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证据应用标准

时间:2022-06-27 11:24:28

电子证据应用标准

随着科学技术的应用与发展,网络时代已经悄然来到我们身边,电子信息开始以各种方式渗入到社会关系中的每个角落,一方面给我们的社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动力,但是另一方面也对我们传统的诉讼法学以及证据法学给与了巨大的冲击。电子信息由于其虚拟性和不稳定性,使得我们在对相关的电子证据进行确认时,传统的证据采用体系显得有些难胜其职。在我们正在积极推进证据立法的今天,如何为电子证据的采用与确认设计出一套有效的标准体系显得至关重要。

一、电子证据的概念与特征

(一)电子证据的概念

电子证据是指在计算机或计算机系统以及网络系统运行过程中产生的,以数字形式保存在计算机存储器或外部存储介质中,能够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电子数据或信息。由于电子信息的便捷,大量传统的社会关系中的载体如合同书、提单、作品、交易票据在现今都可能转化为电子文件,并且在产生矛盾诉诸司法的时候并不以书证、物证等证据形式表现,很多时候提交给法庭的是电子证据。这里我们首先要明确的是,电子证据要求是在计算机操作系统或者网络信息系统运行过程中产生的证据,并非所有和计算机或者网络相关的证据都可以称之为电子证据,只有当证据是以虚拟的形态存在于计算机或者网络之中的,才能称之为电子证据,如在计算机的office软件中打印了一份合同,但其最终是以书面形式的,而非通过双方电子确认的方式统一的,在此处,计算机或者打印设备是该书证,或者说是生成书面材料的一种工具。对于此类文字材料储存在计算机里面的,其只不过是书证的一种储存形式,但不是电子证据。

(二)电子证据的特征

电子证据较其他类型的证据相比,具有许多自身所独有的特点。高科技性,电子证据是信息时代的产物,是一种高科技的产物。无形性,电子证据不是肉眼所能观察的,也没有实物可以保存,其是存在于一定载体介质之上的。易破坏性,电子证据在高科技的作用下,容易被特定的技术掌控,从而毁灭或者篡改。客观真实性,电子证据必须真实客观地反映事务的本来面貌,应该作为合法证据的一种,具有真实的效力。此外,电子证据还具有可以大量快速储存、保存简便、信息量大、可以反复展示、简便易操作等特点。

二、电子证据在证据法上的地位

我们证据法上明确规定了证据在法律适用过程中必须具备“三性”,即客观性、关联性和合法性。电子证据只有满足证据的基本属性,才能具有相应的证明力,并且在法庭上被采纳作为定案的依据。电子证据的客观性。客观性是电子证据在其适用上所面临的重要问题。任何电子信息,都是以二进制代码的形式存储于磁性介质(硬盘、软盘或光盘等)中,所以电子信息本质上是数字化的信息,即以“0”或“1”这两个数字的不同编码来记录的信息。作为数字化电子信息超过任何其他书面证据不稳定的特点,人们可以增加或减少通过各种手段的数字编码和编辑,正是因为这一特点,电子信息在收集的过程中,非常容易出现损坏、丢失、甚至会出现篡改,伪造的现象。此外,计算机病毒,硬件故障,软件问题,操作错误,网络故障和突发情况,将影响电子信息的真实性。因而,为了满足证据客观性的要求,在电子证据的收集、证明力认定的过程中,一定要采用严格的程序,防止电子证据出现伪造损坏的情形,使其能够客观地反映案件本来的真实面貌,具有完全的证明力。电子证据的关联性。证据的关联性,是指“证据必须与案件事实有实质性联系并对案件事实有证明作用”。网络运营商和一些其他类型的网络服务提供商将在社会关系中的服务器使用,如电子信息的使用期限,记录,存取数据的地址,数据sentsize。

在网络上的每台计算机都有一个独特的可以被用来帮助识别用户通过计算机网络的物理地址(IP地址)。这是案件的事实证明是非常重要的。因此,电子证据的关联性将在某一具体的案件中,经过司法审查判断,来展示其证据的证明力。电子证据的合法性。我国诉讼法对证据的合法性以列举的方式予以规定。但是电子证据属于诉讼法中规定的何种证据种类在学理届并未统一,具体而言有视听资料说、书证说、区别说、独立证据说等,在司法实践中,当出现必须使用电子信息作为证据的时候,大部分都将其作为书证或视听资料。当然这只是在电子证据具体属于什么种类上的不一致,在电子证据是否具备法定证据的内在性质上都没有争议的,能够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一切事实,都是证据。因而,电子证据作为一种全新的证据手段,可以作为法院判断案件的定案依据是没有任何问题的,我们需要解决的是,如何通过严格电子证据的使用,使其在实践过程中,发挥出客观真实的证明效力。

三、电子证据的运用

在肯定了电子证据的证据资格,并没有解决所有问题,因为对于证据来说最重要的是如何建立起一套对电子证据的运用采纳体系。由于自身的数字化特征及其技术性要求,电子证据在被用于证明案件事实时,自然应较一般证据有着不同的要求。

