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保险供给侧改革论文

时间:2022-01-09 02:50:30

农业保险供给侧改革论文

一、我国农业保险的基本概念和种类

(一)种植业保险。(1)农作物保险。农作物保险以稻、麦等粮食作物和棉花、烟叶等经济作物为对象,以各种作物在生长期间因自然灾害或意外事故使收获量价值或生产费用遭受损失为承保责任的保险。在作物生长期间,其收获量有相当部分是取决于土壤环境和自然条件、作物对自然灾害的抗御能力、生产者的培育管理。因此,在以收获量价值作为保险标的时,应留给被保险人自保一定成数,促使其精耕细作和加强作物管理。如果以生产成本为保险标的,则按照作物在不同时期、处于不同生长阶段投入的生产费用,采取定额承保。(2)收获期农作物保险。收获期农作物保险以粮食作物或经济作物收割后的初级农产品价值为承保对象,即是作物处于晾晒、脱粒、烘烤等初级加工阶段时的一种短期保险。(3)森林保险。森林保险是以天然林场和人工林场为承保对象,以林木生长期间因自然灾害和意外事故、病虫害造成的林木价值或营林生产费用损失为承保责任的保险。(4)经济林、园林苗圃保险。这种险种承保的对象是生长中的各种经济林种。包括这些林种提供具有经济价值的果实、根叶、汁水、皮等产品、以及可供观赏、美化环境的商品性名贵树木、树苗。保险公司对这些树苗、林种及其产品由于自然灾害或病虫害所造成的损失进行补偿。此类保险有柑桔、苹果、山楂、板栗、橡胶树、茶树、核桃、枣树等保险。(二)养殖业保险。(1)牲畜保险。牲畜保险是以役用、乳用、肉用、种用的大牲畜,如耕牛、奶牛、菜牛、马、种马、骡、驴、骆驼等为承保对象,承保在饲养使役期,因牲畜疾病或自然灾害和意外事故造成的死亡、伤残以及因流行病而强制屠宰、掩埋所造成的经济损失。牲畜保险是一种死亡损失保险。(2)家畜保险、家禽保险。以商品性生产的猪、羊等家畜和鸡、鸭等家禽为保险标的,承保在饲养期间的死亡损失。(3)水产养殖保险。以商品性的人工养鱼、养虾、育珠等水产养殖产品为承保对象,承保在养殖过程中因疫病、中毒、盗窃和自然灾害造成的水产品收获损失或养殖成本报失。(4)其他养殖保险。以商品性养殖的鹿、貂、狐等经济动物和养蜂、养蚕等为保险对象,承保在养殖过程中因疾病、自然灾害和意外事故造成的死亡或产品的价值损失。

二、农业保险是农业供给侧改革的重要支撑力量

当前,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的大背景下,现代农业建设、农业生产经营、促进农民增收以及农业支持保护政策在不同程度都释放了对农业保险的需求,农业保险要紧紧围绕市场的需求变化,进一步扩充内涵、提标扩面、优化结构、完善办法,强化农业保险与现代农业的关联度、紧密度和支持粘度,全面提升农业保险的供给能力和服务水平,大力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一是现代农业建设释放农业保险需求。当前我国农业进入高投入、高成本、高风险的发展阶段。同传统农业相比,现代农业投入大、专业化和市场化程度高,同样风险对现代农业造成的损失远远大于传统农业。因此,越是发展现代农业,越需要加强农业风险防范和管控,迫切需要大力发展农业保险等政策工具,提高风险保障能力和水平。二是农业生产经营面临的风险释放农业保险需求。农业生产经营始终面临着气候和市场两大风险变化的挑战。随着全球气候变化,我国农业灾害呈现多发频发重发态势;随着农业市场国际化发展,农产品价格和流通的市场风险与竞争日益加大,应对这些新变化,需要建立有效的规避和分散风险的农业保险机制。三是促进农民稳收增收的政策释放农业保险需求。实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关键要增加低收入群体特别是农民的收入,防止农民收入滑坡的风险,就要防止农民收入源头的异常波动,要合理运用农业保险政策工具,发挥其保障产量底线、稳定农产品价格和化解经营风险等方面的作用,进而实现农民收入稳中有进。四是农业支持保护政策释放农业保险需求。在世界贸易组织规则框架的约束下,实施农业支持保护必须符合贸易规则和条约限制。当今世界各国特别是一些农业大国,都把农业保险作为重要的政策工具。我们应充分利用世贸规则,强化农业保险对农业风险的缓冲和舒解作用,保护农业产业安全和农业生产经营者利益。

