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学生”思想品德教育探讨

时间:2022-12-17 11:21:44

“问题学生”思想品德教育探讨

一、晓之以理,动之以情

在教学工作中,“问题学生”更需要集体的温暖与师生的理解、关爱和信任,因此,师生关系是否融洽是转变“问题学生”的重要方面。如果教师不了解“问题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仍然把他们当作小孩子,不尊重他们的意见和愿望,无视他们的需要和兴趣,采用强制的权威教育方式,或者在生活、学习上过分地照顾和帮助他们,使他们的成人感遭到挫折。长此下去,就会使他们产生自卑和焦虑,甚至与成人发生冲突,从而失去对他们进行教育的可能性,影响中学生个性心理的正常发展,甚至会导制有些悲剧的发生。作为他们生活成长的伙伴、参谋,我们要正确地对待他们,就要做到不歧视对待,不排斥挖苦,不粗暴野蛮,不揭过去旧伤疤。能做到公平对待每位学生、公平处理好每件不同的事情,教师要能会批评、会表扬、会谈心。

二、平等交流,循循善诱

“问题学生”的心理问题宜引导不宜强制,教师应当尊重学生的独立性、自主性,尽可能提供条件,使青少年得到锻炼、培养。安排活动时,首先要尊重、信任他们,为他们积极创造条件,发挥他们的独立性,培养他们独立工作的能力,不要包办代替。其次,必需给予严格的要求和耐心细致的启发引导,并告诉或让他们认识到“美是到处都有的,我们的眼睛不时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我们应尝试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考,用自己年轻而有活力的心去体会,让他们充分领略到生活处处有情趣,并能真正领悟到生活中的善恶之分。当他们出现某方面的问题时,不要轻易批评他们,更不能强制他们谈出内心的所谓“奥秘”。否则会使他们的独立性发展受到阻碍,自尊心受到挫伤,对教师的正确管教产生厌恶甚至对抗情绪,使教师和他们之间的感情距离越来越大,这不利于他们的健康成长及不良行为的转变。我们可以利用同学、家长和朋友巧妙地使之密切与老师配合,达到交流、融洽感情的目的,让他们明白老师对他们的爱是严中有理。

三、培养自控能力,增强是非观念

处于这时期的青少年,他们生长发育迅速,精力旺盛,个人活动能量增强,活动需要强烈,热衷于同性或者异性的交往。但知识水平有限,活动的目的性、自觉性不高,常常出现一些盲目的行为。他们遇事缺乏深思熟虑,容易感情用事。他们辨别是非的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较差,往往容易出现过失行为。部分“问题学生”活泼好动,充满热情,也充满激情和美好的憧憬,但情绪具有较大的冲动性。他们不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有时容易出现违背集体行为准则的做法。针对这些情况,教师一方面要积极开展学校内的集体活动,组织社会公益活动,使学生的活动能量得到充分发挥,活动的需要得到满足。加强道德法制,纪律教育,提高他们的认识水平,增强他们的自制力;另一方面,要加强教育引导,提高认识,增强他们的活动的自觉性和自我控制能力。当学生由于不合理的个性活动欲望而违反了集体纪律时,教师应采取“冷处理”的方式进行疏导,否则将激化矛盾,使学生产生对立情绪,学会逃学甚至离家出走。

四、教育一体化,净化社会坏境

如果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社会教育没有融为一体,互相配合,密切配合工作,那么学校教育对学生的影响往往就会被家庭的某些不当教育和社会上某些不良的影响所抵消。因此,实现“三位”教育一体化,调动各种因素对“问题学生”施加积极的教育影响,这是对他们成功地进行教育的重要条件之一。他们的独立性、成人感在迅速发展,教师和家长在他们的心目中已不再是不容怀疑的绝对权威,他们与家庭间的感情联系也会变得渐渐淡薄起来。对“问题学生”心理发展影响的重要因素则是他们所处的社会坏境,许多研究证明,电影、录像、各种书籍、朋友等对不同年龄段的学生的心理发展均能发生影响,对这些典型的“问题学生”的影响最为深刻。所以,防微杜渐,净化社会坏境,及时切断“问题学生”与不良诱因的联系,培养他们的抗诱意识和能力十分重要。总之,作为教师,要当好学生的榜样。让学生那颗“多事之秋”的心有个固定的港湾,使其产生家的归属感。这样,我们的“问题学生”能健康成长。

作者:赵悦 单位:河北省唐山市第五十三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