导护士树立正确的职业观。由于护理工作本身的特殊性和高风险性、护理理念的更新、患者及家属维权意识的提高,护士工作的难度和压力越来越大。护士们在长期高强度的紧张工作下,压力得不到有效缓解,加之缺乏正确的职业观,很容易出现情感淡漠、厌恶工作、失去同情心等表现,导致工作态度恶劣、工作效率降低,甚至出现离职现象。每一份工作或每一个工作环境都无法尽善尽美,但每一份工作中都有许多宝贵的经验和资源,如失败的沮丧、自我成长的喜悦、友爱的同事等,这些都是工作成功必须具备的财富。护士在感恩情绪的渲染下,将充分认识到自己是肩负救死扶伤使命的白衣天使,拥有平凡而崇高的工作,从而对护理职业充满了自豪感。3.3探索提高护士职业认同感的感恩策略。护理工作负荷重,职业风险大,社会地位不高,这些因素均严重影响护士职业认同感。然而,护理工作具有生命赋予的使命和价值,不是所有职业能够比拟或替代的。如果护士用另一种思维方式看待护理工作,就不会牢骚满腹。采用一定的手段和方法培养护士感恩心态,促使他们对工作心怀感激,充分认识到护理工作给自己带来的效益。感恩之心将激励护士开阔眼界,自发学习业务知识,提高工作技能,不断充实和丰富自己,在工作中发挥创造力,提升服务质量。由于护士的人格特质、家庭背景、教育背景和社会支持存在差异,因此构建感恩策略时需考虑这些因素的影响。培养护士感恩心态,提高他们对感恩的认识,领悟感恩的意义,常怀感恩之心工作,有助消除他们的负性情绪,提高职业自豪感,从而促进我国护理职业的稳定。

作者:张云霞 杨芳 曾丽娟 陈以华 单位:鄂州职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