三、农业保险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是农业保险主体供给不足。当期,很多保险公司认为农业保险属于政策性保险,农业保险的政策性亏损同商业保险的盈利性目的相违背,所以在主观上不愿意涉足农险业务。同时,由于农险业务风险的普遍性、区域性、伴发性等特点,一旦形成损失,具有巨大性、非均衡性和不可预见性。如此大规模的高赔付,很多保险公司从客观上也承担不起,导致农业保险在商业保险公司中难以拥有更多的业务发展空间。此外,农险领域投保人的道德风险与逆向选择问题突出。在实际承保中,很多农业经营主体只愿意为年年受灾的农田进行选择性投保,不愿意将相对风险较小的农田进行投保。在缺少扶持政策和行政推动统保的情况下,商业保险公司不可能背离效益性原则,去承保这些影响公司持续经营发展的高风险业务。由此造成农业保险主体供给不足,农业经营主体缺少选择保险服务的余地,参保也存在诸多不便。二是银行、保险合作机制有待完善。农村小额信贷保险业务没有完全铺开。农村小额信贷保险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银行机构和农业经营主体的经营风险,疏通农业经营主体融资渠道,在农村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农村小额信贷保险推出十几年以来,虽然得到了一定发展,但是在实践中,银行、保险在很大程度上是按照各自发展的实际需要开展合作,而不是从整个地区金融市场发展的内在要求出发建立合作机制,以实现彼此间的协同发展。保险方面仅仅是依赖银行机构推销保险产品,扩大业务规模。一些保险公司甚至为了占领市场,交替提高保险手续费,造成无序竞争,不利于银、保双方的长期合作。银行方面,一些银行机构对此项业务重视程度不够,开展的积极性不高,不对网点与业务人员下达保险业务的具体考核任务指标,缺乏有效的推广刺激机制。银、保双方结合不紧密,合作机制不完善,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农村小额信贷保险业务的开展。三是农业指数保险短期内还不能大范围推广。目前,我国安徽、江西、北京等省市均已开展了农业指数保险试点。其管理成本低廉,理赔简单快捷,能够有效克服信息不对称等优势已得到了充分体现。但在实际运营过程中,按照指数保险合约设计,农业经营主体能否获得赔偿,完全取决于预先约定指数是否达到触发水平,而与个体的实际损失无关。所以在功能上,指数需要有效地将个体实际损失与指数代表的损害程度紧密联系起来。在众多农业经营主体眼中,用指数代替个体实际损失这种产品设计并不直观,很难在短期内完全认同。如果指数估测的损失与自己的实际损失差异较大,更容易使农业经营主体对指数保险产生排斥心理。

四、大力推进农业保险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途径

一是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建立多层次农业保险体系。地方政府要为农业保险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加强政策引导,出台扶持政策,引导农业保险业务有序开展。落实资金支持措施,在财力允许的范围内,给予经营农业保险的公司一定的费用补贴和税收优惠,解决农业保险经营成本过高的问题。适当推行强制投保,分摊风险,避免逆向选择,减少保险公司开办农业保险的经营性支出。通过政府推动,引导现有保险分支机构办理农业保险业务;争取专业性的农业保险公司设立机构,拓展业务,逐步形成多形式、多渠道的农业保险体系。二是深化合作机制,推进银行、保险、农业经营主体三方协同发展。农村小额信贷保险业务方面,保险机构要在产品设计、费率确定、风险分担与控制等方面与银行机构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合作,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机制,逐步提高农村小额信贷保险的渗透力和覆盖率。银行机构要摒弃仅仅将农村小额信贷保险业务作为获取中间收入手段的片面认识,结合农村经济发展变化的情况,找准信贷与保险的结合点,将农村小额信贷保险业务做细做实。按照网点贷款投放量、承保比例等指标加大与保险机构的合作力度,按期下达计划,从严考核,推动银、保业务协同发展,进而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三是发挥典型示范带动作用,力推“保险+信贷”模式,有效提升农业经营主体保险需求。农业指数保险产品种类较多,而我国地域广阔,各地气候、耕种、消费等条件存在巨大差异,不可能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完全相同的保险产品。要针对特定地区,因地制宜地选择指数保险产品。对于经济基础好的地区,可考虑开展保收益的价格指数保险产品;对于农地规模小、气候条件多变的省份,应根据影响当地主要农作物生产的关键气象因素,开发和推广天气指数保险产品。在实践中,可依托风险管控能力较好、保险意识较强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进行指数保险产品的推广销售,充分发挥他们的示范带动作用,激发农业指数保险的潜在需求。同时,保险机构要加强与农村信贷网点多、覆盖面广的农村信用社或农村商业银行的合作,大面积推出“保险+信贷”模式,努力实现农、险、银三方共赢。除此之外,我们还应在建立健全农业保险综合保障体系上下功夫。一个健全完善、健康持续的农业保险保障体系,不仅应包含服务保障农业生产经营主体的初级农业保险,还应有防范保险赔付不足的再保险制度,以及化解区域性或全局性的巨灾风险保障机制;还应在积极发展社会化服务机制上下功夫,积极发展建立第三方评估和评价机制,对维护农民利益、规范保险程序、化解社会矛盾、减轻政府负担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还应在完善农业保险宏观调控和市场监管机制上下功夫。实施“放管结合”的管理策略,努力解决快速发展过程中遇到一些制度设计、财政补贴、巨灾风险管理、市场监管等理论和实践问题,从而培育建立公平合理有序的市场环境和秩序。

作者:冯雪芹 单位:农业部财会服务中心