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力量研究

时间:2022-08-17 10:32:53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力量研究

摘要:加强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不仅仅是关乎大学生是否健康成长、成才的关键,更是促进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和实现我国伟大复兴的根本所在。本文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出发,结合当前现状对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渠道和骨干力量进行了研究,探索更为科学的育人途径。

关键词: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渠道;骨干力量

党的十八大以来,高校更加重视大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尤其是重视实施的主渠道和骨干力量。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明确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最持久的力量,不仅承载着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追求,更影响着社会评价的价值标准。因此,在我国经济飞速发展以及社会不断进步的大背景下,如何加强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主渠道与骨干力量研究,对引领大学生健康的成长成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也是每一个高校教育工作者的重要使命。

一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一)是学生健康成长成才的关键

大学生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接班人和建设者,担负着富强国家、弘扬文化的重任,因此,保证大学生健康的成长、成才,并使其更好地投入到推动社会发展之中,是高校教育工作者的重要职责。社会主义价值观的提出,为我们明确了具体的工作目标,引领学生充分认知、认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以,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保证当代大学生健康成长、成才并树立正确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关键,也是促进其能够更好适应未来责任和使命的根本。

(二)是国家实现民族复兴的基础

从实现我国民族复兴的宏伟目标来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是推动国家经济建设发展的根本,也是促进我国社会进步的关键。尤其是在当前错综复杂的国际背景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为如何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社会的和谐稳定、人民的安居乐业指出了最为有效的方法。因此,面对担负着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伟大重任的当代大学生,更应该加强对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引领,这不仅仅是保障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顺利进行的关键,更是实现我国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

二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现状

(一)大学生自身价值观念个人化特征明显

在互联网飞速发展的今天,信息资源的迅速覆盖和外来文化的不断冲击,都为大学生自身价值观念个人化特征明显提供条件。尤其是当代大学生都是上世纪九十年代后出生,物质生活丰富,又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导致一部分学生责任意识淡薄,理想信念缺失,再加上家庭教育弱化、教育方法滞后,在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念中,就不容忽视地存在着个人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以及叛逆传统道德等诸多不良倾向。

(二)高校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方式有待改进

目前,我国绝大多数高校都是通过开展“两课”的方式,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塑,但具体效果确没有得到全部学生的认可。通过对部分高校大学生的问卷调查,我们发现,大学生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途径的要求多种多样,其中,主张理论授课和案例分析教学的学生只占少数,大多数学生希望通过“第二课堂”、社会实践、志愿服务、调查研究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正入脑、入心,最终形成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自觉践行。另外,部分业务课教师本身就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缺乏深入了解,对培育工作缺乏足够重视,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培育的效果。

三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主渠道和骨干力量

(一)创新教学方法,发挥主渠道的重要作用

传统教育的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当代大学生的具体需求,要想发挥主渠道的重要作用,就要创新教学方法。首先,努力将枯燥无味的“两课”转变为能够使学生感兴趣的轻松课堂,采用案例分析、讨论、辩论、演讲等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其次,努力培养一支信念执着、师德高尚的师资队伍,加强教师的政治理论学习和形势政策教育,强化职业道德教育,完善师德考核机制;此外,任何理论都需要与实践相结合,通过社会实践、志愿服务、调查研究等方式开展相关活动,积极践行“知行合一”的教学理念,使同学们认识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学生发展、学校进步、社会发展以及国家建设的重要意义。比如:善于结合传统节庆日、重大事件、开学典礼、毕业典礼等,开展特色鲜明、吸引力强、有针对性的主题教育活动,将校园行为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结合,做到娱乐性与教育性的有效统一。

(二)加强队伍建设,形成立德树人的骨干力量

在高校德育过程中,党政领导干部、学团工作干部、“两课”教师、学生党员、主要学生干部等群体,应在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率先起到先锋模范带头作用,他们的以身作则和率先垂范就是对学生最好的教育和指引。因此,加强队伍建设,形成立德树人的骨干力量,对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具有重要影响。首先,党政领导干部和学团工作干部要充分重视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切实担负起领导责任和政治任务,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到教学、科研、管理、服务等学校办学的各个环节,推动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实际工作融为一体、相互促进;其次,“两课”教师应努力提升自身的思想道德品质和人格修养,不仅要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还要使大学生自觉加强思想道德修养,形成品行示范;再次,加强学生党员和主要学生干部的理想信念教育,深入学生群体,通过“传、帮、带”的方式,做好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排头兵、领头雁,成为朋辈引领的典型示范,真正起到先锋模范带头作用。

(三)构建健康网络平台,占领网络思想阵地

如今,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和全覆盖已经严重影响了当代大学生人学习和生活。微博、微信、微视等新媒体的出现,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阵地由线下拓展到了线上。因此,高校在对大学生进行传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同时,更应主动占领网络思想阵地。首先,加强高校新媒体建设,用优秀的网络文化引导人、教育人,运用多种形式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比如:加强校园各门户网站建设,加强网上传播能力建设,加快构建高校网络舆情工作新格局;其次,发挥专家学者、辅导员、共青团网络宣传员队伍作用,主动发声,形成网上正面强势舆论,引领思想潮流,例如:高校通过新建微信公众号等健康网络平台,净化网络环境,发挥网络技术的作用,优化高校的立体育人环境。

四结语

时代在进步,社会在发展,但无论何时、何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都应该是每一个中国人的行为引领示范。新时期,只有真正创新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途径,切实发挥主渠道的重要作用,形成立德树人的骨干力量,才能更好的促进大学生道德素质的重大提升,才能真正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快速前进!

作者:林美玫 单位:山东科技大学

参考文献

[1]王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与评价[J].高教发展与评估,2016,(05):108-116+124.

[2]魏荣,戚玉兰.基于过程教育哲学的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研究[J].思想教育研究,2016,(05):57-61.

[3]王成华,方芳.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困惑、成因及其对策[J].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2016,(02):76-82.

[4]付安玲,张耀灿.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隐性培育初探[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6,(04):88-91.

[5]郭曰铎,张荣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度与践行意愿影响因素调研[J].理论学刊,2016,(01):108-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