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议工业自动化生产线教学革新

时间:2022-12-25 03:26:30

试议工业自动化生产线教学革新

一、“工业自动化生产线”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1.教学内容要符合高职教育的特点“工业自动化生产线”课程的教学要不断探索适合高职教育特点的教学方式,采取灵活的教学方式,启发、诱导、因材施教,注意给学生更多的思维活动空间,发挥学生的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保证课程目标的实现。教学过程中,从高职教育的目标出发,了解相关知识的需求,注意相关课程的连接和配合,把握好“必需,够用为度”的原则,启发学生对拓展知识的学习。教学中要结合教学内容的特点,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习惯,锻炼学生自己学习的能力和创新精神,重视拓宽学生的视野。除了完成课程上安排的项目外,还要布置一些拓展性的项目,进一步锻炼和提高学生的实际能力。

2.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为了满足企业的需要,培养第一线操作型和应用型的职业人才,必须将理论教学与实际应用操作有机协调,加强实践教学,大力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根据职业技能的训练,着重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高等职业教育的毕业生不以理论见长,要求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和实干能力。培养与职业有关的实践能力和素质,处理好理论和实践关系,可以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及动手实践能力。另外,组织和引导学生参加各种职业技能或专业比赛,以赛促练,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去年,我系学生参加了江苏省高职院校“亚龙杯”自动化生产线安装及调试的职业技能竞赛,获得三等奖,今后要更加努力,争取更好的成绩。学生通过“工业自动化生产线”课程的学习,能够掌握一定的职业技能,毕业后可以胜任以下的工作:

(1)操作和维修工:能独立操作相应的自动化生产线设备,并完成设备的维修和保养及产品检测工作;

(2)售后服务:能独立操作相应的自动化生产线设备,并完成设备的安装、调试工作;

(3)设计人员:能完成项目的调研、策划、组织,并能完成自动化生产线设备的设计、改造、开发,进行系统的安装、调试工作。

3.积极推行双证书制度双证书制度,即高等职业院校的毕业生在获得毕业证书的同时,还取得了技术等级或职业资格证书两种证书的制度。实施双证书制度是高职院校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技能型人才的有力举措,也是为了更好地满足经济社会对人才素质的需求。双证书是实用型人才的知识、技能、能力和素质的体现和证明,是高等职业院校毕业生能够直接从事某种职业岗位的凭证,实行双证书制度是职业教育自身的特性和实现培养目标的要求。在就业竞争激烈的形势下,持有双证书的高职毕业生,比只有毕业证的高职学生更具有就业竞争力。在高职院校中积极推行双证书制度,使之能够在职业教育发展中扮演重要的协调与组织角色,有效地促进整个经济社会的发展。

4.项目教学法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传统的教学方式是教师占主导地位,只注重如何把学生教好,而学生的学习是被动的。项目教学法是通过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而进行的教学活动。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亲自处理一个项目的全过程,学习掌握教学计划内的教学内容,把课堂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联系起来,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潜能,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及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因此,项目教学法是一种典型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目前已经得到各国教育界的重视。项目教学法相比于传统的教育模式来说,学生自主学习的机会变多了,思考的空间也变大了,能够学习到的知识也变多了,教学效果更好了。“工业自动化生产线”课程是一门将PLC技术、传感器技术、变频器技术、伺服系统技术、触摸屏技术集于一体的专业课,课程教学主要在实训室进行。学生在基于工作过程设计的情境中完成规定的项目,初步掌握工程实践的一般分析方法与设计方法,培养学生掌握自动线的电气原理图、气动系统图和PLC程序的设计方法,培养学生掌握PLC、变频器、伺服系统、触摸屏的应用能力,通过生产线的安装、调试、运行,使学生能够独立解决简单的实际工程问题。本课程紧紧围绕学生的能力培养,以模块化的项目教学法开展教学活动,采用学练结合的方法,从工程角度出发,再现工厂情境,安排教学内容,从而完成课程目标。课程的实施是通过设置现场情境并让学生完成给定的任务来达到学习目的。学生完成给定任务后,可将理论知识和动手实践结合起来,并能真正应用到具体的设备控制系统中。同时,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及社会能力如容忍、沟通和协调人际关系等能力得到了锻炼,并自觉养成批评与自我批评、遵守劳动纪律的职业素养。学生的项目管理能力如信息查询、收集与整理、分析、总结,制订工作进度表以及控制进度、方案设计与评估决策,组织和实施项目等能力,也会得到相应的加强。

5.加大校企合作办学校企合作办学是高职院校谋求自身发展、实现与市场接轨、大力提高育人质量、有针对性地为企业培养一线实用型技术人才的重要举措,是职业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也是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必然要求。高职院校应加强与企业的联系,建立校企合作关系,使教师充分接触和了解社会需求,才能在教学中理论联系实际,以切实提高育人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提高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质量。通过校企合作,建设高水平实践教学基地。一方面,高职院校聘请企业经验丰富的高级技术人员和专家来校指导学生实习、实训;另一方面,高职院校安排学生到企业实习,最大限度地缩短高职生毕业后的试用期,提高毕业生就业的竞争力。另外,企业也为教师提供挂职锻炼岗位,使教育教学质量得以提高,实现学校、企业和学生的“共赢”。

6.学习国外先进的教学理念为了满足社会和国家日益增长的科学和技术的需要,高职院校也要学习国外先进的教学理念。合作教育(Co-operativeEducation)被各发达国家公认为是培养职业教育人才的有效途径和主要模式,已经成为加拿大等国家职业院校普遍采用的一种企业和学校合作的教育模式,并取得了成功经验。这种合作教育与我国高职教育的校企合作办学有异曲同工之处。合作教育是指学生在学院学习期间,进行工学交替,即学生在校学习和在企业工作进行定期轮换,把学生的课堂学习与有收入的、有计划的、有指导的实际工作经历结合起来的一种教育模式,并且这种实际工作经历是与学生的学业目标和职业目标相联系的。通过学习与工作相结合,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学校与社会的结合,从而提高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充分体现现代职业教育的理念和要求。合作教育的经历可以提高学生的实践工作经验,增强人际沟通技巧;学生有机会在毕业时确保获得合作教育企业的永久性全职工作;合作教育可以让学生在工作中发挥自己的实力,对于个人成长及提高自信心具有重要的作用;合作教育使学生毕业后在各行业的工作中有竞争优势,并获得社会的认可。

二、结论

高职院校的教师必须改变传统观念,积极参与和奉献,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应用更好的、更能适应现代社会发展需求的教育教学方式,进行艰苦细致的工作,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学生持续的学习,提高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提高他们的就业竞争能力,才能培养出适应当代市场经济需要的、具有创新精神和较强实践能力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作者:何惠湘单位: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