(一)电子证据的获取、提取和保存

由于电子证据的不稳定性,因而为了保证电子证据的可靠,因而在收集、提取和保存上必须要有严格的标准。一般在民事案件中,对于当事人来说,公证应该是提取相关的电子证据最优的方式。特别是在刑事案件的办理过程中,电子证据尤其需要专业的计算机操作人员在法定的程序下,进行收集、提取和保存。如果网站能不能成为记忆调查中,它应该是由专门的技术人员负责拆除,搬运,组装的电脑系统。在一些技术性很强的情况下,办案人员无法满足技术要求的,也可以委托专门的技术人员。当然,在对外委托取证过程中,必须要严格遵守程序的规定。在对一些关键电子数据的操作过程中,应该以防止损坏或修改的基本原则。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在电子证据的收集保存过程中,电子证据的提取必须要注意其所储存载体介质的安全性,防止因为一些硬件的损坏导致电子证据数据丢失的情形。

(二)电子证据的审查判断

在具体的法律程序中,当事人或检察机关提交到法院的电子证据资料是否具有相关的证明力,仍然需要进行审查判断。一般而言,电子证据证据能力的审查判断与一般证据的审查判断并无实质区别,仍是通过法庭审理的方式,严格查证并核实提交的电子证据资料是否符合证据的三性即客观性、关联性、合法性。关联性。对电子证据的审查必须满足对证据的关联性要求,也就是说要判断电子信息是否与所涉及到的案件之间到底有没有实质联系。只有经过初步的审查,认为电子证据与案件之间是有有实质联系的,才能进一步审查其他问题,如果两者之间没有联系的,则应当直接予以排除。同时还需要注意的是,所提出的电子信息是对案件中的什么事实有证明力的,然后把该电子证据能够证明的事实与该案中的争诉问题之间建立起实质性意义,既可认定为符合案件的关联性。客观性。对于电子信息而言,只有客观真实的电子信息才能成为证据。在对电子证据客观性的审查过程中,要注意两个问题:首先是审查该电子证据的来源,因为来源直接关系到真实可靠程度和证据的证据力;另一方面要审查电子证据的相关技术内容,这就涉及到专业的计算机应用知识能力,要着重审查电子证据的在产生完成的过程中是否真实,有无全部或部分的删除、剪辑、篡改或拼接的情况。还有要重点关注储存、收集、提取电子证据的相关载体是否是否符合标准以,还包括获取电子证据的人员是否具有合格的操作水平等。由于电子证据的不稳定性、无形性等特点,导致其在客观性的认定上需要对电子证据是否受受到相关的篡改进行严格的辨析明确,才能作为定案证据。合法性是电子信息获得证据资格的关键。对合法性应从以下方面来审查:在主体上,证据是否为法定人员收集、提取;在程序上,电子证据的收集、提取和保存是否符合法定的程序和方式。一般来说,只要符合以上两点的要求,便可认定电子证据之合法性了。

(三)电子证据的采信

上述三大证据基本属性,作为电子证据必须同时符合,在这个前提下,电子证据就可以当做定案依据,此时要考虑法官可以在大多程度上认同电子证据的证明力。同样,由于电子证据无形性、不稳定性等一系列特点,其证明作用或证明价值的大小是一个在法庭证据采纳上需要特别关注的问题。在满足了证据的关联性、客观性和合法性之后,电子证据证明力的大小还取决于可靠性,即电子证据的采信。对电子证据可靠性的判断要建立在对电子证据产生、处理的全过程的自由裁量基础之上,具体而言包括以下几方面:首先,要严格审查电子证据的生成环境,即包括运行程序、操作系统、网络系统等是否稳定可靠,特别是要重点关注电子证据是否与电脑病毒有过接触,如果有此,则电子证据就无法得到采信。因为,这些是决定电子数据能否使用的最重要因素,很多数据稍微的修改,就很有可能产生与电子证据产生完全相反的证明效力,从而大大削弱了电子证据的证明力。其次,要审查电子证据生成时的硬件环境。诸如电子证据的设备状态、载体介质,特别是可能会影响到电子证据形成的如硬件兼容性、操作系统等是否稳定。这些客观因素往往对于电子证据的真实性会产生很大的影响,从而也影响着电子证据的证明力的大小。再次,要重点关注操作者与电子证据之间的关系。这其中又有三个重点要关注的内容:一个是计算机操作者本身的资质问题;二是计算机操作者的操作方法;三是计算机操作者的操作程序。资质问题直接关系到操作者是否适格的问题,无操作资质的人员提取的电子证据肯定难以保证其证明力。不同的电子证据有不同的提取方法,操作方法则具体的影响某一个案件中某项电子证据的可靠性如何。操作程序是指是否按照合乎法律规定的办法提取电子证据,哪怕是具有资质的操作者,在某一次操作过程中所实施的相关操作方法在其自己看来是正确的,但是如果这种操作没有按照法律程序进行,则从外观上看,法官就有理由认为该电子证据可能存在不恰当的收集、提取和保存,该电子证据就欠缺科学性,被篡改、破坏的可能性越大,那么该电子证据的证明力就会趋小。一般而言,由法定的有权机关、专业的科研机构或者第三方公证机关依照法定的程序收集、提取和保存的电子证据就较一般的电子证据的证明力大的多。最后,审查电子证据的内容,以判断电子证据是否真实可靠,此时可结合一些其他证据综合判断该电子证据有无剪裁、拼凑、伪造、篡改等,对于自相矛盾、内容前后不一致或不符合情理的电子证据,应该排除其证明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